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 发表于 2004-11-28 14:42

一代宗師康有為

[这个贴子最后由月光保镖在 2004/12/01 01:02pm 第 1 次编辑]




康有为(1858~1927)
生平简介
康有为(1858--1927), 原名祖诒, 字广厦, 号长素, 后易号更生, 晚年别署天游化人等, 世称“南海先生。广东南海人。咸丰八年(1858), 生于南海西樵之银塘乡(亦名苏村)。 7岁能文,被目为神童。又有志于圣贤之学,开口不离圣人,乡里戏呼为"圣人"。 19岁得从同县大儒朱次琦学习。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进士。 家为广东望族, 世代为儒, 以理学传家。 清光绪年间进士, 官授工部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文学艺术家的代表人物, 清末“戊戌变法”的主要发起者。
政治事跡
他把“三世”说推演为“乱世”、“升平世”(“小康”)、“太平世”(“大同”),认为只有变法,才能使中国富强,最后达到“大同”的境界。1891年,刊印《新学伪经考》,认为东汉以来经学,多出刘歆伪造,“非孔子之经”,打击封建顽固派的“恪守祖训”,为扫除变法维新的障碍准备理论条件。继又编纂《孔子改制考》,尊孔子为教主,用孔教名义提出变法要求。
1888年10月,鉴于中法战争后形势险恶,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事。1890~1893年,在广州、桂林聚徒讲学,著有《长兴学记》、《桂学答问》。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他于5月2日联合在北京会试的举人1300余人发动公车上书,极陈时局忧危,请求拒和、迁都、练兵、变法,并在政治、经济、文教等各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改革措施,初步形成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变法纲领。会试榜发,康得中进士,授工部主事。5月29日,在《上清帝第三书》中,再次阐述变法的理由和步骤,提出富国、养民、养士、练兵的自强雪耻之策。接着,又上“第四书”,正式提出“设议院以通下情”的主张。8月17日,创《万国公报》,宣传“新法之益”。11月中旬(一说为八月),与帝党开明官僚文廷式、陈炽等创立强学会,改《万国公报》为《中外纪闻》。随后赴上海设强学会,创《强学报》,推动各地设立学会、报馆、鼓吹变法维新。
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康又赶赴北京,上书光绪帝,提出不变法即将亡国的严重警告。1898年1月24日,光绪帝命王、大臣传康有为问话,康批驳了荣禄“祖宗之法不可变”和李鸿章维持现状的思想,力陈变法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4月,他于北京成立保国会,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光绪帝于6月11日下诏明定国是,宣布变法,康有为深得倚重。在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迭上奏折,起草诏令,对政治、经济、军事、文教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与谭嗣同等全力策划新政,期望按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模式改变中国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挽救民族危亡。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将康通缉。康有为逃亡海外。
1899年创设保皇会,以保救光绪帝,排除慈禧太后、荣禄、刚毅等顽固势力为宗旨,成为保皇派首领。次年,义和团运动发生,他主张“助外人攻团匪以救上”,策动唐才常等人主持的自立军“勤王”,虽言定在海外筹办经费,却迟迟不寄。
  1901~1903年间,他在印度撰《大同书》、《中庸注》、《论语注》、《春秋笔削微言大义考》诸书,阐述“循序渐进”、“不能躐等”的改制说。1907年,改保皇会为国民宪政会(后正式定为帝国宪政会),成为推动清政府实施宪政的政治团体。辛亥革命成功后,康鼓吹“虚君共和”。
1913年返国,在上海主编《不忍》杂志,发表反对共和、保存国粹的言论,并任孔教会会长。
1917年和张勋策划溥仪复辟,迅告失败。晚年在上海办天游学院,讲授国学。康生平著作甚丰,达139种。台湾蒋贵麟辑成《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万木草堂遗稿》、《万木草堂遗稿外编》等。
學術思想
康有为属于今文经学派,著作丰富, 最能代表其思想的有:《新学伪经考》。他认为西汉只有十四今文博士,没有所谓古文经。西汉末刘歆力争新立博士的古文经,如《周礼》、《左传》、《毛诗》等,都是刘歆伪作。刘歆所以作伪经,是为帮助王莽篡汉,以乱孔子制作《六经》之真。所以伪经是新(王莽国号曰新)学,不是汉学。这样便动摇了清正统学派所谓汉学的基础,并启发学术界对古代典籍的怀疑。其说虽缺乏说服力,却发生了重大影响,直接波及"五四"以后的疑古派。②《孔子改制考》。他认为《六经》皆孔子所创作,目的在改定制度。为要取得人们的信任,孔子托之古代圣贤,而且以为周秦诸子无不托古改制。他所说改制,实即政治革命,社会改造。所以他喜言《春秋》公羊学派"通三统"、"张三世"之说,以为时代不同当随时因革,愈改革而愈进步。此说实为康有为变法维新的理论基础,并动摇了尊古信古的风气,使汉学宋学都失去基础。而其尊孔实置孔子于诸子之列,无形中又启发了人们疑孔。③《大同书》。此书在著作时间上有问题,康有为生前无完本。据云康密不以示人。此书以《春秋》公羊义的三世说,傅会《礼记》里《礼运》上一段话,以"大同"为"太平"之世。大同之世,无国家、种族、阶级、家庭等界限,儿童、老人各有教养,人人平等,无贵无贱,有享乐,无痛苦,有公德,无私产。实糅合佛教极乐世界、儒家大同思想和西方空想社会主义悬拟而成。康有为认为当时为小康之世,未到大同之世,公布则徒乱人意,故终生没有公布。
藝學主張
清代“碑学”书法的积极响应者和亲身实践者,是继包世臣后又一大书论家。他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写成的《广艺舟双揖》(亦名《书镜》),是中国书学史上继包世臣后力倡碑学,并能从理论上全面地系统地总结碑学的一部著作,提出“尊碑”之说,大力推祟汉魏六朝之碑,对后世碑派书法的兴盛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主要著作
康有为诗集最初有梁启超手写 4卷,上海广知书局影印本。 卷首有康有为《自序》,光绪三十四年出版。梁写成4卷时,康已编诗至11卷(自延香老屋集至南兰堂诗集)。后有康同璧续编 4卷(卷十二至卷十五),为崔斯哲手写,1941年4月商务印书馆影印。康同璧跋文后,复有崔斯哲的跋文。此诗集仍非全本,集外尚有佚诗。

  《康南海文集》与《梁任公文集》合刻,1914年上海共和编译局印行。此集共分9类,其中著述有4种,游记有 5种。文则有论说、序跋、奏议、拟案、书牍、祭文等,最后为诗。其书为临时编印,所缺甚多。1917年,有所谓"足本"《康南海文集汇编》,共 8卷。卷一至卷四为《言论》;卷五至卷七为《政策》;卷八为《学术》、《艺林》(附诗词),则其非"足本"明甚。
  康有为学术著作单行本有《新学伪经考》,《大同书》,《论语注》,《广艺舟双楫》,《欧洲十一国游记》等。又有新编《康有为和保皇会》、《康有为政论集》等。诗文有《康有为诗文选》。台湾蒋贵麟编辑的《南海先生遗著汇刊》,共22集,所收康氏著作最齐全。
  关于康有为研究资料,传记则有《康南海自订年谱》截至戊戌变法以前。其后则有其子编《南海康先生年谱续编》。以传记名者,最初则有梁启超作《南海康先生传》,后有东莞张伯桢著《南海康先生传》,又有《清史稿·康有为传》。其见于近代研究者则有:梁启超著《戊戌政变记》、《清代学术概论》,侯外庐主编《中国近代哲学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史组编《中国哲学史资料选辑》。

yy 发表于 2004-11-28 14:46

一代宗師康有為

[这个贴子最后由月光保镖在 2004/12/01 01:05pm 第 1 次编辑]

yy 发表于 2004-11-28 14:47

一代宗師康有為

[这个贴子最后由月光保镖在 2004/12/01 01:07pm 第 1 次编辑]

yy 发表于 2004-11-28 15:25

一代宗師康有為


康有為幼時曾在此讀書.
" 小蓬仙馆"

yy 发表于 2004-11-28 15:29

一代宗師康有為


据小蓬仙馆门额石刻记载,小蓬仙馆建于“咸丰七年首春(1857)”,距今144年,光绪三十三年(1907)重修。《广州地名志》关于小蓬仙馆条目记述:“康有为幼年曾在此读书”。康有为的侄女康静佳证明小蓬仙馆是康家物业,
小蓬仙馆建筑物原位于新隆沙东2号,芳村珠江隧道侧,占地约431平方米,坐北向南,居住着14户居民,为广州市内部控制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市政扩道需要,小蓬仙馆已于2001年10月26日被完全拆卸。 六万块砖逐件挑先编号码再撬走, 重建後坐落於廣州芳村区醉观公园.

yy 发表于 2004-11-28 15:35

一代宗師康有為


康有为1891年在中山四路长兴里创办了万木草堂,开始时学生仅20人左右,到1894年达100多人。在这里他培养了一批爱国志士、变法维新人才,如梁启超、韩文举、陈千秋、麦孟华等,这些人对变法维新起了重要作用。1983年,万木草堂被列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yy 发表于 2004-11-28 15:42

一代宗師康有為


三湖书院
  康有为少年时曾到南海西樵山白云洞三湖书院攻读道佛史籍等书。图为林则徐题匾的三湖书院。

yy 发表于 2004-11-28 16:12

一代宗師康有為


"青島康有為故居"

这是康有为会客的场所,前清恭亲王溥伟、***人李可良及数位晚清硕儒都曾是这里的座上客。室中陈列着一组清朝螺钿红木家具,具有相当高的工艺价值。当年康有为购得小鱼山屋宇之后,前清恭亲王溥伟迁居大连,假其家具什物相赠。

yy 发表于 2004-11-28 16:22

一代宗師康有為



"青島康有為故居"

这是康有为沉思与写作的地方,同时也是他一生结笔的处所。

yy 发表于 2004-11-28 16:25

一代宗師康有為



"青島康有為故居"

卧室东西两侧墙壁上悬挂着何旃理的没骨画。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一代宗師康有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