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境 发表于 2011-10-25 22:27

《艺境》2011年第1期——刘生东:生命体验的如实表达



刘生东
号空斋,生于1966年,辽宁锦西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篆刻委员会副秘书长,辽西印社社长,007印盟成员。作品入选:《第二、三、四、六届西泠印社篆刻作品评展》;《第二、三、四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全国第三、四届篆刻艺术展》;《首届国际篆刻艺术交流展》;《全国第六、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二届楹联书法展》;《第二届流行书风-流行印风展》;《96新概念篆刻邀请展》;《全国首届陶瓷印展》;《当代篆刻艺术大展》;《全国第六届楹联书法展》;2004年于荣宝斋出版了当代印人系列。


生命体验的如实表达
   ——刘生东的篆刻简析
文/赵佑铭


认识刘生东已有20年了,虽然不在一座城市,但经常有机会见面。由于大家很熟悉,平时并没有太多的掰扯对方的比如什么艺术思想啊、追求什么的。不过总体的印象是有的,但也就因为有总体的,所以反倒忽略了本来应该深入理解的东西,等到要给他写点东西的时候才反过来看看自己这些年对他的感觉,才发现他、他的印、对他的感觉都有点“新感性”的意思。
有一次在席间开玩笑说过,生东的印很明白,是他把生活明明白白的投射到了篆刻里了,无奈就无奈,兴奋就兴奋。虽然他当年刻“太阳雨”那一批印作时未必完全是出自清晰的把握,但是已有了自由自在的成分,明眼人都能在作品的后面看到一个个体通过篆刻的精神表达。大家七嘴八舌的闲拉呱,不知道怎么就联系到了最近网络上层出不穷的艳照事件和龚琳娜唱的神曲《忐忑》上面,都说那些艳照门啊、《忐忑》腔啊其实都和艺术有着某些一样的地方:虽然未必是本人清楚的或者自觉的要表达什么,但是确实是婉转的表达了眼下这个时间节点上人们的感受和体验,细细想来还真有那么点普遍性。有明白的网友写道:“艳照门、《忐忑》这些事情从根本上反映的是一种价值观的嬗变。对此,很多人习惯性的深感无奈或者徒有叹息。但是,叹息是没有用的。社会思潮,社会心理属于上层建筑,它的出现,有其社会根源,有其社会经济基础;它的存在,也必将对社会的文明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是社会扭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与心理的真实形状。”神曲《忐忑》就是这样,它使劲的无聊但却很给力,“大家都知道那是一种生命力的呼唤,激发的是人内心的动力。”生东的印也是这样,他的作品一出现就和秦汉印的行头不一样,(不过生东其实是真的在传统中下足了功夫的),“太阳雨”那批印做出来的时候,大家总体感觉是生东很生、很猛,印面的构成等技术层面的事儿都没有他的刀重要,那时候他的刀在石头上怎么说呢,不能仅仅是像现在说的“给力”,而是很“生猛”。是那种反正我也不怕了,就这么着了。都有点把无奈看透了的意思。“把无奈看透了”,这个对于生东来说不是很费劲的事情,这个过程性很强的体验在他那里基本是他事后拿出来的态度。这下大家明白我为什么要把他的篆刻和艳照门、《忐忑》腔放在一起比较的原因了吧。
作为一种生命力在某种现实节点上的鼓噪,它们之间有多同构的地方了。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从作品中表现出这种同构性的。明白人知道,这样其实是需要很多素养的,比如艺术功力、勇气、个性等等。生东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总能使自己具有这种同构性,这就难怪他被大江南北的篆刻家们津津乐道了。可见在篆刻这个小事情上,技术性远不如艺术性更能引发人们进行判断性思考的冲动,原因恐怕在于艺术性中其实隐含着社会性意义吧。    一直以来,觉得生东的篆刻走的都是一条性情之路,以刀纵情在他那里是天然的观念。面对好像无边的传统文本和纷繁的当下现象,他内心有没有过摇摆我们不得而知,至少从结果上看他没有表现出忐忑和犹豫。这些感觉我在后来拜读了生东送我的荣宝斋出版的《刘生东篆刻选》和登陆了刘生东的新浪博客后再度得以印证:不变的观念和诉求,常变的形态;不变的范儿和劲头,常变的花样是他的篆刻逻辑。谈起创作,生东也自言是间歇性的、冲动型的。可见这些都表明了生东刻印其实是听从内心的声音的,是源自他对时代节点的敏感体验,而越是敏感的体验就越造就他必然如实的表达,并且只要是如实的表达就会把他的体验啦、诉求啦、个性啦什么的都在他的刀下印中呈现无遗,所以篆刻作品在他那里必定是将作为结果的呈现。
德国美学家沃林格总结艺术的历史时说:“一切艺术创造不外是对人与外在世界的巨大冲突过程的不断记录,因为,人与外在世界的冲突从自万物形成之始就已出现,而且永不会止息,因而,艺术只是某种心理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这种心理能量同时也制约着宗教现象,而且它受到变动不止的世界观的影响。”就如实的释放心理能量而言,生东创作的间歇、冲动是对其最好的诠释。拉康说艺术是个文化中介,内核是介于本能和世界之间的欲望。而这个中介里面其实包含了太多的生命体验,当体验饱满的时候就是如实表达的冲动之际。生东在他的QQ签名里写过“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的只言片语都将会作为呈堂证供……”而他经常用的QQ表情也是“我心已死,随便你吧!”也应当是与他篆刻同样来源的精神表达。
生东近期作品多为陶土印,这种新的印材介质曾经风行一时,生东的敏感当然不允许他不去尝试尝试,不过这种基本不用刻的材质倒是让本来就对传统和眼下名家风格都不太在意的生东有了更简便、轻松的驰骋、表达的方式。就这一点来说,陶土材质的印章和事后经火的过程,都让生东的篆刻世界愈加精彩起来了。刀法难度的降低可以允许他批量刻制,符合他的间歇性和冲动型创作习惯,同时也让他的一次次的表达阶段明显,痕迹清晰。好像一下子达到了精神、思想与作品的统一的自由王国。
当然生东近期的作品在材质和制作方式的改变主要还是因为陶土印经火形成的朴素茂然的古意对应了他内心深处的欲求,由生涩线质传递出的既斑驳绚丽又感性的趣味成为了生东追求的新的审美目标,使得陶土的独特审美特质,在他手中进一步深化为体现人文情怀的载体。这一更具偶然性的新线质为思变的生东篆刻注入了更加敏感的感觉,可以更加如实的表达他在当前的现实节点上生命体验的质感。能够如实的面对和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当下的中国艺术界尤为可贵,因为那是艺术家真正的操守所在。



艺境 发表于 2011-10-25 22:30

刘生东:生命体验的如实表达

艺境 发表于 2011-10-25 22:37

刘生东:生命体验的如实表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艺境》2011年第1期——刘生东:生命体验的如实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