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 发表于 2012-5-22 08:34

先祝贺【城市山林】何国门书画印展暨作品集首发式在京盛大开幕
大朴无华,真水无香
——能“破体”之何国门老师的书法艺术


   载古含今、气贯长虹只是书法界对老师书法艺术的气势的普遍评价,我认为老师的书法艺术更重要的一点是“破体”,而这句话中未包含,可以说这句话比较片面。所以我要加上:大朴无华,真水无香。我们都知道,写书法的要是能破体就能写出自己,更可能在古今书坛留下自己的深刻印记,比如王羲之,王献之 到后来的唐、宋、元明清,还有王铎,刘墉,郑板桥,他们都是否定了当时书坛的种种风气而特例独行的“熔古铸今”终成自己,得以永垂书史。何老师做到了,郑板桥破体只得其形,未得其势,我想何老师已经是形与势兼得了,还书以朴。终究会在书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具体而言,观其书法作品气势夺人,神采非凡。字型大小参差、墨法干湿浓淡一任自然,提按顿挫变化入微,朝辑避让随势而生。其运笔结体尽错落有致,一发笔而不可收拾,字字珠玑,若蛟龙,自然中存方朴,雄健中留醇厚,整篇行文似天马行空,行笔雄浑自然,进退自如之妙,字与字之间或牵丝实连,或笔断意连,每行字都做到了首尾呼应。纵观全篇字一气呵成,气脉贯通,如黄河之水奔流不息,气贯长虹。全篇字中有时写的沉着酣畅,有时写得跌宕秀逸,可谓: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整体显示出强烈的节奏感使人犹如欣赏一曲跌宕起伏的交响乐,时而高抗激昂,时而又婉转悠扬,令人回味无穷,这些更能显示出老师的高超的书法水平和深厚的学养。能破体者终成大器也!祝福!
学生新楼大约九十月份完工,如先生肯割爱,请赐:坐看云起。顿首!拜谢!

张宝 发表于 2012-5-22 08:36

再次祝贺【城市山林】何国门书画印展暨作品集首发式在京盛大开幕坐看云起 大气冲和——品学何国门老师的篆刻、国画艺术有感
      今天老师又为大家奉献了绝美、脱俗的篆刻展后学感慨颇深,有种感觉,观先生之印有种……对了应该是坐看云起!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时而激情四射,创意无穷,既浪漫又理性,既有字法的拙趣又有章法的巧思,真是酣畅淋漓,令我热血沸腾。刀法凌厉,或劲力直冲,或缓缓慢切,在外在的形式上给观者以强刺激,极尽变化之所能。时而静穆自然印平直端稳,或烂漫多姿,或斩截严整或奇险峭拔雄放恣肆。再观之:大气磅礴,见刀而流动,将篆刻与现代开放的活泼见之于印中,很多人在探索,由继承到发挥,由理解到融化,在雄浑与博大的格调上,还有古玺、陶文古代民间的书风入印,始终都是以厚重而不生硬,变化但又挚着,苍茫而又细微,生辣但又活波的多元而又统一的风格成为当代篆刻家中的独特景致。
国画学生没有学过,就说说自己观后感吧:
    观老师的国画作品,与其书法、篆刻艺术相互滋养,画风古朴,静穆,不以色彩来夺人眼球,而已画工,特别是整幅作品的意境来吸引人,这没有很强的美术功底和理论功底是做不到的。同时也将技巧法度衍化为自我驾驭的能力,强调笔法与墨法法地高度融和,技法的全面。这些足以证明他的实力。观其作品,如品清茗,香清益远,让人久久不忍离去。其作之古,缘于他们对传统印作的准确理解与把握,又在于其不拘成法的活学善用,老师们正是外以自然之态达成法之美。书、画、印作品充满肃穆的静气、弥漫着庙宇气息,使人望而肃然起敬,百看不厌。学生新楼大约九十月份完工,恳请老师惠赐画作挂书房学习!拜谢

怡情怡志 发表于 2012-5-22 13:55

{:1_277:}{:1_296:}{:1_277:}

方墨 发表于 2012-5-22 14:37

{:1_277:}{:1_277:}{:1_277:}

方墨 发表于 2012-5-22 16:34

{:1_277:}{:1_277:}再顶

岭上人家 发表于 2012-5-23 00:10

          祝贺【城市山林】——何国门书画印展成功


                      城镇改颜亲素裳,
                      市风透染雅和凉。
                      山中兰竹多安逸,
                      林下无声伴荷香。

                      何处梅花独瓣舞,
                      国艺别样溢芬芳。
                      门庭来往多贤士,
                      君脱凡胎露光芒。


      何老师的书画印之所以高人一筹,令人刮目。源于他的作品能够让人感受到文化的一种升华,让思想的印痕有所闪现。得造化,更得心源。

      国画作品,秀逸灵动的兰竹,清新淡雅,极富美感,给人以静谧的感触。书案上的笔,纸,砚,香炉零星散落,吊灯下的碗筷酒杯,楼前屋后的几块田地,纵横交错。。。。。。皆能入画,简单有序,有阴阳之变,又具曲直之美,细微处见心智,更体现出文人雅士的情怀。

      书法作品,大字的浑厚凝重,刚健而不生强,体态饱满,骨健肉丰。小字用笔结字有篆法草意,天真自然,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体现出个性,也体现出心态的轻松自然。

      篆刻楷书入印,独领风骚,新颖别致。然而却又同样的透着古意。有面貌的新,亦不缺乏内涵的古,做到了古质新颜。

      何老师的书画印有自我情怀的表现,又反映出时代气息的美。令人期待,值得关注。

      再次祝贺展览成功,送上祝福。
      
      希望有幸求得作品或题写“逸雅书斋”留念,致谢,问好。



邮编:165000
地址: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区红旗供电局综合楼一层南4#商服
安平房地产中介有限公司,郭栋平
电话:13845770335

张宝 发表于 2012-5-23 08:23

用心品味,有滋有味!或如回眸一笑,或曰空谷幽兰!

我心若水 发表于 2012-5-24 08:03

{:1_277:}{:1_277:}

张宝 发表于 2012-5-24 08:12

再次祝贺【城市山林】何国门书画印展暨作品集首发式在京盛大开幕坐看云起 大气冲和——品学何国门老师的篆刻、国画艺术有感
      今天老师又为大家奉献了绝美、脱俗的篆刻展后学感慨颇深,有种感觉,观先生之印有种……对了应该是坐看云起!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时而激情四射,创意无穷,既浪漫又理性,既有字法的拙趣又有章法的巧思,真是酣畅淋漓,令我热血沸腾。刀法凌厉,或劲力直冲,或缓缓慢切,在外在的形式上给观者以强刺激,极尽变化之所能。时而静穆自然印平直端稳,或烂漫多姿,或斩截严整或奇险峭拔雄放恣肆。再观之:大气磅礴,见刀而流动,将篆刻与现代开放的活泼见之于印中,很多人在探索,由继承到发挥,由理解到融化,在雄浑与博大的格调上,还有古玺、陶文古代民间的书风入印,始终都是以厚重而不生硬,变化但又挚着,苍茫而又细微,生辣但又活波的多元而又统一的风格成为当代篆刻家中的独特景致。
国画学生没有学过,就说说自己观后感吧:
    观老师的国画作品,与其书法、篆刻艺术相互滋养,画风古朴,静穆,不以色彩来夺人眼球,而已画工,特别是整幅作品的意境来吸引人,这没有很强的美术功底和理论功底是做不到的。同时也将技巧法度衍化为自我驾驭的能力,强调笔法与墨法法地高度融和,技法的全面。这些足以证明他的实力。观其作品,如品清茗,香清益远,让人久久不忍离去。其作之古,缘于他们对传统印作的准确理解与把握,又在于其不拘成法的活学善用,老师们正是外以自然之态达成法之美。书、画、印作品充满肃穆的静气、弥漫着庙宇气息,使人望而肃然起敬,百看不厌。学生新楼大约九十月份完工,恳请老师惠赐画作挂书房学习!拜谢

王学明 发表于 2012-5-24 09:45

又一位大家横空出世!!
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查看完整版本: 【全纪录】“城市山林——何国门书画印展”在北京元象艺术空间开幕(评论得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