祗雅楼 发表于 2010-11-10 06:51

清风徐来
大有古风


-------我读张世刚先生的诗书画






      张世刚先生的状态有一种迥异于时风的形态。
      就像张世刚在诸多论禅的诗句中,唯念修养功德,名“念清净”,由此得“不苦不乐”的感受。好像在《品逸》还是什么杂志看过先生的几首诗,皆言禅。我觉得禅就是生活,生活离不开诗。
      援禅入诗,指将禅义引入诗中,以提高诗的意境。同时借诗境来抒发于书法,绘画之上,其作品自由不同凡响处。
      清沈宗骞说:“从事笔墨者,初十年但得略识笔墨性情,又十年而神理少得,三十年后乃可几于变化。”试看这三十年要完成的是什么功业,沈氏列了四条:一曰清心地以消俗虑,二曰善读书以明理境,三曰却早誉以几道远,四曰亲风雅以正体裁。可见中国画的高境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是积学渐修、厚积薄发而后成。
      书写的传统性和流畅性在古代杰作中无疑是一个备受瞩目的观赏点。但宋代以后书法创作的意识明显加强,这种意识促使作品的流畅性有所减弱,因为更多的注意力交给了对笔法、字结构和章法的关注。今天,书法的创作状态无疑是直承清代而来,同时也熔入了这个时代特有的开放性、观念性。作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家,人人都有抓住感觉的一隅而加以充分发挥或者夸张的权利。这期间,很多书法艺术家为了这样或那样的选择牺牲了作品的流畅性。张世刚先生的作品中则有种显而易见的、几乎是漫不经心式的流畅。即使在某些时候他刻意使书写在节奏和空间的风格上有所变化,这种流畅依然得以完好地保存。       此外,张世刚先生无论书画,都有一种淡然态度。在先生的大部分作品中我们窥探到更多的是一种恬淡的心性玩味。这使他的作品,比之时贤略有不同,在形式上即表现为对部分技巧的舍弃。而这又并未妨碍张世刚先生对古典杰作的虔诚追慕。也就是说,在风格上无限靠近,在技术上始终与之保持距离。紧贴传统,不断在传统中观照自我、沉浸自我,在平静的包容中凸显自我。从容平淡,平常中有大度,徐缓中有精微。张世刚先生所追求的恰恰是那种从容中蕴藉的大气势。深入传统是一个被不少人来回重复的一个口号,传统对有的人来说,就象“皮球”,不断的踢来踢去,并没有真正的深入。
      张世刚先生对传统,有一股敬畏之心,当你读他的临摹作品时,你会发现那是小心翼翼在追摄传统,把玩传统。只有在对传统有深刻的体验后,才能感知传统的高度和难度,才能确定自己心向往之的方向。
      张世刚先生的书画难得的彰显一种气象,一种书卷气、士夫气、丈夫气。他的作品贯气挥洒、放怀恣肆中透出韵致、溢出神采,观之令人或激越、或肃然、或畅怀。放旷与超逸构成他书法的精神气象。想其研墨展纸,挥洒之际,一如古人之“忽然绝叫三五声”,“笔所未到气已吞”,定是下笔斩然,似有疾风天雨而至,笔之梗断处,又如暴雨骤停,令观者无限遐想。
      书画雅事也。在今天躁动不安、追名逐利的书画圈,重倡一种古典恬谵、清雅高迈的传统精神,无疑当矫正中国书画审美追求趋于流俗的倾向,而张世刚先生的治艺精神和对书画的审美追求正是我们当代沿革传统优秀文化所需要的。先生的值得我辈学习。




                                                          晓宁写于祗雅楼北窗



安徽蚌埠怡和园小区五栋2单元102室


马晓宁
13655525568
邮编233000

心灵散步 发表于 2010-11-10 07:39

em1em1em1

水流云在 发表于 2010-11-10 09:03

在张老师的书架上看到了陈丹青的退步集和退步集续编,我也爱看陈的书,张老师也是吧、?---------求张老师赐书一读。13526419635em13

葛良胜 发表于 2010-11-10 09:54

em1em1em1em1

li66peng 发表于 2010-11-10 10:13

性情中人,喜欢张老师的书法更喜欢张老师的画。“若行若舞”这几个字是对张老师很好的体现,张老师的书法很飘逸洒脱,挥洒自如,张老师的签名行云流水彰显魅力。真是一个痛快淋漓的人,一个潇洒的人!祝贺张老师网展成功!
   如若可能,求赠作品集一本以学习欣赏!特此致谢!

水流云在 发表于 2010-11-10 10:40

在张老师的书架上看到了陈丹青的退步集和退步集续编,我也正在读这两本书,很高兴。崇拜张老师。---------求赠书拜读13526419635em27

云山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10:54

em1 em1 em1
    张世刚先生书法作品潇洒出尘,俊美儒雅,线条爽利,劲健。作品中散发着清新,浪漫,典雅的文人书卷气息!游刃于传统书法经典之中并能巧妙取舍!善为己用,师古不泥,厚积薄发,有大气象!
    张先生的书法,给人以美的感受,气的通畅,诗的吟唱,画的意韵。先生书法宗法晋唐.董其昌,他很注重字的造型和精致的用笔,更注重于字的神采。他的行草书气势充沛,放得很开,没有拘谨感。其细腻之处又有一种宋人手札的味道,显得尤为精致;奔放处又显得非常大气,书风尘洒脱、潇洒自得,纵横披阖,着墨运笔,流畅如江河奔泻,神彩飞扬,似天马行空,这些外看超然世外,轻舞飞扬,细品则觉法度森严,沉稳自适。细品张先生的作品,感觉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行云流水的笔墨结构,自然灵动飞舞,偶有苍茫雄浑的笔势。以二王为主旋律,旁涉孙过庭书谱,间有苏轼之豪放,也有董其昌的淡雅清秀俊朗。张先生从古典中汲取营养,落墨即见风采,纵横挥洒颇有大家风范,行云流水中自得风韵。笔在线的运行中找到规律,与心灵跌宕起伏的情感交融,在生动流美中得到释放。表现出的是一种"书者,心之迹"的袒露,留下了尽是气韵藏于笔墨的生动和神驰,以飘逸之风,大度之魂,自然之气,文心之韵,让人刮目相看。衷心祝愿张世刚先生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求作品集学习珍藏,谢谢!


----------------------------------------------------------------------------------------------------------------------------------
321100   浙江省兰溪市教育局寿建刚    电话13706897290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北兰亭书友会创始会员    [入展中国书协展览12次 ]

怡情怡志 发表于 2010-11-10 10:58

em1em1em1em1

李强周 发表于 2010-11-10 11:08

2007_Y2007_BH2007_BH

玄天宗 发表于 2010-11-10 11:22

张先生行草清雅劲健,气韵生动,功力深厚,具有浓厚的书卷气.
330002 江西省南昌市岔道口西路五十四号 023903803信箱 王嵩
电话:13077982032
页: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查看完整版本: 【名家近况】张世刚(2010.11){20本签名版作品集赠送热心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