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玮书法工作室 发表于 2019-3-3 17:03

王登科 :书法与人心灵的成长 ( 附王登科先生精彩书作)

本帖最后由 董玮书法工作室 于 2019-3-3 17:05 编辑




王登科辽宁海城人,吉林大学历史学博士。文化学者、艺术评论家。

曾任《中国书法报》副总编辑,现任荣宝斋书法院院长,荣宝斋《艺术品》期刊主编,中国书协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中国书法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清华大学书画高研班特聘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河北师范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日本京都教育大学东洋史学部研究者。荣获2017年由新华社《收藏投资导刊》颁发“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奖”。







尚艺书院讲座摘要书 法 与 人 心 灵 的 成 长王登科
一个人的字代表着他此时此刻的状态,代表他心智的状态。《鸥鹭忘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不能过于卖弄和炫技,人生如此,书法也如此,我们在书写时心和手互为表里,字反映的是你心灵的特征,写字可以使你心灵获得成长。
书法之初心
做事有初心,初心就是人第一刹那生出的,对事物的一种判断和把握。文学有初心,书法也有初心。书法的初心可能就和文字有关系,它是对世界的一种理解,文字尚未出现前,先民对大自然、对浩渺的宇宙充满了好奇,《淮南子》里讲”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人类创造文字以后,一些神隐的东西就没那么神秘了,因而文字的产生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自我的发现。心灵的成长也是,当我们还小的时候,我们并不了解自己,随着逐渐长大,经历愈加丰富,才会更了解自己,你的肉身才会和心灵合二为一。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还有一个还乡的主题:我们离开、回来,然后再次离开、回来……引申到书法,值得我们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学书法?书法只是写写字而已吗?我们书写的初心又是什么?




人似事如联136x34cmx22018年
书法之流变
中国书法史也是一个文字的变迁史,从甲骨文到金文,为了实用变形为小篆,后有隶书、草书、行书、楷书,书体的演进到唐代宣告结束。唐以前,书法史和文字史是并行不悖的。唐之前的书法更多表现人的修养,我们可以从《世说新语》里看出其内容多是描述人的气质风度、高风亮节等。从宋代开始,人的欲望和精神表现开始张扬,开始注重表达内心的所思所感,所以出现了像苏东坡那样伟大的艺术家。他一生漂泊,但从不抱怨,他用诗歌词章、用文学书法、用交游友谊化解了人生的苦难。书法到元明后,有了更多的时代特征,赵孟頫想复兴晋法,由于他的影响,书法在元朝,不仅没有趋于粗犷和野怪,反而显现出一派纯正典雅的古风。明代的董其昌曾云:“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或曰意不胜于法乎?不然,宋人自以其意为书耳,非有古人之意也。”他们的追求都为文人书法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清代的何绍基极力宣传唐以前碑刻,贬低宋以后汇帖,反复强调写楷书应从篆、隶而出。康有为亦推重北魏碑刻,这些都推动了碑学书法的进一步普及和深入。每一种书体的形成,是和当时的社会发展,和自然、周边环境相贴切的。金文铸造体现庄重,隶书是另一种风格,它体现质朴。故宫的匾额为什么都是馆阁体?因为它代表一种皇权和约束。书法是人心的一种折射,当我们认真地写,认真地创作的时候,这些折射就似佛陀的光一样美好,它聚集在文字上、聚集在作品上,同时又回馈到人心,是一种质朴而深情。


杜甫《野老》 134x69cm2018年

书法之深入
中国书法绵延几千年而不衰,我认为就是对传统的一种深入。碑与帖就似车之两轮,不可偏颇。有人认为碑学粗糙草率不可学,但这就如同一条河里的水,蛇饮之成毒;牛饮之成乳,是河的关系吗?一个人选择碑或帖,选择雄强或优雅,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书写是个性的表达,学习古人,不是要做一个古人,而是要向古人学忠实于内心,忠实于你当下的情感,那么这样就会和古人道妙暗合。曹操云“古人做事无巨细,寂寞繁华皆有意”,就是说无论是寂寞还是繁华,仍然要热爱生活。我们在有了汉隶的基本功底以后,可以写写《瘗鹤铭》,它的书体不明显,你无法界定它究竟是楷书还是行书,但它仙风道骨,颇能体现一种高度。《石门铭》具奇异之气,但是在临写时,我们是不是可以不过分地表现它的奇异之气,而取其中正之气呢?这值得我们思考。艺术有时是一种即兴,书法也是。在反复学习经典,掌握其精髓以后,我倒觉得喜欢什么就可以学什么,让书法为你服务,而不是你成为书法的奴隶。临帖的艺术最可贵的是直觉,艺术家要有一下能抓到事物本质的能力。书法在当代已经超越了文字书写的阶段,它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书斋型书家,他们还坚守着书法是个人修养的一种品质,强调书法要具有书卷气。一种是艺术型书家,他们认为书法是一种艺术,应当体现人的一种求新和创造。两者都无可厚非。


杜甫《存歿口号一首》 50x40cm2017年
有用与无用
当代书法已经是一种艺术,艺术不是科学,艺术的价值在于向心内求。书法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敞开心扉的过程,是一个敢于表达自己的过程。不要执着于表象的东西,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应该是无所不能的。不同的纸、不同的笔在一个书家手里,应该能写出不同风格的字。我们要向大自然学习,自然的物象是美好的,它会启发你一些东西,再好的音响也比不了风雨声、鸟鸣声……那是天籁,好的东西是直接入心的。作诗是未成曲调先有情,画画是笔笔生发,书法中的字也是不可预想的,当我们的内心被唤醒的时候,你就不会太纠结于技巧。书法不是对文字的描摹,是一种深情道白,所以于明诠兄曾说过“书法史也是书家的心灵史”。书写有时也是一种当下的判断,是你心情的一种需求。所以一个人写字的时候也应该就像孩子一样,存一种游玩的趣味,要见性情,涉笔成趣。当书写成为生活的一种乐趣,它就能反馈人生,因为书法表达精神世界。我们的作品中一定要体现两点:一个是入流,体现你自己的人生操守,对家国的一种情怀。一个是教养,孔夫子说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告诫我们,无论是为人还是为艺,都要做君子,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标杆。怎样的书法作品才是有教养的呢?外在的文饰和内在的质朴两者均衡,缺一不可。希望在座的各位通过书法、通过艺术的学习,培养出人生高尚的情趣。


王登科老师与尚艺书院师生合影
以上为王登科老师于尚艺书院讲座摘要根据录音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王登科先生作品欣赏



孟浩然诗40x50cm2017年


孔尚任诗40x50cm2017年


诗篇胸次联136x34cmx2


手持鳞次联136x34cmx22015年


守愚无事联136x34cmx22015年


人到事当联136x34cmx22018年


华国过江联136x34cmx22017年







砥砺、前行——2018尚艺“之最”
临摹时抓住这两点,很快就能解决用笔问题(有图有真相)
我们是这样学习碑的尚艺书院的“三剂药”董玮:学书法,少宜收老宜放培养诸多当代精英,中国书法院如何做到的?嘘...千万别去尚艺书院学书法,我是认真的2017,尚艺书院都干了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登科 :书法与人心灵的成长 ( 附王登科先生精彩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