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09-4-29 23:25

【高清晰】“创造力的实现——张海书法展”作品全放送


【高清晰】“创造力的实现——张海书法展”作品全放送
张海简介

张海,河南省偃师市人,生于1941年9月,当代著名书法家,斋号友石斋。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河南省文联名誉主席,河南省书协名誉主席。中共党员,曾任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1993年被批准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张海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即开始从事书法创作和书法组织工作,1980年获河南省书法展一等奖,随后调入省书协工作。1983年起相继任副秘书长,副主席兼秘书长,1991年任主席。1994年任河南省文联副主席,2000年任省文联主席,同年任中国书协副主席,2005年当选为第五届中国书协主席团主席。

多年来,张海在书法创作和书法组织工作两个方面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并且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作为书法家,张海四体兼擅,而以隶书和行草最为突出。其隶书从汉《封龙山颂》入手,广习众碑,并把汉简笔意融入隶书,着力表现书写意味和笔墨情趣,被评论界称之为“草隶”。在当代书坛自成一家,在书界引起较大反响,1980年代日本等国报刊就曾专版介绍,并且应邀赴新加坡等国讲授隶书。其行草书则于1992年全国第五届书法篆刻展获最高奖。沈鹏先生评价其行草书的成就甚至超过隶书。1990年以来张海陆续出版了《隶书两种》、《张海书法》、《张海书法精选》、《张海行草书佳作解析-苏辙黄州快哉亭记》等7种。2001年,张海书法作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同时举办了规模空前的作品研讨会,国内知名书家对张海的书法艺术都给与了很高的评价。沈鹏等书界权威对其为书为人的评价。分别收录在《创造力的实现》和《走近张海》两本书中。其家乡偃师市为其修建的“张海书法艺术馆”于2005年落成开馆。

张海在书法组织方面的成就也是非常突出的。他主持河南省书协工作20余年,举办了许多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的重大活动。如墨海弄潮展、中原书法大赛、国际书法展,在京举办“河南书法周”等,设书法龙门奖,书法助学金。并多次个人出资奖励在全国重要展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作者。从而使河南由一个总体水平居中下游的省份,逐渐变为书法大省。从1989年全国第四届书展至今,河南的入选数和获奖数均居于第一、第二的位置。河南经验对全国书坛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目前中国书协的三大重要展览,其中两项(新人新作展,青年展)是由河南倡议并首次承办的。

张海勤于思考,思想敏捷,有独立独到的艺术见解和工作思路。1990年代曾提出“代表作”理论,并主持举办了当代书家代表作展,在书界引起巨大反响和广泛关注。以后又陆续提出“ 精品意识 ”、“经典意识”, 2008年在《光明日报》发表长篇论文《时代呼唤中国书法经典大家》,在书法界引起热烈讨论,讨论的文章以《时代的呼唤》为题结集出版。

张海担任中国书协主席后,中国书协五届主席团和分党组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按书体设置专业委员会,发挥理事会的作用,每年召开一次理事会,把理事会由一届一次改为每年一次、在重要展览评选中建立监督机制,使组织和评审两权分离,实行理论研究课题申报,建立书法发展基金会,倡导关注西部、关注老年、关注弱势群体,以及书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书法走向世界诸方面也都有新的突破等等。这些改革措施逐步实施,其功效也逐步显现出来,在全国书坛反响良好。

张海先生一贯热心公益事业,除多年坚持奖励优秀作者外,还坚持资助希望工程和贫困大学生多名,捐资书法发展基金会。在去年“5.12”大地震中,个人捐资百余万元。

张海同志在国际书法界有相当的知名度。从1986年开始,先后十多次到日本东京、大阪等地举办书法展览,曾应邀到新加坡讲学,从1990年代起先后四次应邀在香港举办书法展并讲学,还担任全港双年艺术展评委,其作品还曾在韩国、法国、德国、荷兰、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展出。



【第一现场】“创造力的实现——张海书法展”杭州站隆重开幕(4月30日)
http://www.shufa.org/bbs/viewthread.php?tid=111877

【高清晰】“创造力的实现——张海书法展”作品全放送
http://www.shufa.org/bbs/viewthread.php?tid=111848

【展前花絮】“创造力的实现——张海书法展”杭州站提前解密(4月29日)
http://www.shufa.org/bbs/viewthread.php?tid=111835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09-4-29 23:27


“创造力的实现”张海书法展
前    言
十五年前,沈鹏先生应邀为张海书法作品集作序,即以《创造力的实现》为题,对张海在书法创作和组织两个方面的创造性作了准确而精辟的概括。

张海具有创造性的品格,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其它方面,从不墨守成规,对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对艺术规律的把握,使他的创造性品格转化为火热的创造力。四十年的艺术道路,是其创造力不断实现的过程。

张海四体皆能,而以行草和隶书成就最著。其隶书以简、隶融合和鲜明的书写性在当代书坛自成一家,行草书曾获全国最高奖。从展出的近五十件作品可以看出,一个年近古稀的老艺术家仍然具有可贵的探索精神和艺术的创造力。个性鲜明与雅俗共赏,正大气象和阳刚之美,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和社会的双重关注。

艺术创新无止境。传统必将在不断发展中延续,经典必将在不断发展中光大,当今时代为艺术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艺术家如何不断创新,超越自我,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精品力作,“创造力的实现——张海书法展”也许可以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书法家协会


[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09-4-29 23:31 编辑 ]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09-4-29 23:28


我的心声
张海

艺术的精品力作是继承与创新的结果。艺术创作是呕心沥血的艰苦劳动,我不相信精品佳作产生于不经意间。

陶渊明云:“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时至今日,我对自己的作品仍不满意。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感到“觉昨是而今非”。也许到那时,就意味着自己已经止步不前了。

我珍惜自己的作品。这倒不是“敝帚自珍”,而是我觉得生命的蜡烛终有一天要燃尽,而每一幅作品都是自己有限生命的一部分。自己珍惜,当然也希望得到别人的珍惜和认真的批评。

拙诗云:“人书俱老对斜晖,检点平生幸不菲。付与后人评得失,仍将余力探几微”。人虽已老,书还未敢称老。所以我仍将努力探索,直到生命蜡烛燃尽的那一天!




[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09-4-29 23:32 编辑 ]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09-4-29 23:29


张海书法创作感言

书法作品欣赏这种审美现象,既简单又复杂。说简单,观众面对一件作品,一眼就会有一个基本评价,就好像高速计算机,瞬间就能得出结果。说复杂,欣赏又是一门学问。它不但与欣赏者的专业知识、阅历、辨识力有关,而且也和相应的“参照物”、性情喜好、别人的导向有关,甚至自己过去接触习见的书家作品,都可能影响自己的判断。难得的是欣赏者能不受诸多因素的干扰,而做出自己的独立、客观、公正的结论。

《书谱》把王羲之和锺繇、张芝做了一番比较之后,说他“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我从学书之始便诸体兼习,自己有一首小诗:“精工诸体十分全,未见人生谁有缘。篆隶风神行草趣,广搜冥讨得真诠。”展览的开始和结尾部分,分别以不同形式展示了四种书体的基本面貌。相比之下,四种书体,还是行草和隶书用功最勤。楷书从唐入手,后宗法张猛龙碑。篆书不计工拙,追求性情表现和笔墨情趣。尽管自认为付出了努力,但从效果来看,遗憾总是难免的。

“凝思默想觉依稀,奋笔直书神且奇。身倦心疲三日后,欲摹逋境总难追。”这首诗记录了自己创作此幅作品的一种精神状态。苏轼这首词,之前曾多次书写,而每写一次,都会有一种新的体验和创作冲动。本来此前同一内容的作品已发表于专业报刊并收录在《隶书佳作解析》中,且已制版。一日再审视,觉得还可以再好些,于是引笔铺纸,一气呵成,书罢,有神完气足之感。不论观者如何评价。

对联是传统的文学样式,在文字内容、平仄格律上有许多讲究,书写也规矩森严。此幅对联的文字,若按常规,章法很难处理。于是不拘成法,经多次试写,最终成了现在的样子,结构不工而工,章法不贯而贯,自觉有点新意。正是“雁行鱼贯写来工,自有参差造化功。不对应中成对应,莫将算子效冬烘”。对联创作如此,世间诸多事理似乎也是如此。

从1980年我的隶书获河南省展一等奖,到1990年出版《隶书两种》并应邀到新加坡讲授隶书;再到2009年出版《隶书佳作解析》,在近三十年的探索中,有困惑不前的痛苦,也有突破的喜悦。早年以汉简笔意糅入隶书,略有所得,形成早期隶书的一种风貌。后又有所回归,但这不是对以前的否定,而是追求二者更深层次的融合和深化。这里展出的几件隶书作品可以大致看出我几十年来不断探索和变化的轨迹。

这一部分展示了本人行草书创作的风貌。以“三记”(《快哉亭记》、《烟艇记》、《岳阳楼记》)为代表,风格各异,显示出不同的审美追求:《快哉亭记》酣畅泼辣;《烟艇记》朴茂浑茫;《岳阳楼记》则典雅清丽。其它作品如《画马诗》、《柳永词》题跋、小字行楷等,也都各有千秋,力图表现自己的某种审美追求。
国内一些评论家问我的行草书还是隶书哪个更好些,我只能用流行歌词作答:“我不知道——哪个更圆,哪个更亮!”


[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09-4-29 23:32 编辑 ]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09-4-29 23:35


关于代表作的思考


个成熟的具有鲜明风格的书法家,经过久久为功的努力,创作出了一幅或者若干幅达到空前高度、能充分代表其某一阶段艺术水准的作品,这一幅或者若干幅作品,即可称为艺术家的代表作。

  古今中外许多艺术门类,诸如文学、影视、美术、摄影、书法等,提到某一个作者,会很自然地与他们的代表作联系起来。由于经常宣传某某代表作,以致人们记住了代表作的名称而忘记了艺术家的大名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我国古代的一些书法大家,他们的名字总是和他的那些著名的代表作联系在一起的。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快雪时晴帖》、颜真卿的《祭侄稿》、《争座位》、《颜氏家庙》、怀素的《自叙帖》、杨凝式的《韭花帖》、黄庭坚的《诸上座帖》、米芾的《拟古诗》……元明清三代也还可以列出一些。而到了近现代,虽然也出现了一些书法大家,但其代表作却少得可怜,人们只能笼而统之说某人字写得很好,根本不知道那些名扬四海的书法家有哪些代表作。造成这种状况,固然与诸多社会因素有关,但与当今书法创作及评论界代表作意识的淡薄不无关系。

  由于书法家没有代表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知名度将会越来越小,其艺术形象会越来越模糊;由于没有代表作,常常使书法批评走入误区;由于没有代表作,使后来者很难找出一个继承前人超越前人的切入点;没有代表作,又常常使一些人虚无主义抬头,产生今不如昔的种种感慨。当前,我们书界创作十分活跃,因此我们的艺术评论应当遵循不断创新这一艺术和科学都必须遵循的共同规律,打破陈规,敢于跳出原有框框,不断开拓新的思路。研究代表作这一现象,无疑有助于书法创作的繁荣。本文试就这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代表作的标准

  历史上一些书法家的代表作是如何形成的,其中缘起我们弄不明白。某些书法家也许压根就没想到,自己的某幅作品后来会成为经典之作,只是经过批评家、鉴赏家的竭力推崇或者受到某些权威人士的青睐,日久天长,深入人心,成为不可动摇的定评。而有些作品当时就是力作,只是缺乏距离感,或者其他什么原因,当时并不显山露水,后来成为名作是顺理成章的事。不论哪一种情况,最根本最重要的,仍是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及其影响。那么,一幅作品应当具备哪些条件才能成为艺术家的代表作呢?

  A、艺术高度 不言而喻,堪称代表作的作品应有相应的艺术高度和艺术价值。从逻辑上讲,所谓代表作,即是代表自己水平的作品,因此每一个书法创作者,不论其水平高低,都有自己的代表作。然而我们所说的代表作,主要是指具有相当艺术水平的书法家的代表性作品。当然,由于艺术风格及审美追求的差异,对于具体作品艺术价值的判断会有分歧,但从大的方面求得一致的意见应该说还是不难的。艺术高度还包括形式上的某些要求,比如作品适当的规模、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等等。

  B、风格含量 如果说艺术高度是作品在书法艺术领域中进行横向对比的话,那么风格含量则是放在书家自身创作活动中作纵向筛选。堪称代表作的作品当然应该是具有独创性和鲜明个性风格的作品。要达到这一点,首先书家必须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经过长期的经营积累,这种艺术风格已经达到或接近成熟。当然,仅有这一点也还是不够的。因为众所周知,艺术创作往往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孙过庭在《书谱》中讲到的“五乖五合”就是影响创作的各种有利和不利条件,只有当具备了各种有利的条件时,作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和艺术潜能才能得到最大的开掘,创作主体的审美追求和客观效果才能得到完美的结合,这样,一件优秀的作品才可能被创作出来。这样的作品必然是充分代表书家独特风格的、较好体现书家审美理想的。 这既是书家长期不懈追求的必然结果,也是各种主客观条件“天缘凑巧”的偶然现象。这样的机遇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也不会是很多的。在这样情况下创作出来的作品和书家平时大量的应景之作绝对不可同日而语。这样的作品才能称之为“代表作”。

  C、时空价值 书法精品和其他艺术精品一样,往往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时间的筛选,才能更显其璀璨。古今中外艺术史上,有一些艺术家生前并没有显示出自己艺术品的真正价值,及至百年之后身价百倍千倍,价格之高远在昔日诸位显赫名家之上;也有的生前及死后有很大错位,如邓石如和翁方纲,邓在生前其书名远在翁之下。然百年之后,颠倒了过来。由此观之,艺术价值确有一个历史审定过程,作为代表作,必然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高雅的书法艺术作品,不同于时装设计、流行歌曲,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在社会上流传而被公认。这也是书法家的寂寞之处,但有了这段时空,其作品才能更显示出其不朽的价值。


二、代表作的产生

  作为书法家,首先应当具有明确的代表作意识。唯其有了这种意识,才有可能创作出震天撼地的力作。但有了力作,能否成为代表作并被公众认可,除提高人们的鉴别欣赏能力外,似乎还需要辅以其他必要手段,主要途径有:

  A、借助权威 古代艺术家作品的传播认定,主要依靠门徒的多寡及作品流传的广度所决定的。现在,今非昔比,大众传播媒介将艺术家引向社会,新闻的反复宣传报道会产生强烈的广告效应,画商及巨富的出资购买也可能使艺术品升值。但这些,都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而其作品的真正价值,只能依靠真正的艺术评论家来裁决。

  权威,是无处无时不在的,不承认权威的存在,是一种虚无主义的表现。对于一幅书法作品,由于多种因素的差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褒贬不一,但相对公允的看法还是不难统一的。权威的艺术评论家除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富的创作实践经验、某学科专精的知识外,更具有超强的鉴别力与判断能力。由若干这样的权威作出的集体选择,很可能就是一幅传之于世的好作品。

  如世界杯足球赛,不少人作过预测,多数人认为冠军会在若干支老牌劲旅中产生,也有人预测会爆出大冷门,跳出几匹黑马。然而由于不成熟性、不稳定性,尽管有几支球队曾经掀起过几朵浪花,但最终仍被挤出四强,冠亚军之争仍在多数人看好的有实力的队中产生。艺术上的代表作也是一样,只要多数艺术评论家看准了,即使不能成为代表作,肯定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佳作。

  由此观之,通过一定形式成立的艺术评论班子,推荐和选定代表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B、作者自荐与公众推荐相结合    从某种意义上讲,作者是最了解自己的,哪幅作品用力最多,最得意,可以代表自己某个时期的最高水平,书法家自己是最有发言权的。因此可以采取自荐的方法。在自荐的基础上,适当实施在有限的范围内公众推荐的方法。这样做一可以增强书界的参与意识,二可以在推荐的过程中,有效地提高公认的鉴别欣赏能力。

  自荐与公众推荐的结果,有时是统一的,当然也不排除个人看法与社会公众的认识相左的情况。孙过庭说:“吾尝尽思作书,谓为甚合,时称识者,辄以引示。其中巧丽,曾不留目,或有误失,翻被嗟赏。”近年来有人撰文认为著名导演谢晋老了,艺术上越来越缺乏***,拍的影片《最后的贵族》、《清凉寺的钟声》、《老人与狗》,每况愈下,艺术上远远没有超过《天云山传奇》、《芙蓉镇》等影片。而谢晋则认为,他拍这些影片是有新的探索的,可以说一部比一部有内涵。至于电影观众少,乃至拷贝发行不畅,这不是影片本身的问题。他还说,有些人将我不同时期的作品作类比时,总是忽略了所拍影片当时的社会背景,因此观点是片面的。类似这种情况今后在艺术界各个门类及一些有代表性的艺术家身上都会发生,在较短时间内怕也难以统一认识。但这没有关系,种种不同的认识,起码可以为我们作出选择提供多方面的思考依据,最终会趋向统一。尽管谢晋坚持自己的看法,然而连其好友魏明伦都称《芙蓉镇》、《天云山传奇》应当作为谢晋的代表作。

  这个例子虽不能说明一切,但对我们评定艺术家的代表作,是有借鉴价值的。

  C、让时间来筛选 时间往往是鉴定艺术品价值的试金石。这里说的是时间,并非一定要盖棺论定,而是创作与评论拉开一定距离。有了距离感之后,许多原来看不清的看清了,原来看清的会更加清晰。

  拉开时间距离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克服心理障碍是问题的另一个方面。王学仲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在相同艺术水平线上,资深的艺术家较年轻者易受到崇敬,其艺术品的品位也因为敬老而产生倾斜。年龄相若的艺术家彼此相互尊重是有困难的,这不仅是由于他们彼此之间的艺术派流、艺术追求不同,也出于竞争需要,在艺坛剧烈竞争相持不下时,他们宁可把崇拜奉献给年长于他们的前辈艺术家。”这里说明了一个问题:在处理同代人代表作关系的问题上,往往存在着一个心理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由前辈介入。克服心理障碍,需要一个过程,但并非不可克服,一旦克服了某种暂时的心理障碍,自然会得出更加公正的结论。

  代表作的概念应该是相对的、多层次的,而非绝对的、单一的。这有三层含义:第一,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有代表其一生最高成就的代表作,也有各个不同时期的代表作。第二,艺术家的创造潜力、创作方式均不尽相同,有些艺术家凭着他们的***和悟性,一生中或一个时期内有可能创作出许多精品,就其艺术价值来说都可以看做是他的代表作,而有些艺术家,也许一生只有一件作品能得到社会的承认。第三,代表作还允许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在一个时期内,一件作品被认为是代表作,后来由于作者水平的提高,有了新的超越,以致为新的代表作所取代,这也是不足为怪的。有了这样的思想准备,我们尽可以大胆地去认定代表作。


三、确定代表作是艺术发展的客观需要

  认定代表作确有一定的困难。书法创作不同于电影、文学作品,一个作者一生能创作百部文学作品,已经算是高产,而书法家一生作品的数量可能是这个数字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要从如此大量的作品中认定一件或几件代表作,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而且由于审美标准、观察角度的不同,认识也较难趋于一致。然而,尽管如此,确定艺术家的代表作,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不论从书法事业或者书法家自身的发展需要,还是为后代人着想,确定代表作都有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A、代表作意识有助于书法艺术的发展 艺术发展有自己的客观规律,能准确地把握这种规律并自觉地遵循它,当然是有助于艺术事业发展的。认识艺术的客观规律,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其中确定代表作也是方法之一。因为这是利用社会的集体鉴别力,对艺术领域中某些领袖人物的艺术追求和艺术成就进行甄别和肯定,这不仅有助于领袖人物在自身的艺术上沿着更健康的道路发展,而且对整个艺术领域也将起到导向的作用。

  B、代表作意识促进自身艺术水平提高 代表作是诸种客观因素和主观条件完美结合的产物,因而它的产生是不易的。代表作标志着作者在一定时期所达到的艺术高度,然而,代表作并不一定都是艺术家终极之作。一个有出息的艺术家,要发展、要前进,还要突破,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和生活积累,自我超越,这样很自然地形成了良性的循环,从而促进艺术家自身的完善。也许有时这种努力并不一定都能很快奏效,但毕竟作者自己有了追寻和超越的目标。就像谢晋导演那样,即令别人认为其近期作品达不到其代表作《芙蓉镇》的水平,毕竟作者主观上作了努力、探索和追求。有了参照物,是前进、是后退,可以看得较为清楚了。

  C、代表作意思有助于书法评科学化 书法批评,毫无疑义应该主要是针对书法作品本身而不是书法家本人(虽然有时也免不了涉及人品与书品之类)。对于古代的书法作品,我们基本上是这样做的,比如我们评价《兰亭序》、《祭侄稿》,都是就作品而论作品,基本上不涉及王羲之、颜真卿本人。而在论及当代书家的时候,情况就不同了,因为没有代表作,往往把作品和书家混为一谈。这种批评方法是很不科学的。因为一个人的作品不可能是同一水平的,即便是大师巨匠,也不可能件件是精品,离开具体作品的评论,或失于空泛,或者很难切中要害。没有代表作,读者对书家的认识也是模糊的。提起某某书家,人们只知道字写得好,但好到什么程度,其中哪一篇最好,都很少有人能说得清, 像对古代书家,一提王羲之就会联想到《兰亭序》那俊逸潇洒的风格。因此书法家的艺术形象就很难深入到广大读者心目之中。

  D、代表作意识有助于书法进入市场,并逐步与世界书画市场接轨 艺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进入市场,这是很自然的事。但由于我国艺术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加之多数艺术家缺乏代表作意识,或者急功近利,因而使大量低劣的作品流入市场。其结果,一是价格上不去,二是收藏者望而却步,制约了对艺术品的投入,形成了恶性循环。现在人们对西方艺术品价格是东方艺术品的千倍之多,而日本书法家作品售价也是我们的百倍、十倍而感到愤愤不平,这固然与我国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人民收入偏低有关,但与艺术家没有代表作、缺少精品意识也有关。假如艺术家有了精品意识,有了代表作意识,将一些力作投入市场或参加拍卖,而且有权威的评鉴以使购买者放心,价格自然可以令人咋舌。此外,代表作也有助于艺术家作品的传播,从而获得更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艺术批评作为一门科学,应当像被研究对象那样充满活力,而不能把自己装扮成灰色头发的园丁伯伯。评论家不应该站在创作者的身后,冷腔冷调地品头论足,而应当站在创作者的前头,热情地为作者扬旗开道,呐喊助威,通过权威的、公正的和令人信服的评论推出代表作就是这种呐喊助威的好形式。而一切有作为的书法家,也应放下种种不必要的顾虑,让人去评说。话说回来,评论当然并非都那么公允,即使评论不当,也没有什么要紧,因为历史、时间是最公正的。一个成年人可以轻而易举地打倒一个儿童,这个儿童长大后亦可以轻而易举地打倒当年的成年人。在这里强有力的不是体力,而是时间,一句话,是金子总有放光的时候。假令推行代表作制,能够使艺术、使他人、使后代受益匪浅的话,那么我们即使一时做了艺术评论家的刀下鬼也无妨。让我们向那些不畏险阻奋勇前进大胆探索的勇士们致敬!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09-4-29 23:38


努力构建和谐繁荣、创新有为的当代书坛

  《中国书法》编者按: 中国书法现当代发展之所以会形成多姿多彩的艺术局面,与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成立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中国书法家协会为繁荣新时期的书法创作和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其成立二十五周年之际,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先生撰写了此文,全面回顾了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发展历程,更重要的是对现当代书法的发展提出自己独特的构想,这是一篇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献,它将会对书法发展的大局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今年八月份,中国书法家协会将举办不同形式的活动,庆祝中国书协成立二十五周年。回顾中国当代书法艺术事业走过的二十五年的光辉历程,分析把握当前面临的难得的发展机遇,努力构建和谐繁荣、创新有为的当代书坛,对繁荣发展中国当代书法艺术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不平凡的发展道路

  1981年5月9日,中国书法家协会在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宣告成立至今,已走过了二十五年。二十五年来,中国书协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遵循“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书法艺术的创作为中心,以展览为载体,推动书法学术研究、教育培训、队伍建设、对外交流、报刊出版等工作协调发展,为繁荣发展我国当代书法艺术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一是书法展览活动系列化、多样化,形成了以“全国展”、“中青展”(现为青年展)、“新人展”三大展览为主导,各类单项展览和主题展览齐头并进的格局。多次组织举办全国性重大展览活动,设立并组织评选首届中国当代书法最高奖——“中国书法兰亭奖”,全面展示了当代书法创作的水平及成果,繁荣了当代书法创作。二是书法研究教育活动蓬勃开展,书法提高与普及工作成效显著。多次举办全国书学讨论会和国际性专题研讨会,有力推动了书法理论的研究和发展;组织开展群众性书法大赛,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提供展示平台,强化了书法艺术的社会基础;充分发挥《中国书法》杂志和中国书协培训中心的优势,采取联合办班和长年培训等措施,提高了书法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书法对外交流活动全面展开,扩大了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影响。坚持“请进来”、“走出去”,一方面邀请国外名家及作品来我国参会参展,一方面在国外组织中国书法展,先后与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书法组织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友好交流关系,充分发挥了书法艺术在国际交往中的特殊作用。四是书法队伍进一步壮大,涌现了一批德艺双馨的书法家。中国书协会员由成立之初的百余人发展到现在的八千多人,加上省级、地市级会员和广大书法爱好者,我们的书法大军有百万之众,书法发展后劲充足。舒同、赵朴初、沙孟海、林散之、启功等德高望重、艺术成就卓著的老一代书法艺术家,为中国当代书法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广大书法工作者树立了学习榜样。中国书协成立后的二十五年,中国当代书法艺术事业从薄弱走向强大,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道路,给我们留下宝贵的经验,也为当代书法艺术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难得的发展机遇

  目前,我国书法艺术事业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既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又具有很多有利条件,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当代书法艺术事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近,***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强调,促进和谐文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书法艺术,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书法艺术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书法家们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尊重,书法活动也越来越多地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我国当代书法艺术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当代书法艺术事业发展具有许多有利条件。首先,中国***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我国当代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其次,中国书法艺术的悠久历史和中国书协的光辉历程,为我国当代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第三,庞大的书法创作队伍,为我国当代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第四,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为当代书法艺术事业繁荣发展提供了动力。这些都是我国当代书法艺术事业进一步繁荣发展的有利条件。

  当代书法艺术事业发展也面临着挑战。近年来,我国书法艺术事业发展迅速,成绩显著,为繁荣发展我国文艺事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与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存在一些差距,书法界在思想上、组织上、艺术上、个人作风上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是个别的、局部的,但也不能任其发展下去。否则,就会腐蚀书法艺术队伍,挫伤广大会员和书法爱好者的积极性,阻碍书法艺术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


三、神圣的历史使命

  构建和谐繁荣、创新有为的当代书坛,就是要使全体书法艺术工作者、爱好者团结一致,和谐共处,共图我国当代书法艺术事业繁荣发展。各级书协及广大会员要以构建和谐繁荣、创新有为的当代书坛为己任,以高度负责的工作精神和火热的工作热情自觉投入到这一伟大事业中。

  (一)全面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确保书法艺术事业发展的正确导向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多出精品,多出人才,促进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必须始终不渝、长期坚持的方针政策。

  (二)正确处理几组关系,推动当代中国书法艺术事业和谐发展

  ⒈差异与和谐的关系。我们所说的和谐,是以差异为前提的,不是绝对平均、一团和气,更不是要求每个人都在同一水平线上。目前书法界存在着许多不平衡与差异,如艺术观念的差异、流派风格的差异,人与人的个性差异,地域间发展水平的差异,对具体书家、具体作品评价的差异,市场对书家作品定位的差异等等,这些差异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随着书法艺术的日益繁荣,这些差异还会更加突出。应当认识到,这些差异的存在,不但不会影响和谐,而且是促进书法艺术繁荣发展的动力。在诸多创作观念、风格流派之间,通过相互碰撞、融合、取长补短,在相互对立又相互支撑之中达到一种和谐。这种和谐不是一花独放的简单和谐,而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和谐繁荣。人与人之间艺术水平、社会名望、作品价值的差异,不仅是客观存在、无法消除的,而且也不一定是坏事;倘能正确对待,见贤思齐,它能为书家在艺术上的追求提供动力,从而推动整个书坛的繁荣发展。

  ⒉有序与和谐的关系。书坛的和谐繁荣,是一种有序的状态。要实现书坛的和谐发展,就要实现书坛的有序发展。首先要有领军人物的出现。在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书法艺术上的代表和领军人物的出现,会形成一种示范效应,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逐渐形成活跃的艺术氛围,艺术人才和艺术精品才能不断涌现。其次书法人才要形成合理的生态结构。这个结构应当有广泛的基础,有领军人物、代表人物,还应有各种不同层级、不同梯次的人才。这样一个合理的结构是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只有这样,书法队伍才能稳固,才能秩序井然,才有生命力,整个书坛才能和谐发展。最后要建立规范的制度。没有制度,人们就无章可循,就会发生混乱,和谐发展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书坛的和谐发展是一种有序发展,有序是和谐的外在表现。

  ⒊宽容与和谐的关系。作为一个艺术家,对人对事,应该有一个宽容的心态,不应斤斤计较个人的点滴得失,要革除旧文人那种自大、相轻、孤芳自赏的陋习。在艺术上,对不同的风格流派也应该有一个宽容的态度。我们提倡坚持正确的创作导向,对那些闭门造车、消极玩世、自我欣赏、拒绝大众的创作,对那些违背书法艺术规律、颠覆优秀传统的作品给予善意的批评,这种批评和艺术上的宽容心态并不矛盾。每一个流派,每一个书家都在书写历史,他们将来能在书法史上占据一席怎样的地位,将取决于他们自己,我们要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不同的意见,不同的声音。只有宽容,不同风格流派才能并存发展。书坛的和谐发展需要宽容,宽容也必将推动书坛的和谐发展。

  ⒋发展与和谐的关系。和谐为了发展,发展才能和谐。事实证明,越是工作停滞不前,局面打不开,越易导致互相埋怨,纠纷不断,矛盾重重。如果事业发展了,大家都能在前进的事业中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从而建立起和谐共处的关系。邓小平同志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用在书法事业上也同样合适。在各种矛盾中,发展处于主导的地位;发展是纲,纲举才能目张。与其坐在那里辩你是我非,不如大家一起先把事情干起来。作为书协的主要负责人,要带领大家谋发展,出成绩,把书协的工作搞上去了,个人的艺术水平、艺术成就随之提高,就能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反之,离开集体去谋求所谓的个人发展,其结果可能是损害了集体、也损害了自己。艺术家个人的发展,需要和谐的环境,而和谐的环境也必然会促进艺术家个人的发展。

  (三)在构建和谐繁荣、创新有为的当代书坛中需要重视的几项工作

  ⒈关注西部、关注老年、关注少年、关注弱势群体,积极推进各省区、各方面书法艺术事业健康均衡发展

  由于历史条件、经济状况、人口基础、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西部一些省区书法事业较之东部沿海及中部腹地多数省区存在着较大差距。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为西部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带来了极好机遇。发展西部书法事业要提到中国书协的重要议事日程。我们要有计划地深入了解西部书法的历史与现状,认真倾听西部各省区的意见和建议,制订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方案,要全方位、大力度、持久地加强对西部书法事业的扶持,以十分优惠的条件支持西部省区承办全国书展;建立培训基地,无偿代培西部学员;号召和组织书法家、书法理论家自愿到西部举办学术讲座、进行创作辅导、举办个展、捐赠作品;东西部结成书法友好省区市,共谋发展;深入开展调研,帮助制订长期发展规划;在展览入选方面,在保证展赛活动质量的前提下给予适当倾斜等。通过几年努力,争取使西部省区在书法创作、书法教育、理论研究、群众书法活动、对外交流等方面有突破性进展。西部省区要强化自强意识,抓住发展机遇,立足自身,争取支持,逐渐形成良性循环,尽快缩短与沿海和中部地区的差距。

  书协各级组织,要时刻关注老年书法家。老年书法家是我们书法界的宝贵财富,要像关心父辈亲人一样关注老年书法家的生活和创作,不仅在书协举办的各种活动中给他们以关照,而且要创造条件,为他们举办展览、召开研讨会、出版作品集、建档立传。

  书协各级组织,要时刻关注少儿书法。电脑普及、文化娱乐多元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对青少年书法队伍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一定影响。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陈云同志曾作出指示:“小学要重视毛笔字的训练。”“让孩子们从小把字写好很重要。”少儿书法队伍建设的加强,是关系到我们今后书法艺术后继有人,关系到书法事业可持续发展和繁荣的重大问题,我们应给予足够重视。当然,少儿书法教育是一个综合性工程,我们要积极配合教育部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开展工作。

  在书法队伍中,绝大部分人并非专业的书法工作者,他们凭着一股对书法艺术的执著热爱,在艺术的道路上积极追求。其中有一些人甚至温饱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但他们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却并未受到影响,这些人是书法队伍中的弱势群体。对这些人我们要给予关注,尤其是那些有培养前途的作者,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为他们参与书法活动创造有利条件。此外,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资源的不对称、地位的不对称,也会使一些基层作者相对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我们提倡书协的同志要多替基层作者着想,上级书协要多替下级书协着想,组织者要多为参与者着想,从而尽可能地减少差异,化解矛盾,加强沟通,营造和谐。

  ⒉认真打造文艺精品,努力培养造就一批杰出的当代书法艺术大家

  文艺精品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文艺发展水平的标志,代表着文艺繁荣的方向。书法艺术精品是一个书家能否载入史册、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依托。认真打造书法艺术精品,力争多出精品,应成为每位书法工作者的追求目标。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在书法创作中精益求精,力戒粗制滥造,要有“十年磨一剑”的毅力和雄心。要潜心笃志,脚踏实地,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要组织实施书法精品工程,加大对优秀作品的奖励力度。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推出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具有强烈震撼力,得到社会和历史双重认可的精品大作创造良好条件。

  要把人才培养作为书法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努力建设一支实力雄厚的“中国书法大军”。各级书协要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和书法创作环境,探索完善培养扶持新人的新举措、新渠道、新机制,制订出促进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战略,从而逐渐建立起一支庞大的老中青相结合、专业和业余相结合、各种人才齐备的“中国书法队伍”。同时要放眼将来,造就一批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艺术大家。大家是一个艺术门类发展水平的标志,大家的出现,将会带动整个艺术门类的繁荣发展。所谓“推”,不是人为拔高,而是为大家的出现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包括适当的宣传推介。“推大家”有利于激发广大书家积极探索、努力攀登的***与活力,从而带动整个书法事业的繁荣,把当代书法创作和研究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⒊坚持继承创新、有所作为,为书法事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艺术的生命力来自创新,艺术创新是其发展的源泉。在新世纪新阶段,书协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只有坚持不断创新,不断探索繁荣书法事业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模式,运用创新来改革与事业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观念、体制和制度,才能使我们的事业充满活力,使艺术作品丰富多彩,最终形成符合时代审美取向,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艺精品。时代在前进,人民大众的审美观念在提升,文化需求在变化,不断呼唤新的命题、新的思想、新的题材、新的样式,也为我们书法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时时用创新的眼光去审视自己的工作,去审视自己的创作。创新的前提是继承,离开继承的创新只能是空谈。一个有作为的书法家,要在继承前人成果上舍得下大力气,在深挖资源、博采众长的同时,把握正确方向,唯其如此,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⒋树立以会员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认真解决涉及会员切身利益的问题

  会员是协会的基础,是书法事业的未来和希望。以会员为本、为会员服务是我们各级书协的义务和天职,是我们构建和谐书坛的根本,也是验证我们良知和品性的标尺。作为各级书协的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以会员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会员的思想和创作状况,倾听他们的建议和呼声,把为会员服务作为协会的宗旨和准则。要组织广大会员积极参加书法展览比赛、创作交流等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辅导讲座,不断提高会员的创作水平,丰富创作方法。要认真解决涉及会员切身利益的各种问题,加大监管力度,杜绝不正之风,确保各类展览赛事、评奖活动做到公开、公正、公平,以维护广大会员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作为会员也应正确对待他人,正确看待自己,不能稍不如意,就发牢骚,散布不负责任的言论。要与人当宽,自处当严,彼此信任,共议共商,积极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为协会的和谐与发展做出贡献,把各级协会建成会员的温馨之家。

  ⒌加强会员思想道德建设,维护书协良好形象

  书协会员的思想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书协的形象。要加强对会员的荣辱观教育,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书协广大会员要深入领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含义,时刻牢记“八荣八耻”的内在要求,以“八荣八耻”作为指导自己处世做人的准则。提倡识大体,顾大局,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良好风气,提倡求大同、存小异,把精力集中到出作品、出人才上去,培养高尚的情操,形成健康的心理,为共同的事业和目标和衷共济,携手共进。要丰富协会的民主管理形式,扩大会员对协会工作的参与度。在书协的各种活动中,恪守职业道德,大公无私,真正做到权为会员所用,利为会员所谋,情为会员所系,形成廉洁、高效、诚信、团结的会风,增强协会公信力。广大会员要自觉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时刻注意维护书协的良好形象。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呼唤中国书法艺术的大繁荣,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也必能促进中国书法事业的繁荣发展。构建和谐繁荣、创新有为的当代书坛,适应了当今社会对书法艺术事业发展的要求,是中国书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具体举措。这一目标的实现,为广大书法家提供了挥洒才情的广阔天地,也向广大的书法家、书法工作者和书法爱好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让我们珍惜以往的辉煌,抓住当前机遇,着眼美好的未来,团结一致,拼搏进取,开拓创新,为构建和谐繁荣、创新有为的当代书坛而努力奋斗!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09-4-29 23:39


学书三问

说实在话,我一直认为自己是勤奋的。多年来创作的作品用“大量”来形容,可以说绝不为过,仅就近年或展览或结集的作品,其数量也颇为可观。而现在,当我把2004至2005年未曾与大家见面的作品整理付印时,却真的有些犹豫了。

  当然,这些作品最终还是像现在这样展示在大家面前。

  我曾经说过:每隔三五年,要出一本作品集。2003年以后,或以一种书体,或以展览图录,或以文集附录形式出版的作品,相对于以前出版的作品集,大概只能叫“准”作品集。过去说的话,别人也许未必当真,而自己总不能食言。这2004至2005年作品集的出版,算是对读者对自己有了一个交待。

  对于作品集中的作品,我不想多说什么。一般地说,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是难以完全合拍的。欣赏者很难体察到创作者细微的用心,不同的欣赏者又往往有不同的看法,当然,也有欣赏者能把创作者的初衷及其某件作品分析发挥到极致。对于创作者而言,这犹如自己的长相,别人各有观感,自己总不能一直惦记着别人怎样评价。而真正应当在意或者着力之处,是不断地面对自己的作品。当我静下心来,一件一件翻检审视这些作品时,几个不容回避、而且必须深思的问题,使我久久不能平静。

一问:自己耐得住寂寞吗?

  作为艺术家要耐得住寂寞。这是我常常警示自己、提醒学生、与同道共勉的话。然而看着自己的作品,我不禁扪心自问,自己耐得住寂寞吗?

  寂寞有两义:形而下者,空旷杳远,形单影只,这是物质的寂寞;形而上者,孤寂冷清,特立独行,远离尘嚣,不随流俗,这是精神的寂寞。我们所说耐得住寂寞,即能够承受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像苦行僧一样默默地追求。然而近年书友谈起某些从艺者的心态,却多用“浮躁”来概括。浮躁,轻浮急躁,心浮气躁,总之是不肯深入探究,急于求成。为什么会浮躁?多是经受不住外部世界五光十色的种种诱惑,被眼前的虚名小利所左右,艺术在这里只是追名逐利的凭借。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的确是市场经济大潮中个别人的生存常态。而作为艺术家,能够不为所动、淡泊名利,平心静气地事我所事,孜孜矻矻,无间寒暑,耕耘驰骋于黑白天地之间,如果没有博大的胸怀和坚贞的品质,如果没有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和崇高信念,显然是难以想象的。

  我们所说的耐得住寂寞,并非如屈原所说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也不是像鲁迅所说的“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不是闭门自大,也不是自命清高。我们所倡导的耐得住寂寞,乃是志存高远之意。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它其实是参与和竞争的另一种形式。它是积极的,而非消极的。艺术是一个需要许许多多人来共同参与的事业,艺术道路上的攀登,排斥众多人的参与和竞争,终究难成气候。所谓“大隐隐于市”,真正耐得住寂寞者,会以一种积极入世的精神随时吸收外界的新鲜空气和新鲜营养。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一种鲜活的精神状态。

  不言而喻,患得患失,急功近利是耐得住寂寞的大敌。要做成一件像样的事绝非短时间可以奏效,临时抱佛脚只能于事小补,为我们所不取。所谓“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真正修炼到在精神上耐得住寂寞才是高境界。急功好名者,一次失败,一回挫折,一番不公允的批评,往往会使之半途而废,前功尽弃。许多事实告诉我们,耐得住寂寞的工夫越深,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寂寞中孕育着未来的辉煌。日前荣获兰亭奖创作一等奖的吴行先生,曾经被一场大病几乎夺去生命,因而自号“复生子”。依照常情,大难不死,他会尽量享受人生。而吴行身体稍稍恢复,即一门心思用于书法创作,黎明即起,至午不辍,如疯似魔,在一般人认为已经走到极致的楷书上,锐意创新,硬是闯出一条路子。“艺痴者技必良”,所书小楷风格独到,卓尔不群,得到评委的一致认可。著名书法家孙伯翔先生,十多年来一直病魔缠身,仍然笔耕不辍,勇猛精进。在书法群体中,如吴行、孙伯翔之潜心创作、殚精竭虑者是为数不少的。

  以同道为镜,我确实感到自愧不如。如果先前自以为耐得住寂寞,那也是缩了水的。审视自己的作品,多的是汗水,少的是心血,这就是差距,这就是耐得住寂寞的工夫不到家。人与人的生存条件、工作环境各不相同,也不能要求所有的从艺者皆如苦行僧,事实上,真正的艺术家是永远不会感到寂寞的。关键在于耐得住寂寞的精神境界和从艺态度,不论客观环境如何变化,始终如一。

  翻译家傅雷曾经说过:“耐得住寂寞是人生的一大武器。”以武器为喻,当是超越一般功利的大功利了。不过,既是武器,便应当很好地掌握使用,以此抵御人生的困境,探索险绝的地域,找到深埋的宝藏,赢得骄人的成就。

二问:自己的精品意识强吗?

  十多年前,在成都创作评审研讨会上,我第一次提出了关于书家代表作的问题。当时有人赞同,有人不解,有人表示异议。然而不管别人怎样看,就我自己而言,提出这个问题,却并非心血来潮,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这些年来,不少同道还经常旧话重提。而当代许多书家精品意识的加强,尤其令人高兴。精品不等于代表作,但代表作只能从精品中产生。

  打造艺术精品,多出精品,是每位书家追求的目标。尽管在创作中不必时时萦怀,更不必经常把精品二字挂在嘴上,而许多书家在创作时,绞尽脑汁,费尽心机,实际上就是一个打造精品的过程。然而,现实是,一些书家成名之后,往往率尔操觚,任情挥洒,而为了一件作品,能够几经推敲,几番铺纸引笔,几易其稿就少见了。就中原因有主观上的:有些人功成名就,便自以为咳唾成珠,出手便是经典,推敲斟酌,几易其稿,似乎是“掉份”的事情;也有客观上的:或因需求,或因某种诱惑导致一些书家进行程式化的制作。长此以往,如果书家头脑不清醒,把握不好尺度,很快就会掉进粗制滥造的陷阱。而另一方面,社会的期望、自己的责任,又要求书家创作出黄钟大吕、可以传世之作,越是成名的书家,身上的责任就越重。

  一件艺术精品,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艺术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是一个艺术家能否载入史册的重要依托。较之成千上万件泛泛之作,创作一件精品所耗费的时间和心血,不知要多出多少倍!即令自己愿意付出,也未必就能创作出自己满意、业内和大众都认可的作品。贾岛诗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诗须炼字炼句,炼文炼心,反复锤炼推敲,一句两句得以脍炙人口、传唱千古,即不负一生。书法创作绝非是一些人所想象的简单重复劳动的结果。一幅书法作品的创作过程固然较短,确乎是一挥而就。然而就是这一挥而就,却是长期浸淫磨炼和全方位吸纳的结果。这且不说,即便是创作构思,对于态度严肃的艺术家来说,也是艰苦而漫长的。已故著名书家费新我先生所作条幅“天上没有玉皇”,曾在日本展出,应该说已经成竹在胸。然而学生请他再写这一内容的条幅时,他仍然先起铅笔稿,再起毛笔稿,然后正式书写。熟事尚且生做,倘是第一次接触的内容,更是慎之又慎,思索再三。这还是平时的应酬之作,若是用于展览或真正意义的创作,费老的严谨态度可以想见。

  至于说到“无意乃佳”,我素不以为然,姑且不说英雄欺人,我觉得起码有误导倾向。有人采访一位长寿老人长寿的秘诀,答曰:吃肉、喝酒、不锻炼。可信不可信呢?他是长寿的成功者,似乎无法批驳。但我说,即令此话当真,也只是个个案。如果人人照他所说的实行,怕是没有几个能得到好结果。俗话说:心里有,眼里才会有。道理很简单,你想买车,才会注意车;不打算买车,往往熟视无睹不予理会。移用于书法,心里有,笔下才会有,纸上才会有。佳作必苦心经营,有意为之。倘说无意乃佳,应该特指创作过程中,书兴遽发,灵感倏来,心手双畅,笔墨如意,出奇出新,恰到好处,再试不可复得的境界。这种情况是有的。古人作联,常常有了上句,久久对不出下句,偶遇某事,顿生灵感,忽得佳对。是无意吗?没有长时间的苦苦思索,遇见某事也不会动心。

  精品力作,既不取决于尺幅大小,也不取决于字数多少。古今书法名作,既有小品,也有巨制,关键在于作品的含金量。精品力作又具有相对性和阶段性,关键在于作者是否慧眼独具,披沙拣金。谁不想出精品,而出一件精品又谈何容易!杜甫诗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语不惊人可以不断修改雕琢,而书法则是“鹰望鹏逝,信之自然,不得重改”,写不出精品则前功尽弃,必须重来,难度比修改要大得多。

  为了一件作品,我常常茶不思进、食不甘味,有时会达数月之久。常常停掉电话,谢绝社交,斗室自囚,一遍遍地推敲修正,各种审美要素的组合运用,每如旋转魔方,顾此失彼,按倒葫芦又起瓢。直攻不下,只好迂回,或读书,或摄影,或做他事,试图获得新的启示和灵感。慢慢地认识到,书法构思是一组十分复杂、奥妙无穷、很难破解的密码。这组密码乃是多种因素以不同方式的排列组合。破解的钥匙,犹如某一天象奇观,偶尔一现,捕捉到是幸事,捕捉不到,或许再无机会。因此,应该特别珍视一刹那产生的欲望,以及欲望驱使下产生的灵感,要珍视此时此刻铺纸引笔创作的作品,说不定这件作品,就是你朝思暮想的精品力作。

  说到灵感,实际上是创造者在孜孜不倦的创造性劳动中,达到创造力巨大高涨和紧张时候所处的心理状态。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更是形象地说:“灵感是这样一位客人,他不爱拜访懒惰者。”灵感的产生离不开欲望,而欲望的产生,必有有形或无形的压力。

  本作品集中,有几件是这种精品意识驱动下的产物,但与自己想象中的目标尚有不小的差距。更多的是深深的遗憾,遗憾压力还太小,压力转换成作品的数量还太少,压力到欲望的间隔还太长,这一切都足以证明,自己的精品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但我始终相信,只要方法对头且能不断付诸实践,结果就是你期待的。我希望以此与同道共勉,尤其希望朋友们比我更有收获。

三问:自己实现超越了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没有。为什么这样讲呢?超越是一种终极结果,耐得住寂寞、强化精品意识,只是实现这个结果必备的基本条件,也可以说是达到终极目标的先行过程。过程还在进行,正像一个跳高运动员刚刚起跳,还在空中运行,创造怎样的高度,尚无从知晓,如何谈得上超越!尽管发表的作品已经是结果,但那只能代表前进的轨迹,离一锤定音还差得远,问题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论及书法家的创新,我曾经说过,只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一点儿新意,哪怕只有一厘米,就算成功了。“一厘米”是以跳高运动为喻,世界纪录是2.40米,你能跳2.41米,就是一个新的纪录。书界友人称之为“一厘米论”。称之为论也许实不副名,但的确能说明问题。作为一个艺术家在各自领域的终极目标,即能否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主要看你能否超越前人那么一点点,为历史留下一点新的东西。换言之,即你能否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当代的书家,大概没有几人敢说已经超越了前人之类的话,然而,这种勇气却不能没有。当年牛顿所说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既是一种谦虚,也是一种自信。巨人,我们可以理解为大众智慧的化身,无非是在群众性创造活动的基础上涌现出的卓越代表。敢于超越前人,是一个有抱负的艺术家自信心的充分体现。超越前人不仅仅是艺术家应有的信念,更是艺术家的崇高责任。作为责任,就必须履行,责无旁贷,分量是很重的。

  ***总书记在八次文代会、七次作代会上讲话,对作家、艺术家提出了殷切希望,希望在当代艺术家中产生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师。李从军副部长在代表党员会上,又详细分析了成为一代大师的五个必要条件。大师者,其艺术成就必登峰造极,其人格魅力同辈难以企及,诸方面又得到社会立体式的认可。书法艺术,虽然不能像某些体育项目那样可以直接以“大师”命名,然而它必然会产生超越前人的大师级人物。

  要超越前人,必须具备坚实的基础,必须继承传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还要有发展创新。***总书记对此作了精辟论述,他说:“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轮子。古今中外,闻名于世的文艺大师,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无一不是善于继承,勇于创新的结果……不善于继承,没有创新的基础,不善于创新,缺乏继承的活力。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往往是最好的继承。”如何摆正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是能否超越前人的关键之一。

  打破常规,求新求变的精神是可贵的,但不能违背艺术的规律。背离艺术规律,就变成了对传统的颠覆。大树欲其繁荣茂盛,必先固其根本,根扎得越深越牢越好。挪来挪去的树永远不会旺盛。因此必须用大量的时间汲取前人的精华,汲取不是全盘接受,而需要审慎地加以选择。图难于易,为大于细,步步为营,循序渐进,种瓜种豆各有得,切不可短视和急功近利。

  从某种意义上讲,继承要伴随艺术家一生创作的全过程,不可视为突破围城的应急手段。对于书家来说,继承的含义,绝非仅局限在碑帖小圈子里,更是指综合素质的修炼和升华。清代书家赵之谦认为:有两种人能达到书法的最高境界,一是“三岁稚子,能见天质”,二是“绩学大儒,必具神秀”。他的话有一定道理。要超越前人,单打一是不行的,必须提高方方面面的综合素养。还需要把知识升华为智慧,即佛家所说的“转识成智”。要完成这个转变,就必须领悟,并在实践中身体力行,最后达到圆满。

  无数事实证明,社会条件及社会综合环境,对艺术家专业才能的培养和发挥,起着重要作用。我们有着太平盛世的宽松环境和良好的艺术氛围,给我们提供了一试身手的优越条件和巨大空间,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无所事事,没有作为呢?

  审视自己近年的创作道路,显然继承还不够深入,脚步还不够踏实。这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是危险的。横渡万里江河而后劲不足,将有生命之虞,还侈谈什么超越!

  以上三问,并非问题的全部,但足以引起我深思了。当我直面三问的时候,经历了三个心理变化:初则惊,次则醒,继则动。惊不如醒,醒不如动,然而有惊始能有醒,有醒方能有动。临此三问,如果连惊的感觉也没有,那么不是登峰造极,心地坦然,就是已经麻木不仁了。自幸我深夜扪心,尚有一惊。戌年将尽,看看已入六十六岁,再来个四舍五入,就是古稀老人了。《庄子》里有一句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老骥伏枥,壮心不已;老马识途,不待扬鞭。总之只要跑得动,我还不想停下来,一要耐得住寂寞,二要强化精品意识,不论最终结果如何,总会少些遗憾吧!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09-4-29 23:41

时代呼唤中国书法经典大家

  《中国书法》编者按:中国书法正由普及、提高走向经典的发展过程,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张海主席站在历史的高度对这一历史转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作了充分的阐述和论证,为推动新时期书法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此文原刊发于《光明日报》,现在本刊全文转载,以飨广大书法爱好者。

党的十七大站在新的历史高度,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提出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任务。当代书法艺术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要积极承担这一历史重任,努力打造书法艺术经典,推出书法大家,以自身的大发展大繁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当今时代的需要,也是广大书法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新时代的课题

  书法艺术包括创作、理论、教育、活动等许多方面,而书法家无疑是其中的核心因素。一部书法史就是书家的历史,而书法大家无疑又是书法史的灵魂。一个时代是否出现影响后世的书法大家及经典作品,是该时代书法艺术是否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回顾中国当代书法的发展历史,研究书法艺术面临的新的变化,我们不难看出,打造经典,推出大家,努力推动中国当代书法艺术大发展大繁荣,是新时代的课题。

  中国当代书法艺术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道路。自1980年5月“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在辽宁沈阳开幕后的近三十年以来,我们已举办了九届全国展。纵观九次全国展,中国当代书法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至第二届全国展为第一阶段,此时书法刚刚进入复兴期,书法创作仍处于低谷,书法群体人数很少,但对推动书法艺术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至第六届全国展为第二阶段,书法热潮深入发展,书法从业人数大幅增加,书风逐渐走向多元化,各种书法现象广为出现。这一阶段书法成果丰富,发展迅猛,它既是当代书法复兴的启蒙期,也是发酵期、推广期,它深深地唤起了人们的书法创作意识,提高了人们的书法审美能力,在人才上、观念上、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为书法复兴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第七至第九届全国展为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书法热发展势头迅猛,竞争也日趋激烈,从艺术风格上看更加丰富多样,对传统的挖掘也更加深入广泛,回归传统、谨慎创新是这一时期的主线。近三十年来的书法创作,大致表现出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发展迅速却不可避免地带有某些盲目性;二是虽然在继承传统方面始终不断深化,但还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三是在探索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却往往流于时尚,形成跟风现象;四是书法在普及中延展着自身的广度,从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样性特征,然而和书法精深博大的内涵相比,这种多样性和丰富性似乎更多地表现在形式上。总体上看,当代书坛在整体氛围上显得成就斐然,朝气蓬勃,然而和我们期待的真正的百花齐放,群峰参天的局面仍有相当的距离,那种继往开来,震古铄今的经典和大家仍然付诸阙如。
  目前,书法艺术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一方面,大力发展包括书法艺术在内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书法艺术面临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人们对书法的需求日益强烈,书法队伍不断壮大,书法艺术具有坚实的发展基础。同时书法艺术面临的新变化对其发展繁荣也提出了新要求。首先,当今时代的变化之大、发展之快,新事物、新格局、新思维之层出不穷,都是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所不曾有的。书法艺术在其数千年的发展史中,以其独有的形式折射出每个时代的主体精神,往往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随着时代的更迭变化,社会风尚、人们的审美诉求也会改变,反映到文学上,会出现“唐诗”、“宋词”、“元曲”的更迭;反映到书法上,则有“尚法”、“尚意”、“尚态”的区别。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的那样:“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如可言乎!”今天的书法应当以其独有的艺术语言,准确地反映当今时代的变化和主体精神。其次,新资料的发现、工具的改良、工艺形式的演进会成为推动书法艺术观念变革的重要契机。今天书法资料的丰富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如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学术上的“四大发现”(甲骨文、居延汉简、敦煌文书、宫廷大内档案),都与书法有关。后来又陆续发现了大量的古代简牍、碑志等民间书法资料,就连书法史上扑朔迷离的秦隶,今天也能看到实物资料了。形式的演进也是空前的。比如大型展览这种以往所没有过的形式,一方面使书法从文人的案头走向宽大的展厅,在众多的展品中一比优劣;另一方面也使书法的交流大大增加。这些前所未有的新事物对书法观念、书法风格的变迁势必产生重要影响。其三,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东西方在思想观念上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是不可避免的。中华民族不再处于过去那种闭关锁国的封闭状态,而是通过全球化、信息化逐步融入世界民族大家庭。书法艺术这种历来在较为封闭的文化环境中自足演进的艺术,一旦放到日益开放的文化语境之中,面临着具备完整体系和抽象品格的西方美学的拷问时,又会出现怎样的变化?这也是当代书法界不能忽视的问题。新时代书法艺术所面临的变化还不止这些。又如,毛笔逐步退出实用领域,对书法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一方面使用人群大幅减少,势必使其基本技法的传承遇到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毛笔退出实用,使书法得以在艺术的天地里自由驰骋,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综上数端,二十一世纪的书法艺术在时代精神、创作观念、审美格局和表现手法上必须要有新的突破,要出现这一时代的经典之作和书坛大家,进而实现中国书法艺术的大发展大繁荣。

对经典和大家的认识

  经典和大家是书法艺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书法经典的形成充分体现了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它不是某个人或某些人决定的,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共识。经典和大家密不可分,经典成就大家,大家造就经典。正确认识经典和大家,对打造经典、推出大家、实现书法艺术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必须具备以下品格:

  第一,经典必然是开创性的和划时代的。它以一种创造性的书法艺术实践,开辟了全新的审美境界,承载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人文精神和时代内涵。它为书法演绎时代精神找到了一种恰如其分、十分完美的表现形式,而且以自己的丰富实践为这种表现和演绎找到了一种新的笔墨语言。在这方面,王羲之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以“今妍”书风代替“古质”书风,并以他独具特色的笔墨语言,成功地演绎了以魏晋风度为特征的时代精神。而且由于魏晋士人的精神气度对后世文人士大夫有着极为广泛的影响,所以王羲之的书法自然就成了书法艺术的百世经典。

  第二,经典必然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变革,而这种变革又是符合历史和艺术发展规律的。一个书家恰好处在历史转折和艺术演变的关头,时代呼唤变革的精神和创新的实践,而他又恰恰具备创新的资质和潜能,并且抓住了时代机遇,勇于实践,大胆革新,那么他就能成为书坛大家,他的作品就会成为经典。换言之,大家和经典的出现,是时代和个人互相结合,交互作用的结果。俗语所说的“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其实有它一定的道理。在这里起关键作用的是历史发展规律。

  第三,经典必须是以创造性的艺术实践,开辟了一种新的技法体系和风格模式,从而填补了书法史的空白。中华民族是一个地域跨度极为辽阔的多民族融合体,它包容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不同理念和不同风格。作为中华民族所共同拥有的艺术形式,书法对不同的地域风格必然会反映出来。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有某种风格才是经典,而其他风格不能称为经典。事实上,不论哪种风格,只要其形式和内容、技法语言和艺术风格能达到高度统一、具有划时代的、开创性的意义,都是经典。

  第四,经典必具原创性和极高的开掘价值。我们所说的原创性并非摒弃前人,另起炉灶,而是在规模前人、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大胆改革和天才创新。历史上任何一种经典都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有着历历可寻的师承关系,但这丝毫无损于作者对于这种风格的原创性。与原创性同样重要的还有它的开掘价值。因为二者并非一个概念,许多有原创性的风格由于个性特征过于鲜明等原因,其开掘价值和发展空间不大,因而难以成为后人规模的经典。作为一种具有原创性的风格,其开掘的空间越广阔,作为经典的价值也就越高。

  当今时代的书家,如何成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书坛大家呢?

  首先,要审时度势,正确认识历史、认识时代,把握时代、社会和书法艺术的发展规律,明确自己的艺术方向。当代书家有着古人所无法具备的优势。学科建设的发展、研究方法的进步,使我们更容易高屋建瓴地认识和把握艺术的发展规律,从而运用它为时代服务。历史已经一次又一次证明了一个真理:书法家只有扪准时代脉搏,他的艺术实践既符合时代的需要,又符合艺术发展规律,同时又有鲜明的个性风格,才能成为艺术的弄潮儿,才是引领潮流的书坛大家。

  其次,必须认真地深入传统经典,踏踏实实地做书法经典的传承者。几千年的书法传统,出现了无数的经典,像一座艺术的百花园,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营养,一代又一代大师们的成功之路,也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启迪和艺术创造的广阔空间。从理论上讲,专注于任何一种具有开发价值的经典,坚持不懈地深入挖掘,凭着自己的智慧和执著都有可能成为书坛大家。

  其三,应当站在时代的高度,高屋建瓴,拓宽视野,打破作茧自缚的门户偏见,建立“大书法”观,把一切古代的优秀书法遗产和时代的表现手法都纳入自己的艺术视野之内。不论碑派、帖派,行草书还是篆隶甲骨简帛写经,不论是传统书法还是现代书法,只要符合书法艺术基本特征,在书法艺术的“底线”之内,都应该成为我们的关注对象。如果仅仅认为某一个流派、某一种风格才是经典,那就会“剑走偏锋”,营养不良,极大地限制书法艺术的发展。书法通过字形以立“象”,而其取法的则是天地万物之“理”。其思维方式是“书肇于自然”(蔡邕)、“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韩愈《送高闲上人序》)。这种吞吐八荒,驰骋天地,俯仰万物的气魄,成就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也成就了一代代的书坛大家。

  其四,要具备创新的资质,掌握创新的方法。创新的成功与否,不决定于个人的愿望,而取决于创新的各种条件是否具备,包括时代的条件和个人的条件。我们正处于千载难逢的书法发展的时代契机之中,能否实现创新与突破,关键看个人是否具备创新的资质以及是否能掌握和正确运用创新的方法。所谓资质,主要指书家的识见、笔下功夫以及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厚积薄发是艺术创新的规律,在书法上尤其如此。在临习古代经典上没有下够相当的工夫,不能随心所欲地驾驭资料文本,企图凭空趟出一条创新之路,不啻天方夜谭。创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且适用什么样的方法又因人而异,千差万别。比如选取经典文本的眼光、切入的角度、创变的形式和方向,如何对不同的文本实行“嫁接”、“改造”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对一个书家创新能力的严峻考验。可以说,能否找到一条正确的既符合艺术发展规律,又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创新途径,是一个书家成功与否的关键。

  其五,要敢于表现个性。艺术是个性和***的产物,只有完美地表现书家的艺术个性,才具有经典的价值,这样的艺术家才能称得上大家。我们看王羲之及其《兰亭序》、颜真卿及其《祭侄文稿》、苏东坡及其《黄州寒食诗》,可以说无不如此。对于大多数书家来说,他们用艺术抒写个性,以个性和真诚演绎艺术,纵使成不了大家,也同样为艺术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如果处心积虑想当大家,反而泯灭了自己的天然个性,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其六,真正的书坛大家应该是远离世俗尘嚣,超越现实功利,耐得住孤独寂寞,守得住精神家园,具有超乎常人的自由探索精神的人。书法与其他艺术和科学一样,都是自由探索和创造精神的产物,一旦心为世俗功利所累,便很难保持这种自由探索精神。人们皆知艺术得天然之可贵,书法也是如此。而所谓天然,首先是精神和心态的自然而然,不染俗尘杂念,不涉机算矫取,不求青眼谀词。真正的书法大家,必具此种心态。

书法工作者的责任

  当今时代应当是出现经典和大家的时代。一方面,我们生逢盛世,书法所赖以生长发育的中华传统文化今天也面临全面复兴的大好时机,今天的文化氛围对书法的发展极为有利;另一方面,近世以来书法艺术的发展,大量书法资料的面世,新的美学观念的引进,表现手法的日趋丰富等等,无一不指向书法艺术,而近三十年来持续不衰的书法热潮,更是有力地证明了书法艺术在中华文化中深厚的基础和巨大的能量。新时代的书坛呼唤经典和大家,努力以经典和大家推动中国当代书法艺术大发展大繁荣,这是我们每个书法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作为当代书法事业组织者的中国书协和各级书协,应该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推动这个目标的实现。

  第一,要在书家队伍中大力倡导读书学习,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广大书家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自觉担负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使命,真正做到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创作。要认真学习书法传统经典和专业知识,不断丰富理论素养和创作技能,提高创作水平,努力朝着书法经典和书法大师的目标迈进。要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向大师学习,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把推进书法艺术大发展大繁荣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结合起来,不断增强用书法艺术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本领。

  第二,努力营造产生经典和大家的和谐环境和丰厚土壤。我们不能够“制造”经典和大家,但是我们能够为经典和大家的出现创造更多更好的便利条件。

  ——借我国文化崛起和振兴传统文化的东风,进一步提高书法的社会地位,提高书法的社会认知度。如争取书法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职称评定中设立书法系列,把书法纳入基础教育序列等等。

  ——进一步重视书法教育工作。抓紧培养书法师资力量,在各大高等教育学府尽可能多地开设书法专业,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能力。同时协助有关方面努力解决好书法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书法教育是出人才、出大家的可靠保证,对这一点应该有充分的信心。

  ——充分发挥专业媒体的作用,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重视书法理论家的作用,鼓励书法理论家对书家、书法现象、书法流派作深入的研究,包括对一些重点的有前景的书家作长期的系统的跟踪式研究。理论研究应充分体现基础性、前瞻性、指导性的特点,加强对书法传统的发掘整理,尤其是对经典的研究阐释。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结合,必将有利于书法事业的发展,从而为大家的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逐步改革完善展览比赛体制,建立多元的社会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国展的评选,使之更具公正性和权威性。同时办好各种专业展、单项展、邀请展、提名展、地域展和同仁展、媒体展等,形成一个交叉立体、互为补充的全面的社会评价体系。

  ——鼓励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一个有作为的书法家,要在继承前人成果上舍得下大力气,努力继承书法艺术的优秀传统。要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以观念创新为先导,大力推动书法艺术的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使广大书法艺术工作者不断焕发创造***,增强创新能力,使我国书法艺术事业始终保持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

  ——扩大与世界各国的书法交流。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一方面邀请国外名家及作品来我国参会参展;另一方面,在国外组织中国书法展,进一步扩大与世界各国的书法艺术交流,特别是要积极主动地配合国家对外交往战略,在迎奥运、对台工作、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书法申遗)、弘扬传统中华文化等方面下工夫,推动中国书法更好地走向世界。

  ——进一步完善出精品、出人才的工作机制。要精心组织实施书法精品工程,加大对优秀作品的奖励力度,鼓励广大书法艺术工作者牢固树立精品意识,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和毅力对待书法艺术的创作。要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和书法创作环境,完善培养扶持人才的新举措、新渠道、新机制,制订出促进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战略,逐步建立起一支庞大的老中青相结合、专业和业余相结合、各种人才齐备的“中国书法队伍”。

  第三,要把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实现中国当代书法艺术大发展大繁荣,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逐步积累的过程。我们要瞄准这一目标,分阶段、分步骤地加以实施,把长期目标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工作措施,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强大动力,既要着眼长远,又要立足目前,自觉主动地担负起这一神圣职责,为实现中国书法艺术大发展大繁荣作出贡献。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09-4-29 23:42

名家评论张海书法

现在我们看到的张海,是趋向丰富与多样。说丰富,主要指作品内涵不局限某家某派某种风格;说多样,主要指张海掌握了多种书体。在他那里,为学的“三种境界”始终是螺旋式地上升着进入更高层次。张海最为人熟悉的隶书的面貌是他“众里寻他千百度”得来的,这些年来又继续寻到了许多新感觉,取得令他与观者一起为之欣喜的收获。倘若观者不限于“先声夺人”的定见,他那近二三年来的若干行草书新作水平实际上超出了早些年的隶书,在早先隶书达到的基础上登上了新的高度,都在挥洒自如中有意无意地融进了隶书与简书的笔意,融入了包括王铎在内的笔法章法。他那有隶书作根底的行书与楷书,开拓出别一境界。

——沈鹏《创造力的实现》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09-4-29 23:43

名家评论张海书法

聪慧的张海懂得思维定式具有积极与消极的两重性,懂得稳定性与寻找新鲜感的一致性,懂得从大处博观与从小处求精的辩证关系,他善于通过广泛学习总结经验,再返回到实践中锻炼出实际提高书法水平的能力。我与张海接触中感到他从不迫促、紧张,倒是潇洒和轻松。他的书法中的成功之作,也一样的潇洒、轻松。我深信张海的“有一点明显易于前人之处”因他的自信与谦虚、豁达与勤谨不断向更高的标准迈进。
——沈鹏《创造力的实现》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高清晰】“创造力的实现——张海书法展”作品全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