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xiangben 发表于 2005-4-21 13:10

[推荐]鍾繇《薦季直表》墨跡照片的發現

千兩黃金哪易得
─ 鍾繇《薦季直表》墨跡照片之發現

黃   簡
  這是一篇十幾年前的舊文。香港今年拍賣原屬圓明園的四件文物,引起各界很大的反響。實際上英法聯軍當年搶去的文物甚多,包括《薦季直表》在內。事情的經過,我寫了這篇小文加以敘述。目前日本已經出版了《薦季直表》墨跡。有興趣者,可以在坊間找到。
 
一 千古絕響 舉世無雙
傳世的中國書法墨跡,多至不可勝數,其中有一件,光輝奪目,極為人注意,這就是鍾繇的《薦季直表》。一九八四年第六期《故宮文物》﹝臺灣故宮博物院出版﹞上,亦有張光賓先生的《李倜與陸柬之書文賦》一文,張先生在開文一開始就感概地︰
「當南宋末即元朝初年﹝十三世紀晚期﹞先後出現幾件傳為曹魏即唐人的法書墨跡,對當時好古博雅的人士曾引發不同層面的啟示。其中一件對元明以後書法影響最大者,莫過於《魏鍾繇書薦季直表》。這件直傳到清宮廷,又曾刻入《三希堂法帖》,至今下落不明。另一件為《唐褚遂良書倪寬贊》,至今還是故宮博物院的法書珍藏。兩件墨跡,十四世紀以後,一直流傳在民間,又多次為彙帖所摹刻,流傳頗廣,特別是《薦季直表》。」
張先生是故宮博物院書畫處的專家,著作甚豐,其《中華書法史》一書,是博大精深的論著,但該書所附鍾繇《薦季直表》,用的是刻本,猜想博識如張先生者,亦無緣見《薦季直表》一面。其實,抱此恨者何止張先生一人!早在張先生前,香港書譜社故社長李秉仁﹝將芬﹞先生亦曾浩然長嘆,其辭見《書譜》一九七六年總第十期《鍾繇薦季直表真蹟得失》一文中︰
「春節期內,偶與李啟嚴先生及饒宗頤教授見面,談起裴景福論其收藏的《薦季直表》真蹟一事,都為此一劇跡的亡失而惋惜。回來後,試檢日本平凡社的《書道全集》,因素知日本書法界收羅鍾繇的材料很是齊備,在《書道》第三卷果然有影印這表的真賞齋刻本,這已是難得一見的所謂『火前本』了。可見此表的真蹟確於甲子年﹝一九二四年﹞景福先生的《書畫錄》寫成後,始告亡失的了。」
該期《書譜》,編有《鍾繇書法集》,全是拓本,《薦季直表》即用真賞齋本,亦屬無可奈何的事。
鍾繇是楷書早期的代表性的書家。張懷瓘《書斷》評曰︰「真書絕世,剛柔備焉,點畫之間,多有異趣,可謂幽深無際,古雅有餘。秦漢以來,一人而已。」孫過庭《書譜》說︰「夫自古之善書者,漢魏有鍾、張之絕,晉末稱二王之妙。王羲之云︰『頃尋諸名書,鍾、張信為絕倫,其餘不足觀。』」可謂推崇備至。鍾繇字元常,魏國初為相,明帝時進封定陵侯,遷太傅,人稱鍾太傅,乃魏國重臣。黃初二年八月,鍾繇上表魏文帝曹丕,言漢建安之初曹操出兵關東時,曾用山陽太守關內侯季直之計,「剋期成功,不差分毫」。曹操曾「賞以封爵,授以劇郡」。季直為官清廉,罷任後,竟至衣食不充。故鍾繇向曹丕建議,復俾季直一州,一則念其舊勳,二則野不遺賢。這就是《薦季直表》的緣起。
鍾繇的書跡,歷代所傳者有《宣示表》、《賀捷表》、《力命表》,《墓田丙舍》、《白騎》、《還示》諸帖,但全是刻本,墨跡唯《薦季直表》一件,其珍貴自不待言。

二 法書鼻祖 內廷珍稀
據記載,《薦季直表》墨跡紙本,約高十二點六釐米,長四十點四釐米。正書,十九行,墨色沉厚如漆。卷上有大量的藏家印記,著名者有貞觀、淳化、宣和內府、米芾、賈似道、陸行直、高士奇、清宮內府等等。卷用黃色宋錦包首,碧色漢玉插籤,上鐫「乾隆御賞鍾繇薦季直表真蹟」小隸書。引首為乾隆御題「法書鼻祖」四大字,押御書長方印。題籤亦乾隆手筆,為「鍾繇薦季直表真蹟長春書屋珍秘無上神品」十八字。卷後有元陸行直等三家、明吳寬、文徵明等八家、清高宗等二家題跋。據此,可知此卷迭經唐李世民、宋趙光義、趙佶、趙構等內廷收藏,宋末歸權相賈似道,入元歸陸行直,明季歸沈石田,復入無錫華氏真賞齋。後為官場中有勢力者迫取,籍入內府,成為宮中乾隆長春書屋中的巨寶。
據碑帖鑑定家王壯弘先生說,此帖在北宋大觀時即有單刻本流傳,他曾見一宋隔麻拓本,前有蔡京所題。《淳化秘閣續帖》、《戲魚堂帖》等亦曾刻之。入明,以嘉靖間華氏真賞齋刻本最為著名,但竣工不久,忽有回祿之災,華氏遂重刊一石,故有火前本、火後本之分。萬曆間華氏之石為王肯堂所得,遂併入其《鬱崗齋帖》中。乾隆十二年詔刻《三希堂法帖》,置此卷為第一。
曾有人疑此卷為唐人臨本,理由是卷中「民」字闕筆,似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諱。然元袁泰細察原蹟,「民」字係用刀剜撥而闕筆,非原書之闕。故此卷的下限,肯定在唐開國之前。歷代定為鍾繇之親筆,不宜輕易否定。

三 國步艱難 迭遭厄運
《薦季直表》寫於黃初二年八月,即公元二二一年,距今已經一千七百六十五年了。一件紙質的東西,在歷史的長河中逐代流傳,要完好地保存下來,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情。且不說世事滄桑,人禍頻仍,就算是太平盛世,亦需注意陰晴雨露、炎燥霉濕,其中的辛苦,非身歷所能知。文物的創造證明了一個民族的文化程度;而文物的傳遞,又反映著這一文化的延續。所謂文化傳統,是需要千百萬人一代接一代地持續的努力。《薦季直表》的流傳,必有許多曲折動人的故事,譬如它數次流落賈人之手,幸為識者拆重資購回。元陸行直得到此件後,在飄泊中散失,不知所終。歷五十六年,於至正九年六月一日忽復得之,恍如隔世之物。究竟是怎樣失而復得,惜未知其詳。傳到明代王世貞手中時,仍「完好若未觸手甚」,可見歷代過手者都悉心加以呵護。其間雖又重裝數次,增入題首和調整題跋次序,均未傷及字芯。乾隆戊辰立夏日﹝1748年3月﹞御題中說︰「經今千數百年之久,紙墨尚完好不渝」,單是這一成績,便足以驕人。
可惜的是,近百年來,國步艱難,這一光輝的法書,也就迭遭厄運。據乾隆的題籤,《薦季直表》原藏於圓明園長春書屋,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侵入北京,火燒圓明園,並劫掠園中珍寶,這一人間奇珍,也就不知下落。咸豐十一年辛酉﹝1861年﹞,英國兵船自天津南下,泊於廣州白鵝潭。南海嶽雪樓主孔廣陶聞說英兵有出售圓明園珍寶,遂手持書畫捲軸示之,問有此類物否?某英兵答有一卷,不知是何物,次日取來。孔氏以低價購得,即《薦季直表》也。經此劫難,此卷裝裱已破損,尚無大礙,真國人之幸也。孔氏平素頗喜收藏,同治間曾刻《嶽雪樓鑑真法帖》十二卷,收入自隋至清及先人遺墨一百廿餘種,而此《薦季直表》未曾刊入,想必是內府秘物,當時無法公開,然消息已流傳於外,咸知嶽雪樓有鍾繇法帖。
《薦季直表》卷外的插籤,係用碧玉色漢璽印改製而成,前面說過,籤上鐫有「乾隆御賞鍾繇薦季直表真跡」小隸書一行,這是內府上等書畫的規格。當圓明園被劫時,此卷包首損壞,原物流落到了廣東,而此插籤卻不知被何人拾得,交北京琉璃廠德寶齋出售。光緒六年庚辰﹝1880﹞夏,霍邱壯陶閣主裴景福遊廠肆,於德寶齋買到了這枚插籤,遂知此卷已流出內廷,於是加意尋訪。後宦於嶺南,聞嶽雪樓有鍾繇墨跡,請賜一見而被婉拒。光緒二十六年﹝1900﹞再仕南海,正值孔氏經辦鹽務虧空,不得已求售家藏字畫償債,裴遂決意收購嶽雪樓藏品。第一次孔家送來之售品清單,並無鍾繇之目。裴於中先選上品十餘件,聲明非見鍾繇墨跡和其他珍藏不辦。孔氏不得已,隔日將趙孟頫十札、《望江南淨土詞》和鍾繇《薦季直表》三件出示,二小時即收回。裴景福遂託孔氏親友斡旋,以六千金代價將三卷購下。裴在粵東,先後得潘氏海山仙館和孔氏嶽雪樓精華,加上自家篋中珍秘和借得友好珍藏,於民國元年﹝1912﹞刊刻《壯陶閣法帖》三十六卷,後又增續帖十二卷、補遺一卷,規模宏大。這卷《薦季直表》,即置第一。民國十三年﹝1924﹞,裴又輯《壯陶閣書畫錄》一書,卷首亦錄此卷。裴氏自琉璃廠購得碧玉籤至尋訪購到《薦季直表》,前後耗二十年光陰,竟使原物璧合,這在中國文物收藏史上,亦是一段佳話。
唯令人長嘆的是,就在裴氏《壯陶閣書畫錄》輯成不久,裴宅一傭工得知《薦季直表》珍貴,竟然竊去。裴發現鎮宅之寶不翼而飛,急報官大索。傭工懼,將此卷以油紙包裹,埋入土中。裴索年餘,一無所得,寢食不安,遂聲明不再追究竊者責任,能出真蹟者重賞。及掘出,整卷已糜爛至不可收拾。一件偉大的藝術品,一件流傳了一千七百年的國寶,一件在中國書法史上發生過廣泛影響的法書,一件在無數次天災人禍中得以幸存的文物,由于一個人的愚蠢和貪婪,不幸永遠地毀滅了。這是多麼令人痛心的事!這真令人翹首問蒼天︰何至於此!何至於此!

四 無上神品 一照相傳
裴景福壯陶閣的藏品,在他身後又散失出來,如趙孟頫的《望江南淨土詞》,從上海賣至廣州,又藏於澳門數十年,轉售於香港某氏,數月前曾展出於香港藝術館。我兩度前去參觀,站在它的面前,想起八十五年前裴景福將它和《薦季直表》一起購下的情景和歡喜雀躍的心情,不禁喟然長嘆,感慨萬千。
裴宅的藏書、藏帖,部份轉輾流於上海。約二十五年前,王壯弘先生購得一部《壯陶閣法帖》初拓本,乃裴氏舊物。他逐一檢閱,發現某冊中夾有照片一幀,初不經意,及仔細審閱,不覺大喜過望。
原來這張照片,所攝的竟是鍾繇《薦季直表》墨跡!
攝影術傳入我國,大約在清代末期。現尚可見慈禧太后的遺影,可作一證。當時的相機巨大而笨重,雖不方便,但用的是大鏡頭、大底片,故效果非常清晰。裴氏的藏品,有些曾交上海有正書局影印出版,如《淨土詞》即為其一,而影印前必需攝影。我老師黃葆鉞先生曾長期任商務印書館美術部主任,見到這些供製版用的大照片,隨手收集,可謂是「下真蹟一等」的集藏了。推測起來,裴氏自廣東購得《薦季直表》後,亦曾有意影印出版,以廣流傳,故攝此一照。嗣後變故,竟於擱置。時必在民國十三年《薦季直表》被竊之前。至王壯弘先生購得此照,差不多已經半個世紀了。
值得慶幸的是,這幅照片的質量非常之佳,字跡斑斕,毫髮畢現,為我們留下了《薦季直表》真蹟的原貌。直至今天,世間所知的照片唯此一幀,或許這是宵壤間唯一的一幀了。
王壯弘先生得此照片,視同供璧,小心地保存起來。文革中他集藏散失殆盡,奇怪的是這幅照片如有神護,一次次地逃過了驚濤駭浪,完整無損地保存了下來。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上海《書法》雜誌欲覓一件名作印在宋讀者的年曆附頁上,壯弘先生即出此照,遂第一次公開於讀者之前。可惜內地印刷不佳,效果不夠清晰,而製版前又曾對翻照做了修改,故有霧中看花之感﹝據編輯部某同事告,這是為了保護版權而故意如此的﹞。盡管如此,在書法界仍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現今所有的刻本,沒有一種可與照片相比的。日本書法界人士,不但迅速地作出了報導和翻印,還多次向上海有關方面表示,可以任何代價購此照片或清晰的翻拍片,但上海方面始終沒有同意。我和王壯弘先生為莫逆之交,多年來得其指教甚多,一九八五年我返滬探親,蒙王壯弘先生贈以翻拍片一幀。它年倘有餘力,必以最佳的印刷予以出版。
一九八六年四月一日寫於香港
原載香港《書譜》一九八六年第三期,pp.22-27。
 

lixiangben 发表于 2005-4-21 13:12

[推荐]鍾繇《薦季直表》墨跡照片的發現

123456

[ 本帖最后由 lixiangben 于 2007-6-14 19:55 编辑 ]

古木寒泉 发表于 2005-4-22 11:46

[推荐]鍾繇《薦季直表》墨跡照片的發現

可惜的是,目前我得到的所有的印刷品都是非常差的图版。

lixiangben 发表于 2005-4-23 20:17

[推荐]鍾繇《薦季直表》墨跡照片的發現

123456

[ 本帖最后由 lixiangben 于 2007-6-14 19:56 编辑 ]

zw4927 发表于 2005-6-27 16:18

[推荐]鍾繇《薦季直表》墨跡照片的發現

可惜无缘见照片

alaxi 发表于 2005-6-30 16:34

[推荐]鍾繇《薦季直表》墨跡照片的發現

谢谢分享。

duanxiran 发表于 2005-7-29 00:02

[推荐]鍾繇《薦季直表》墨跡照片的發現

感叹,,
如果现在的科技可以把这种文物完全复制就好了..

元章 发表于 2006-6-1 22:50

谁有照片

hf5608 发表于 2006-6-5 07:17

钟繇 宣示表 荐季直表 还示表 贺捷表 墓田丙舍帖 力命表 http://hf5608.go2.icpcn.com/shfxsh.htm

[ 本帖最后由 hf5608 于07:48 AM 编辑 ]

李庆元 发表于 2006-9-14 17:17

哪位同仁道友有荐季直表译文,请发上。致谢。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推荐]鍾繇《薦季直表》墨跡照片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