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才 发表于 2013-11-27 13:47

苏州园林之水之妙用

“咫尺山林” 旷奥交映          ———苏州园林之水之妙用 当游走于苏州园林之中就会觉得原本零零散散的房屋、树木、花草、小桥不知怎的被一条条无形的纽带所连接,反而觉得疏密有序、错落有致,如画般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记忆之中。是什么将其联系呢?水,就是其各种纽带中最重要的一条。亚里士多德认为,“美与不美,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分别就在于美的东西和艺术作品里,原来零散的因素结合成为统一体”,而苏州园林中的“水”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将苏州园林中各种零散的因素结合成统一体的纽带。    在苏州园林中的物质性建构序列中,水不但可以发挥其分割空间的审美功能,而且还可以起到衬托环境、引导游者思想的审美作用。在狮子林水体上有一观瀑亭,此亭建于水面之上、曲桥之中,之所以叫观瀑是因为在狮子林西北处的假山上有一水口,泉水飞落直下,激起水雾如岚,后灌入水面,此处为观此瀑布的绝佳之所。如此亭不建在水面之上而是造于地面,此处的意境绝不会有现在的感受强烈。因为在置身水面之上观看瀑布飞流直下,首先知道此水之来源,这是中国绘画美学、园林美学中很重要的一点,正可谓“作山先求入路,出水预定来源。”其次是眼见四周皆水,耳闻瀑声喤喤,顿感水面更加宽阔,瀑布更加壮丽。再次为瀑布垂直流向,而水面为水平铺之,这一横一竖的布置为绝好搭配,古语有云“画有一横一竖:横者以竖者破之,竖者以横者破之。这两个“破”前者称为“透领”,后者称为“穿插”。作为此处主体的瀑布正是以竖破之,即发挥它此处景观的主体作用,又发挥它制高点铿锵有力的透领作用,使之成为一个完美的意境空间。    苏州怡园的水岸处理是十分生动的。游人如若环绕园内水岸,园内景致可游十之七八。步入怡园“南雪亭”后便见院内水岸蜿蜒,绕岸一周景致颇多,廊、亭、斋、舫、山、桥,古木参天、怪石嶙峋。水岸南面一带均为游廊,其间穿行于“可自怡斋”、“碧梧栖凤”等建筑。在游廊左右均为廊柱,游人可左右观之。过“面壁亭”后,眼前景物顿感精致,水面忽然变得小而清秀,游廊左面也由开阔而变成粉墙。曲行至“舫斋赖有小溪山”又见一小湖面,可观对面之亭及远瞻“小沧浪”。之后便可踏莎而行于土山小丘之曲、潜隐古木草莽之间了。其间可仰望山巅古树,可俯视碧水映云,可近观春水拍岸,可远瞻楼台映水,此情此境不让瀛洲、蓬莱。真可谓“仰接层霄,俯瞰碧水,如登妙高峰上,北固风云,海门风月,皆归一览”。  江南园林虽小,但如诗之佳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有不尽之意,寥寥几句,弦外之音犹绕梁间。与那些长歌慢调的大园相比,江南园林更有天然优势。由于水体在物质层面上的这些作用,使得园林更富于画意,更能引人入胜。也更能在视觉和精神上导引人们发现美感受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州园林之水之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