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峰 发表于 2013-9-16 11:11

金秋映月——天津李向群先生书法展

本帖最后由 李晓峰 于 2013-9-16 14:36 编辑

李晓峰 发表于 2013-9-16 11:14




李向群先生艺术简介

李向群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天津市职工书协主席、河东区书法家协会主席、河东政协书画院执行院长。作品入展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五届楹联书法展,全国首届公务员书法展及天津市各项重要展览,曾荣获全国职工书法大赛二等奖,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天津展区金奖和天津庆祝建党90周年书法金奖等。作品被多家博物馆收藏,2001年被天津文联授予“中青年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

李晓峰 发表于 2013-9-16 11:16

书法苦旅不懈追求
                     诚学“争艳非吾志,亦不妒群芳。来日结硕果,何须吐馨香。”这是前人孟昭宫咏颂无花果的诗句,道出了其澹泊名利、宽厚仁和、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我觉得,以此来观照津门书法家李向群的人品及艺术追求,无疑是十分贴切的。书法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伟大的创造。它蕴涵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血脉、气质、精神与审美追求。其传达的并非仅仅是点画结体的文字信息,而是融合了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时代印记,同时,也是书法家笔墨功力、情感抒发和文化艺术修养的综合体现。历代成功之士的经验反复证明:翰墨人生之路,意味着毕生的投入、付出和牺牲,不断地品尝寂寞、艰辛与痛苦。然而李向群先生却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这条书法苦旅,他自甘寂寞,默默耕耘,百折不挠地追索探求,体味着翰墨人生的苦辣酸甜。他是那种做事勤恳踏实,为人低调,不干则已,干就干到底,“认准一条道跑到黑”的人。由于家庭的熏陶,使李先生从小就与书法结下不解之缘。几十年来,他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和点滴空闲时间都投入到自己钟爱的书法学习上。他坚持临池不辍,常常忘情地临习到天明。他拜师访友,向他们虚心求教,天津著名书家宁书纶、趙云起、孙伯翔、唐云来等都给予他精心指教。他从不放弃任何一次学习、提高的机会,艺术博物馆是他常去的地方,历代名家碑帖让他着迷,流连忘返。北京等地举办高水平的展览,他都赶过去观摩学习。为了学习、研究于右任标准草书,他多方购买、收集、整理资料,用三年时间编辑了一本《标准草书字汇》用于学习、创作参考……。多少严冬酷暑,多少不眠之夜,多少心血与汗水的付出,他都不离不弃,无怨无悔。这种对传统书法艺术的挚爱与坚持不懈的求索精神,不正是李向群先生成功的重要原因吗!根据多年的学书经历和个人的审美意趣,李先生把主攻方向选在了草书的学习、创作上。有过学习书法经历的人都知道,草书是书法中最具艺术性与抒情性的书体,然而也是最吃功夫,最难以把握的书体。看似率意自由,实则最讲法度。一点一画一钩一折的变化,都是法度内的自由。一挥而就、随心所欲的书写,是需要经过长期扎实的基本功修炼,尤其对点画线条质感、表现力和草法的高度娴熟,还需要思想情感和修养火候的把控。只有达到“无法而法”的境地,才能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因此,草书的创作被人们称为“戴着镣铐跳舞”。多少人望而却步,知难而退。也有一些人急于求成,“任笔为体、聚墨成形”,以薄弱之功标新立异,走入流滑、野俗的歧途而不能自拔。李向群先生时刻警醒自己,草书之路漫长而艰辛,没有捷径可走。一旦步入歧途,就会堕入“铺满鲜花的陷阱”之中,必须扎扎实实地走学传统、临古帖、求法度、立根基的正确道路。为此,他追根溯源,在草书的源头─篆、隶及章草经典碑帖的学习、研究上狠下功夫。长期浸润在周秦金文、《石鼓文》、汉隶《张迁》、《礼器》、《衡方》、《石门颂》等名碑、章草《急就章》、《月仪帖》,《出师颂》、《平复帖》及近代章草大家沈曾植、王蘧常等法帖之中,尽情地吸吮着古代先贤们的丰富营养,打牢坚实的基本功。而对唐代及以后的草书名帖则是读临结合,以读为主,比如孙过庭《书谱》,张旭《古诗四帖》,怀素《自叙帖》、《小草千字文》,黄庭坚《诸上座》、《松风阁》、《廉颇蔺相如传》及王铎《草书诗卷》等,注重领悟这些草书菁华用笔节奏韵律、笔墨情态气息和审美意境的奥妙。同时,他从欣赏京剧、交响乐的演出和舞蹈的表演中,感悟草书的节奏美、造型美、韵律美及意象美;从游览祖国大好河山、自然万象中“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感受生活、感受自然,从而真正领悟草书世界的真谛。我们每每欣赏李向群先生的书法作品,都有一个突出的感觉:每篇面貌、情态各异,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不论是古朴浑厚的章草,爽劲灵动的今草以及跌宕起伏、激越飘逸的大草,我们都能从中品味出古典传统的法度元素、情感波澜的涌动,感受到不同于别人的那样一种质朴清新、恬静文雅的艺术风格。我想,这也许就是李先生多年来苦苦追求的审美情趣。也是他努力在古人、时代与个人之间寻觅的契合点。说到底,是他个性、人品、修养、追求的综合体现和自然流露。说到自己草书学习、创作的体会,李先生深有感触地说:“草书创作最忌千篇一律,以不变应万变,过早定型,‘作茧自缚’。古人倡导创作要‘意在笔先’,我是非常赞同的。动笔前要做足功课。从文字内容、作品形式的选择到情感的酝酿,都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对草法更要严格把关,反复推敲。创作时,心里有底,才能放开笔墨,尽情挥洒,创作出文字内容、笔墨技巧、作品形式与情感抒发相契合的作品来。有个性面貌,有真情实感,作品才会有感染力。”孜孜不倦的努力和追求,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他的作品先后入展天津历届展览及全国第七届书法展、第五届全国楹联书法展、首届全国公务员书法展及中国(天津)书法艺术节展览等,并获得了全国第二届职工书法大赛二等奖、第14届全国群星奖天津展区金奖、纪念中国共产党90周年天津美、影、书展览金奖等。作品还被多家艺术馆及国内外人士收藏。2001年11月,天津市文联授予李向群先生“中青年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市楹联学会也评选其为“津门十大联墨家。”由于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成绩突出,还受到中国书协的表彰,被评为“中国书法进万家先进个人”。面对接踵而来的成绩、荣誉,李向群先生依然保持一贯的低调和谦逊。在物质生活上他随遇而安,很容易满足,但在书法艺术的追求上却是永不满足,对传统文化艺术常怀敬畏之心,时刻以严谨、苛刻的眼光审视自己的创作,使创作过程成为不断否定、不断丰富、不断提高而充满活力的过程。每次写的不少,但自我感觉比较满意而暂时留下来的却很少,被撕掉的作品常常塞满纸篓。即使是一些已经参展、获奖的作品,随着个人眼光的提高,也被他毫不犹豫地处理掉。为此,他自嘲地给自己书房起了个雅号“纸篓斋”。有些人对他的作法不解,觉得可惜,劝他拿去换钱多好。但多年来深深了解他的同道书友,都对李先生几十年潜心翰墨,勇于不断自我否定的精神十分敬佩。面对市场经济大潮背景下,文化艺术界追名逐利之风甚嚣尘上,李先生却能“独善其身”,保持难得的清醒,确实不易。我们从他那一方方镌刻有“平常心”、“自甘寂寞”、“顺其自然”等名言警句的闲章中,不难品味出他的人生态度与艺术追求,也许能从中找到一些答案。李向群先生常说:“书法是一门艺术,更是人生文化修养的高境界追求。即使我们以毕生的精力与心智,去修炼,去追寻,都不见得能够达到什么程度,我们只能享受过程。在这条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投机取巧、沽名钓誉只能是自欺欺人。还是革命导师马克思的那句名言说的好:只有那在崎岖的小路上不懈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李向群先生在书法道路上永远不会满足,他正以长期艰苦磨砺而形成的坚韧性格和执着精神,朝着自己的理想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进着。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着他在书法艺术上不断攀登新的高度。

李晓峰 发表于 2013-9-16 11:17

回复 3# 李晓峰

李晓峰 发表于 2013-9-16 11:19

回复 4# 李晓峰

李晓峰 发表于 2013-9-16 11:21

回复 5# 李晓峰

李晓峰 发表于 2013-9-16 11:21

回复 6# 李晓峰

李晓峰 发表于 2013-9-16 11:25

回复 7# 李晓峰

李晓峰 发表于 2013-9-16 11:28

回复 8# 李晓峰

李晓峰 发表于 2013-9-16 11:29

回复 9# 李晓峰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金秋映月——天津李向群先生书法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