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1-8-4 11:43

刘奇晋2011书法作品网络展(2011.8)

刘奇晋2011书法作品网络展
(2011.8)


刘奇晋,研究馆员。祖籍四川双流,1942年生于成都。1962年在父亲刘东父先生的指导下开始学习书法,初学隶书,继习各体,于行书用力最多。1978年始有作品参展发表。1982年起为苏轼书法作品系年,陆续有成果发表,填补苏轼研究一项空白,1991年与刘正成合作编写出版《中国书法全集.苏轼卷》,1992年获四川省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994年参加《四川省志.文艺志(1840一1990)》的编辑工作,担任书法部分总纂和撰稿。长期从事群众书法的组织、辅导和教育工作,卓有成绩。曾任四川书协三、四届副主席兼教育委员会主任,成都书协一、二、三届副主席。现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省书协顾问、省书学学会副会长、成都书协顾问、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四川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刘奇晋先生出生于蜀中一个著名的书香世家。先生秉承家学,勤勉不辍四十余年,书艺已臻上乘之境。书法之外,先生潜心学问,于传统文化方面有较深造诣。正因如此,先生书法蕴涵着十分浓郁的学养之气,令观者初看便印象深刻,细品则如饮醴酪,余味留香。 先生书法,体现出法的精到,功的深湛,学的厚重,韵的悠长。 观先生书法,感受到的是不激不厉,自然而然;循规蹈矩,从容淡定;凝神静虑,心到意随;如绵裹铁,笔走风神! 先生于书法诸体皆用功精勤,法意并重。多作行草,从容潇洒,雅韵高格;近年喜书小楷,精工遒丽,有晋人风;偶作隶、楷,亦凝重遒媚,饶多古意。尤其是先生的隶书,近年虽偶一为之,却仿佛更有一种生拙、古雅和蕴籍之气,甚可宝爱! 自我研修书法之余,先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均倾注于书法活动的组织,书法理论的研究,书法人才的教育培养方面。数十年如一日,可谓硕果累累,桃李满园。先生担任省市书协主要领导多年,为四川省、成都市书法组织的创建、书法活动的开展、书法理论的深入、书法人才的培养等等方面的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先生以其艺术境界、以其人格风范、以其成就影响赢得了广大书界同仁和书法爱好者的敬重和尊崇。




平常心写平常字——张开对话刘奇晋先生
时间:2011年4月地点:成都思槐堂

刘奇晋,四川省书法家协会顾问,四川书学学会副会长张开,解放军总参谋部书法创作院秘书长


张开(以下简称张):刘老师好!您是一位深入传统并且具有一定学术品位的著名书法家,长期以来您对传统书法特别是对二王书法体系孜孜不倦的深入研究得到了书法界的普遍尊重,首先我想请您谈谈您的学书历程以及您在建立您个人的书法学术体系的一些认识。刘奇晋(以下简称刘):
我出生在四川的一个书香世家,高祖止堂公刘沅系清季硕儒,因其治学严谨、著述宏富而饮誉巴蜀,这种家学一直影响到我的父亲刘东父先生。我的父亲无论在书法还是在诗词上一直继承着家学的传统,他的书法很好,传统功力很深,诗词也写得很好。1962年我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学习书法,那时我才刚刚二十岁,于今看来,我在书法艺术天地里已经耕耘了近五十年了。在近五十年的历程中,我一直深受家学渊源的影响,也就是在不断地深入传统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在继承传统的过程中享受着书法艺术给我带来的滋养和乐趣。我学习书法是从临摹王羲之的《圣教序》入手的,继而广泛吸李北海、苏东坡及赵孟頫诸家。我注重把技巧的学习和学术的研究结合起来,注重书法艺术的品味和内涵,而不单纯只是对书法技巧的训练和形体的把握。长期以来,我对赵孟頫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对赵氏经典《洛神赋》、《胆巴碑》、《道德经》等等进行了反复的临习。有人认为赵书过于媚俗,结体过于平正,缺少自然豪放之气。我却以为赵书在技法的精熟把握及气息的平和安闲、雍容华贵上是很少有人可以与之相比的,或许这也正是我们当前对书法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所缺少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不主张对书法的形体刻意地做夸张变形以形成自己所谓的个性追求,因为那不符合书法艺术本身所蕴含的自然、淡雅的审美情趣。应该说,我的书法艺术风格的形成赵孟頫对我的影响很大。

张:您的作品虽然受赵书影响很大,但其间的变化又很丰富,没有故作夸张的姿态,但从每一个字的造型和整体的章法构成又有很多奇趣。线条的轻重变化、解体的开合对比以及字里行间蕴含着苏东坡和李北海的痕迹。刘:我很喜欢苏东坡的书法,不仅技法独到而且意趣风发、才情十足。我对苏东坡的《黄州寒食诗》帖和他的信札手稿倾注了很多心血,直到现在还在不断地临习。在学习赵孟頫的过程中融入苏东坡的意趣、李北海的风骨,即可以在平和中寓宽博、淡雅中见雄强。从1982年起,我开始为苏东坡系年,1991年与刘正成先生合作编写了《中国书法全集-苏轼卷》,对苏东坡的学术研究为我的书法艺术的学习和深入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因为艺术的生命力必须要有学术的滋养,同时学术和技巧又是相互促进与转化的过程,他们中间有一条内在的纽带,两者缺一不可。

张:听了您谈的学书历程和认识,虽然很简单,但我已受益匪浅了。我一直关注您的创作,而且十分喜爱您的作品。您尊重传统而且能够数十年不断地深入学习和研究这种精神难能可贵。在当今时下,把您的作品同各种展览的作品挂在一起,似乎有些格格不入了,展览的作品追求大、强调所谓的个性、注重视觉冲击力,而您的作品却固守着对平和、清雅的审美需求。两者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您的作品,因为您的作品重在气息的高古,线条的沉稳,越品越有味道,越读越让人蔚然起敬,就如陈年老酒,没有了火气而多了份浓香。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里,你也很少参加各种各样的展览,总是在书斋里面不停地学习和研究,对当前的书法创作相信你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刘:学习书法的首要因素就是要深入对传统的继承并且还要耐得住寂寞,切不可以随意跟风,今天看着这种风格好看马上就学过来,明天又感觉那种风格好看又马上学过来,结果到最后一事无成。学习书法是一辈子的事情,在两三年或者三五年就成为一个书法家那是不可能的,甚至冠上著名书法家的头衔更让人不可理解。学习古人一定要深入,不能只学到一些皮毛就开始表现自己,那样就会流于肤浅。不管外面刮得是什么风,我们必须冷静地思考自己的创作方向,把握好自身的审美需求,否则创作就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长期以来,我的主要工作就是从事群众书法的组织辅导和培训,我对学生的要求就是一定要老老实实地临帖、认认真真地读书、踏踏实实地做人。要把学习书法当作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而不能当成一种负担。不要为了追求名利而学习书法,时刻保持一种学术的心态尤为重要。要以平常的心态去写字,我时常对学生讲:写字不是耍猴戏,它是一项很高雅的艺术活动,那些故作姿态的花架子只能是哗众取宠,我是绝不提倡。在另一个方面,我所谓的尊重传统和深入传统又并非死守传统,一辈子只临一个帖也是不可取的。要在熟练掌握一家技法的基础上广征博取,需要关注的是你所学的东西是否是你所喜爱的,是否能够转化成你自己的东西。临了很多帖而不能化为我用,那种学习毫无意义。书法需要不断地变化以求丰富自己,但不能随意求变,更不能求怪。只要你在深入地学习和研究,你的书法就自然在产生变化,这是一个自然的规律,我们一定要遵循这个规律。当前的书法创作尺幅都很大,那是因为展厅的高大所决定的,那样的作品只能挂在展厅里面,展完了就只有放起来,没有多大的实用价值。书法应当具有一定的文化气息,没有内涵的作品就不能给人以视觉的享受。这种内涵中间包含了对技法的熟练掌握程度以及作者在文化修养上的深度等等。墨色变化也应该强调自然流露,不能刻意寻求强烈的干湿对比,在追求大的效果的基础上须注重线条的质量。作品的形式感固然重要,但不能为了形式而形式,富贵华丽是一种美,平淡天真的作品才更有内涵,更可贵,才经得起细细品味。我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学习古人的经典作品,而不应该学习今人的东西。现在有些年轻的书法爱好者为了参加展览,适应评委的口味,就学习当今活跃在书坛的书法家的作品,这种方法不可取。有时候我也翻一些展览的作品集,偶然一看还可以,但仔细分析又感觉质量不高。个性明显的又刻意故作,没有个性的又是千篇一律,样子都差不多。如果不能认真地深入到传统的内核之中,那么我们当前的书法创作则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这是摆在我们书法家和书法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张:您所讲的这些方面或许和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有关。当今这个信息时代交通发达、信息流通、出版业繁荣,应该说对我们学习书法是一件好事,但当代人的心态浮躁,对名利的需求日益严重,这又从客观上阻碍了深入学习传统的道路。您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您的阵地,无疑为我们年轻的书法爱好者树立了榜样。刘:所以我认为学习书法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不单纯只是技巧的训练和对形式的追求。笔墨的表现往往就是自身素养的流露,积淀的厚了表现自然就丰富,没有根基的表现如同空中楼阁,毫无底蕴。

张:从古至今,巴山蜀水都是滋养艺术家、文学家的地方。这里风景秀美、文化底蕴深厚。西汉的杨雄、唐代的李白、宋朝的苏东坡及至近现代的郭沫若、谢无量等等对文学和艺术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知您对当前四川书法创作有什么样的见解?刘:我感觉四川书法创作的整体水平不错,主要原因就是这里的文化底蕴十分丰厚。正如前面所讲,书法创作离不开文化素养的积淀,从古至今在这里产生了很多有影响的书画家。四川的书法家突出的优点就是他们自身的灵性,虽然地处盆地但他们的思想毫不保守。他们在继承传统的深度和广度都做得比较好,书法队伍也很大。


http://www.shufa.org/bbs/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网站编辑的微博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1-8-4 11:48

--刘奇晋2011书法作品网络展 --书法作品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1-8-4 11:48

--刘奇晋2011书法作品网络展 --书法作品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1-8-4 11:48

--刘奇晋2011书法作品网络展 --书法作品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1-8-4 11:48

--刘奇晋2011书法作品网络展 --书法作品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1-8-4 11:49

--刘奇晋2011书法作品网络展 --书法作品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1-8-4 11:49

--刘奇晋2011书法作品网络展 --书法作品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1-8-4 11:49

--刘奇晋2011书法作品网络展 --书法作品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1-8-4 11:49

--刘奇晋2011书法作品网络展 --书法作品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1-8-4 11:49

--刘奇晋2011书法作品网络展 --书法作品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刘奇晋2011书法作品网络展(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