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才 发表于 2011-10-10 11:21

王阳明心学的提出和传播

正德、嘉靖间,中国思想史上出现了一次大的变化,这就是阳明心学的产生及其广泛传播。在程、朱理学之后,没有一种思想潮流比阳明心学具有更为广泛的影响。数十年间,大量的士人以极其巨大之热情,投人到阳明心学之讲论与传播之中。

      王守仁,字伯安,因曾结庐于宛委山之阳明洞,自号阳明山人。他生于成化八年(1472)。弘治十二年在他二十八岁时,才举进士出身,观政工部。第二年,授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

      三十一岁时曾称病告归,筑室阳明洞中,行导引术。不久又悟仙佛之非是,于是又返回京师,任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正德元年(1506),因疏救崔铣而下狱,谪贵州龙场驿丞。他是一位执著于生命中必有所为的人,从小就有成就圣贤的志向。他十八岁时曾访理学家娄谅,听论宋儒的格物之学。二十一岁时随其父在京师,读朱熹之书,遵朱熹所说,求格物之理,劳神费思,终觉物理与心判而为二,无所悟入。于是对朱熹之格物说产生怀疑,而无所适从。去而为辞章之学,又学兵法,旁涉佛、道。这些都是他要成就圣贤志向在生命历程中不断探索的表现。他有成就圣人的志向,但未得其门而入。待到贬为龙场驿丞。他的思想才有了一个大的转变。这个转变就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设想圣人处此境况,将何以自处,于是反求诸心,“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阳明心学的提出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