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孤云在碧天 发表于 2011-8-7 12:23

王根权品评书谱第24讲

第24讲
历代书评家评孙过庭(一)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历史上的书法家那么多,作为一个书评家评谁不评谁,评什么不评什么是有所选择的,也是有其目的用意的。爱什么恨什么,赞同什么反对什么,欣赏什么厌恶什么,通过评论表现得清清楚楚。所评是对是错,评到哪一个层次,评论的能力和水平都明明白白地告诉给了读者。从这种意义上说,在评议别人的同时,也就相当于将自己交给了别人,让别人去评论,评论别人就相当于在评论自己。《书谱》最后一篇“评书论”是专门研讨书法的评判品评的,在“评书论”一篇中孙过庭做了两次书法作品的品评实验。第一次实验,发现书评家们对作品的品评“其中巧俪,不曾留目;若有误失,翻被嗟赏。”第二次实验,又发现书法品评原来是“贤者改观,愚夫继声。”两次实验得出了一个结果,中国书法的评判品评没有标准,可以是胡评、乱评、瞎评、错评。胡评、乱评、瞎评、错评的原因,一是中国书法评判品评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二是书法与名利的相关,有的书评家受书法名利的驱使,故意在那里胡评、乱评、瞎评、错评。对书法作品的评判品评是这样,对书法家的评判品评也是这样;对一般的书法家的评判品评是这样,对书法大家的评判品评也是这样。人们对书法家的赏识和崇拜有一个习惯,崇赏古人的说法,都喜欢从古人哪里找依据。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对于一个书法家的肯定,可以从古人那里找到若干评论依据,对一个书法家的否定,同样从古人那里可以找到若干依据。对于评论家来说,取什么舍什么他是有着自己的目的和用意的,作为一般读者,对历史上的评论又不是了解的很全面,故此就很容易形成偏听偏信。为了不偏听偏信,我们对古人的评论一定要加以分析,加以判断,看看他们的评论是对还是错,看看他们的评论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目的和用意,然后再对于他们所评之书家做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判和定位,这是非常必要的。历代书评家对孙过庭及其《书谱》多有评论,他们的评论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目的和用意?他们评论的对不对?评论的有水平无水平?有没有可以借鉴的地方?诸如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客观地评价孙过庭,准确地解读《书谱》必须涉猎并一定要搞清楚的问题。这也正是今天我们分析这些历史上的书评家们对孙过庭及其《书谱》的评论的目的,通过对历代书评家关于孙过庭及其《书谱》评论的分析,我们一方面能够准确地把握并解读孙过庭及其《书谱》,同时我们也可以了解认识把握这些书评家,还可以学会正确认识和把握对历史上的每一位书法家包括现代的一些书法家的评判。以下我们就历代书评家对孙过庭及其《书谱》的评论有选择地进行一些分析。一、唐太宗李世民评孙过庭唐太宗李世民是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对孙过庭书法艺术作出评论的书评家。《宣和书谱》卷十八《孙过庭传》里有这样一句话:“文皇尝谓,过庭小字(或作小子)书乱二王,其似真可知也。”文皇就是太宗,“书乱二王”说的是孙过庭的字与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字相比,达到了可以乱真的程度。唐代是中国书法发展的第二次高潮,这一高潮的产生,除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统治者的推崇。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大周皇帝武则天三位天子都非常喜欢书法,字都写得不错,均属书法大家,又都特别喜欢和推崇王羲之。尤其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崇书推王方面带了一个非常好的头,开了中国书法崇王之风的先河。唐太宗是靠武力得天下的,取得政权后又崇文好书。在翰林院设侍书博士,国子监设书学博士,科举考试中设有《明书科》,以书取仕。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搜集王羲之的墨迹,将“兰亭序”双钩描填后送给皇子及大臣们临习。亲自为王羲之作传,传中对中国书法的发展加以了回顾,对历代书家进行了梳理,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其理由和原因是:“以兹播美,非其滥名耶?此数子者,皆誉过其实。”而对王羲之的评价是:“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摹手追,此人而已。”王羲之的“书圣”地位就由此而确立,崇王习王之盛唐书风由此而形成,这一书风历经千余年,至今仍然不竭不衰。唐太宗李世民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书法家,而且是一位有思想、有见识的书评家,他力推王羲之是其有严格的原则性的。王献之是王羲之的儿子,在书界也负有盛名,历代书评家对他们父子多不加区分,俗称“二王”。太宗不是这样,他对中国书法艺术是负责的,对王氏父子予以了严格的区分,只推王羲之而不推王献之。原因是: “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其枯树也,虽搓挤而无屈伸;其饿隶也,则羁羸而不放纵。兼斯二者,固翰墨之病欤!”关于这一点,后世书评家大都不去感悟体会,只简单地议为“扬羲抑献”,有的甚或发有微词。细读太宗所作《王羲之传论》,我们深深地感到,太宗对书家的评论,不摆姿态说套话,也不人云亦云附会应付,而是客观真实。太宗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不受书法名利的左右,推崇王羲之完全是出于有利于中国书法艺术发展之目的,评论书家也绝不妄评。中国历史上的书法家那么多,太宗除了推崇王羲之以外,给予评讚的另一位书法家就是孙过庭。品读太宗评讚孙过庭那段话的语气语意,我们可以看出,太宗喜欢孙过庭的书法是发自内心的,是真实的。唐太宗作出这一评讚的时候,当时的孙过庭也就二十八岁,其书法仅是崭露头角之时。假令太宗见到了孙过庭“人书俱老”之作,读了孙过庭的书法理论巨著《书谱》之后,对孙过庭评论一定不会低于王羲之。二、陈子昂评孙过庭陈子昂(661年—702年),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前讲中我们已经讲过了,孙过庭的生平事迹正史没有记载,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只有陈子昂的两篇文章,一篇是《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一篇是《祭率府孙录事文》,这两篇文章是解读孙过庭生平的关键史料。在解读这两篇文章时,我们对陈子昂已做过了简短介绍,说他是一位有政治抱负的人,在文学方面很有成就。关于书法方面,我们只说他是孙过庭的学生。现在我们还要说,陈子昂是一位非常出色的书法家,是一位很有独见的书法评论家。在历代书评家中,陈子昂对孙过庭及其《书谱》的评论最为客观真实,最为深刻准确。陈子昂对孙过庭及其《书谱》的评论综合起来有如下几点:第一、“有唐之不遇人也”“有唐之不遇人也”一语是《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一文中的首句,是这篇铭文的纲领,也是陈子昂对孙过庭的定性评论。“不遇”,即不容易遇到,难以遇到,有幸遇到。“不遇人”,即不容易遇到的一个人,难以遇到的一个人,有幸遇到的一个人。“有唐之不遇人也”,即有唐以来不容易遇到的一位人物啊!有唐以来难以遇到的一位人物啊!有唐以来有幸遇到的一位人物啊!“有唐之不遇人也”,是陈子昂对孙过庭书法艺术高度的、准确的评价。孙过庭的书法艺术造诣太深厚了,孙过庭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促进作用太大了,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思想理论的贡献也太大了。“有唐之不遇人也”这样的评价定位非常准确,非常适宜。唐代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高潮,在这一高潮中出了那么多的书法名家大家,回想起来还真的没有一位书法家能与孙过庭比肩。第二、“死且不朽”陈子昂在《祭率府孙录事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将期老有所述,死且不朽”。这句话是用来讚誉孙过庭的书法理论巨著《书谱》的。“将”,又,且。“期”,等待,期望、期待、期盼。“述”,论述。“所述”,指的就是孙过庭的书法理论巨著《书谱》。“死且不朽”,人死后做为物质的东西不存在了,作为精神的东西却不会腐朽,将永远存在下去,那就是孙过庭的书法理论巨著《书谱》中所阐述的书法理论思想。将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文就是:先生期望到他老年的时候,能有自己的书法理论建树。先生的期望实现了,不朽的传世书法理论巨著《书谱》一书写成了。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书法理论巨著《书谱》却留下来了,先生的书法理论思想将万世流传,永远不会腐朽。第三、“旷代同仙”陈子昂在《祭率府孙录事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元常既没,墨妙不传。君之逸翰,旷代同仙。”“元常”即钟繇。这里指历史上那些在书法艺术上有突出成就的书法家。钟繇、张芝、王羲之四位被历代书评家尊之为书法四贤,这里的元常即代指书法四贤。“墨妙”,书法艺术的精妙。“此妙”,指孙过庭的书法艺术和书法思想理论。“同仙”,与书法四贤相比,孙过庭要高出思贤一个层次。这句话的意思是:钟繇等书法先贤只有书法实践而没有书法理论,他们死后,他们高超的书法技艺就没人能够传承了。孙过庭与他们不同,孙过庭既有书法艺术实践,又有书法思想理论,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位旷代少有的书法大家。孙过庭的书法技艺连同他的书法艺术思想理论,将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陈子昂是孙过庭的学生,对孙过庭的书艺及书论最为熟悉了解。陈子昂为人耿直,才高八斗,是一个爱讲真话,敢讲真话,尊重事实,不怕得罪人的人。陈子昂对孙过庭的评论不受世俗之影响,没有世俗之偏见,客观真实,到位精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根权品评书谱第24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