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进
发表于 2012-3-16 14:16
作品欣赏
贺进
发表于 2012-3-16 14:17
作品欣赏
贺进
发表于 2012-3-16 14:19
作者介绍
王福权
1985年生于辽宁沈阳,号真隐子、远岸草堂主人,昵称阿福。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威海市诗协会员,以约社社员。
山东大学日本语言文学学士,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美术学硕士。师从甘中流先生,主要进行王羲之研究。有书学论文数十万字,格律诗词与现代诗词各数十首,举办个人网络书法展数次。
纪念安徒生诗文大赛中国赛区三等奖
第九届书学讨论会入选
80榜样展入展
职工展优秀奖
康有为杯入展
信德杯入展
辽宁临帖展入展
贺进
发表于 2012-3-16 14:20
个人文本:
近况:主要是在为毕业做准备,包括毕业论文、展览、毕业出路等。
《书法家的诗人情怀与人文承载》
古代书家往往是诗人。诗人的天性和书法家的天性是一样的,李白不以书法为能事,但是也能写出很好的《上阳台帖》。吴中四才子都不以诗为最,但所作诗文都不逊色。今天书法受到重视了,还是说明我们的生活变好了,人们有心思去研究这个了。诗歌其实是一种文雅的牢骚,但是现代人越来越缺少这种牢骚了。唐朝白居易倡导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我觉得这就应该是诗的核心追求。白居易的诗歌在日本传播最广,几乎学过中国文化的没有多少不知道白乐天的,他在日本的传播比李白杜甫可广多了。我觉得我们也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并且像他说的理论一样,要写诗就拿出真情实感来。不是为了写诗而写诗,而是为了表达才写诗。
我觉得写自己的诗、自己的字、过自己的日子都挺好,能够用自己的字写自己的诗来过自己的日子更好。艺术家的思想其实都是一样的,但是却像是一个球,思想本身在球心,表达出来是某一个角度的,所以不容易被理解,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同,但是君子和而不同,胸怀大了,一切就都宽阔了。
《八十年代书法家的角色意识和社会担当》
一、要不停地做实验。
传统的书法是文人性的,唐朝的书法写得比较死板,但是自从有了狂草,有了怀素和张旭那种张扬,草书就更有了表现力,但是他们写的都是手卷,还仍然把书法看做秘而不传的东西,因而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宋朝的时候黄庭坚在《寒食帖》后题跋提到了笔意,说明他们真的开始注重个人意趣性的表达了。元朝被赵孟頫笼罩着,又开始复古,没什么生气。到了明朝大幅式兴起,徐渭的造型、王铎的摆动与连绵、张瑞图的翻腾折带、傅山的不计工拙等豪放风格开始映入我们的眼帘,收到了广泛的欢迎。清朝人善考据,喜篆隶,重北碑。碑学的兴起给了书坛很大的生机。读史而可知后,通过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艺术在于创造。我们需要思考怎么创新。创造不是不练古人的字,那是必修课,是用来训练自己的,如同养兵练兵其实是为了上战场用一次的。
油画上有写实油画和表现性油画,而我们看中国人画的写实油画与与表现性油画时,他们的区别就像是培训机构训练出来的书法与专职书法家的区别。这说明中国人有一种奴性,不太愿意改变。我觉得要突出个人追求就该变。至于怎么变是需要探索的,我们的责任之一就是探索。爱迪生做过几百次试验,最后成功了,我们也要不断地做实验。
二、要有所表达。
书法未来发展的过程中,会遭遇很多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传统和现代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是否用古字上面,而具体的区别又是结字和章法的区别。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历史上留下来的大家无不是从传统出,又有浓烈的个人风格的。从传统意义上讲,我们学古人的字,可能从内心深处与之有一定的契合,可能觉得我们的追求与之一致。但是在当今展览体制的书法创作中,我想大多数人只是单纯地想我要让别人看懂我练的哪一家,要让别人认可我写的比较像,要在展览中获奖,要通过这个来牟更多的利,而没有想自己要通过书法来追求精神上的价值。真正的艺术家不是按照大多数人的路线前进的,而是要突出个人的艺术取向。
三、要突出和扩大自身的优势。
或许有很多写江湖体、老干部体、展览体的人在你还没有成功的时候就已经家产万贯,那么你会不会继续自己的路。在追求个人价值体现的途中,必然就与社会的平庸价值观产生冲突,可能会造成贫困的一生。实际上这是我们自己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这从一定程度上与中国人的过度谦虚有关,外国人管这个叫中国式虚伪。我们有优势就要突出我们的优势,为何偏偏说我们自己不行呢?行就是行,不行赶紧找出原因去努力,总之要有自己的优势并且要在这个优势上做到最好。
青凯兄说“如果专业人士不做宣传,那些江湖人就会宣传,那么那些所谓的书法家就占据了人们心目中的位置,人们还以为他们写的真好。我们有责任去占领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得到属于自己的话语权。”我觉得很有道理,当然我们自己必须努力。
四、 要有文化修养。
听说某某明星的作品上来就是错字连篇,这样就别再书法圈掺合了,书法圈已经够乱了。我还在网上看过一张图片,一位领导题词把皇后写成了“皇後”,这就有点过分了,很多现在的参展书家也经常出现各种错误,还有抄袭、代笔现象,完全失去了书法作为艺术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增强的文化修养。我觉得举办诗会笔会都是很好的方式,包括网络也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也会犯错误,但是在大家的监督下,我们就会少犯错。就说这么多,愿与大家共勉。
附:相关问答
您最喜欢的古代诗人: 《诗经》和《古诗十九首》的那些佚名作者、元白、李白。
那些没有名字的古诗作者非常的朴实,读这些诗一点也不做作。元白二人有他们明确的观点,而李白则是满腔豪气。
您最喜欢的当代诗人:北岛、顾城、戴望舒、郑愁予、小叶秀子
喜欢北岛是因为他够深刻。喜欢顾城则是源于他哲理和和朦胧的交织。戴郑二人的诗读起来清新却久久都让人回味,就连他们的名字都有一定的诗意。小叶秀子的诗是我读大学时读得最多的,很大程度上是她的诗影响了我的语言。
您最喜欢的外国诗人:泰戈尔
一次大学的时候逛书店,看见泰戈尔英文版的《飞鸟集》,便爱不释手了。
您最喜欢的古代书法家:王羲之、傅山、徐渭、倪元璐
我本人研究王羲之,包括理论和技法的研究,所以喜欢他是不用讲道理的。但是我的内心有一种要背离王羲之的想法,当我研一的时候背下了《十七帖》,就明白了王献之为何劝他爸爸让他改体,也明白了所谓“古之章草未能弘毅”指得究竟是什么,那里就有傅山、徐渭和倪元璐的表达欲望。
您最喜欢的当代书法家:甘中流先生、梅墨生先生、沃兴华先生
甘先生是我的导师,是他教会了我如何去读书,如何去写字,甚至以后的日子里如何去做人。他的作品通篇是散淡的味道,与当今书坛的功利之心恍若隔世。
梅先生作品简约而能载道。
沃兴华先生不停地临帖和做实验,理论和创作都好。
对您影响最大的几本书:《羊皮卷》、《刘墉(台湾)作品集》、《李小龙传》、《纤纤的瘦》、
《艺术与视知觉》、《法书要录》、启功、邱振中、沃兴华先生的著作
您喜欢的一首诗:《雨巷》
您的诗歌观:歌诗缘为事而作,诗言志
您的书法观:书为心画
您最难忘的一件事:第一次发表论文
您最感动的一件事:周围有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贺进
发表于 2012-3-16 14:22
弘一
中山毛颖,渗透玄珠
吞吐封闭的字形
散落……
在薛涛的彩笺,和纯白的剡shan藤
一个不叫元稹的游子
昂首看着天空
忍住盈满双目的孤独
星星伴着萤火虫
在拓片一样浓黑的夜晚
奔向远古和回家的路
游子吟和超世心不相吸引
却努力牵索着
长亭外
某人心中
或许不曾被激起的余波
也有另类,北魏的坚强
抑或晚明的恣肆
不为朝拜,只为游说
写遍秦汉,直至被混淆了的民国历史
纵使我出家了
去敲遍宇宙的梵音
你,也听不见么
悲欣交集的君子
其性淳淳
贺进
发表于 2012-3-16 14:22
迟到
蒲公英的种子
团结在一朵曾开得灿烂的梦想上面
哪怕生命过后
会顺着随时变向的风儿
迷茫地飞到未知的地方
挨过一个能冻掉下巴的冬天
为那些向往
再长出向上的绿叶
开出绚丽的金黄
然后穿过飘满烟尘的街道
一次又一次地离开原本不属于它的泥土
时光多么惨淡
云彩不会回转
天空是那么高不可攀
没有爬山虎可以依靠的墙角
没有藤蔓可旋绕的栏杆
依旧凭着那一往隽气
磕绊过拥挤的公交车人群
不知
真的不知
有多少生命的光景
都是在
每一个暮霭到来之前的黄昏
静静地陪谁
看着夕阳
贺进
发表于 2012-3-16 14:24
迟到
金子晴光
这是重叠又重叠的饭箱一样
憋得你窒息的日本
天上到地下不过巴掌大
钻进石缝里,也能把你找到!
更有甚的,纵使挖地三尺
也要揪出你去服兵役
户籍簿,快烧掉!
谁,也不要记得我,曾有个孩子
儿啊,让我把你缩小,放在手心里蔽护吧
或者,暂将你隐匿于我,帽子的一角
爸爸妈妈,在山脚下借宿
天亮了,这样的话也没停下
山角的枯林都湿透了
树枝也喀嚓咔嚓的折掉
昨晚,是彻夜不止的大雨
儿啊,你被浇得狼狈
却还拖着那笨重的破枪,喘粗气......
你失魂落魄的脸孔茫然逛在迷途
是在哪里,徘徊
不知你在哪里呀,我的儿
爸爸妈妈,疯也似地冲出门,不知所措地----寻找
这个被梦魇追逐的长夜
终于亮了
雨,也溜掉了
这片忽然没有了孩子的天空里
是什么,怎如此百无聊赖的阴郁
像被揉洗又暴晒暴晒又揉洗了无数次,早已面目全非的浴衣一样的
富士山
贺进
发表于 2012-3-16 14:25
作品欣赏
贺进
发表于 2012-3-16 14:25
作品欣赏
贺进
发表于 2012-3-16 14:26
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