江西省婺源县举行《余风顺作品精选》首发式活动
余 风 顺 艺 术 简 历余风顺,字拂之。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婺源书画院院长。
1990年棠湖国际书法邀请展;
1991年中国当代书法展;
中国当代书法家作品邀请展;
1999年江西省第五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获一等奖;
作品入编《江西省五十年美术、书法、摄影作品(书法卷)》;
刻石于徐霞故居碑廊;
首届“东方杯”诗书画印大赛特等奖;
2000年“龙岗杯”国际书法大赛获金奖;
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
《书法导报》第一届年展暨推新人三百家获金奖;
2001年二十一世纪全国首届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获铜奖;
新世纪全球华人书法展;
2003年全国第二届行草书大展;
2004年第二十届兰亭节全国书法名家作品展;
第二届全中国代表书家作品展;
纪念邓小平100周年全国大型书法展;
第二届中韩书法艺术展;
第二届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羲之杯”书法大展;
全国百名优秀中青年书画家进京邀请展;
《书法导报》国际书法篆刻大展获铜奖;
首届“林散之奖”南京书法传媒展评委提名奖;
盛世国风《中国书画报》年展三等奖;
2005年《书法导报》年展中青年专业组三等奖;
江西省第七届书法大展一等奖;
中国杭州首届国际草书艺术大展;
“岳安杯”中国书法大赛三等奖;
“儒风”纪念孔子诞辰2556年全国书画作品邀请展;
全国第二届扇面书法大展;
西泠印社首届中国书法大展。
江西省婺源县举行《余风顺作品精选》首发式活动
序邱振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余风顺对书法有一种特殊的敏感,他不论是学习汉简,还是后来学习草书、行书,都能很快地把握一字体基本的、核心的东西。
余风顺在90年代初期便写出不错的草书作品,后来进行过一段现代风格创作的尝试,然后又学习徐谓的小字行书,优游于众多法帖名作中,是中国书法家的必经之途;进行各种风格的尝试,是现代艺术家的日常工作。余风顺能同时注意到这两个方面,不过,这两个方面的训练还要长期地做下去。
书法的进步,除了技术站的追求,还需要对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不断进行锤炼、打磨,而这一切都与人的精神生活状态有关。余风顺的作品中已经有一种清新的气息,希望他在不断的努力中上升到更高的境地。
2005年7月5日
江西省婺源县举行《余风顺作品精选》首发式活动
序在婺源的余风顺:书法及其他
邱才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讲师、中央美术学院书画鉴定博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好多年来,是在春天,作客于邱振中教授的寓所,邱老师总会取出一盒茶,沏上,说,这是婺源余风顺寄来的茶叶,明前茶,尝尝罢。
婺源的茶叶的确别有一种味道,与同为徽州的祁门红相仿佛。于是我记住了婺源的茶叶、茶叶的主人,在婺源的余风顺。与邱老师的聊天中得知,余风顺多年前就问道于他,写草书,“写得蛮好,近年来进步很大”。
对于婺源之名,我是熟悉的,因为旅游热之故,近年来以“中国最美丽的乡村”而为广大“驴友”(旅游客的谑称)而熟知。我因撰写博士论文之故,广泛翻阅有关徽州的文献资料,熟悉彼处文化掌故、人文风物,每每掩卷之余,做超然神游。我想,风顺先生何幸?居于自然人文绝佳之地,不想写出绝妙的书法也难了。
我是将余风顺与我熟悉的明清徽州人物形象叠放在一起的,散淡、优雅、从容自适,外带一点清高。至于其草书,大概是文征明一路,清逸中带点放纵吧。
后来见着老余的书法了,奔放而恣肆,使我大为愕然,进而接触其人,不修边幅、放言无忌,酒桌上四处敬酒,找不到对手时,则一人独坐喃喃自语。我暗暗地笑了,为自己,也为老余。
老余的草书以线条和章法取胜,强调线条的醇厚和质感,窃以为来源于张旭、怀素的滋养,而其结构、章法变幻多姿,则得益于黄庭坚和王铎,并受邱振中老师的影响。其行书,于徐渭着力尤深,徐渭行书,实际上分为两种,一种如《野秋千诗卷十一首》,笔法、造型均力求出奇制胜、劲健爽利;一种以《题墨葡萄诗》为代表,随机生发、饱满泼辣。老余的行书,笔法似徐渭行书中的后者,章法则意态悠闲,别具韵味。
婺源的阳光明媚而柔软,山川房屋,白墙黛瓦,均浸透在油油的绿意里。尽管是八月,那种闲雅和舒适,让人有不知今夕何夕之感。老余的行书,大概就是这种舒适和闲雅中生长出来的吧。
婺源不是个交通便捷之地,离黄山、景德镇、上饶均有不短的距离,这也是婺源的建筑、风物能延续至今而未湮灭的重要原因。而当今书法家的成长,资讯的获得是必须的,风顺先生书风的成熟,显然别有缘由。
二十多年前,老余就通过书信往来,问教于邱振中老师——当时邱老师还在江西师范大学任教。在老余的家里,我得以翻阅他精心保存的邱老师的信札,是对老余习作的批阅,多达数十封。邱老师的耐心细致从中可见,而老余的功底也令人心惊,他临于约二十年前的孙过庭《书谱》,于当时视之,当属顶级水平,今天看来,较之书法科班生,也不遑多让。如今,身处婺源的老余,借地利之便,常得与来婺源考察的书坛中人切磋书艺,同时,他也不忘云游四方,寻师访友。最近,他还在女儿的帮助下学会上网,这样,几与书坛中人接近于零距离矣。
老余并不一直以书法为业,他下过海、经过商、做过装修,多年的闯荡之后,他重新回到书法这块他曾经苦心经营而又中途闲置的园地。他自谦读书不多,但他阅历丰富、内心世界饱满、敏感而又有***,这些,都是其书法走向新高度的第一推动力。
江西省婺源县举行《余风顺作品精选》首发式活动
江西省婺源县举行《余风顺作品精选》首发式活动
热烈祝贺!!!江西省婺源县举行《余风顺作品精选》首发式活动
强烈祝贺,邱博士的序和余先生的作品相映成辉啊!江西省婺源县举行《余风顺作品精选》首发式活动
非常喜欢余先生的作品风格,期盼得到一本作品集珍藏,可以吗?
江西省婺源县举行《余风顺作品精选》首发式活动
烦请李振华先生多贴一些作品如何?谢谢了!!
江西省婺源县举行《余风顺作品精选》首发式活动
下面引用由福泉山人在 2006/02/12 07:51pm 发表的内容:热烈祝贺!!!
谢谢了!
江西省婺源县举行《余风顺作品精选》首发式活动
下面引用由清兰草堂主人在 2006/02/14 08:53am 发表的内容:非常喜欢余先生的作品风格,
期盼得到一本作品集珍藏,可以吗?
《余风顺作品精选》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和“书法报”图书编辑部共同编辑,封面采用凸印烫银处理,内芯采用蒙肯纸古法手工对折精致印刷,由书法报专业编辑于宁主编。
我问过风顺,目前该书只寄来几十本,大部分的书还未寄来,等全部寄来后再说。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