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红燕 发表于 2010-10-2 16:00

中国龙《西部墨潮国庆》系列
一方水土育一方人,墨潮书画家居三秦热土,他们的笔墨或许不同,但他们笔端流露出的是一样的具有这方灵秀之地温蕴和雅致,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地域性特质吧。

吕红燕 发表于 2010-10-2 16:05

中国龙《西部墨潮国庆》系列--曹伟革

吕红燕 发表于 2010-10-2 16:44

中国龙《西部墨潮国庆》系列--侯俊鹏

吕红燕 发表于 2010-10-2 16:45

中国龙《西部墨潮国庆》系列--侯俊鹏

徐波书法 发表于 2010-10-2 18:30

祝各位老师国庆快乐,万事如意!em13

徐波书法 发表于 2010-10-3 00:46

很佩服大棚老师,言传身教爱哦,感谢@!!em27

大鹏堂 发表于 2010-10-11 19:27

沈鹏先生在诗句“垂柳眉长鱼水恋,残荷莲老脍莼思”之后跋曰:“去岁秋游圆明园遗址得句,脍莼二字颇费推敲。”这就给我们描绘出一个情景,让我们向往先生在联想的海洋中遨游的享受,感叹古人“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执着,更感叹“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之“推敲”成果的喜悦。这个情景对当代书坛文人化既是一种鼓舞,又是一种引领。

大鹏堂 发表于 2010-10-11 19:28

有一大批书家,以极大的热情和天分,跨入了自作诗词的行列,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寻到声韵的推敲痕迹,更可以看到精神追逐的光芒。他们在当代书法文人化过程中,无疑既是受益者,又是推动者,任重而道远。

大鹏堂 发表于 2010-10-11 19:29

学中国画要先学书法,并且中国画是写出来的。后来,读了点美术史,又知道,中国画在宋元时期达到了巅峰,以后近千年,至今未能达到这个水平,更别说超越了。原因是中国的文人参与进来,如苏东坡、黄山谷、赵孟頫等,他们把写意、写精神、写境界、写人格理想突出出来、提升起来,超越了形,形变的次要了。所以中国画开始就叫文人画。从文人画开始,中国画便有了区别画家和画匠的标准。

大鹏堂 发表于 2010-10-11 19:31

在中国书法界一直有一个说法,大概是清代兴起的,“自唐以降,每况愈下。”,不少版本的书法史都遵从这一说法。其实,真的把历代书法史深入一下,我感觉此说并不符合实际。比如宋人的性情投入,明人的大字淋漓,清人的碑学中兴,都是对唐以后的发展,并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因此我们整个中国书法史是一块七彩的积木拼出来的美丽图画。赤橙黄绿青蓝紫,各自闪耀着夺目的光和色。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龙《墨潮国庆》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