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近墨 发表于 2009-5-3 15:55

在具有艺术特质的中国人手中,一个字,就是一个线条的艺术造型,像一尊巧夺天工的雕塑,像一首和谐优美的乐曲,像一个神完气足的生命之躯,表现出优美典雅的文明风度,焕发出赏心悦目、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可以这样说,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高度精神文明的象征。它最具“东方情调”,是素雅幽玄、宁静致远的东方精神的载体,集中而鲜明地体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理想、思维方式、艺术观和艺术手法,是一种最善于微妙地表现人类高尚品质和时代发越精神的高级艺术。(4)

吴近墨 发表于 2009-5-3 15:55

8尺大直幅

吴近墨 发表于 2009-5-3 15:57

8尺大直幅

吴近墨 发表于 2009-5-3 15:57

                                        楷书论
楷书,又名“真书”或“正楷”、“楷体”等。它是我国书法篆、隶、草、正、行五大书体中最规范最有法度的书体。唐代张怀瓘说:“楷者法也,式也,模也。”楷书极重法度,因点画结构应规入矩,“法”之严谨以至达到某种程式化,便于示作后人楷模,所以叫“楷书”。
楷书出现于汉代,孕育于汉隶之中。在西汉竹木简隶书中,就可以窥见楷书之端倪。到东汉,楷书逐步走向成熟,像汉碑《稚子双厥》,不仅笔法上渐次“楷化”,而且,字形方整也接近楷书了。(5)

[ 本帖最后由 吴近墨 于 2009-5-3 16:03 编辑 ]

吴近墨 发表于 2009-5-3 16:01

8尺大直幅

吴近墨 发表于 2009-5-3 16:03

楷书成熟于我国魏晋时期。三国的钟繇,继承古法并吸收民间书写成果,创作了一批小楷,如《宣示表》、《力命表》等等。其书已脱尽蚕头燕尾的隶意,点画平直而自成起迄,而且运用了钩挑等楷书典型笔法,用笔质朴,形体方整而富于意态,可说已是成熟的楷书了。(6)
楷书的高峰期在唐代。“初唐四大家”(即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和“颜、柳”(颜真卿、柳公权)等众多楷书大家的先后崛起,给楷书带来了一个黄金时代。唐代楷书法度森严,一画之中讲究起笔、行笔与收笔法,而其结构不再遵循隶书以波磔的分展来平衡字势的旧规,而是依靠笔画之间的呼应与几个部位之间的精心搭配来构造形体,因而虽法度周备而千姿百态。(7)

吴近墨 发表于 2009-5-3 16:07

8 尺大直幅

吴近墨 发表于 2009-5-3 16:09

正因为唐楷法度完备,在笔顺、笔法和结构上都达到了高度的规范化,所以便于临摹取法,后人学书多从此入门。先训练楷书基本功,进而兼攻行草(或其它书体),其书法就有了“根蒂”,不然,好高骛远,往往欲速而不达。(8)
钢笔楷书,点画精妙,结构清峻,独具韵味。特别是优秀的钢笔小楷,其艺术美可以与手笔小楷相媲美,而且其书写速度则是毛笔所望尘莫及的。故钢笔小楷就拥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已在社会交往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9)

吴近墨 发表于 2009-5-3 16:10

擘窠大字

吴近墨 发表于 2009-5-3 16:11

擘窠大字em1 em1 em1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近墨爱书到永远--------近墨网络书法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