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才 发表于 2011-4-10 13:12

《熹平石经•易》残石赏析

《熹平石经·易》残石赏析



杨天才 一、《熹平石经》及《易》残石的时代背景汉代提倡儒学,设立五经博士。由于今古文学派之争及各学派以家法传授,兼以历代口授传抄造成文字讹误,致使诸经博士试甲乙科时争辩激烈。甚至有人通过贿赂改正经籍文字使之合其私文。为此,汉灵帝诏令诸儒选定正本,由著名学者蔡邕、李巡等人主持订正文字。并刊刻于巨型碑石之上,立于太学,作为定本,供儒生抄录校对。原碑石数说法不一,有40石、46石、48石之说。王国维《魏石经考》中认为:杨龙骧《洛阳记》中记载的46石最准确。 《熹平石经》始刻于东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完成于光和六年(183年)。历时9年,共刻7部经典于46块石碑之上,字体一律采用隶书,故又称“一体石经”。石经共包括《鲁诗》、《尚书》、《周易》、《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等 7种经文。经文以隶书自右向左直行抄写,各石行数及每行字数各不相同。每经自成数碑,先表后里。每经分出篇章,每篇小题在上,大题在下,单占一行以示分别。书体秀美端庄,为汉隶佳品。据王国维考证,每碑一面约35行,每行约75字左右。马衡则认为每行约70~73字。《熹平石经》,一是订误正伪,平息纷争,为读书人提供了儒家经典教材的范本。二是开创了我国历代石经的先河。用刻石的方法向天下人公布经文范本的做法,自汉代创例后,又有魏三体石经、唐开成石经、宋石经、清石经。同时,佛、道等诸家也刻有石经,构成我国独有的石刻书籍林。三是启发了捶拓方法的发明。捶拓技术是雕版印刷术的先驱,因此,石经对印刷术的发明也有间接的贡献。东汉末年,董卓之乱,石经残毁。至宋代,始发现有《诗》、《书》、《礼》、《公羊》和《论语》五经残石,共2167字,收录于洪适《隶释》、《隶续》二书中。马衡著《汉石经集存》一书共收集残石 520件,计存8000余字,最大者存百余字,最小者仅一二字。1922年,在洛阳原汉魏时期的太学遗址上,出土了一面大石,此石两面各刻《周易》一段,是《熹平石经》的开篇刻石,非常珍贵。此石出土后,被分裂为二。1931年,于右任从洛阳古董商手中买到东汉蔡邕书写的《熹平石经》残石,两面存字450字,非常珍贵。近年来,又在洛阳太学遗址内陆续发现和收集到一批石经残石及碑趺。现存《熹平石经》残石,主要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陕西博物院、河南博物院、洛阳石刻艺术馆等地。 二、《熹平石经·易》残石的书法特色《熹平石经·易》残石以独有而厚重的书学文化底蕴,显彰于书史。下面,试以《熹平石经·易》残石为例,略作分析。东汉碑刻隶书,大体可分两大类型:一类是字形比较方整,而法度严谨,波磔分明;一类是书写比较随意自然,法度不十分森严,有放纵不羁的意趣。第一类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倾向端庄秀丽的风格,另一种则倾向古朴雄强的风格。这二种中,前者往往刻的比较细腻。笔意比较浓,笔画波磔分明。后者往往刀味较重(有的是刀刻的效果,使风格倾向雄强),笔画方棱,转折崭齐,结体方正。《熹平石经·易》残石作为汉隶成熟期方整平正一路的典型。因系官方巨制,书丹者自当是如蔡邕一流的国手。蔡邕是大文学家,也是大书法家,他的字整饬而不刻板,静穆而有生气。梁武帝《书评》云:“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观此可信。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说:“两汉写字艺术,到蔡邕写石经达到了最高境界。”《熹平石经·易》残石,书风温纯典雅,如纯金美玉。笔画瘦劲如铁,讲究笔画之间的轻重、粗细对比的变化。结字工整精致,中敛而四面拓张,波挑分明,寓奇险于平正,寓疏秀于严密,而且变化若龙,一字一奇,风度翩翩,美妙多姿。是汉碑成熟的典型代表。字字中规入矩,一丝不苟,点画布置之匀称工稳,可谓无懈可击。正面中“体”、“万”、“易”、“龙”笔致古朴,神韵超绝。残石背面中“贞”、“惠”、“为”、“勿”、“用”等字,秀丽而有骨力,结字匀整,字势俊美。用笔方圆兼备,笔画绵里裹针,富有韧性。真可谓刚柔相济,端庄劲健,雍容典雅,恢宏如宫殿庙堂。章法上,字字行行,顾盼紧密,整篇效果自具气势。《熹平石经·易》残石书法特色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笔势舒展,波笔捺脚明显;二是曲线变方折,字型方正;三是部分偏旁化为不同形体;四是省略合并篆书部分形体,突破了“六书“造字原则。我们在学习《熹平石经·易》残石时,应从中提取符合自己个性与审美情趣的艺术语言,并将那些含金量高、审美价值丰富的层面和元素拣选并强化,成就自己独特、鲜明的风格面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熹平石经•易》残石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