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的地方 发表于 2017-5-7 00:16

论书一二





北方的北方 发表于 2017-5-7 08:10

您说的境界很高,古人没有硬笔和电脑,认字的也不多,达此境界稍易,今人如简体字、书写工具、书面语的古今不同等诸种障碍,达此境界,必须付出跟多倍的努力与时间,而且这种努力在刚开始的阶段,我国也没有系统性的指导与教材,只能割裂的学习书法、诗词古文、繁体字及其由来,甚至还要学绘画历史,有点难啊!个人认为这就是港台离国学稍微近一些的原因——繁体字。不过,如若破此藩篱,其享受就会倍增,快乐且无穷尽也!

王的地方 发表于 2017-5-7 13:37

北方的北方 发表于 2017-5-7 08: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您说的境界很高,古人没有硬笔和电脑,认字的也不多,达此境界稍易,今人如简体字、书写工具、书面语的古今 ...

学书法,面貌彰显一人之性情,字者点画而己,然写法相同出来的面目各不一样,所以体势之变因人而变其不常主。

王的地方 发表于 2017-5-7 13:45

北方的北方 发表于 2017-5-7 08: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您说的境界很高,古人没有硬笔和电脑,认字的也不多,达此境界稍易,今人如简体字、书写工具、书面语的古今 ...

没有办法,书法用笔在悟,不可目取,因为人目光有长短之分。今天想学书,也只得从古人那里寻得三两句心得去验证真伪。社会上什么书法培训都是快餐,写出来的东西也千般一律,往往疏忽了作书的本意。

北方的北方 发表于 2017-5-7 16:34

王的地方 发表于 2017-5-7 13: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没有办法,书法用笔在悟,不可目取,因为人目光有长短之分。今天想学书,也只得从古人那里寻得三两句心得 ...

高见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论书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