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人 发表于 2014-7-27 10:46

请尊重书画家

                              請尊重书画家

      索画,白要也。索画者,古今有之,当今渐盛。人已不以为怪,反以不予画者为怪。世之咄咄怪乎哉,索画者往往若无其事,大言不惭,每言必曰'此画送吾乎’,‘此画吾喜爱尤甚’,‘君尚欠吾精品一幅’‘吾之新居留墙待君之画耳’。。。。其言之下,语言如自家之物,自家仆般之意满志得,探囊取物,不可推却。作画者之不满与愤怨却无从表达,发泄。

      君可听说有人对养猪的说;'你养的猪要送我吗?”听说过对耕者说;‘你种的香米我喜欢,秋天送我两担'吗?有听过对造车者说;'你还欠我宝马一辆'吗?听说过对造房者说;“我家数空之人正等着搬进你的房’吗?为何独独对作画者白拿白要呢?
索画者却说;我喜欢你的画,你就得高兴地让我喜欢,让我拿。呜呼!难道你喜欢女明星你就得让她高兴的让你摸么?你喜欢别人的老婆就得让人高高兴兴的送给你睡吗?对任何人的尊重,对任何人的劳动的尊重应该是做人之首要,绝非是你喜欢而我不喜欢的强迫症发作。

      作画者,世上最可怜虫也。为得艺术之理想,终年累月,抛家弃子,熬更打夜,呕心沥血,耗资尽银,尚且未必有所正果,遇有豪抢强夺则无异于天灾人祸,已所不保,哪还有精力用豪银上孝父母,下育幼童,更何况回馈社会,发展文化呢?

      作画者,外人以为终不过一技术手艺耳,其哪知作画者张张画作实为一段生命,一堆心血也不为过。作画者之生命,作一张即少几日,人不惜之,吾必自惜,人不重之,吾必自重。白索之画,人不以为贵反以为贱之。而索画之人,自以为贵,而吾必贱之。

      作画者,不如富贵之贵,不如官者之尊,不如商者之富,不如兵者之强,不如二代之狂。唯有一条冷板凳,十年寒窗天下知!如此贫寒,势弱,孤单,无助之书生,汝等忍心么?汝等真的忍心么?

         朋友开饭店,你吃饭他收钱,大家觉得理所当然。

          朋友开文具店,买文具他收钱,大家觉得理所当然。

      朋友开服装店,买衣服他收钱,大家觉得理所当然。

      朋友的书画作品收钱,大家会觉得“这个朋友怎么那么吝啬”

      饭店打折,大家说:“这个朋友真好”。
      文具打折,大家说:“这个朋友真大方”。
      服装打折,大家说:“这个是真够朋友”
      书画打折,大家会觉得“这个朋友有点小气”

饭店说:“以后来我这吃饭,全免费!”大家说:“不行!你是做生意的”
文具说:“以后来我这买文具,随便拿!”大家说:“不行!不合情理的”
服装说:“以后来我服装店,全部任穿!”大家说:“不行!哪好意思啊”
书画家:“以后有什么要写画的就找我帮手!”大家说:“好的,谢谢啦!”

       大家看到物质,看到饭菜,看到文具,看到服装,认为这些都是要钱购买的。但有一种行业,大家都看不到它的物质与劳动,就是书画当大家看到一张纸,上面只有些颜色和线条,便认为这只是一张有图案的纸。

      其实,书画家的那张纸,就是饭菜,就是文具,就是服装,就是生存的手段。饭店靠饭菜为生。
文具店靠文具为生。服装店靠服装为生。

      同样,书画家就是靠写字画画为生。当大家吃了饭,买的东西,穿了衣服时,便大大方方的付款。
当大家让朋友写字画画的时候,却只是说“很简单的,随便弄一下就行了,很快的”我不想告诉你们,书画家们已经听了上万个朋友说同样的这句话。
现实上,书法家的这“随便弄一下”,却是更比那碟饭菜,那支笔,那件衣服,来的更苦更累。出卖的不是那几元的成本,而是时间,是精力,是健康,是体力,是脑力,是消耗生命。只是书画家都躲在深夜的房间里付出,埋头写画,大家都看不到,到大家看到的时候,就成了大家认为的几个墨色和线条而已。
       书画家很善良,不敢跟大家说“不”,因为说了“不”,就成了吝啬的人。
      书画家很善良,几秒钟的“没问题”,换来是几个昼夜的通宵生命消耗。
      书画家很善良,什么都答应大家,因为你们是我们的好朋友。

      每个行业都要相互的尊重各自的劳动成果,不然会折杀我们之间的职业道的底线的红牌。
所以,希望你们也要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没有我们哪有满屋的艺术气氛和高雅的格调!

风正行远 发表于 2014-7-27 11:30

{:1_277:}{:1_277:}

李翠 发表于 2014-7-30 14:58

精神病艺术家
艺术家身边的“阴谋”
赵无极曾说:“要画画吗?先把舌头割掉!”当然这只是是一句夸张性的玩笑话,却极为精辟、发人深思。以下文章认为,书画艺术自身的规律决定了从事者必须耐得住寂寞,必须踏踏实实修炼基本功,闭住嘴、关上门,心平气定地培养自
身的综合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写好字、画好画。真正有出息、素质高的书画家就应该躲在自己的作品后面,让作品说话。书画界真正需要张大嘴巴、努力发挥“舌头功能”的只能是批评家。
“画家应该割掉舌头”有感
这话是著名旅法画家赵无极先生说的。原话是:“要画画吗?先把舌头割掉!”当然,它只是一句夸张性的玩笑话——当画家又不是做太监,必须先除掉某个器官才够资格。但笔者以为,这句话很精辟、很生动、很振聋发聩、很发人深省,尤其是针对当前的中国书画界很有警示意义。因为,现在我们的中国画坛、书坛,虽然的确是空前的百花齐放、繁荣昌盛,但毋庸讳言,也是空前的混乱喧嚣、无秩无序,许多书画家太浮躁、太浅薄、太庸俗、太热衷名利、太唯利是图、太爱炒作、太致力于宣扬吹嘘自己。不客气地说,当今书画界已经完全变成闹哄哄的大市场、大舞台,包装打扮、表演作秀之举令人眼花缭乱,叫卖吆喝、广告推销之声震耳欲聋,堪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具体手段则各有高招,端的是五花八门、登峰造极。君不见,刚刚会涂抹几笔的初入门者,就敢大言不惭地妄称“国际著名”;明明只是才能平平、小有成绩者,就敢指天划地、故弄玄虚地自我标榜“大师”、“泰斗”……
当年鲁迅先生曾谆谆告诫“不当空头文艺家”,而上述这些人的所作所为,恰恰表明他们是在争先恐后地抢当“空头文艺家”。物质的诱惑、利益的驱动、市场的哄抬和拥趸的阿谀,使他们日益沉溺于自己编织的“假大空”的虚妄幻境之中。
书画界这种荒唐、混乱的不正常状态,很有些像《儒林外史》中迷乱心窍的范进,因此非常需要赵无极先生这样的人挺身而出,仿照胡屠户那样——猛击一掌、大喝一声,才能“如梦方醒”,恢复正常。
割掉舌头没必要,少说话则是必要的。因为,归根结底,书画艺术不同于靠嗓子、舌头吃“开口饭”的演艺界,而纯属“手艺”,即必须通过手来进行创作(个别残障人士用脚作书画属于特例)。而且,书画艺术自身的规律决定了从事者必须耐得住寂寞,必须踏踏实实修炼基本功,闭住嘴、关上门,心平气定地培养自身的综合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写好字、画好画。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试看那些静静躺在博物馆、美术馆中的历代书画精品、传世名作,并不会长嘴巴说话,更不会发布自吹自擂的“广告语”、“解说词”,但是它们像磁石吸铁一样,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观众,靠什么?无疑是靠其巨大的艺术价值和永恒的艺术魅力。
历史和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真正有出息、素质高的书画家就应该躲在自己的作品后面,让作品说话。要坚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烂鱼”终归不能“充蔬”。

书画界的实践证明,某些当事人慷慨激昂、唾星四溅、搞得沸沸扬扬的事件一旦尘埃落定,其实并没有多大积极意义,往往不过是浪费自己精力和别人时间而已。比如:所谓“南北宗”的划分和争议,碑帖之争,是否应该借鉴西画之争,关于写生、素描的争论,笔墨是否“等于零”,中国画是否“濒临穷途末路”,“打造今楷”……
无不如此。至于热衷拉帮结派立山头,以己之长攻他人之短,纯属门户之争、派别偏见,就更加谬误了。
书画界真正需要张大嘴巴、努力发挥“舌头功能”的只能是批评家。批评家相当于“裁判”、“园丁”和“啄木鸟”,他们的舌头如果被强行“割掉”,或仅仅具备吃饭、接吻和唱颂歌的功能,那才是中国画坛、书坛的大悲哀、大不幸和大危机呢!


李翠 发表于 2014-7-30 15:03

不曾想,一个普通的当地书协换届——陕西省书法家协会新一届领导成员超过了60人,却引来了轩然大波。近日,就连在西安的字画店中,字画商们对当地书协换届十分关注。一位店主直言不讳地说,当不当书协副主席肯定影响作品价格。
事实上,普通书协的换届,折射的却是这个收藏市场的面貌。一位书法收藏家却对此了然于胸:“我们过去是‘欣赏字画’,现在流行的是‘听字画’了。如今书画作品的艺术价值已经退居次席,关键是看谁创作。”
“人下台了,行情肯定会跌”,在中国的当代书法市场上也算是一个“潜规则”。一位业内人士举了一个例子:当年一位书法家曾是中国书协副主席,一张字差不多就要2万多元。后来,换届下来后,他的字马上变成了一张七八千元。
艺术品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商品,因为它的个性差异之大,加上其他种种因素变化的不确定性,其价值往往不能够简单地规范。而作为市场来看,根据有关艺术家在协会中的职位,来判断其价格也有着一定的合理性,比如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历任领导中,舒同、赵朴初、启功等,都是因为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而被推选为本领域协会的负责人,而其市场价格也是对于市场价格的最好反映。
然而,现在的一些人却为了使得自己身价上升,现在协会内部混个一官半职。这些人的作品虽然在任的时候,往往受到众人的追捧,但主要从位子上卸任下来,市场则立刻呈现出“树倒猢狲散”的局面。
究竟这股看“官位”论价格的风气从何时开始不得而知,但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艺术品市场重新启动,近年来更是逐步走向火爆,越来越多对于艺术不了解的人进入这个市场,从各类协会的“官位”去寻找精品,无疑成为了一个“捷径”。与此同时,由于送礼市场需求的存在,对于许多准备送礼的人来说,赠送专业协会领导的书画作品,无疑更有面子。事实上,个别当代名家的书法已经超过清代一些名家的书法价格,这就是官场附加值的作用,毕竟现在的书画市场中,礼品消费无疑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无疑也助长了对于书画市场“官位”的追捧。
早在2008年的时候,湖南书法家协会公布的一份“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价格表”。就在社会上引起过热议。而今天,陕西省书法家协会新一届领导成员超过了60人,这无疑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现在,只要有一定的声名地位,或一定的官阶职务,或一定的财富资源,他的书画作品就立马身价倍增,畅行无阻。还有一些人,只要舍得花银子,入展、入编、出书、封号、颁奖,立马兑现,在协会中谋个一官半职也不是难事。
中国的书法传统,原本倒真是官员和书法家不分的,书法作为士大夫雅玩的“余事”,不少官员本身就是书法家:颜真卿官至太子太师,其书法不为古法所束缚,自成“颜体”;米芾官至礼部员外郎,其书法篆、隶、行、草、楷各体皆能,行草造诣尤高。这样的名家不胜枚举,然而,当他们的官职成为历史之后,他们的书法地位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越来越被后人所重视,关键就在于他们作品中所存在的风骨。书品亦如人品,王羲之身处乱世,能够坚守信仰和节操,不事权贵,人们认识王羲之的书法之美,更重要的是认识到作为文人应具有的正气和风骨。
习书者要想成为“家”,首先必须具有丰富个人修养,带着他们各自的性情。书法要被认可,靠的不是泡沫喧嚣,而是需要丰富的学养和不阿不折的风骨,这两点是书法的精神核心。没有这个核心,书法仅仅可以作为装饰品,而不会成为精品。书风与人品齐美的书法,才是艺术的至高境界。



李翠 发表于 2014-7-30 15:04

近些年由于书画热,书画高研班也遍地开花。日前,刚刚结束的“清华美院美术理论研究与书画创作高研班、书画艺术创作高研班2014年夏季师生作品展”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此外,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等各大美术机构形形色色的高研班也办得如火如荼,短短数月的学制,高达几万元的学费,却吸引了很多慕名而来的学员,到底高研班有什么魅力?为何会有如此多的画家热衷于此?
书画高研班鱼龙混杂
书画高研班到底有多少呢?你在网络上搜索一下关键词“书画高研班”,整页面都是高研班的招生广告。从央美到中美、从北大到清华、从国家画院到北京画院,从中国美术家协会到各地分协会等各大艺术研究院,可以说一个没落下,都办有各种各样长期的短期的、脱产的非脱产的、有证的、名人的各种高级研修班。此外,还有大量的名家导师工作室。粗略统计,北京的高研班每年达数百个。
大量书画高研班的开办鱼龙混杂,很多书画高研班名义上是官办,实际上许多依附着或打着高校、艺术研究院、画院的旗号,所以除了由学校正规举办的高研班,还存在着各种借着该学校名义民办的高研班。这类班良莠不齐,真假好坏、官办民办难辨。
书画高研班招生情况也存在着乱象。据北京商报记者调查,一般一个班招生从十几人到三四十人不等,一学年收费一般为3万-5万元,最高可达12万元左右,该费用只是教学费用,不包括学生食宿等其他费用。高额的费用并没有有效的限制招生条件,除了部分官办的高研班有严格的筛选条件,限定招生人数并择优录取、审核创作能力和作品质量等,其他很多民办的高研班虽然在招生简章上提出招生需通过作品审核,但其实并不要求作品的质量。
在业内人士看来,进入21世纪,中国画的教学又呈现出新的特点,除了原来的学院教育外,社会办学蓬勃发展。许多艺术研究机构、画院和综合大学等纷纷办起了各类成人中国画学习班或高级研修班。近几年中国画市场的迅猛发展导致了中国画的学习热,从而加剧了中国画教学的火爆局面。在当前的中国画教学类型上,呈现出学院教学、高级研修班教学、成人大专班教学、老年书画班教学、书画函授教学等多层次、多渠道的中国画教学模式。从目前情况来看,许多书画高研班的质量和效果在不断打折扣。这些高研班大多标榜弘扬艺术、规模不一、学制各异,共同之处则是收费高昂,动辄以数万元计。培训结束之后,学员能够领到一纸结业证书,但这些培训不能纳入国民教育序列,结业证书的作用也就相当有限,在地方上或许可以成为炫耀的资本。
火爆背后各有猫腻
现在高研班可谓数不胜数,多以赚钱为目的,而参加学习的学员学习目的各不相同。业内人士指出,书画高研班面对的市场主要是一些小有成就、薄有资财,而又缺乏艺术圈正规院校经历的所谓“非主流”画家。其中,有大部分学员是为了拜个名师,图个虚名。拜入这些画家门下,日后便可自称“我是某名家的弟子”。这样能提升自己的名誉以及卖画价格,高额的学费自然成了成名过程中的前期投入;也有很多人希望通过高研班的平台开阔眼界,积累人脉,进入主流的艺术圈,“混个脸熟”,对于自己事业的发展无论如何都是一笔积累;也有的学员想法单纯,只为真心求学,提高技法,但这类学员所占数量较少。还有部分学员只是闲来无事,开开眼界,混个结业证书而已。因此,花不菲的费用到这类高研班学习到底对个人有什么作用,对艺术发展有什么作用,只能根据个人情况和需要而取舍了。
蓬勃发展的艺术培训市场一方面满足了有需求的学员;另一方面又给很多人带来了敛财契机。很多人在高研班借名家任教之名大肆渔利,譬如某高研班声称保证名家授课,但其实老师就是蜻蜓点水式的教学,平时就是自己画,老师有时间主要点评一下作品,指出一些不足,有的班基本就是某个大师挂个名,只有开学和结业时才能见到大师的庐山真面目,其余多由辅导老师来指导,更有甚者有些老师的水平还不如有的学员高等等。
专家指出,现在的高研班,也就是中国画高级创作研修班,有一定炒作的成分。当下类似高研班这样的文化产业应运而生,可能有些单位是为了增加收入,当然也有普及美术的因素在里面,但是层次不同,画家上高研班,有些是为了考学应试、有些是为了提高水平。但近几年的国画高研班和导师工作室教学从培养学生人数、学术影响、社会效应等方面都在中国美术界产生广泛影响,深深地影响着这一时期中国画的教学、研究、交流和创作。高研班只是一个过渡时期的一种现象,每个美术院校都在招收硕士和博士生再加上高研班,都属于中国画教育的范畴,体制内和体制外两条路双行。
“大棚效应”亟待打破
遍地开花的高研班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很多高研班、工作室成了名利场,成了一些人沽名钓誉的工具。高研班发展到今天,不过是区区几年的光景,对一个“婴儿”很难求全责备。对此,专家认为,高研班作为学院教育的补充,社会办学把原来美术学院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平民教育模式,大大增加了国画爱好者学习和提高的机会,也带来了书画的繁荣。但高研班区区几年就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对它进行规范和约束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半步斋主 发表于 2014-8-16 00:12

房地产市场寒风劲吹,黄金市场让中国大妈欲哭无泪,股票市场仍然处在漫长的冬季,闻钱而动的资金如困兽奔突在路上。漫漫钱途,路在何方?韵味深远的意境、诱人的高收益,书画品让投资客看到了金色的曙光。业内专家指出,最近几年,书画投资的年收益率预计将保持在30%左右。正是因为拥有诱人的高收益,投资书画的人越来越多了,但是,这类“小众性”艺术品投资并不是给所有投资者都能带来收益,面对飞涨的价格和热闹的市场,更多的人一片茫然。那么,到底该如何投资书画?初涉书画市场需要注意什么?投资者应选择怎样的作品来作为投资对象?

  A、书画市场迎来黄金时代

  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形势低迷,书画市场却初露春光。国际著名艺评家、香港云峰画苑董事长郭浩满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十年是中国当代书画市场发展的黄金时代。
  他认为中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通道,未来十年会是中国书画市场发展的“黄金十年”。郭浩满表示,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现在,中国书画艺术品经历了黄土价、铁价、铜价,目前处于黄金价和铜价交替的“黄铜时代”。以画虎闻名的冯大中的一幅画作当年也才几万元,如今每平方尺就要数十万元。
  与之相应,中国艺术品消费市场也在不断扩大。数据显示,目前拥有3000万元存款的中国家庭数量大约有60万个。按照5%的资金用于书画艺术品投资的比例计算,大概有9000亿元。
  在书画供应方面,“在中国老中青三代的书画家中,具有市场价值、艺术定位的也就两三百名左右。”在金城珠宝古玩城经营书画的李老板说,这些书画家满足上述60万个家庭的艺术欣赏需求远远不够。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中国当代书画市场,像何家英、王明明、冯大中、刘大为等画家的作品价格正保持稳定上升的态势。不过,这些艺术家们的作品可谓一纸难求,普通投资者可以把目光转向一些在市场出现不多、关注度不高的书画家。

  B、书画市场暗流涌动

  天上不会掉馅饼,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书画市场概莫能外。由于书画的特殊性,其投资风险远远大于其他品种。众所周知,书画板块目前是艺术品市场最大的热门品种,但赝品比例也最高。近日在《百家讲坛》开讲《写实徐悲鸿》的知名收藏专家吕立新在节目中谈到:近年拍场上的5000徐悲鸿作品,仅有5%是真迹!换言之,只有250件是真迹,其他都是假的。在“赝品占八成”的书画拍卖市场,即便是老玩家有时也很难保证不失手,对新手而言无异于刀口舔血了!
  中国国务院公共关系协会学术委员、北京黄河画院院长申晓旭对记者说:“书画是高门槛收藏,把书画简单地当股票来炒是肤浅和错误的。这两年一些人看到书画行情快速飙升,天价不断,受到诱惑,觉得买幅画既高雅体面还能升值,于是纷纷跑到这个市场里妄想分一杯羹。但是,书画绝不是普通的投资对象,没有专业的鉴别眼光,买来的往往是三流的赝品。现在国内的一些艺术基金和艺术投资机构也不加分辨地狂热追逐高价书画拍品,这是一种十分愚蠢的投机行为,蕴含着很大的风险,必将付出惨痛的代价。当然,在一个投机的市场中,有时赝品也不乏赚取差价的机会,但从长久看靠博傻来投资书画注定是输家。”
  在炙热的市场氛围下,尤需提倡理性投资,把风险摆在第一位,升值、赢利放在第二位,尤其对新入场的新手而言。否则你买了10件拍品,如果眼力不济的话,只有2件是真迹,8件假的,那2件真迹再如何升值,将来你也是赔钱的。如果碰上全是赝品,连翻身回本的机会都没有。只有先控制了风险,保证资金的安全性,才有机会收藏到真品来升值赢利。在一个假画占80%的市场里,每一个买家都应该问一下自己:你有多大胜算?

  C、投资书画要有精品意识

  在书画收藏界,书画投资的最大风险是买进赝品,所以,不要急于求成。真迹买贵了并不可怕,一幅名家的画只要是真迹,多花几十万元没有什么,将来画总会升值,只是升值多少而已。但买张假画,就分文不值了。
  很多收藏爱好者被字画真假问题所困扰,真假为什么难以鉴别?在兰州隍庙经营字画的张先生表示,除了眼力问题,不可过于贪图便宜。尤其是入门新手不要总是幻想捡漏专挑小拍卖公司淘宝,或听人家讲故事,以为市面上三四十万元的作品花十来万元就能得手。相对而言,大的拍卖公司卖画,真品率高,特别是大拍,比如嘉德、保利、匡时等的春秋两季拍卖会。在这些大型拍卖公司买一些中小名头书画(单件拍价50万-100万元),通常能买到真迹。其中,现当代书画作品由于年代较近,而且有些作品的作者也仍健在,所以真伪相对容易分辨,但投资者仍应注意规避风险。
  选对书画家是书画投资成功与否的关键,对于书画收藏了解不深的新人来讲,弃热求冷,收藏非热门画家作品,追求中长期回报,无疑是更佳的选择。专家表示,越是热门的,假画往往就越多。目前,市场上流通的齐白石画作96%是伪作,所以,如果你不是研究齐白石的专家,不如去选择有潜力的名家作品去收藏,这类画家也很有名气但目前价位、行情还不是很高,收藏风险小,未来升值空间较大。
  对于如何选择有潜力的艺术家,张先生给出建议,书画家是否选对要最终让市场说话。判断时,除了考虑作者的得奖情况、画作透露出的品位和意境,最关键的是要看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当然,投资者要有前瞻性的眼光,除了考评该书画家不同时期作品的风格、价位,还应横向和同时期相近水平的画家作品相比较,最终做出合理判断。
  当然,对于新手来说,相比较收藏一些年轻有潜力的作者的书画作品,宁可收藏那些已有相当声望且具有相当实力的中青年书画家作品,这类书画家更有市场辨识度,潜力更大,作品升值空间也更大,可收藏目前价格在5000元至2万元左右的书画家的作品。有了一段时期的收藏经验后,应做合理调整,剔除差的,保留好的。学会以藏养藏,要常换常新,去粗存精,去伪存真,这样鉴赏的眼光提高了,收藏品的层次也就提高了。
  在兰州鑫方圆古玩城,记者碰见资深书画藏家樊先生,他的建议是,投资精品不选应酬之作。倘若花5000元买一幅名家的应酬之作,过几年可能只升到5200元左右。相反,花5万元买一幅该名家的精品画作,过几年可能涨至8万-10万元。同一作者的作品回报率也是不一样的,投资画作须有精品意识,宁可付高代价选择画家认真而严谨的作品,也不要因价格便宜而买应酬之作,两者的含金量与投资价值有天壤之别。
  书画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其收藏价值的基本因素。对同一作者的作品要善于比较,分出哪些是应付之作,哪些是上乘之作。精品之作要有画家突出的个性和典型的风貌,相对而言,技巧性、创新性、历史价值越高,越不容易被他人模仿的作品越有价值。像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奔马》、林风眠的《鹭鸶》、张大千的《敦煌人物》、方增先的《粒粒皆辛苦》等,这些都是名家的经典代表作,在市场上往往成为藏家追逐的焦点,相比起简单应付之作,其价值更具有升值空间。
  申晓旭表示,挖掘书画的“潜力个股”可遵循三大标准:一是选择具有鲜明风格的书画家;二是书画家能掌握高难度的技法;三是具有精品意识,艺术家要真心实意为艺术而创作。
  申晓旭还建议,“艺术品投资者要了解艺术家及其作品、风格等。”他强调,好的书画作品要能感动人,具有独创性、不可替代性;投资者要有自己的判断,而不是盲目听信专家权威。此外,选择投资对象时,最好是艺术家创作高峰期的作品,其升值空间更大。

  ☆背景新闻

  根据AMRC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7月4日提供的最新调研报告显示,2014年艺术品市场“春拍”,香港苏富比、香港佳士得、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匡时、北京翰海等6家拍卖公司总成交额达116.04亿元,远超2009年同期的63.75亿元,主要集中在书画市场。这预示着大量热钱涌入艺术品市场正成为主流。

徐波书法 发表于 2014-9-10 21:37

成朝书画作品参加第十二届书圣文化节大展甲午中秋翰墨齐鲁
陕西长海画院画廊主办系列展著名青年画家成朝参加第十二届书圣文化节大展
艺术是自然之美的再现,是简静和平,纯朴率真;是清亮幽远,旷达从容;是激情豪迈,神采飞动……因此,艺术家更需要诸如坚毅、果敢、真诚、热烈、超然的良好品性和修为。


江湖书生 发表于 2014-10-16 11:03

楼主,楼盖偏了。
要求尊重书画家的同时,更应要求书画家自重!
清朝盛大士《溪山卧游录》中有段话,是这样说的:
               凡刻期索画,必是天下第一俗人,若如期作画,又是画师中第一贱工。予画甚不工,然终不肯为人服役。客有索画者,阅数日而催促之,则满拟今日即画而必迟之数日矣。且败兴之后必无佳笔,故虽迟久而终不动笔也。不但画也,即求诗文者,亦断无刻期促迫之理。
  凡作诗画俱不可有名利之见,然名利二字亦自有辨。“山中何所有,坟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自是第一流人物。若夫刻意求工以成其名者,此皆有志于古人者也。近世士人沉溺于利欲之场,其作诗不过欲干求卿相,结交贵游,弋取货利,以肥其身家耳。作画亦然,初下笔时胸中先有成算,某幅赠某达官必不虚发,某幅赠某富翁必得厚惠,是其卑鄙陋劣之见,已不可响迩,无论其必不工也,即工亦不过诗画之意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请尊重书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