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同桌
发表于 2017-1-30 10:12
刀刀有古意
蒹葭同桌
发表于 2017-1-30 10:14
刀刀有古意,笔笔见真功
蒹葭同桌
发表于 2017-1-30 10:16
刀刀有古意,笔笔金玉味
WWWWWW123432
发表于 2017-1-30 14:52
现在是网络的时代,通过网络办展览的形式,这并不等同于我们传统的展厅形式,这样的网络展览可以跨越地域之间的差异,可以是几十万或是上百万的人一同在看展览,让我们的书家在一夜之间就是闻名各个地方,这对于我们传统在展厅里面的展览是不可想象。
能有胆量通过这样的方式求教,让全国的各个层此的人进行评判,需要够大的勇气和气量。人说读万本书不如行万里路老师兄走出书斋已经是成功的。
现在的印人在用篆时大多已经打破以往的《说文解字》了,而向着更高、更远、更丰富的字法空间去开拓,以适于时代的需求。在不违背篆刻游戏规则的基础上,以篆法为主的同时,其他多种书体的入印也是大势所趋。因为,‘在美的艺术里起决定作用的并不只是需要,作为艺术,他还要满足美与快感的更深需求(黑格尔)’”。老师的确做到了用“更高、更远、更丰富的字法空间去开拓,以适于时代的需求”,其篆刻现代的思维造出未的各种风格不同的作品:苍茫神秘,跌宕错综,伸缩无常,率性精微;老师宗法古玺秦汉印明清、近现代和当代的,而能融进个人的想法,印的刀法主张“刀求爽,笔求畅,刀传笔意,刀笔相合。”线条的塑造和线质的锤炼上尤见其功力。结篆之奇特,构思之巧妙,气象之雍容,点划间,融入了作者丰富的艺术感觉和情绪,章法不经意处颇见深情,鲜活出笔意的畅达与精致的细腻。用刀之法,闲庭信步;从中可窥其成竹在胸、果敢、自信之心境!印中的书法美是潜在的,老师以书法为基础,训练自己对古文字美的敏锐能力,追求刀法与章法的完美共和,诸方面有新境。基于此,在高质量品格支撑下,老师的创作思路有了浓浓的历史感和文化厚度的积淀。老师在古典印式与现代形式之间勇于探索并实践属于自己的理念,使篆刻既有大效果的动人,细细读来又能耐得品味、古意盎然。
这种效果更符合当代审美情趣,是积极进取的精神,十分钦佩。
艺术作品绝不是具象的再现客观物象,每个艺术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会以他的灵气与睿智,创造出一种只属于他自己的反映客观物象的艺术形式语言,这也是一个艺术家成熟与成功的标志。以此点衡之老师别具风貌的书画印作品,老师是成功的,也是优秀的。老师心中有一个明确的,但又虚幻的终极目标。为了这个目标,老师只会把一时的成功作为新征程的出发点。艺术征程无穷期。
如有缘请赠四字吉语收藏谢谢
地址剑签名处
杨永卫
发表于 2017-1-31 15:51
{:1_277:}{:1_277:}{:1_277:}{:1_107:}{:1_107:}{:1_107:}
汉水刀客
发表于 2017-1-31 20:53
结字不古不怪,章法化古出新,运刀别出心裁。符合时代审美。
梦醒幽夜
发表于 2017-2-1 07:02
{:1_277:}{:1_277:}{:1_107:}{:1_107:}
liyicheng57
发表于 2017-2-3 08:57
{:1_107:}祝贺{:1_277:}谢谢分享
王四军
发表于 2017-2-5 20:02
{:1_277:}{:1_277:}{:1_277:}{:1_281:}{:1_281:}{:1_281:}{:1_107:}{:1_107:}{:1_107:}久闻大名,早就对秦老师仰慕,秦老师作品高古飘逸。神采飞扬。我一直都关注您在书艺公社的帖子。
学公三友
发表于 2017-2-7 13:44
{:1_226:}{:1_226:}{:1_226:}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