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堂书印专卖 发表于 2013-8-23 00:51

省堂李林先生个人艺术简介!!!!!!!

本帖最后由 省堂书印专卖 于 2013-8-27 00:56 编辑




李林简介

李林,号省堂,任教于商丘师范学院书法专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五号线群体成员。师从曾翔先生。先后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首届研究生班和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书法课题班”。 200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新世纪全球华人书法大展2002年,第二届流行书风·流行印风大展(征评展)展览2003年,中国书法家协会·首届“敦煌杯”全国书法大展2004年,中国书法家协会·全国首届青年书法篆刻展中国书法家协会·“冼夫人奖”全国书法大展2005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三晋杯”全国首届公务员书法大展2006年,中国书法家协会·纪念建党八十五周年书法展三等奖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中国书法美术大展金奖2007年,翰墨春光·2006-2007书法网年度精英提名展洛阳·河南广西书画名家邀请展200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百位书法名家走进普陀山——中国普陀山佛教文化名家书法大展洛阳·河南甘肃书画名家邀请展2009年,中国国家画院泰安市人民政府·第二届泰山书法论坛暨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书法课题班泰山诗主题书法展洛阳·白马寺全国百人写经邀请展中国书法家网·当代名家网络邀请展青岛·第二届全国(百家)著名书法家邀请展2010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名家百人艺术书法展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中国书法院建院五周年暨中国书法院教学成果汇报展洛阳·白马寺全国佛教楹联展第八届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南潮·北风】南北书坛精英联展2011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全国当代文化名人春联邀请展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经藏——全国书法名家写经展《东方艺术·书法》全国青年书法二十家提名展第四届国际书法年展在北京举办“李林楹联书法作品展”2012年,五号线·五月书会“五五合十”书法联展论文和作品在《中国书法》、《商丘师范学院学报》、《东方艺术·书法》、《中国社会科学院报》、《青少年书法(青年版)》、《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艺术主流》等专业杂志报刊上发表。2008年,入选《东方艺术·书法》“中坚”栏目。2009年,出版专著《谢无量书法艺术研究》。2011年,入选《东方艺术·书法》全国青年书法二十家出版《李林楹联书法作品集》2012年出版《省堂书印》




沈老为李林先生专注《谢无量书法艺术研究》作序



碑趣
——《谢无量书法艺术研究》序言
沈鹏





    中国书法,须臾不离文字。当书法以一门艺术独立存在,却脱离了文字的工具作用,书法以特殊的艺术形式出现。书法本体有无“内容”?如果有,那么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贝尔语)是恰当的。书法的“意味”,或曰“内涵”。书法艺术从本质上说是纯形式的。
但当我们评论历代书法家,常把书法以外的全方位修养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按传统的观念,书法仅为余事。这一点,我以为很大程度上受了儒家“经世致用”、“述而不作”的影响。书法修身养性至关重要,书法家的人文修养、人格魅力为书法家的定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者、诗人、文士以至有作为的政治家等等,他们的书法备受重视。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形成我国历史上的一个传统。书法家的定位上下浮游于书法艺术本身,可以说是一种“背反”的状态,但确是事实。书法家谢无量(1884-1964),也不例外。先生是一位学者、诗人,曾为民主革命奔走呼号,为社会公认。谢无量的著述遍及文学、哲学、诗词等,一生诗作据研究者称有2000余首,留下的只有数百首,令人诧异的是他生前竟没有编自己的诗作,又更没有自选的书法集,是不是也受了儒家传统的“经世致用”、“述而不作”的思想影响,不但书法,而且连诗词也视为余事?谢无量看重他的著述、社会业迹,重于诗词、书法,我以为这样的揣测不会没有道理。但到了今天,作为诗人、书法家的谢无量却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他曾经鬻字,保持着“自写黄庭不换鹅”的心态。他作字不喜盖章,守卫着“柔翰移至情,临风自陶写”的恬淡心境。他“眼底几须知魏晋”,重在一个“知”字,活学无拘谨,重眼界高于手技。宜
乎于右任赞扬谢无量“韵余于笔”了。谢无量的取法魏晋,从大气候来看,是清代至民国时风使然。碑与帖,往上推本出同源,后来的分派,丰富了书法的风格,但如互不相让、自立门户,便使本来宽广的道路变得狭窄。清代魏碑大量出土,甲骨文发现,简牍面世,促使文化学术界大开眼界。这是帖学的衰微又正好把碑学推到了前面。尽管如此,有见识的书法家仍然擅于融合碑帖,追本溯源。谢无量的智慧,在于他不像当时有些书家把碑学当死法,恰如有些拘守帖学末流者沦入馆阁体,实质都是缺乏创造意识的表现。写碑要得趣不容易,谢无量不像有些学碑者,或故作方拙,或颤抖掣笔,而是善于消化博采,既有多种碑帖的汇合,也不乏自我表现,而后者除了勤学,也靠先天气质。谢无量幼时不喜欢束缚思想的八股文,也可以说先天气质使然吧!研究者对于一个有原创力的书法家,倘非要从作品中找到一笔一画的出处不可,就算不上真懂艺术了。人们常说学书法须入魏晋,钻研魏晋笔法,寻求楷书与行草源头,自然是不错的。但扩大来说,学习魏晋不要忘记魏晋文人风范;个性解脱,潇洒出俗,正是魏晋精神的堂奥。谢无量的境界,在根本上与同时代的于右任相通。于右任以“朝写石门铭,暮临二十品”的苦功,又以他的高位,开宗立派的意识很自觉很强烈,成为一代大师。对比之下,在谢无量,堪说无意作书家而自成一体,“无心插柳柳成荫”了。赵之谦《章安杂说》:“书家有最高境界,古今二人耳。三岁稚子,能见天质;绩学大儒,必具神秀。”把二者统一起来,便升入化境。古人推崇大人具赤子之心最为可贵,社会生活如此,艺术如此。有以谢无量书法为“孩儿体”,仅接触到边缘的一角。倘认定“孩儿体”为起点抱住不放,可能走入僵化乃至末流。李林君《谢无量书法艺术研究》成书,嘱我为序。兴之所至,写了以上感想。李林是一位年轻作者,大学期间历史专业的学习,为书法史研究打下了广博的基础。他考察金石学渊源,叙说碑学体系演变,直到详细罗列论述民国书家中的翘楚,将谢无量置于历史的大视野之中,结合谢无量在文学上的成就,在对谢无量书法进行分期研究的基础上,给予比较恰当的定位。书中的谢无量年谱,是水到渠成的产物。本书在2004年定稿后几经增删,其用力之勤与求学之严,读者自有评说。




曾翔老师为《李林楹联书法作品集》作序



心中之有
——《李林楹联书法作品集》序
曾翔






    几位来自外地的朋友和我谈论有关书法的问题,大家论及的多是书法现状如何不堪,学书如何之难,并举例说某某书家的水平大不如前,正如逆水行舟不进而退了。这使我很有些怀疑,难道日积月累的经验没有助人进步,却成了前行的障碍,怕要变成学书之难的借口么?当然不是。
我一向认为心中有比什么都重要。书法之事,或理或象,难以穷说。向来是书为心画,心中无“画”,何而能书?即便是书法作为“有意味的形式”,形式故为躯壳,“意味”却非心中所无而能求得的。无论何种艺术,绘画也好,音乐也罢,见画如面、听音知人,撇开已在历史上占得一席之位的大师不讲,这也该是一个成熟艺术家的标志。对于书法,观书见性,这样的标准似乎又回到古人讲的“神采为上,形质次之”的老话。但这样的老话好些人听得耳朵生茧,逐渐丧失了知觉,心中之有越来越空洞,甚至庸俗起来,不退能进倒是真没有道理了。
    李林是属于心中有的一派。他的书法不仅有强烈的个人语言,更重要的是能传达内心耿介宽厚、形貌朴素生拙的意象。这种意象无论是胎息金文、小篆,还是汉隶、唐楷,在书法的形式语言上,都被他用疏朗宽博的造型和扎实生涩的线条贯穿起来而变得异常生动。他对中国传统中“一画”的把握和融汇的能力,一则取神用意,深入其理;一则不为形束,纯运己意。更有意思的是,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一般很少人用的异体字,这或许成为他让人一望而知的风格,也许重要的不是字形之“异”,而是心中之“有”吧。由此也正说明李林对书法的认识和把握有着非一般的天赋,异体字的运用如果是李林诸多书法形式语言中的一个因素的话,这样的语言不应被单纯看作是一个技巧问题,它最终还是决定于一个书家的才情和格调。才情、格调需要是用心养来的,“用心不深,下笔即俗;养心为用,其格必高”,对于李林的才情和格调我从不怀疑,他的线条、字形攒聚起来的是他内心中的人文寄托和审美追求,他作品中的书卷气息始终是扑面而来的。而那些俗不可耐的东西,最终都是人根本上的顽疾,这也难怪古人讲“唯俗不可医”了。    李林新书对联百幅要选编成书,来电索序,我慨然应允,只是杂务繁碎,一直拖至书将付印,才急忙拿笔来写。想到李林身处师范学院的办公室行政工作之中,从《谢无量书法艺术研究》的成书,到今天《楹联书法作品集》刊印,再看看案头书稿的清样,按照中国人的哲学“夫画者,从乎心也”的理解,还真的就是这么回事儿。



春和景明——李林书法作品展


挹珍阁


      2013年4月28日,春和景明——李林书法作品展在商丘挹珍阁开幕,此次书法展是由商丘书画艺术研究院主办,挹珍阁承办,光明画店、盛世元典拍卖有限公司全程支持。
此次书法展汇集了李林近两年来创作的30余幅书法精品,以楷书为主,兼及小篆和隶书。楷书的创作是当代书法创作的弱项,很难推陈出新,形成自己的面目。李林的楷书以篆隶为体,以颜真卿楷书为用,出入汉魏摩崖碑碣,参以钟繇、欧阳询、褚遂良、王宠等楷书名家,气息古雅恬静。小楷作品犹见匠心,他打破了楷书有行有列的传统章法,也打破了以单字为章法结构基本单位的惯例,改以部首为章法结构的基本元素,不记行列,上下左右参差错落,穿插扣合,一片混沌,也一片生机。俄国的什克洛夫斯基说:“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李林成功的使人们熟悉的小楷有了陌生感,这是对艺术的一种独特感悟。这种独特的感悟在业内引起了关注,也引起了争论,也正是因为争论,才更能体现其价值。李林,商丘师范学院书法专业教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因此他不单单写字,他还治学。沈鹏先生作序、王镛先生题写书名的《谢无量书法艺术研究》可代表他当前的最高学术水平,沈鹏先生在序言中说,“他从考察金石学渊源,叙说碑学体系演变,直到详细罗列论述民国书法家中的翘楚,将谢无量置于历史的大视野中,结合谢无量在文学上的成就,在对其书法进行分期研究的基础上,给予了比较恰当的定位。书中的谢无量年谱,是水到渠成的产物。本书在2004年定稿后几经增删,其用力之勤与求学之严,读者自有评说。”






李林:“心中之有”书无量

班琳丽




   李林,号省堂,商丘师范学院书法专业讲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他先后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首届研究生班和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书法课题班”。
近日,“春和景明——李林书法作品展”在我市宜兴路挹珍阁开展。这是李林继2011年10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展览馆主办的“李林楹联书法作品展”后又一重大书展活动。李林是永城人,永城是书法之乡,耳濡目染,五六岁时的李林已开始学写毛笔字,主要临颜真卿的《自告身》和《颜勤礼》。现在看来,对楷书的练习磨炼了他对毛笔的控制能力。大学期间他以临隶书为主,曾在金农的漆书上下了不少功夫,最大的获益是毛笔沉得下去,杀纸特别狠。2002年,李林在北京中国书法院首届研究生课程班学习时,见到了著名书法家曾翔,这是他书法创作的一个转折点。李林说:“第一次见到曾翔,我的很多观念被颠覆了,有的观念更加清晰了。”这一阶段,李林的书法思想开始成熟。他觉得,前人流传下来的东西,包括当代人的东西都可以作为学习的范本,但在学习过程中要遵循“弃舟登岸,过河拆桥”的原则。今天有的人看似入魏晋、攻帖学,实则以展览为导向而导致的相互模仿居多,没有多少人去关注古法,故“新新”相因,不但面目相似,而且去古已远。当代很多人缺的不是“打出来”的勇气,而是“打进去”的功夫,当然还有“打进去”的勇气与决心。   200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国书法院首届研究生课程班成立了一个篆刻社团——立水印坊,李林是其中的骨干。此后,李林不仅做书法,做篆刻,还做研究。2008年年底,李林关于谢无量研究的书出版,全书十四万字,中央美院教授王镛题写书名,中国著名书法家、美术评论家兼诗人沈鹏作序,这本书在业界的影响很大。谢无量是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书法家、学者兼诗人,有文学、哲学、诗词等方面的著述。于右任赞扬谢无量与何绍基、沈曾植一样,是清末至民国融合碑帖潮流中的代表人物。李林认为:晋唐帖学笔法严谨细腻,可谓之“文”,但易失之柔弱;碑学笔法易得雄强阔大之风,可谓之“质”,但易失之简单粗糙。将二者融会贯通,并从融合走向深入,这就是谢无量的成功之处。沈鹏对李林关于谢无量书法艺术研究的评价极高,言其“从考察金石学渊源,叙说碑学体系演变,直到详细罗列论述民国书法家中的翘楚,将谢无量置于历史的大视野中,结合谢无量在文学上的成就,在对其书法进行分期研究的基础上,给予了比较恰当的定位”。当今书界不少人抱怨,现状如何不堪,学书如何之难等。曾翔以为,对于书法,“心中有”比什么都重要。而李林就是属于心中有的一派。曾翔曾为《李林楹联书法作品集》作序,标题为“心中之有”。他说,李林“心中之有”,体现在书法上,就是其作品不仅有着强烈的个人语言,更重要的是能传达出内心耿介宽厚、形貌朴素生拙的意象。李林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一般很少人用的异体字,这或许会成为他的一种风格,也许重要的不是字形之“异”,而是心中之“有”吧,由此也正说明李林对书法的认识和把握有着非同一般的天赋。异体字的运用如果是李林诸多书法形式语言中的一个因素的话,这样的语言不应被单纯看作是一个技巧问题,它最终还是决定于一个书法家的才情和格调。才情、格调是需要用心养成的,“用心不深,下笔即俗;养心为用,其格必高”。李林书法的线条、字形攒聚起来的是他深藏于内心的人文寄托和审美追求,他作品中的书卷气息始终是扑面而来的。



省堂书语

(一)碑帖融合发轫于清末,至民国成为主流,何绍基、沈曾植、谢无量都是这一潮流的风流人物,他们的成功之处即在于融会贯通。如何才能将融合走向深入呢,我以为最根本处应该是笔法,晋唐帖学笔法谨严细腻,故当时书法淹雅,可谓之“文”,但易失之柔弱;碑学笔法简直,易得雄强阔大之风,可谓之“质”,但易失之简单粗糙;两者兼得方可绍于古人,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晚清以来的成功者无不深谙此理。(二)南宋书坛以学习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为主流风尚,虽延续帖学一脉,但由于书学近人,而古法渐失,终至南宋一朝书学衰微,无一流大师传世。而今天有的人看似入魏晋、攻帖学,但实则以展览为导向而导致的相互模仿居多,没有多少人去关注古法,故“新新”相因,不但面目相似,而且去古已远。李可染老人“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的座右铭,作为一个从事艺术职业的人都是耳熟能详的,但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可染老人为这句话付出的艰辛?很多人缺的不是“打出来”的“勇气”,而是“打进去”的“功夫”,当然还有“打进去”的“勇气”与“决心”。(三)所谓民间书法现在尚无一个明确的定义,有人将之与清代碑学混为一谈,其实不然。《现代汉语词典》对“民间”的解释在此有两种:一,人民中间;二,非官方的。“民间书法”显然应该取“非官方”之意,即传达“非官方”意识的书法。那么碑学所涵盖的好多碑帖、非士大夫书写的一些作品以及一些民间书手的作品就不在民间书法之列了,比如大多数的三代吉金文字是为先秦贵族所铸、书刻精美的北魏元氏墓志是为北魏贵族所刻、一些汉隶名碑如礼器碑、乙瑛碑、史晨碑也是为一些高官显贵所制,他们多无书写者姓名,应为民间书手所书,但他们所传达的却是官方或者士大夫的审美诉求,因此不应属于民间书法的范畴。真正的民间书法的创作主体应是那些生活于社会下层的平民百姓,反映平民意识的文字遗存,如平民的造像记、墓志铭、大部分砖铭文字、刑徒墓砖、黄肠刻石、买地券、大部分敦煌遗书以及那些与统治者和文人士大夫无涉的民间文字遗存等。这些文字与碑学所指的金石文字相比,大多更加粗率自然,绝少束缚,形态活泼、奇趣横生,体现了先民们最真实的书写和结字状态,因清代碑学书法家们对这些文字遗存基本上没有涉猎,所以对这部分作品的师法可以看作是碑学的延续。(四)前人流传下来的东西,包括当代人的东西都可以作为学习的范本,但在学习过程中要遵循“弃舟登岸,过河拆桥”的原则。学习古人的东西就不说了,清人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一些冷碑小品墓志造像都成了他们取法的对象,看来他们的“胃口”远比现在人要好;至于“当代人不可学”的遗训不知是从啥时候流传下来的,但我知道古人不是这样遵守的,王献之肯定学王羲之了,欧阳通肯定学欧阳询了,黄庭坚肯定学苏轼了。
与书法有关的问答李林1.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书法?答:如果从拿毛笔蘸墨汁写字算起,应该是五、六岁。2.促使你学习书法的原因是什么?答:找不到不继续写字的原因,所以一直在写。3.接触到的第一本字帖是什么?答:中学生字帖,柳体。那时候见不到其他字帖。4.身边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非身边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简单理由?答:身边的是父亲,没有父亲的严格要求,我坚持不下来。非身边的人是曾翔老师,第一次见到他,很多观念被颠覆了,也有的更加清晰了,总之当时有点晕,也很兴奋。5.您的书法怎么就写成这样了?答:刚开始写字写的是柳体,没用专业人士指导,只是按照父亲的要求照着象(一种在结构和笔画上近乎苛刻的象)的写,这样一写就是五、六年,之后主要写颜真卿的《自告身》和《颜勤礼》,一直到高中毕业好像就一直在颜和柳的圈子里打转转。后来感觉这一时期只是在写毛笔字,而且写得很死,不过现在看来也有好处,一是对楷书的练习确实锻炼了我对毛笔的控制能力,二是唐楷是一种静态书体,平正是他们的最大特点,长期浸淫其中给自己建立了一个衡量结构变化幅度的十字坐标。大学期间庄桂森老师给我打开了第一扇窗,那时好像以临隶书为主,印象最深的是曾在金农的漆书上下了不少功夫,大学毕业后因为风格过于强烈放弃了,现在想想写漆书最大的益处就是毛笔沉得下去了,杀纸特别狠,还有就是古人的话不能全信,说金农截毫做漆书,有点不靠谱。2002年见到曾翔老师时我写字的一个转折点,2005年就读中国书法院首届研究生课程班以后思路更加明晰了。我觉得前人流传下来的东西,包括当代人的东西都可以作为学习的范本,但在学习过程中要遵循“弃舟登岸,过河拆桥”的原则。学习古人的东西就不说了,清人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一些冷碑小品墓志造像都成了他们取法的对象,看来他们的“胃口”远比现在人要好;至于“当代人不可学”的遗训不知是从啥时候流传下来的,但我知道古人不是这样遵守的,王献之肯定学王羲之了,欧阳通肯定学欧阳询了,黄庭坚肯定学苏轼了。可能是性格的原因,也可能是学历史的原因,比较喜欢古穆一些的东西,在篆隶上用工多一些,写着写着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6.书法占据你业余多少时间?答:上学时是断断续续的,暑假临临帖,寒假写写春联。参加工作后,虽然在学校,但一直上行政班,白天没空闲时间,所以差不多都是晚上活动。7.每年在书法的开销有多大?书法的收入和支出能保持平衡或是还有盈余?答:没算过,不过收入与支出如果单算经济账应该是逆差。如果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去看的话,绝对是顺差。我相信付出与回报应该是保持动态平衡的。8.至今从书法上得到的最大一笔收益是什么(可以使经济上的,也可以是其他方面的,比如说通过书法“骗”到了老婆,或是通过书法调到了一个好的工作单位诸如此类,等等)? 答:说不清楚,当书法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以后,很多事不再像油和水那样泾渭分明了。9.对你影响最大的几句话?几本书?几本字帖?答:几句话?名言警句算的话应该有,不过那都是上学时候的事了。书吗——钱钟书的《围城》,围城定律——钱老夫子真是太有智慧了。至于字帖,还真说不清,只要感兴趣的影响都挺大,没有过分执著于某几本帖,要按类别说是篆隶方面的字帖。10.父母、爱人或者单位领导对你的书法爱好的态度?答:没有他们的支持是不可想象的事情。11.你希望对书法的学习是保持业余状态还是转入到专业状态?答:我大学的专业虽然是历史,但来到商丘师范学院工作后,所从事的教学工作一直是共修课《书法基础》,今年学校又招收了第一批书法教育方向的本科生,我承担了几门主干课的教学任务,这应该是专业状态了吧。12.希望小孩将来练习书法吗?简单理由?答:字是要练的,至于当不当成书法来学习就是儿子自己的事了。理由吗,到时候我可能做不了儿子的主。13.最推崇的古代5位书法家。答:只要你深入下去,古代书法家中“牛人”太多了,著名的就不说了,即使一些客串的也足以让人折腰,象扬州八怪里的李鱓、黄慎,近代国画大师黄宾虹,八十年代初还有争议的谢无量等……14.最推崇的当代5位书法家。答:原来推崇的书法家,近几年有的越写越精彩,有的却越来越找不到北了,所以说不好说…….15.对当代书坛有何看法?其中最厌恶什么?最喜欢什么?答:空前繁荣的表面现象下缺少一些最基本的技术支撑,日益广泛的交流活动缺少最基本的评判标准,群众式的全民运动并不能带来书法艺术的真正繁荣。最讨厌的是拉大旗作虎皮。最喜欢的是看高手出招。16.对书法未来的前途有何看法?答:一路好走。17.对自己的书法有何评价?希望通过书法达到什么目的?答:自己给自己下评语,这是每年年终考评最无聊的事。非要对对自己写的字下评语的话就十个字:正在进行时,正在变化中。希望通过书法达到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写让自己高兴的字,再有什么目的,就是书法之外的事了。18.你身边的书法环境如何?是单干还是有一小撮臭味相投的朋友?答:自我感觉还不错,有一个安定的环境,想看的书都能买到,有“一小撮臭味相投的朋友”可以互相臭美一下(臭一下或者美一下)。19.创作的最佳时辰?答:晚上吧,其他时间也没时间写字。20.对书法工具和材料有什么讲究?是否有些小窍门可供大家分享?答:工具和材料上没什么特别讲究,毛笔以兼毫为主,纸以粗糙一些的,熟性大一些的为主。21.到目前为止最得意的一件事(可以不关书法)?答:人生得意须尽欢,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得意事本来不多,但要排个一二三四还真不容易……刚有个儿子不知算不算,我觉得那是生的延续。22.创作的成功率高不高?创作一件得意作品时,是否觉得老子天下第一?用别的一件事来描述这种感受。这种得意能保持多长时间?几个小时,几天,几周或是更长?答:成功率不高,因为工作忙,经常没感觉。得意一下还是有的,不过没有天下第一的感觉,因为这时候我会拿出其他人的好作品比一下,在这种比较之下恐怕谁都不会翘尾巴了。类比一下,不一定准确:哈哈,今年我比去年强,考上XX大学了,转身一问,他考上清华大学了,她考上北京大学了,那个谁谁谁考上研究生了……23.现在阿拉丁神灯在你手上,你可以许三个愿望,它都能帮你实现,不过只能是书法方面的。你许吧!答:第一,能不上行政班就好了;第二,能出去上学就更好了;第三,书房能再大一些也不错。

孤竹白云山人 发表于 2013-8-23 08:01

{:1_277:}{:1_277:}

省堂书印专卖 发表于 2013-8-23 15:02

回复 2# 孤竹白云山人


   多谢先生关注!!!{:1_122:}

省堂书印专卖 发表于 2014-6-8 12:51

{:1_12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省堂李林先生个人艺术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