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业
发表于 2009-8-2 18:37
白砥 以《张遷碑》为基础的创作
王业
发表于 2009-8-2 18:38
白砥 以《张遷碑》为基础的创作jb
殿标
发表于 2009-8-2 18:39
em1 em1 em1 em1
王业
发表于 2009-8-2 18:39
祁 斌:请问《张迁碑》作者当时是否用锋颖非常短粗的毛笔书写的?所以长笔» 往往用两笔或者更多的笔» 完成的?我们在临写的时候,是否也要这样去做?
白 砥:《张迁碑》Ô 本的用笔方式如何,现在恐怕很难考证。线条¾ 过刻石,Ô 本书写时的用笔定会有所“损伤”,对比一下《集王羲之圣教序》与王书摹本手迹,尽管刻工高明,还是有所区别的。关键是,我们站在什么角度去理解线条的美感。如果你只追求动作,你在临写刻本时可能会不得要领,因为墨迹¾ 刻,动作似乎“隐藏”起来。加上¾ 过时间推移,碑刻¾ 风沐雨,多漫漶不清,笔法更在云里雾里。但如果你追求线条的质量,则或许你会认为¾ 刻后线条显得笔墨迹厚重了许多,汉魏碑刻的风化更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这种厚重古穆的美感。所以,抱着死心眼硬要把它Ô 本的用笔是怎样的搞清楚,可能会掉入单纯技法主义的泥坑。
《张迁碑》的线条一波三磔,这绝不是简单的用笔能够体会的。这种一波三磔,有当时书写的因素,也有后天风化的作用。如用非常短粗的毛笔书写,只会写秃线条,其意趣不可能这般幽长。当然,长锋难以写得这般粗实。《张迁》的长笔» ,又非一定用两笔或更多的笔» 完成,但提按肯定不是一带而过的。这种线条的提按变化极为微妙,按中有提,提中皆按,厚实中寓含灵活,如只是平实地写,则少变化;而若颤抖地提按,又一定造作。所以,碑刻线条的用笔须有相当的¾ 验积累,才会有所认识。
祁 斌:《张迁碑》的笔» 有什么特点?如何写好《张迁碑》的常见笔» ?
白 砥:《张迁碑》笔» 的特点上面已有提及。其方笔与《龙门造像》一类的方笔是不同的,它的方不见刀痕,其间有很多变化,或方或圆、方圆结合。同类的线条,起笔与收笔会有所不同。起笔的方不见定势,收笔的雁尾也有很多不同方式,这可从字帖中作具体的对比。
祁 斌:临写《张迁碑》采用什么样的毛笔为宜?每个字的大约尺寸以多大为宜?书写的姿势以什么样为宜?
白 砥:《张迁碑》气象博大,所以我主张写大,不要只临Ô 帖大小。当然写大不是写粗糙,大而能微妙,才是上策。大到什么尺度?因人而异。在能写大之后,再回过头来写小,这小或许能得大气象。当然这只是我一家之言,每位学书者书写体验会各有出入,我不反对能先写小再写大的方法,读者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加以调整。
大字站着写,小字坐着写。但坐着写视线短,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字的结构关系的把握。
祁 斌:清代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张迁表颂》其笔» 直可置今真楷中。”这应该怎么理解?是不是说《张迁碑》和楷书有很多通融之处?
白砥:康有为此言,我的理解是,《张迁碑》的笔» 深厚老到,可以作为楷书线条的楷模。碑学理论中不少言辞是对唐以前碑刻书法线条美感的描述,如包世臣的“中实”说便是如此。唐及唐以后写楷书多及两端的动作变化,较少关注线条中段的动作,以致书法后来在一定程度上异变为只强调动作程式的一门技艺。康氏对《张迁碑》线条的理解,无疑在其浑厚沉实古穆,这正是唐以后楷书所缺少的。故康氏说“其笔» 直可置今真楷中”,言下之意在于以《张迁》之实医后世楷书之弊。
祁 斌:《张迁碑》的碑额极具意趣,您对它是怎样理解的?
白 砥:汉碑碑额多用× 书,但汉× 与秦× 比,形式多见意趣,有时甚至别出心裁。《张迁碑》额× 字形很扁,完全不似秦× 般的挺立,而用笔又多用隶法,线条盘曲,说明书写者“玩”的意思很重。不过,与过分盘曲的鸟虫× 写法不同,《张迁》碑额能够曲而简,弯且幽,且字字顶叠,穿插有致,似乎是一个结构大师的意念之作。
祁 斌:您的行书有很浓厚的《张迁》背景,您是怎样从隶书转化为行书的?
白 砥:通常意义上的行书是指楷书的快写,这只是就字体而言。其实历史上在楷书之前也存在一定“样式”的行书,如汉代竹木简上的有些隶书快写字体便是。隶之美在于“古”,这“古”不是指时间,而是指审美,即有古意。我们说《张迁碑》古穆,便是此意。楷书之不及隶书“古”,是因为楷书动作程式过于明显、挑露,而线条中段多一带而过,由楷而入的行书自然更可能先天缺少古意,所以,我个人的探索很大一部分是从× 隶书化入行草,即把× 隶的古意转移到行草书创作之中,使之具有× 隶般的古意与厚重。《张迁》的线条美感已如前述,它自然地成为我行草古意探索的一个中介。当然,由隶入行、入草,极易使结构变得怪诞,因为隶书宽博,很难转入行书的连带便捷,故常常须以结构的呼应造势。不过,从过程意义上理解,结构的“古”是由“奇”“怪”¾ 过修炼慢慢“养”成的,待到火气湎没,古意便存。若只事平正,隶书定难入行。
王业
发表于 2009-8-2 18:40
白砥 临《张迁碑》碑额
王业
发表于 2009-8-2 18:41
白砥 化《张迁碑》入行草
王业
发表于 2009-8-2 18:42
白砥 化《张迁碑》入行草01
王业
发表于 2009-8-2 18:43
白砥 化《张迁碑》入行草02
[ 本帖最后由 王业 于 2009-8-2 18:45 编辑 ]
荷叶
发表于 2009-8-2 18:45
em1 em1 em1 em1 em1
王业
发表于 2009-8-2 18:46
白砥 化《张迁碑》入行草二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