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创作人 发表于 2018-3-11 20:06

有关隶书创作的杂思


      中国书法不但是一种书写艺术,更是一种文化。书法艺术中的隶书之所以在中国的艺术和文化中独领风骚,不仅在于它的表层艺术,更在于它内部蕴含着的深邃的书法文化。对于隶书的创作,贵在就是对当代书法艺术的创新,对汉代艺术精神的再现。
          多年来,对隶书的创作和研习,使我深刻了解和认识到,学隶书如果不学隶碑,就等于没有触及到隶书的核心,创作出的作品就无“神”可言;但如果只临习汉碑而不关照整个隶书的发展史,就感受不到隶书的博大精深,创作出的隶书就无“灵魂”,显得干枯缺少生气。我所创作的隶书作品,主要以汉魏碑为基础,再融入摩崖石刻艺术的意味,力求表达汉魏隶书的质朴和宏大气象。我认为隶书创作贵在追求朴茂、雄浑、高古之气象!在流利与洒脱中,表达一种苍茫之美、残缺之美、崇高之美和悲壮之美。
          在我的隶书作品中偶尔出现的篆隶或楷隶笔意,主要是我多年关照隶变的自然表达,为作品增添了一些古朴、厚重之气。章法表现上,所营造出的腾挪之势为作品增加了几分动感,加上因势造型、随意辗转的作品落款,力争使作品显示出一种大自然般的广阔气象,让人观后心境顿生。了解我的人都知道,在三十多年来对隶书的创作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几经调整和转变,通过不同时期对汉魏艺术文化的理解,最终所形成的是一幅表达时代精神的创作。在我的隶书作品中,可以体悟到汉代自由、开放、正大、烂漫的艺术精神,而这也正是我在不断求索隶书实践中所追求的有关隶书的文学思考。以一个现代文人的视角,对汉隶精神进行诠释与梳理。作为一位书法创作家,我一直在孜孜以求地做着艰难的理论思考!可以这样说,我对隶书的研究和创作是纵深而广阔的。
         在创作书法之余,注重理论研究及思考,不求由此成家,也不甘沦为无甚思想的“写字匠”。古人云:“读书深,养气足”,一个书法家仅为写字而写字,文学修养浅薄,即使笔墨技巧再高,也不会为人们所认可。中国书法本身负载着的是历史沉淀下来的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我通过隶书的特有形态,去与隶书最辉煌时代的艺术精神进行文化对接,去捕捉那个时代的文化精神,通过对隶书的创作与研究,表现当代中国传统隶书艺术的魅力。在我的隶书作品中,可以看到的不仅是章法、结字上的扎实基本功,更多的还有自己对当今时代书法艺术的精神的体现。
         中国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国粹艺术,作为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以其自身悠久的传统、丰富的内涵,在纵向、横向方面都对当今艺术发展及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书法它如同一颗明珠,使中国传统文化散发出耀眼的光芒。隶书作为五大书体之一,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书法的影响同样也不例外。所以我以此为荣,并试图用自己的探索、学习、创作等在这个领域承担起延续与张扬的使命。正在为自己身上所肩负的使命而努力,通过一幅幅作品向大家表述当今时代的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尤其是隶书艺术的精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关隶书创作的杂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