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书画 发表于 2011-10-8 14:51

以书立德 以笔润身 请社中的高人雅士们前来结缘,诚心讨教

本帖最后由 深圳书画 于 2012-4-19 14:23 编辑

常福居士“ 以书立德 以笔润身”书法系列 辛卯秋季新作每周添加http://v.ku6.com/show/v1hFBTM3nkTlJTbg.html常福居士 楷书《陋室铭》创作视频
   (八尺整张)



荥阳公尝言,后生初学,且须理会气象。气象好时,百事自当。               气象者,辞令,容止,轻重,急徐,足以见之矣。
不惟君子小人于此焉分,亦贵贱、寿夭之所由定也。
——吕本中《童蒙训》         

释义:荥阳公曾说,后辈刚开始学习时,一定要领会并练就一副必要的精神气质。精神气质好时,什么事都能独当一面。所谓气象,通过人的言辞、容颜和举止及处事的轻重缓急之中充分地显现出来。不仅君子与小人根据这个能划分,人的贵贱和寿命长短也都与这个有关。            
吕本中背景资料:吕本中(1084- 1145), 字居仁,寿州人,南宋时文学家,世称东莱先生。诗人, 词人, 道学家。 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 <<东莱先生诗集>> 等。                   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 辑有<<紫微词>>、<<全宋词>> 据之录词二十七首。吕本中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钱钟书认为"他的诗始终没有摆脱黄庭坚和陈师道的影响,却还清醒轻松,不像一般江西派的坚涩"。                     
常福感言:气象就是一定自然蒸发在眉宇间的文化修养,具有一种处变不惊、随机应变的品节和气度。读书到了一定的境界时,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种高雅圣贤的气象。                     这种气象来自于书香墨气,书香墨气是指中华传统文化所独有的圣贤之学,它探讨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和实践的途径,被古人认为是做比功名利禄还要关键的安身立命之本。                        进入现代社会,我们常常为某些知识精英们偶尔流露出来的粗暴行为感到震惊,其实他们并没有玷污所拥有的学识,我们不能对知识精英们苛求或误解。                      因为在他们的知识结构中,所有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养功底已经被狂躁的世俗风气抹灭了,所以我们应懂得好的气质和习惯应该从小培养和磨练,这样方可稳固坚定下来,日后有所建树。

[ 原创 ] 常福居士 尺八屏章草书法创作视频            
[ 原创 ] 常福居士 橼笔落款书法创作视频常福简介: 常福居士,浙江台州人。现为中国民主建国会深圳市委委员、政协深圳罗湖区常委、深圳市青联常委、市佛教协会常委、市慈善会理事、市文联委员、市作家协会会员、市书画家协会创会主席、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市文物艺术品收藏协会副主席、市品牌协会副主席,深圳国标舞(拉丁舞)国际公开赛组委员副主任等职。            
曾被深圳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文明标兵”称号,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化局授予“优秀个人组织奖”,2007年世界华人协会以其率先研究著述家学文化等贡献,被评为“2007年度世界杰出华人”。

    曾出版中国第一部家学文化与青少年情性教育专著——《人生第一步》、《<心经>六体书》、《修身宝典》、《修心集》、《明心集》、《涤心甘露》、《百家家训书法心语》等书。

深圳书画 发表于 2011-10-8 14:57

作品局部

本帖最后由 深圳书画 于 2011-10-19 16:07 编辑

作品局部

深圳书画 发表于 2011-10-8 15:13

本帖最后由 深圳书画 于 2011-10-19 15:40 编辑

常福居士《家训恒言》系列-- 任氏家训(家谱 章草书法 家学文化)            
儿辈莫愁,人生自有定数,恶滋味尝些有受用,苦海中来,必不是极乐国也。读书孝亲,无贻父母之忧,便是常常聚首,何必一堂亲人?——任环寄子书
释义:孩子们不要发愁,人生都有定数,不要多虑,尝试些酸苦的生活经历,没有坏处,甜从苦中来懂得吃苦,才懂得人生,但是吃尽了苦头而重生,这并不是极乐世界。苦读圣贤书,孝敬父母,不让他们担忧,常常碰面、聚会就可以,何必把大家都聚在一起? 任环背景资料:任环[明](公元1517年至1561年间在世)字应乾,号复庵,长治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武宗正德十二年至世宗嘉靖四十年间在世,年四十岁。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进士。历知广平、沙河、滑县三县。迁苏州府同知。以御倭功擢按察使佥事,整饬苏淞二府兵备道。仕至山东右参政。环为文高简有法度,著有《山海漫谈》三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常福感言:语言简洁有力,个性鲜明,表达任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情怀,海阔天空般的凄凉,先忧后乐的坦然心境。他教育子女,人生是从苦开头的,懂得体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通过读书学习的历练来成就一番作为,这样也是对父母的报答,即使离多聚少,他们的内心是感到满足的。淡淡的沧桑,深深的怜子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令人敬佩。

深圳书画 发表于 2011-10-8 15:22

本帖最后由 深圳书画 于 2011-10-19 15:41 编辑

常福居士《家训恒言》系列-- 娄氏家训(家谱 家训书法 家学文化)

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洁之乃已。”师德曰:“未也,拭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
                        ——娄师德劝弟

释义:娄师德弟弟被朝廷任命为代州刺史,临行前向兄长告辞,娄师德告诫他在外做官,凡事多忍耐些。弟弟说:“如果有人对我唾面,把它擦干净就好了。“师德说:“这样还不行,你擦掉就是违背别人的意愿,使其愤怒,不如让它在脸上自己干掉为好。” 娄师德背景资料:娄师德(630—699年),字宗仁,汉族,郑州原武(今河南原阳县师寨镇安庄村)人,唐朝大臣、名将。唐高宗、武则天两代大臣曾与吐蕃作战,八战八捷。武后时,官至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掌理朝政,主持屯田积谷等事,卓有成就。“唾面自干”是娄师德的重要家训,也是流传至今的重要历史典故,它给后世以有益的启迪。      常福感言:“唾面自干”,娄师德的忍耐之术,似乎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在中国处世语境中,忍字为第一要义,忍隐文化于中国无处不在,几千年来的思想压制,不忍不成人。古之圣贤,忍饥,忍贫,忍寒,忍辱,忍侮,忍死偷生;遇不顺之境,忍;遇不时之世,忍。忍 一时之气,换一世顺畅平安;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忍隐已成修身宝典,大丈夫能屈能伸,忍乃是为了以柔克刚,以退为进,再造时机。忍一时之苦,再成就百世基业;忍一时之艰,可再铸生命辉煌。因此,为人处世,常抱隐忍之心,常怀厚道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当忍也。                                 个中谁拾世业真,尝记勾践勇卧薪 。         英雄莫问出处苦,百忍成金方为人。

深圳书画 发表于 2011-10-8 15:29

本帖最后由 深圳书画 于 2011-10-19 15:43 编辑

常福居士《家训恒言》系列--洪氏家训(家谱 家训书法 家学文化)
            


(尺八屏对联)


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洪应明


释义:只要咬得住菜根,无论什么事情都可以做成。      洪应明背景资料: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现今江苏金坛人,著有《菜根谭》。他早年热中于仕途功名,晚年归隐山林,洗心礼佛。万历三十年(1603)前后曾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带,潜心著述。与袁黄、冯梦桢等人有所交往。         作者感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菜根本是弃之不顾的东西,性味苦,若能嚼得住,则回味无穷,必是吃苦耐劳之人。人生于世,苦多于乐,常怀咬菜根之心,经得起苦难的磨练,不畏艰难因苦,勇往直前,则离成就大业不远矣。唯勇者能在苦中求乐,苦中求生,经得起苦难的煎熬,在苦难中坚强不屈,成就百年基业。任何事情,只要能吃苦,不畏艰难,必然会取得成功。想我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翻雪山,吃草根,历尽千立万苦,终取得抗日胜利,解放中国,这种吃苦的气节何其高也。所以若要生成功,须下死功夫。这对于享乐至上的现代人,有很好的教育作用。

清酒和风 发表于 2011-10-8 15:36

{:1_107:}真棒!

深圳书画 发表于 2011-10-8 15:50

本帖最后由 深圳书画 于 2011-10-19 15:44 编辑

百家家训书法心语——毛氏家训(家谱 家训 家学文化)

释义:处顺境容易,处逆境困难,处人伦关系盘根错节的逆境更为艰难。这是区分圣贤和禽兽的关口,如果以至善的方法化解,而不失正道,就可以说读书人过了“难”字这一关了。 毛先舒背景资料:毛先舒(1620—1688)原名骙,字驰黄,后改名先舒,字稚黄,清代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为“西泠十子”之一,曾从事音韵学研究,也能诗文。与毛奇龄、毛际可齐名,时称“浙中三毛,文中三豪”。   常福感言:人生之中,不如意这事十之八九,人无百日好,月无千日圆。成功失败,顺境逆境,正面反面,得意失意,都是人生之常态,只要看你如何应对.。因果相生,轮回不绝,唯智者独智,对一切了然于胸,故能挥洒自若,气定神闲。处顺境时别得意忘形, 否则乐极生悲,,好事变成坏事,应泰然处之。处逆境时,别伤心失意,切忌心灰意冷,失去斗志,应坦然面对,积极进取,失败乃成功之母也.任何情况下,心随境移,不为外力和环境所左右,坚守信念,意志坚定,不为名扰,不受利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即使在极复杂和极恶劣的环境中,坚守善念,坚行正道,以正守刚,抑恶扬善,此谓读书人所求之境也。


处顺境易,处逆境难,处人伦盘错之逆境尤难。圣贤禽兽之关于此乎,判能善以济之,而不失其正,则可谓读书难字过矣。                  

深圳书画 发表于 2011-10-8 15:56

本帖最后由 深圳书画 于 2011-10-19 15:45 编辑

常福居士《家训恒言》系列-- 温氏家训(家谱 章草书法 家学文化)



远邪佞,是富家教子第一义;远耻辱,是贫家教子第一义。使一人富厚,九族饥寒,便是极缺处。



释义:远离奸佞,是富贵人家教子的第一要义;远离耻辱,是贫穷人家教子的第一要义。如果让一个人富足,其他人全部饥寒,就是最缺德的。
温以介背景资料:温以介,亦名温璜,浙江乌程(浙江湖州)人,崇祯年间进士,官安徽司,后死于事。早年丧父,由寡母抚养成人,特将母往昔教诲记录编订成《温氏母训》。
作者感言: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富贵不长有,穷人也可抬头,穷人富人轮翻走。财富是不稳定因素,没有既定属于谁,历来在阶级社会中,穷人富人,不停地较量,不停地转变。富人再富,多富而生骄,富久生淫,不懂得保存财富和缺乏动力继续创造财富,就停滞不前,不进则退,终会失手。穷人不服输,不气馁,为摆脱耻辱,努力奋斗,改变现状,最终取得财富。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此乃自然之道,但财富取之有道,方为正道。理想的状态如孔子所说:贫而乐,富而好礼。时移世易,今天的社会,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公平地通过自身努力取得财富,建立自己社会地位,但这不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但愿人人皆富足,但愿苍生俱饱暖,这才是我们真正的追求。

深圳书画 发表于 2011-10-8 18:32

本帖最后由 深圳书画 于 2011-10-19 15:47 编辑

百家家训书法心语——杜氏家训(家谱 家训 家学)
               

          吾之妊身,在乎止顺。及其生也,思存于抚爱;其长之也,威仪以先后之,礼貌以左右之,恭敬以临临之,懃恪以劝之,孝顺以内之,忠信以发之,是以皆成而无不善。汝曹庶几勿忘吾法也。
                           
——杜泰姬诫诸女及妇书   

            
释义:我怀孕在身,在乎能否顺产。等到生下他时,就想着去抚摸和爱护他。等他长大时,用威严的礼仪来教化他,用礼貌言行影响他。以恭敬启发他,用谨慎勤勉来劝诫他,以孝敬父母来熏陶他,忠诚守信来规范他,这样长成以后没有不行善的。你们不要忘记我的教育方法。 杜泰姬背景资料:杜泰姬,生卒年不详,东汉南郑(今陕西南郑县东)人,犍为(今四川彭山县东)太守赵宣妻。生七男七女,七子以令德著闻,皆辟命察举。泰姬善知礼仪,尤长教子,为时人所称道。今仅存文两篇,见《华阳国治》和《全后汉文》。      常福感言:杜泰姬是中国贤母的典范,她教子成才,举世闻名。此文是杜泰姬告诫后人怎样教育孩子。她针对不同的时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她认为作为父母的应该是孩子的榜样,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去感化孩子、熏陶孩子、规劝孩子,使其在耳濡目染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品质、和习惯。这是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以伦理道德为主,忠,孝,礼,义,为本。只有这样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有利于个人发展,广行善德,德才兼备,成才成仁。

吴健 发表于 2011-10-9 09:27

{:1_92:}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以书立德 以笔润身 请社中的高人雅士们前来结缘,诚心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