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玮书法工作室 发表于 2016-8-5 23:20

尚艺书院微讲堂| 李林:《碑学与篆隶书法》



为了使高端艺术理念更好地传播、让更多的书画爱好者受益,尚艺书院除了积极举行实地公益讲座外(已在全国各地举办30多场),还充分利用网络便捷的优势,开展微讲堂。8月2日晚,尚艺书院第二次微讲堂开讲。。。。。。
出场大咖:李林(商丘师院副教授、《书法文献》副主编、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主持:许朝开(尚艺书院运营部主任、书法家)
交流时间:2016年8月2日晚8:00—10:00
听讲人数:500人(群上限)
听众来源:五湖四海
听众状态:汽车里、高铁上、马背上、被窝里、沙发上。。。
互动内容:1、碑学讲解。2、点评作品。3、互动问答。
效果:谁听谁知道

董玮书法工作室 发表于 2016-8-5 23:23

本帖最后由 董玮书法工作室 于 2016-8-5 23:31 编辑

碑学与篆隶书法碑学是清代出现的学术名词,大部门学者认为其有两种含义:一属金石学范畴,是研究、著录、考订碑刻的源流、时代、体制、文字内容及拓本之先后真伪等偏重于文物考古方面的学问;一属书法范畴,师法金石文字的书法活动,与它相对称的是帖学。本文所述碑学为第二种。在有代表性的书史著作中使用的“碑学”概念,其师法对象大约可归纳为三种情形:一是专指师法北碑。张宗祥《书学源流论》说:“自慎伯之后,碑学日昌,能成名者,赵之谦、张裕钊、李文田三人而已。”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尊碑》篇说:“迄于咸、同,碑学大播,三尺之童,十室之社,莫不口北碑、写魏体,盖俗尚成矣。”其提出尊碑的五种理由,也都是以此为出发点的。二是师法北碑和篆隶。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体变》篇说“今学(即碑学)者,北碑、汉篆也,所得以碑为主”,包括篆书。沙孟海《近三百年的书学》“碑学”一节特加“以魏碑为主”的副标题以限定收录范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通常谈碑学,是包括秦篆汉隶在内的,不过我为了叙述的便利起见,只以真书为原则,把篆书和隶书(隶的名称,不很确定,详见后》付之别论。”可见在沙孟海写《近三百年的书学》时,通常谈碑学已经包括篆书、隶书和魏碑三部分了。现在许多著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来使用“碑学”概念的。三是师法北碑和唐碑,不包括篆隶。马宗霍《书林藻鉴》卷第十二综述中说:“嘉道以还,帖学始盛极而衰,碑学乃得以乘之。……嘉道之交,可谓之唐碑期。……咸同之际,可谓之北碑期。……碑学不囿于唐、魏,而能远仿秦篆,次宗汉分,斯则所谓豪杰之士,固将移俗而不移于俗者。”从以上表述看,北碑为碑学师法的主体是论者形成的共识。但是,从碑学的演进过程、创作的主要成就等方面看,清代碑学创作的主体恰恰不是北碑,而是篆隶。一、篆隶书法开启了碑学运动从演进过程看,清代碑学是始于篆隶,兴于篆隶,篆隶创作贯穿始终的。在清初,傅山(1607-1684),八大山人(1626-1705),石涛(1630-1724),郭宗昌(?—1652),王时敏(1592—1680年),王铎(1593-1652),程邃(1607-1692),顾苓(1609-1682),郑簠(1622-1693),朱彝尊(1629—1709年),陈恭尹(1631-1700)都有隶书作品传世,以王时敏、郑簠、朱彝尊最为著名,被后人称之为“清初三隶”,尤以郑簠影响最大。郑簠,字谷口,是清初最重要的参与访碑活动并肆力学习汉碑的书法家。无论是临摹汉碑的种类,还是流传隶书作品的数量,在有清一代都是屈指可数的。因此钱泳《履园丛话》称:“谷口始学汉碑,再从朱竹垞(彝尊)辈讨论之,而汉隶之学复兴。”王澍《竹云题跋》云:“自郑谷口出,举唐宋以来方整习气,尽行打碎,专以汉法号召天下,天下靡然从之。”从游从学者甚众,主要有周亮工(1612-1672),周在浚(周亮工长子,生卒不详),闵麟嗣(1628-1704),王概(1645-1710)、王蓍(1649-1737)兄弟,孔毓圻(1657-1723),禹之鼎(1647-?),林佶(1660-?),乔崇让(字致能,乔莱次子),曹曰瑛(1662-1722)等。但其及门弟子并不多,文献所载只有四位:张在辛(1651-1738)、万经(1659-1741)、吴瞻澳与金磐北。其后的扬州八怪里的高凤翰(1683—1749)、金农(1687-1763)、汪士慎(1686-1759)、高翔(1688--1753)、郑燮(1693-1765)多受郑簠影响。西泠八家里的丁敬、蒋任、奚冈、黄易等人也以隶属为主攻目标,一时间扬州、浙东地区隶书书法已渐成气候,访碑、藏碑活动逐渐升温。这一部分书家被一些学者称为前碑派,为清中后期碑学的全面兴起铺垫了道路,准备了条件。二、篆隶书法是碑学的主要创作成就清代以来碑学的主要创作成就是篆书和隶书,而非魏碑。简单列举比较如下:(一)隶书清初:以王时敏、郑簠、朱彝尊最为著名,被后人称之为“清初三隶”。清中期:扬州八怪的金农(1687-1763)、汪士慎(1686-1759)、高翔(1688--1753)、郑燮(1693-1765)、杨法(1696—1748)擅隶书。印人中,西泠八家除蒋仁一草书负盛名、不做隶书外,其余七家均嗜隶书,陈鸿寿(1768—1822)最为善名。桂馥(1736-1835)、邓石如(1743—1805)、伊秉绶(1754—1817)清晚期:何绍基(1799—1873)杨岘(1819-1896)赵之谦(1829—1884)俞樾(1821—1907)杨守敬(1839—1914)吴昌硕(1844—1927)。(二)篆书杨法(1696—1748)。王澍(1668—1743)、钱坫(1744—1806)、洪亮吉(1746—1809)、孙星衍(1753—1818)、莫友芝(1811—1871)邓石如(1743—1805)、吴熙载(1799—1870)、杨沂孙(1813—1881)、胡澍(1825—1872)、徐三庚(1826—1890)、赵之谦(1829—1884)、吴大澂(1835—1902)、吴昌硕(1844—1927)、齐白石(1864─1957)、黄宾虹(1865 —1955)。(三)魏碑张裕钊(1823—1894)、赵之谦(1829—1884)、康有为(1858—1927)、郑孝胥(1860-1938)、曾熙(1861-1930)、李瑞清(1867—1920)、徐生翁(1875—1964) 、于右任(1879—1964)。三、碑学书家深入实践和验证了“篆隶笔意”“所谓‘篆隶笔意’,旨在今体书的形式美内融入篆书与隶书的某些形式技巧成分,以增其古意。”有关“篆隶笔意”书法观念的论述,最早可上溯到宋代,由于隋唐以后的书法古意渐漓,引起了宋人注意,经过反思宋代的书家们发现“篆隶笔意”逐渐丧失是书法古意渐漓的根本原因,因此,自宋以来很多论者论及钟繇、谢安、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欧阳询等人的书法时都从“篆隶笔意”方面给予肯定,如黄伯思《东观余论·跋逸少<升平帖>后》:
[*]此帖升平二年书,距其终才三载,正暮年迹也。故结字比《乐毅》、《告誓》诸帖尤古质,殊类钟元常,浑浑然有篆籀意,非遇真赏未易遽识也。黄庭坚在《山谷题跋》中说:近时士大夫罕得古法,但弄笔,左右缠逸,遂号为草书耳,不知与蝌蚪篆隶同法同意。数百年来,惟张长史、永州狂僧怀素及余三人悟此法耳。又说:《昨遂不奉恨深帖》有秦汉篆笔。丰坊《书诀》云:古大家之书,必通篆籀,然后结构淳古,使转劲逸,伯喈(蔡邕)以下皆然。米元章称谢安《中郎帖》、颜鲁公《争座》书有篆籀气象,乃其证也。徐渭评元人倪云林的书法云:倪瓒书从隶入,辄在钟元常《荐季直表》中夺舍投胎。古而媚,密而散,未可以近而忽之也。可见宋以来的书论家是把“篆隶笔意”作为衡量书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事实上钟繇、王羲之的书法是直接在汉魏篆隶古法基础上形成的,颜真卿和欧阳询,特别是颜真卿是在唐代书风由“古质”向“今妍”转变的大趋势下,反其道而行之,以篆隶古法作楷书,而成为继王羲之之后最伟大的书法家的。因此每当帖学出现明显问题时,“篆隶笔意”书法观念的论述就会增多,到了明清时期,日益为书家们普遍接受。所以,不论帖学和碑学,“篆隶笔意”都是其核心所在。清初的傅山对“篆隶笔意”有过精辟的论述:“楷书不知篆隶之变,任写到妙境,终是俗格。”“楷书不自篆隶八分来,即奴态不足观矣。”“不知篆籀从来,而讲字学、书法,皆寐也。”这些论述虽然没有“四宁四勿”思想那样震耳发馈,但确是金玉良言。不过傅山没有解决用笔上的“篆隶笔意”问题,只在楷书创作中却使用了篆隶结构。和傅山相似的还有王铎、郑板桥等人,王铎在晚年所临的颜真卿《八关斋会报德记》使用了大量的篆隶结构,清张庚《画征录》:“余于睢州蒋郎中泰家见所藏觉斯为袁石愚写大楷一卷,法兼篆隶,笔笔可喜。”清阮元《广陵诗事》称郑板桥“少楷法极工,谓世人好奇,因以正书杂篆、隶……”在楷书中使用篆隶结构,仅是一种对“篆隶笔意”形而下的理解,“篆隶笔意”其实是笔法追求的核心内容。金农以隶法作楷书,自是醇古方正,其在用笔上对“篆隶笔意”的理解要比前人深刻一些。随着眼界的开阔和实践的积累,人们对“篆隶笔意”的理解逐渐深入,如刘墉、翁方纲、翁同龢等人都是受了汉魏碑版中“篆隶笔意”的反哺,而卓立于清代帖学书家之林。而清代在楷书中融入篆隶笔意最成功者当属何绍基。何绍基书法早年由颜真卿、欧阳通入手,后广泛搜求北碑,上追秦汉篆隶,于汉隶用工最深,自云:“余学书四十余年,溯源篆分。楷法则由北朝求篆分入真楷之绪。”又云:“化篆分入楷,随尔无种不妙,无妙不臻。”。何绍基不仅崇尚“篆隶笔意”,而且实践也比较成功,如向荣云:“(何绍基)分隶行楷,皆以篆法行之,如屈铁枯藤,惊雷坠石,真足以凌轹百代矣。世称邓石如集碑学之大成,而于三代篆籀或未知逮。蝯叟通篆籀于各体,遂开光、宣以来书派。”评价不可谓不高。清人对“篆隶笔意”的提倡和实践,其意义不单单在于指导碑学的创作,更是触及到书法最核心的东西。总的来说,篆隶书法是中国书法的源头,每当书法发展碰到问题时,篆隶笔意和篆隶书法都会备受关注,今人学书不可不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尚艺书院微讲堂| 李林:《碑学与篆隶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