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壹堂冯驹 发表于 2009-4-20 00:18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如壹堂冯驹 发表于 2009-4-20 00:20

祝贺!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如壹堂冯驹 发表于 2009-4-20 00:23

很好!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虎山人 发表于 2009-4-20 00:24

em11 em11 em11

明心居 发表于 2009-4-20 08:46

em1 em1 em1

檬楼 发表于 2009-4-20 09:24

祝贺李老师网展成功
    观此展,最大的印象就是作者在二王手扎,和小楷上的功夫最深。其行草作品从二王出而兼明清等大家书风,小楷从魏晋走来加以碑味,很有情趣,值得玩味道,而草书很有气势。隶书高古,大拙而有灵性。
      不足处,我个人觉得草书毛书的布白,空间,挪位都还构思不够。
      以上一孔之见,希望老师见谅

[ 本帖最后由 檬楼 于 2009-4-20 09:29 编辑 ]

王嘉勇 发表于 2009-4-20 09:52

em1 em5 em5 em5

ZRD 发表于 2009-4-20 09:52

李彬先生书评

李彬先生的书法创作以草书见长。他懂得“能观千剑,而后能剑;能读千赋,而后能赋”的道理。在多年的临帖实践过程中,他能够深刻感悟羲之书风的点画清圆,笔力遒健,结构严谨而疏爽,情态变化多端,风度超逸,墨采飞动,精丽妍美而又自然流便,以及献之书法的笔势飞动雄武,英俊豪爽,气势蓬勃;领略历代书家作品笔法的遒劲峭拔,刚柔有致,拙中寓巧,雄里藏秀,以及结体的精巧活泼,高简古朴,意态潇洒,风姿绰约;研习历代名家运笔用墨的温润雅遒,骨韵兼擅,飘逸跌宕,夭矫多姿,苍劲厚朴与沉雄端庄。
    以愚之见,除对笔墨技法勤学苦练外,李彬先生还注重对心法的培养。学习书法重在研究,临帖练字是对书法运笔用墨技巧的把握,研究的过程是对书法灵魂与真谛的感悟。书法创作中,首先要求书法家应有平淡、朴素、自然的心态,书法创作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书法所体现的线条是有生命的,是有灵感的,是人把情感通过腕指之力运作到笔端,体现到纸上的线条,是神经末梢的延续。感悟书法的真髓,是要按照古人的书写标准和书写规范,即在书法的法度上下功夫,提高书写技巧的功力
    李彬先生李彬的书法作品沉稳、端庄,气韵生动,风神蕴籍。其线条流畅奔放,飞扬灵动,富于变化;用笔古雅朴茂,刚柔相济,峻峭挺拔;结构严谨而疏爽,墨色和美中润。品读李彬先生的书法艺术,给人以回味余甘的美感享受。
    李彬先生的书法作品,用墨的浓淡干湿,运笔的枯荣燥润,展现了线条的流畅灵动;感情的激越,行笔的神速和气势的奔放,构成了线条的旋律与纸上的舞蹈。书家在艺术创作中,必须饱含充沛而独特的情感,只有如此,书法作品才会显示出旺盛的生命,也才能使观之者动心,产生动目摇神的艺术感染力。
地址:安徽省金寨县财政局张任东
邮编:237300

品之 发表于 2009-4-20 09:57

认真学习   em13

2787202 发表于 2009-4-20 10:39

赏析李先生的作品

    李先生的作品主要取法于“二王”一路,反映出他对二王和传统经典有着深刻解读和出色的演绎能力。他的行书取法是高古而又精,其对二王及米等名帖用功非常,颇有心得。在他的作品中,每一个笔划都符合书法用笔规则,都能找到合符传统的变化规律。所以观读他的行书作品,总有与诸多名作似与不似之间的遐想,让人觉得有古朴的书卷清香之气扑面而来。李先生对“二王”书法神韵有一定独特理解和继承,结字纵弛有度,线条变化有序,不故作娇姿媚态,让美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至于用笔,更有讲究,许多相对应的笔画显示着差异,时而重按,时而轻提,时而直线拉长,时而曲线蜿蜒,交织在一起单字形态变化万千,在牵扯萦绕的用笔中,是一以贯之的气韵合每个字既自立,又承先启后,使人感受到洋洋洒洒,轻松自如又有信步闲庭,悠然自适的气象,总之先生的作品格调高,笔法富于表达情感、细腻内敛而精神勃发,用笔简约凝练,意韵超逸,格调高古空灵,墨气淋漓极富美感,雅致的韵味,飘逸的情趣,极富视觉美感!

[ 本帖最后由 2787202 于 2009-4-23 16:45 编辑 ]
页: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查看完整版本: 【翰墨焦点】优秀书法名家专题——李彬(高清作品、影像)·读帖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