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画廊 发表于 2018-9-29 13:48

今时唔同往日

本帖最后由 台山画廊 于 2018-9-29 15:14 编辑

在七八十年代里一些人数较多的自然村中,都有数位在正楷或行书方面功夫很深的老人家,他的都是在晚清民国时期习过书法的,只是因当时没有互联网和手机拍照,绝大部分都湮没了。要不然,随时都可抽调出大量水平不输于今天的名家的作品来。所以,每见到今天一些楷书名家的作品,我心中都不以为然:不外是八十年代村翁水平!
过去,象台山这种文化基础一般的县级市,随时都可以找出十来位堪称今天楷书名家水平的人来,文化根基深厚的地区则更多,由此不难想象到科举时代楷书的兴盛。
今时不同往日了,所谓“山中无老虎,犸骝(猴子)做大王”,今天那些稍具楷书基础的人,都能挤上名家讲坛了。
八十年代中期,一辆自行车都可换当时名家数十幅书法作品了,秦咢生于八十年代末,其书法不外是二百元左右一幅,若于中期,恐怕三百元可购二十张了。至于村翁的,10元随时可请其写上一堆。当时若拿个手表去换上一些名家作品,现在可于台山买个普通套房了。
2018.9.29

台山画廊 发表于 2018-10-6 17:56

不少人对于1949年至八十年代这段岁月的书法的认识,偏于文字资料的记录,除了一些名气很大的书家外,余者几乎一片空白。

台山画廊 发表于 2018-10-6 18:08

或许,这是缺乏展览、影像储存及宣传所致。不难想象,在那段岁月里,即使有书法比赛,又能有多少人获得这信息呢?又有多少人能买到质量较佳的文房四宝呢?记得过去有人托我将本地一位已故的书法篆刻家的作品交还给其后人。作品是六十年代的,是写在过去考试用的马粪纸上,而八十年代初,在本地县城的新华书店,只能买到四川那些质地较差的大千宣。至于乡镇新华书店,只有画水粉用的画纸出售。

台山画廊 发表于 2018-10-6 18:15

种种原因,过去许多水平甚高的书家也就难出乡镇,况且,那个年代人们并不象今天这般热衷书法,更不会有字写得好能出人头地的观念,至于如陶博吾那样的人,虽然很少,恐怕不至于罕见。

台山画廊 发表于 2018-10-6 18:22

可惜那段岁月的书法实况,只散落在乡镇一些人的记忆里,缺乏文字影像承载,也就为今日大多书法爱好者所忽略了。

谈何自由谈 发表于 2018-10-7 05:19

{:1_277:}{:1_277:}{:1_277:}{:1_277:}{:1_277:}

台山画廊 发表于 2018-10-9 23:50

本帖最后由 台山画廊 于 2018-10-10 00:11 编辑

随着老一辈故去,新一代多在书法专业这一光环影响下成长,过去那种朴素的书法氛围不复存在。专业,看似是一种具有系统性的深入,实际上也是一种难以挣脱的条条框框,它导致书法渐渐远离生活,愈来愈缺乏人情味——学书法的,除了比赛展览入会卖字培训之外,还有什么呢?

台山画廊 发表于 2018-10-12 08:29

在今天的书法圈子里,各种声音太多了,其中绝大多数都不是奔着“如何写好字”去的,这对于初涉书法圈的人而言,容易产生不良的印象——原来书法圈跟逛市场差不多。

台山画廊 发表于 2018-10-12 08:38

本帖最后由 台山画廊 于 2018-10-12 08:40 编辑

尽管今天的书法理论累积起来的字数比自汉以来至晚清还要多,但大多是抓不痒处,以废话据多,这实是对读者对社会缺乏责任的体现。至于基础的,多无新意。虽然新的不一定好,但没有科举了,侧重点也应作出一些改变,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台山画廊 发表于 2018-10-12 17:27

本帖最后由 台山画廊 于 2018-10-26 13:42 编辑

古代流传下来的作品中,绝大部分属于抄正之作,类似《祭侄稿》《王铎诗稿》这样的草稿作品很少。而古人的抄正之作是建立在他们的日常草稿之作的基础上的,当今的书法爱好者多在这基础上有所欠缺。没有日常草稿的熏陶所写出来的作品,除了匠气和臆造外,还有什么呢?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今时唔同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