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境 发表于 2011-10-25 22:07

《艺境》2011年第1期——徐海书法市场分析



文/叶辉

学院书法家近年受到收藏圈的重点关注,市场表现突出,隐隐然已有与“书协派”相抗衡之势。这也难怪,学院书法家不但字写得好,不少人本身就是学者,拥有很高的学养和社会知名度,优势比“书协派”书法家更大。作为学院派书法家的核心骨干,徐海是收藏家们关注的重中之重。

学院派书法家中的“少壮派”
曾经,收藏家们以“官衔”论价格,中国书协主席是一个价,副主席又是一个价,理事也有一个价……在中国书协官员书法作品的价格体系遭到怀疑之后,收藏家们纷纷将目光转向了学院派。
他们的观点很质朴也很简单,学院书法群体以教师、学者为主,他们除了在书法创作上成就很高,平时需要承担教学工作,普遍在书法理论研究上比较深入,书法创作的后劲更足。另外,这些人的工作就是培养书坛后备力量,弟子三千,将来哪怕只有小部分学生成名,也能给老师锦上添花。
老一辈学院派书法家中,王镛、陈振濂是代表人物。他们都抢占了中国书法的制高点,在书坛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他们的书法作品也受到藏家的热烈追捧,不过由于价位已高,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实力收藏。
因此,收藏家纷纷将目光盯上了学院书法家的“少壮派”。而徐海,无疑是学院书法家的“少壮派”中最受关注也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徐海是学院派核心阵地中央美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他书画印兼擅,而且在三个方面皆取得了一定成就。徐海的聪明几乎是公认的,眼界很高的石开甚至说他写字的天赋“几成光芒四射”。
徐海的篆刻作品生辣拙朴雄浑大气,他的国画作品立意高远,既有“以书入画”的老辣,也有崇法自然的清新。徐海的书法被认为造型和章法都极具创造性。有人评价认为,徐海的书法作品个性鲜明,在结字的疏密奇正,行气的笔断意连,章法的起伏开合,墨色的枯秀变化,用笔的奇崛多变等方面均形成自己的特色。
水平高,位置好,潜力大,徐海作为学院派书法家中“少壮派”的代表人物,受到收藏家的特别关注也就自然而然了。

作品追捧者众多
虽然徐海最早以书法和篆刻成名,但是在2004年至2006年的那轮书画大牛市行情中,他的书法并没有受到收藏家过多的关注。是作品不够好吗?当然不是。背后的原因是,国画受到大力追捧订单不断,掩盖了他书法和篆刻的光芒。
在书法和篆刻屡屡获奖之后,2004年,徐海的《溪山图》获得第十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在国画圈和书法圈都引起轰动。据说当时评奖现场也有评委在议论:这个徐海是不是写字的徐海?获奖后,很多老师和朋友还打电话来问徐海:美展得奖的徐海是不是你?作为不同的圈子,画画的书法家尽管人数众多,但是受到美术圈认可的人极少,徐海乃其中之一。
敏锐的收藏家和画廊发现这点之后,果断的大量订购徐海的国画。也就是说,在上一轮行情中,徐海主要以画家的身份与市场打着交道。在那拨行情中,他的国画价格从500元一尺开始涨,最后涨到4000元一尺,让不少有远见的收藏家尝到了甜头。
进入2010年之后,徐海的国画润格已经涨到8000元一尺(如今已经1万元一尺)。这个价格显然已经不是所有收藏家都有能力接受。退而求其次,收藏一幅书法,对于“徐粉们”来说,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于是,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徐海突然成为收藏圈最炙手可热的书法家。收藏家和画廊的热烈追捧,迫使他半年时间两度提价,书法的润格从1500元一尺涨到2500元一尺。
不过,市场上他的作品依然热度不减,市场资本依然在追逐徐海。因为与部分书法家动辄五千一万一尺的润格相比,徐海虽然经过两次调价,但是价格并不高。

未来让人充满期待
虽然简历上写着祖籍四川泸州,徐海其实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从小汲取京城文化的养分,使他眼界更高,在求学上也有别人难以比拟的优势。
从本科到博士,徐海一直师从王镛,受他的影响很大。有人将王镛誉为“当代齐白石”,认为王镛在诗书画印四个方面都达到了同时代人当中的领先地位。这个评价是否过誉现在下结论尚有些早,不过,王镛倡导流行书风,创办中国书法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今已经是中国书法的领袖级人物,是不争的事实。
作为王镛的衣钵传人,徐海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令人惊喜的是,徐海智慧地继承了王镛的艺术思想,在艺术创作上又迅速自成家数,将作品打上了“徐海”的烙印。这点难能可贵。
徐海还有一个重要优势是书画印皆擅。除了担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徐海还是中国书法院副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印社副秘书长。这些头衔尽管单个来说都不是特别重要,但加到一个人身上,优势就立即被放大,因为历史上大凡取得大成就者,往往书画印皆能……书画印分别取得突破,融会贯通之后,徐海的前途将不可限量。
在收藏家越来越重视书法家文化内涵的今天,可以预见,学院书法高手的作品在收藏市场上将越来越抢手。作为学院派书法家的核心骨干,徐海书法作品的市场前景自然让人充满期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艺境》2011年第1期——徐海书法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