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布坤 发表于 2013-8-21 13:20

张学群先生访谈:传统是条生生不息的河流


张学群,安徽阜南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作品多次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届展、“兰亭奖”展览等大型展览。论文获“全国第四届书法理论讨论会”三等奖、“书法三十年”征文论文优秀奖(最高奖)。2006年8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张学群书法作品展”,2007年5月在合肥安美艺术中心举办“张学群书法展”,2010年9月在北京饭店船艺术馆举办“张学群书法艺术展”,2010年12月在合肥举办“张学群行草条幅作品展”。出版《张学群书法集》(1994年新华出版社出版),《张学群书法作品集》(2006年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张学群书法精品集》(2010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与同道主编《书法新论》,《书法新探》。出版《张学群书宋词行草条幅作品集》(2009年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获“宝地杯”《书法》风云榜“最优秀的书法作品集”。

被《书法》杂志评为2005年度“中国书法十大年度人物”,被书艺公社网评为2010中国书坛最具影响力的年度十大书家,被《中国书画报》评为2010年度“中国书法十大年度人物”,被《书法报》评为2010年度“中国书法十大年度人物”。

管布坤 发表于 2013-8-21 13:23

本帖最后由 管布坤 于 2013-8-21 13:30 编辑

传统是条生生不息的河流------张学群先生访谈时间:2013年3月26日晚19:00---21:00地点:张学群先生寓所与座者:胡若一(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云南省美术书法研究院执行院长、秘书长)、张鹏(书法硕士、云南师大艺术学院书法教师)
胡若一(以下简称胡):张先生您好!我们很荣幸地代表《艺术云南》来对您做一个关于书法的访谈。您这几年的书法创作和组织的系列活动在当代书坛影响很大,安徽书法在全国书坛的崛起、受到瞩目也和您担任安徽书协主席期间的推动有很大关系,现在甚至出现一个新名词叫“新皖派”书法。您作为“新皖派”书法的代表人物,能否简单谈谈自己在书法上的经历和过程,并介绍下您这几年在安徽书协担任主席期间作了哪些推动工作。张学群(以下简称张):安徽书法这几年发展很好,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应该说,是充满活力也是充满希望的一股力量。安徽书坛被赵长青书记概括为“在中国书法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一个独特的安徽书法现象”。去年,我们在北京举办的“皖军书法华夏行”活动,赵长青书记在开幕式上又专门讲了安徽书法现象,而且作了十分简要的概括,安徽书法现象的出现,标志着安徽书法事业的发展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我自小喜爱书法,上小学老师教我描红,回家后父母要求我必须写字。文化大革命期间,父母被整,我的书法学习停了一段时间。高中毕业以后就下放到农村,没事干,晚上就在煤油灯下拿起毛笔在土坯搭的写字台上练练字,那时候没什么好纸,只能在报纸上写。有时候在田间地头,也用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我在小阜阳市市委办公室秘书处参加工作以后,由于经常要出通知,也练练字。当时没什么字帖,就把报纸上的标题字剪下来汇集成字帖照着写。1980年考入安徽大学,进入大学后,受同学的影响较大。1981年有全国大学生书法比赛,安徽省也组织了,有的同学在比赛中获得了一、二等奖,自己非常羡慕,就暗暗下定决心要认真练字。可以说,大学之前,不知书法为何物,反正就是写字,真正把写字当成书法来看待,或者说书法进入到自觉阶段,是从大学开始的。通过同学获奖的影响以及接触一些合肥名家,知道了写字原来可以进入到书法艺术层面,所以从大学以后,练得比较刻苦。我曾经刻过两方印,一方叫“不叫一日闲过”,还有一方叫“毁笔千杆”,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大学四年时间虽然条件比较简陋,但每天都写,当时学校成立了学生书画协会,同学们还推举我担任会长,学习书法的积极性就更高了。因为有这个爱好,就形成了一种生活习惯,一天不写就感到有点失落。所以大学毕业分配到行政单位后,这个爱好一直坚持到现在。一路走来,书法方面如果还有点小小的收获的话,就是毅力在起作用。其实人都有各种天赋,关键是能不能坚持,有没有毅力。我的学书经历大致就是如此。我是2007年开始担任安徽省书协主席的,之间担任过5年副主席,更早之前则是安徽省直书画家协会主席。我这个人是非常有责任心的,干任何事情都特别认真,无论在什么岗位都一样。07年11月份选举我担任安徽省书协主席,上任后我就暗暗下定决心:安徽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省份,文化资源非常丰厚,安徽书法在八十年代初曾一度走在全国前列,这种文化底蕴和曾经有过的辉煌历史,要求安徽书法事业的发展不能落后,我一定要努力重振安徽书法事业的辉煌,一定要弘扬徽派文化精神。经过几年努力,应该说安徽书法发展的势头还是很好的,在全国书坛的影响越来越大,方方面面都还是很认可的。我回忆下担任书协主席后的工作,可以大体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第一句话是“整合资源、为我所用”。书法是小道,书协力量十分有限,单靠书协力量,单靠财政拨付给书协的一点微薄经费,对开展书法活动、推动书法艺术的发展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必须要整合方方面面的社会资源为我所用。我工作的几年,各种资源都得到了较好的利用,首先是领导资源,想法设法争取领导的支持,调动领导的积极性。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省委宣传部、省文联对书协的重视程度,对书法事业的重视程度是空前的。尤其是文联的主要负责同志,省书协只要有活动,只要需要他们支持,当仁不让;第二个是社会尤其是企业资源,调动了企业老板们的积极性。我经常说,安徽书协现在开展任何活动,不存在没有钱的问题,关键是要把活动办好。只要开展活动,都会有企业主动要求来承办来支持。我们开展的几次大型活动,比如“行草书大展”、“邓石如奖全国书法作品展”、“大禹颂全国书法作品展”等,都是靠社会力量和企业支持来完成的。第二句话是“开展活动、激发活力”。任何组织如果自顾自,肯定没有活力,不能增强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这几年安徽书协之所以充满活力,就是因为我们想方设法开展了系列活动,包括中国书协大展、我们全省的书法展、各地各单位的等等,连续不断,此起彼伏。有人说:“安徽书法事业走在全国前列。”我觉得倒不如说“安徽书坛在全国是较有活力的书坛”。借用言恭达先生在行草书展览理论研讨会上概括的几句话:“安徽书坛朝气蓬勃、活力四射、前景辉煌。”第三句话是“打造品牌,扩大影响”。活动要开展,品牌性的打造更重要,品牌活动能起到以一当十、以十当百、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应。除了一般普及型的活动外,学术性的、有品位、有档次的活动更要搞。安徽书坛影响的逐步扩大,与我们开展一些品牌性的活动有很大关系,这些活动容易被人记住,容易扩大影响,比如,我们倡议开展了“中部六省书法联展”,连续在六个省举办,在全国产生了很好的反响。去年在合肥举办了收关展和联展座谈会,会后,我们发表了《中部书法发展公约》,以公约性的形式将中部书法的发展固定下来,包括如何适应中部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来推进中部文化建设和书法事业,如何联手举办活动,如何推进书法人才队伍建设等等,为了使公约能落到实处,我们还建立了中部六省书协工作机制来进行保证。又比如“皖军书法华夏行”,创意于2009年,第一届于2010年在贵州举行,是红军开始长征的地方,被誉为“书法界的长征”。每年走一到两个省,相互交流与互动,第二站是四川,这里是红军长征打胜仗最多、时间跨度最长、情况最复杂的省份。第三站北上晋京,展出的作品质量高、形式新,很有冲击力,是皖军书法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对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一种庆祝方式,使北京的书法同仁对安徽书法印象有了重新认识,这次活动被“书艺公社”网评选为“2012年最有影响力展览”,排名第一位;第四句话是“抓住基层,协调推进”。我们不仅全省性的活动开展得多,也重视抓基层、打基础,目前基层的书法活动也是开展得如火如荼。根据安徽书法发展的良好势头,我们于前年开始开展了两年一次的“优秀市、县、区书协”评比活动,每次评出先进市书协5个,先进县、区书协15个,前不久进行了表彰奖励。

管布坤 发表于 2013-8-21 13:24

本帖最后由 管布坤 于 2013-8-21 13:31 编辑

张鹏:评选“优秀市、县、区书协”依据什么标准?张:一个是必须要达到的基本标准:领导重视,组织健全,保障到位,开展活动基本正常。主要标准就是看开展活动的情况,出成果的情况,出人才的情况,为民服务的情况。活动方面是指开展了哪些活动,组织得怎样,影响怎样;出成果则是指在全国、全省大展中有没有获大奖、入展的,有没有书家办个展、出作品集的,作品集影响怎样;书法惠民方面是指有没有为人民服务;出人才方面,要看有没有出现领军式的、在全国有影响的人物。基础标准是参考。除了抓基层工作外,我们还注意了地区之间的协调性。安徽分为皖南、皖北、江淮等几大区域,它们的书法发展不平衡,还有市与市之间也有不平衡现象。我们着重抓那些比较落后的地区和市,有些活动形式是让先进的和落后的一起办联展,用一对一方式进行带动。这都是为了区域发展的平衡和协调。第五句话是“凝聚力量,塑造形象”。无论任何协会和地区都要团结一致,这几年我们提出的口号就是“打造一流书协,形成团结和谐,繁荣发展,有为有为安徽书坛新局面”。团结事关形象,只有团结才能干事。所以安徽书坛这么多年通过抓自身建设,形成了团结向上、和谐奋进、蓬勃发展的态势,任何事情一拍即合,干了就有成效。胡:您在书法之外,有很繁重的行政领导职务,实际上在古代,明以前,书家也都是有行政职务的,明以后,才出现职业书家。您的工作也比较忙,平时是怎么处理书法和工作之间的关系的?花在临帖和创作上的时间大约有多少?张:我的体会,当领导如果处理得好,不影响书法的学习和创作,或者说不太影响。我从参加工作以后,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工作八小时之内,不写书法,不谈书法,办公室里从来不摆书桌写字,不接待书法界的朋友,接待时间都在八小时之外,办公室以外。我感觉八小时之内就应该一心一意处理好公务,作为公务员,这是最基本的责任感。但是因为书法爱好必须要有时间保障,否则很难出成果,我只能发扬钉子精神,发扬电焊工人的精神,把零碎的时间焊接起来,形成整块时间,八小时之外,其实也得到了充分地利用。具体办法一是尽量减少应酬,将时间用于书法创作包括理论的学习。二是挤,挤早,早上起来写写字;挤中,午休时间用来写字;挤晚,我睡眠不太好,正好用来写字;挤休息日,我这个人没有其他爱好,像唱歌、跳舞、打麻将、钓鱼、郊游等,都不爱好,就喜欢写写字。除了挤,第二个就是八小时之外如何利用的问题,尽量少做无用功,选取有利于自己创作,能丰富自己创作语言内涵的范本进行学习,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提高创作的效率。这么做,八小时之外也还是能取得一些成果的。胡:我们都知道,创作实际上有一个思维连贯的问题,一段时间都在持续某种状态,会更利于创作。所以想请教您:您将八小时之内和之外分得这么开,每天都要在头脑中进行状态的割裂和转换,这个是不是很有难度?张:长期保持这种习惯,变成一种惯性了其实就很简单。一进入工作环境就觉得马上要工作了,因为面临的都是会议、文件、事务,很自然地就该做工作。回来特别是进入书房后,环境变了,就同样很自然地有一种冲动:觉得该写字了。我当了领导干部后,很多业余时间实际上都在处理公共事务,占用了大量时间,八小时很不够,这样就更要提高创作效率。我认为有两个很重要的创作方法,一是一旦有了创作冲动,就立即创作。人是需要这种创作冲动的,没有这个而去刻意创作往往没有效果,比如读帖的时候,看着看着,就想创作。还有看展览的时候,某个人的作品竟然是这样写的,就想到我该怎么写,然后回来马上投入创作,这个时候的效果也会很好。再有就是读文包括书法理论,很有可能当读到古人哪一段话的时候,马上就有冲动和灵感。我的好多作品都是在有冲动的状态下完成的。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很多好的作品也是深思熟虑后产生的成果,必须在一定思维和创意的指挥下来进行创作。虽然时间有限,花在临摹和创作上的整段时间不多,但那些零碎的时间可以去思考,去读帖。甚至没有帖的时候也可以进行纯粹的思考,实际上有时候这比临帖的效果还好。这就是人的思考的力量。所以一味临帖而不发挥思考,即使有天赋也很难体现出来。读、临、思要结合起来。

管布坤 发表于 2013-8-21 13:25

本帖最后由 管布坤 于 2013-8-21 13:34 编辑

胡:刚才您提了两点很个人化的创作心得,应该说与您的工作性质和时间分配都有很大关系。可让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尽管是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下,您的作品却和所谓“老干部体”绝然不同,显示了很专业的素养,这也是您成为新皖派代表人物的重要原因。在时间这么难得的情况下,您能保持这种状态和水准,可能和您长期以来对理论的重视和投入也有很大关系。实事求是地说,理论和创作都达到一定高度的书法家在当代书坛还是非常少见的,一个普遍的现象是搞创作的缺乏思想与深度,搞理论的实践工夫又很难服众。所以想请您谈谈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看法。张:创作很重要,作为一个书法家,必须要靠作品说话,但是要搞好创作,不能没有理论。理论对创作的支撑与支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学习古人的理论,还有一种是能从书法创作当中思考一些理论问题,能总结出一些理论,前提是自己能进行理论思考。有些人可能没有总结成文字,但不等于他没有理论,不等于他在创作中没有理论思考,只是概括能力有所欠缺,不能形诸文字。我这么多年来虽然很重视创作,但总是感到很不满意,仅仅是能够成为专业人士,但就书法创作的品味和艺术性而言,很欠缺。理论方面当然也很重视,因为我是学哲学出身的,本身就是学辩证法的,善于辩证思维。但是书法的理论总结离不开实践,由于时间的限制,虽然有些理论思考,也写了些文章,但理论成果并不丰富。创作和理论是相辅相成的,尽管我都不满足,但是在创作过程中,对书法理论起了很大的帮助。我年轻的时候写的纯理论的东西比较多,后期也还是因为时间关系,我写的是从实践中总结出的理论,或者说叫心得更多些。理论思考对创作的帮助也是一样的,创作并不是为了创作而创作,有好多是在理论思考前提下或指导下的创作,这样会更自觉、更有方向性,更利于创作水平的提高。我们经常讲理论指导创作,这句话绝对是真理。在自觉状态下的创作和无意状态下的创作,最后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张鹏:您刚才提了几次对自己的作品感到不满足,我想既然您提出这个问题,肯定会有自己的一种理想,您觉自己写成什么样的时候,才是让自己满意的效果?张:我心中理想的作品,要既大气,又雅气,两者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再就是要充满变化,书法气象的营造,就是体现在丰富的变化当中,有矛盾,又能化解得很好。变化本身就包含着韵律和节奏感。第三就是作品能反映出丰富的文化气象,能营造出非常高格调的氛围和境界。张鹏:达到这种理想状态的古代书法家,或者接近这种状态的,您觉得有哪几位?张:古人当中,我感觉米芾信札式的作品差不多是这个状态。他的代表作虽然是《苕溪诗卷》和《蜀素帖》,但我更倾心他的信札。还有王铎的有些大尺幅作品也是。王羲之的作品可能雅的成份多一点。胡:张先生的作品很重视形式感的把握,包括您的用章、小扇面里的变化、章法形式等,都很有时代感。记得有人曾说过:古人留给我们的唯一的发展空间,就是线条和空间的形式。您在这方面是有自觉性的,尤其是对“势”的把握和形式感的烘托。下面这个问题仍然还是回到您的双重身份上了,您一直以一个公务员的标准在要求自己,是一名优秀的公务员。同时您也是当代官员中书法专业素养最好的书法家之一,古代文人这个身份则往往是重合的,这和农耕社会背景当然也有关系。您觉得在当代这种制度背景下,一面是从政,一面是艺术,该如何去相互“养”。再有,当一门艺术与实用结合得很紧的时候,其形式语言往往是不成熟的,我们现在越来越脱离实用了,您是否觉得书法的艺术性就完全体现出来了?张:古代书法的艺术性是在强调实用性的过程中得到纯化的,历史越往前推就与实用结合得更紧密。早期金文、甲骨的艺术性是后人逐渐挖掘出来的,当时的书写者未必关照艺术性,但会无意识地赋予文字以艺术处理,这是爱美天性所致。到了魏晋时代,书法虽然有很强的实用性,但当时的文人士大夫是通过书法来表达自己的性情和对社会的看法、个人的精神状态,也是从魏晋以后,人们才慢慢地认识到书法的艺术价值,进入到自觉状态。现在书法的实用价值在弱化,在隐退,尤其是电脑的出现,文字书写的很多实用功能都被电脑取代了,但是人们对书法艺术性的追求却在提高。无论电脑多么普及,信息多么发达,书法的实用性永远都不会完全消失。比如写一幅书法作品挂在厅堂,欣赏它并作为一种装饰,这种行为本身就有实用性,只不过比以前有所降低而已。我个人判断,未来书法的发展,书法的艺术性和实用性仍然是结合的,但书法中传递信息等功能是逐渐弱化的,其艺术审美价值会更多一点。胡:您的作品多为行草书,这种字体在文字表达和语义传递方面是较弱的,追求的是审美的纯化。这和您对书法实用性、艺术性的解读有一致的地方。您前面提到作品要大气、雅气,这是大的整体的方面,我发现在您的作品中还有很精到的一面,笔头控制能力很强,您觉得笔头工夫和作品所要表达的意蕴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张:搞书法创作首先要有笔头工夫,这是基本功,但也不完全一个法度的问题,还有对创作规律的把握,不是说一味临帖就能自然表达出自己的精神面貌。练笔头工夫的目的,就是一旦有思想的时候,能保证通过创作表达出来,如果这个工夫不到位,就会陷入“有话说不出”的境地。要想通过创作来表达思想,必须要有扎实的工夫和表达手段。但是另一方面,有笔头工夫不一定有话要说,作品不一定有意蕴、有格调、有品位。有的作品能看出作者的想法和创作指向,有的作品只能看出作者的工夫,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这是两码事。技近乎道,在道的层面,书法要能表达思想和精神状态,能表达作者的感情,要靠作品气象的营造。笔头工夫和作品意蕴,实际上就是大效果和小效果的关系,大效果是作品的整体风貌、气象、格调,小效果是细节。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将两者结合得很好,有人只注意性情的表达而不锻炼笔头工夫,最后变成鬼画符;有的基本功扎实,却没有想法,营造不出作品的气象,这是匠人。胡:这几年书坛流行的风格是“新帖学”,前十年左右是“流行书风”,内容很丰富,流派很多样。您怎么看待流派现象?张:社会多元,流派纷呈,是很正常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反映了人们思想解放、文艺繁荣的大背景。各种流派有各种流派的优势。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也是书法热的三十多年。我主张各流派相互借鉴、相互融通。作为书法创作,多层面把握、多方面借鉴、多流派参考总是好的,许多流派的创始者实际上也兼容了其他流派的某些观念,纯粹的流派是不存在的。比如“新帖学”,虽然主要是继承帖学,继承“二王”,但很多人同时也在借鉴碑学,作品里面会有意无意掺入碑学的方笔、古拙、大气。还有“学院派”,注重书法创作的学术性,主张书法创作的文艺性,但它不是封闭的,其他流派好的东西都在借鉴。更典型的是民国时的那些“碑学”名家,很多都是从学帖开始的,只不过作品风格中体现了更多“碑学”的影响。包括“流行书风”,我并不一味反对,它对现代审美的把握,对意趣的追求,对造型和形式感的把握,笔墨语言的把握等都值得借鉴,但不能过,一旦变成为了形式而形式,为了趣味而趣味,就过犹不及。很多流行书风的名家其实是有非常深的传统工夫的,当前有点鱼龙混杂,一些没多少笔墨工夫的人也冒充流行书风、现代派,加入这个阵营,这些人不能算是真正的流行书风。另有“古典派”,以纯粹临写古人为目的,他们必须借鉴现代的东西,必须符合现代的审美,否则就成了写字匠。总的来说,流派纷呈是好事,很正常,彼此之间应该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取长补短。胡:我们现在很多人喜欢写字,不临帖,与书法普及有一定关系。有一句话叫:不是古人,法无一可;竟似古人,何处着我。临摹和创作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请您谈谈。张:书法是一门传统的艺术。其实任何艺术都一样,基因的东西不能丢。书法的基因或者说叫本体,只能来自古人,必须要临帖,从临帖中去传承和感受。从古到今,书法艺术的审美标准之一就是要有古意,没有古意的作品不是好作品。有些领导写字,之所以被称为“老干部体”,就是因为不学古人,不临帖,太自我,进入不了创作层面,仅仅是手写体。但是光学古人呢,也谈不上对传统的发展和扬弃。传统是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不停在丰富,在发展。唐人对我们而言是传统,但他们除了继承唐以前的传统,也有创造,否则没有意义。宋、明清也一样,都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已有的传统,所以必须要创新。在继承古人的基础上,能创造出属于时代的审美,是最大的贡献。一味地创新不行,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是必要必须的,也是我们当代人的责任。当前真正能被认可的,代表我们这个时代的精品力作还很少,但是没关系,当代人不认可,不等于后代人不认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代一些人会被认为是名家大师。时代人看时代人,往往带着有色眼镜,看不清。胡:我们把历史人物钙化了,看的都是优点。看当代人,则尽是缺点。张:对、对(笑)。胡:这两年书画作品拍卖很火爆,天价作品频频产生,如《砥柱铭》等,这种艺术和金钱的结合现象,您怎么看待。张:古人墨迹价格拍得高是正常的,体现了艺术品本身的珍贵价值,也体现了经济繁荣的现象,两者缺一都不可能出现这种现象。历史名家的作品具有不可复制性,带有唯一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时间也会赋予它额外的价值。这种现象,可能会带来市场的不规范,有乱象的成份,让书法家也变得浮躁。所有的市场经济国家都会经历市场不规范、不成熟的阶段,慢慢会走向正规。艺术界现在也逐渐认识到某些弊端,价格不是价值的真实反映,而是各种因素的叠加,如炒作、朋友捧场、单靠名头、职务等,有识之士也在呼吁建立规范、成熟的艺术品拍卖运作机制,目前确实不太成熟。不成熟也有一个好处,通过这种假象,能让社会认识到艺术品是有价值的,增强人们对艺术品的认识,对艺术家的尊重。我们不提倡,但也要客观看待这种现象。

管布坤 发表于 2013-8-21 13:37

张学群现在作品欣赏

本帖最后由 管布坤 于 2013-8-21 13:40 编辑

陈小翠《西溪》180cm×48cm2012年9月19日昨夜得微雨,山中千涧鸣。柳阴双浆绿,花外一峰青。静坐得诗意,开门闻鸟声。西溪一弯水,到此自然清。小翠西溪诗一首壬辰年秋月 张学群

管布坤 发表于 2013-8-21 13:38

边元鼎《暮钟》73cm×21cm2012年9月28日落日行人断,深秋暝雨残。一声烟树外,千里暮山寒。倦鸟方知止,哀猿冷未安。萧萧风叶下,时有野僧还。古人暮钟诗一首 张学群

管布坤 发表于 2013-8-21 13:47

唐人诗三首(韦应物《滁州西涧》、孟浩然《过融上人兰若》、张说《送梁六自洞庭山作》)350cm×255cm2012年10月4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水鸟飞。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泉声恋翠微。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唐人诗三首 张学群

管布坤 发表于 2013-8-21 13:48

宇文虚中《中秋觅酒》67cm×19cm2012年9月28日今夜家家月,临筵照绮楼。那知孤馆客,独抱故乡愁。感激时难遇,讴吟意未休。应分千斛酒,来洗百年忧。宇文虚中中秋觅酒诗一首壬辰年秋月 张学群

管布坤 发表于 2013-8-21 13:49

柳永《八声甘州》400cm×72cm2012年10月3日对潇湘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蓑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仰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柳咏(永)八声甘州一首 壬辰年秋月 张学群书

管布坤 发表于 2013-8-21 13:50

气清心远联180cm×24cm×22012年10月2日气清更觉山川近心远气清更觉山川近,心远方知宇宙宽。方知宇宙宽壬辰年秋张学群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张学群先生访谈:传统是条生生不息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