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境 发表于 2011-10-25 21:46

《艺境》2011年第1期——石开:居京琐谈

我是福州人,长期生活在南方,直到近50岁的时候,才决意迁居北京。我迁居京城未向政府部门打招呼,像外地来京打工的男女,兜里揣一张身份证,在城中某个角落找到一小块可以躺下睡觉的地方,然后卖力干活的便是。略不同的,也许我居住之所要奢侈些,干的活不用汗流浃背而已。
我小时候接受教育知道人是要有理想的,到了中年才明白理想与现实之间原来没有通道,际遇才是人生的批条。于是便有寓居京华之想,冀盼守着—棵特大的树,兔子会源源不断撞上来。如今,袖手都门已经五载,兔子虽没逮着,但人是不走了。
对南方人而言,北方的气候实在太好,概括为夏不热、冬不冷,喜雪少雨、干燥不潮。北京的夏天,媒体喊得最热的时候,我暗自窃笑他们少见多怪,南方的火辣,北人多数是没有尝到的。北京的冬天,室内有暖气,穿秋衣合适,晚间薄被亦可。不似南方的被窝,如果少了热水暖瓶之类,即使上压十斤的棉花,你的腿脚也冻得不敢伸直,待伸直了,天也亮了。冬天走出室外,冷气扑面而来,顿觉耳聪目明,脑子清醒异常,只要你穿得厚实,那感觉只有用清新舒畅来形容。如果这时候下雪,你蹑着脚,得小心踩上冰滑的路面,有点艰难,但你也似乎重新感受到孩童的时光。我有一回摔倒了,与路人相视而笑,屁股像骨折似的痛,但笑得很开心。据我了解,南人没有不喜雪的,北人爱雪的也占多数。
北方的干燥对收藏字画是福音,北京徐悲鸿纪念馆里的《愚公移山》长年张挂,几十年还如新画一般。可南方不行,一年有三季返潮,严重的时候墙壁、家具都“冒汗”。
北京人说话个个“滑溜”,语言表达能力特别强。叙述一件事,一串一串的,中间还适时杂些生动的叹词,既有条理又绘声绘色。偶有内向不善言语的,该说一句的说两字,该说两字的吐一字,遇到这样的老兄,你在欣赏语言的别具一格的同时,也感受说话的智慧。绝大多数的北京人不说脏话,人们普遍意识这与身份、素质相关,所以相当忌讳。有回在公交车上见两人争吵,几乎要动手了,但不骂。后来一人下了车,车开动后,在车上的人拉窗冲着那人喊:“我告(诉)你,就是你不对!”还是不吐脏字。
脏字不吐犹可,连带有脏字意思的也不说。举一例:“宰人”的“宰”字有人嫌脏,上饭馆点菜,先问服务小姐,“你这店刀快不快?”小姐赶忙笑答:“不快,不快!”原来刀快者则宰人也。京城的语言文化于此可见一斑。
北京的衣食住行品质都不错,衣食二项要比南方便宜,我家附近的特大超市,里头吃的用的观赏的耳朵听的应有尽有。北京餐馆的口味多数不如南方,但量大,吃不完打包没有人笑。北京最糟的是交通,因为城市太大,出门要上车,上车必遇堵,堵车的“的士”还蹦字,烦死了!

编后:这是石开先生的一篇旧文,读之却能让许多居北京的南方人产生共鸣。故刊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艺境》2011年第1期——石开:居京琐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