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xcvbnm77627 发表于 2004-12-20 19:41

家传羲之拓片,请鉴定并估价

zxcvbnm77627 发表于 2004-12-20 22:56

家传羲之拓片,请鉴定并估价

迷失的村落––培田
--------------------------------------------------------------------------------


這肯定是一個歷史的過錯。他們說,關於培田的一度沉寂

我們從泥濘的鄉間路一路驅車,到達恩榮牌坊的時候,我們驚獃了。這是怎樣的一座美麗的小村莊,清澈的溪水環繞村落,楓樹的葉子在澄淨的藍天裡漸漸由黃變紅,風在林梢間輕響,而村落,在清洌的空氣裡、在層層疊疊的冠豸山下安睡。
在八百年前,培田村的開基始祖––吳撥仕原屬從中原躲避戰亂遷移到江西的那一支,因為避官避婚,從任職的義烏逃回江西崇仁祖地,痛定思痛,吳撥仕改名吳八四,逃往山更高路更遠的汀州府,因緣巧合,遷至此地,落地生根開枝散葉,苦心經營,自始漸漸形成培田村現在的基業。
穿過村頭牌坊,沿路最先到的,是大夫第––繼述堂,這處豪宅屬於清末富商吳昌同,當時國庫空虛,買賣官爵成了風氣,吳昌同就在此時斥巨資買下奉直大夫的虛銜,修造這座巍峨宏偉的高堂華屋耗時十一年,房間有百餘間,現在留下完好的,不過數十間而已。
這還沒有完,吳昌同生前共建有豪宅四處,濟美堂亦是他的宅所,都是華美以極的府第,大夫第門樓高大宏偉,灰雕彩塑盤踞其上,靈動活泛令人喝彩,房屋布局亦十分考究,既合舊時風水又顯氣像萬千。
吳雖是巨富(當時號稱百萬,身家相當於時下的億萬富翁),培育後代卻仍是客家一脈相承的重文墨,四個兒子相繼登科及第,官至五品、四品。造其門樓的巧匠,亦頗受其惠,其後幾代人名滿四鄉,生意紅火。吳亦是仁心熱腸的大好人一個,至今村尾仍立有朝廷樹的“樂施好善”牌坊一座,和村頭的清光緒帝恩賜給吳撥禎的“恩榮”牌坊遙相呼應。
吳撥禎算輩份,要小吳昌同一輩,但年紀相去不遠,他的宅第––都閫府和進士第自都是美輪美奐的精心之作,隻可惜都閫府毀於火災,隻剩下一堵斷垣,華美絕倫,突兀地立在那裡。
進士第倒是保存完好,吳撥禎當年練功用的三百多年石鎖還留在那裡,無人能撼,據吳氏後人描述,吳撥禎告老時,宮中賜出三件寶物,一件是至今懸掛堂前的雲母條幅,拓的是王曦之的“文章移造化,忠孝作良圖”,字用墨簡潔恬淡,確有王一向的端麗;另外的就是唐伯虎的畫和一座根雕,後兩件在文革時丟失,不知去向。屋裡的窗,極其特別,從裡推窗望向遠空,是一個完滿的圓。
難得大夫第現在的當家媳婦劉華群陪我們四處走街穿巷。培田有著極完美的水利設施,溪水環門而行,浣衣洗菜極為便當,在進士第附近的小店裡,買了一盞城裡早已絕跡的煤油燈,聽店裡的掌櫃的說,培田之所以重現天日,當年連城縣掌管教育的陳姓縣長功不可沒,一次他到南山書院視察工作,驚訝於這一片連綿一百多戶的雄偉宅第,驚詫不已,馬上著手維護開發,於是2000年的國慶節,培田正式開放接待各地遊客。陳縣長現已調任汀江,良久沒有音訊,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罷。
倒回頭的時候,劉氏已做好一桌飯菜,端上自釀的客家米酒,賓主坐下,把酒話桑麻,一直喝到面色微酡,隻是劉說,現在培田種得最多的,倒是煙。
Tips:從廣州東站有沿梅坎鐵路行駛的空調列車,在龍岩下,再換車;亦可
乘坐廣州到龍岩的空調巴士。
節日:每年正月都有聲勢浩大的祭祖和走燈活動,熱鬧非凡,不可錯過。




編輯:周倩來源:周末畫報







版权所有,转载须标注转自〖书法江湖〗字样

第一联之谜
作者:王勿宁    转贴自:恶人谷珠楼    点击数:126
  肯有汉民族特色的对联,究竟始于何时?近年来,几乎所有出版发行的对联书籍、报刊杂志都认为始于后蜀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考证,此说是不能成立的。
  对联是从字数、句式、词性、内容到韵律都要求十分严格的对偶句。这类句子且不说《系辞》里周文王的“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论语》、《老子》、汉赋及魏晋南北朝的骈文里都出现了许多“编字不只,捶句皆双,修短取匀,奇偶相配”等,就是独立于诗歌、骈文之外的对联,早在五代前就屡见不鲜了。
  后蜀五代之前,口对已在社会上蔚成风气。陈子展在《联语文学的新发展》中曾指出过有“魏晋口头联语”。宋尤袤的《全唐诗话》也多处记载流传在人们中间的口头联语。唐代诗人范赞曾得一联:“岁尽天涯雨”,好久无法得到对句,而是将此告诉诗友刘郇伯,刘立刻用“人生分外愁”来联起。诗人温庭筠与李义山属对,李曰:“近得一联:‘远比赵公,三十六年宰辅’未得偶句。”温曰:“何不云:‘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唐宣宗尝赋诗,上句有“金步摇”,未能对,遣求进士对之,温庭筠则以“玉条脱”续,又药名“白头翁”温以“苍耳子”对。
  不仅口头联语唐时已在社会流传,扇联、楹联也盛极一时。《玉壶清话》中载有范质在扇上题写:
  “大暑去酷吏,清风来故人”。《全唐诗话》中的《游吴中江南意》说张公居相府的政事堂上书有: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清代编纂的《黄鹤楼楹联》中,也有唐道人吕洞宾的:“入是门由是路,翠柏苍松,莫问蓬莱在何处?登斯楼览斯景,青山绿水,别有天地非人间。”
  一九八三年八月,湖北省在进行文物普查工作中曾收到晋人王羲之一副对联手迹:“文章移造化;忠孝作良图。”这些都比孟昶的对联要早几百年。
  至于《三国演义》中,记有孔明家挂有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说唐》中李世民为“凌烟阁”写的联:“双手劈开唐世界;单鞭撑出李乾坤”;岳阳楼上刻有李白的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民间传说中王羲之写春联(即“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莺啼北里,燕语南邻”等)。这些虽不能作为对联起源的佐证,然足以证明,对联在孟昶之前是屡见而绝非一见。(文学作品及民间传说中的联句难以作为古代对联的证据。——恶人谷珠楼注)
  那么对联究竟起源于何时?谭嗣同考证:“刘孝绰(南朝梁文学家)罢官不出,自题其门曰:‘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其三妹令娴续曰:‘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此虽似诗,而语皆骈俪,又题于门,自为联语之权舆矣。”虽然谭说目前还不能作为对联起源的定论,但随着对联事业的振兴和发展,天下第一联之谜会很快揭开。





  一九八三年八月,湖北省在进行文物普查工作中曾收到晋人王羲之一副对联手迹:“文章移造化;忠孝作良图。”这些都比孟昶的对联要早几百年。

淡然 发表于 2004-12-21 09:18

家传羲之拓片,请鉴定并估价

笑死我了,楼主,王羲之时哪来的印章啊.再说那个时代的纸只有一尺见方的小纸,没有大纸的.哈哈,
哈哈,唉哟,此之谓肚痛帖.

淡然 发表于 2004-12-21 09:25

家传羲之拓片,请鉴定并估价

又来对联了,这真是的,服了楼主了.

狂草王 发表于 2004-12-21 09:26

家传羲之拓片,请鉴定并估价

王羲之也搞忠孝传家那一套?

zxcvbnm77627 发表于 2004-12-21 12:49

家传羲之拓片,请鉴定并估价

这不是小纸大纸的事情,这是拓片,此羲之是否为彼羲之,请教有学问人,不过此拓片以收藏余年了

王海云龙 发表于 2005-1-6 22:44

家传羲之拓片,请鉴定并估价

垃圾啊!!!
王羲之的那个年代有那么大的笔吗?
此拓片一看就是木版拓出的!
你想骗人也不找个地方!!!
这种东西只配在收破烂的那里称斤算价!!

yulj2000 发表于 2005-4-20 15:25

家传羲之拓片,请鉴定并估价

可能是清代人写的,没有资料记载书圣写过对联,哈哈笑谈

吴邦志 发表于 2005-4-20 15:47

家传羲之拓片,请鉴定并估价

可以断定此作非东晋王羲之所书。

wangxizhigj 发表于 2005-4-26 22:52

家传羲之拓片,请鉴定并估价

肯定不是东晋王羲之所作,一是不会有王羲之落款,二是不会有印章.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家传羲之拓片,请鉴定并估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