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国康 发表于 2013-1-25 20:14

■■他们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抵抗不了他的“毒药”的人……

■■他们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抵抗不了他的“毒药”的人……
吴子复与林直勉 (撰写中)
有些事注定成为传说,有些人注定会成为那个时代的牺牲品,有些路注定要一个人走,如果太多的人走了,有如开车的路上,有如当今的中国,两边的风景,村村一样、城城的“火柴合”楼房、等距离的电灯柱还有北京一路下来到了广东,人来人往,变化不大的衣装……,不烦闷就奇怪了。何况吴子复先生从事的是艺术呢,何况吴子复先生有那么多徒弟徒孙,老人一见到他们学得有板有眼地似“师傅”而高兴得合不拢嘴的时候,“风景这边独好”的广东,就难逃当下普遍低俗的隶书装饰一番了。

近数十年来,“吴隶”对广东书坛影响至深。广东省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吴子复书画集》里第142页:“黄龙驾云腾沧海”集《爨宝子碑》字联,影响其门下秦咢生一生;第83页:隶书王维句联“嫩竹含新粉”影响其门下关晓峰一生;第74页:毛泽东诗轴“绿水青山枉自多”影响其门下陈景舒一生;第75页:隶书杜甫句联“谁怜一片影”影响其门下何作朋、李伟、李家培、林少明、陈作梁等等众多弟子。吴子复先生的冲击波很明显地也波及广东之外的地域,比如北京的刘炳森,又比如山东烟台的周德忠等等,他们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抵抗不了他的“毒药”的人……

以上受其影响的如:秦咢生、张奔云、陈景舒、何作朋、李伟、李家培、林少明、陈作梁等等之等等,均是吴子复先生众多徒弟徒孙的小小一部分,但足可说明了广东流派之一大风景线之境遇。吴先生有成就,可喜可贺,吴先生没有错。如果一定要判断个对错,错就错在他的徒弟徒孙们,把学师傅当成了终身艺事的似就心意满足了的事实。错就错在吴先生不如齐璜白石之喉舌,警醒弟子们:“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八字精神。“没有交待就是就是一种交待”,吴子复先生他自己走过的路还要他的学生接着走,而且还希望一代一代地象接力棒一样?如果钟国康现在不挑明这样的事情,非等我七老八拾跟他们一起沉睡去吗?

钟国康 发表于 2013-1-27 08:48

十方三界本无家

身是菩提道不邪

了断红尘四望苦

生关死劫百般夸



2013年01月27日钟国康

钟国康 发表于 2013-2-4 06:59

{:1_226:}

钟国康 发表于 2013-2-18 20:18

{:1_325:}{:1_325:}{:1_325:}{:1_325:}{:1_325:}

钟国康 发表于 2013-3-7 15:17

{:1_226:}{:1_22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他们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抵抗不了他的“毒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