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上
发表于 2009-5-5 11:37
zaiciguzhangem1 em1 em1
雁鸣长空
发表于 2009-5-5 11:53
寻二三好友,走许多地方,画一些图画,写几篇文章------风子书安的幸福生活
坡子吕三
发表于 2009-5-5 15:35
问好诸位!期待佳绘!
指月相赠
发表于 2009-5-5 20:45
em1 em1 em1 em1 em1 face13
xunlu
发表于 2009-5-5 22:47
5月1日与风子先生、书安先生在什邡晤面,喜煞人也!!em1 em1
hua风子
发表于 2009-5-6 11:28
4月29日,接到师兄徐朋电话得知程风子、唐书安老师在成都的消息后,我心里十分激动。强烈要求师兄请二位老师前来这个川西小镇看看,因为这里有一群挚爱书法的爱好者,有一所书法氛围浓厚的学校。
第二天接到消息,二位老师欣然答应,并已经出发。我们约定到什邡后首先到双盛中学看看,那里有很多的热爱书法的教师和学生期待老师们对他们点评、指导和鼓励,车刚到城区我们来不及和老师们寒暄,就马不停蹄的前往5公里之外的这所乡村中学。走进校园,校园虽然还是板房但是书法作品处处皆是。程老师一行四人,认真参观着校园里的书法作品,对作品一一提出宝贵意见。接着,在校长徐兴洪的带领下来到书法创作室,这创作室只能遮雨不能挡风,因为是利用围墙和办公室的空间搭建的。走进创作室,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早早的等候在那里,手里拿着自己的“得意之作”。老师们则没有过多的言语,马上为他们点评,特别是程老师他一边点评,一边拿起毛笔示范。在给一位刚学了几个月篆刻的学生点评的时候,认真的指出优缺点并提笔为他书写印稿,接着程老师又即兴挥毫一副对联,当程老师听到还有一支女子书艺沙龙时,欣然题写了“清江红叶女子书艺沙龙”,顿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程老师也对这所西部乡村学校在地震后的板房中,有这样的书法氛围,这样的文化重建精神作了相当高的肯定,并表示今后要继续关注这个群体,还要在学校指导,全场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5月1日,我们的出行计划是到山区写生,汽车顺着由北京援建的宽广的被称为“生命通道”的一级公路,来到了美丽的山区,一眼望去云雾在山间缭绕,显得分外神秘。一座座山头忽隐忽现,仿佛处在画境一般。当我们正享受美景时候,来到了地震遗址,我们一行下车参观,这时候大家的心情仿佛都渐渐的沉重了。美景已不再美,而是一片忧郁。看完遗址我们安排另选地方写生,但是程老师却提出取消写生活动,原因是灾区的人民在忙着重建家园,我们不能在这里给他们添乱。
程风子老师一行这次在什邡虽然停留短暂,但是他给我们带来的的除了鼓励,还有期待,我们期待他以及更多的老师来到什邡,为我们这一群书法爱好者给予鼓励。
[ 本帖最后由 hua风子 于 2009-5-6 12:01 编辑 ]
公社特派记者
发表于 2009-5-6 11:36
今日下午
大量精彩图片将陆续添加上传
敬请诸位同好关注!
公社特派记者
发表于 2009-5-6 13:38
【云山闲游】程风子、唐书安水墨视觉日志巴蜀篇2009.4.14·达州真佛山4月14日,晴 礼拜二晨九时起,与风子兄随道兵兄往面对面面馆吃面;饭后接宪章先生往达州三教合一之真佛山(德化寺)游观。各画真佛山山门速写一张,恰遇船福长老山门送客,宪章先生与之相熟,遂得以长老结缘,长老慈颜善目,极有古风。寒暄一过,长老亲领一行参观寺庙,领略庙宇获益良多。据县志记载,清乾隆年间,农民蒋德化一面修行悟道,一面行医种药,人称“蒋善人”、“蒋活佛”,自建“德化寺”。后绥定府知府孙某前往求嗣偶得,深信其灵,赞他“乃真佛也”,下令扩建寺庙,并亲书“真佛山”镌刻于寺门,由此而名。下午两点下山至农家乐午饭;三点半回宾馆,风子兄休息,我回老家大竹县城看望父母,父母安好。晚六点赶回达州。
[ 本帖最后由 公社特派记者 于 2009-5-8 11:56 编辑 ]
公社特派记者
发表于 2009-5-6 13:39
【云山闲游】程风子、唐书安水墨视觉日志巴蜀篇2009.4.14·达州真佛山
[ 本帖最后由 公社特派记者 于 2009-5-8 12:16 编辑 ]
公社特派记者
发表于 2009-5-6 13:40
【云山闲游】程风子、唐书安水墨视觉日志巴蜀篇2009.4.14·达州真佛山
[ 本帖最后由 公社特派记者 于 2009-5-8 12:0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