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sy158 发表于 2006-6-12 14:31

版主请快点更新啊!实在有点等不及了啊!谢谢!

巴人 发表于 2006-6-12 15:02

北方网才到36集,我也在关注着
有人说到50集是骗人的,不信你下个试试

巴人 发表于 2006-6-13 10:02

田蕴章先生答网友问

问:“学欧一定要从《九成宫》入手么?”

  答:“学习欧体字不一定必须从《九成宫》入手。如果你的《虞恭公》版本较好,也可以此入门。关于你提出的‘为什么临欧多从《九成宫》入手’,这个问题,在拙著《九成宫醴泉铭探源》中已有论述,请一阅。”

lssy158 发表于 2006-6-13 12:22

加油!加油!加油!

巴人 发表于 2006-6-14 09:03

田蕴章先生答网友问

问:“怎样评价馆阁体呢?”

  答:“馆阁体,在明代称为台阁体,清代称为馆阁体。它属于官方使用的书体,特指楷书而言。在科举试场上,必须使用这种书体,它强调楷书的共性,即规范、美观、整洁、大方,并不强调如今所谓的个性。因为中国历史上从未把书法当作艺术看待,而是把她认定为是文化。关于这个问题,也有待于讨论,于此暂不做论述。现在能看到的故宫、颐和园里的字迹,多数都是馆阁体,只是被破坏得不成样子了。至于清人写的小楷,基本都属于馆阁体一类,但也不尽然。如清末状元刘春霖的小楷,则更偏重唐人小楷的风格,但受时代的局限,也仍有馆阁体的风貌。在我看来,一味地贬斥或褒扬馆阁体都有偏激之嫌。馆阁体作为官方使用的一种书体,强调共性,强调规范,本是无可厚非的,以批评馆阁体缺乏个性为由而借机兜售今人丑怪的书风,显然暴露了不健康的心理;而从欣赏美的角度出发,缺乏个性的东西也是不完美的。从书法的大前提看,她必须具备共性和个性的双重美,因此单从欣赏美的角度看,馆阁体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弊病是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因此常常流于俗。馆阁体是以欧、赵两种风格渐渐演变而形成的,因为欧与赵实在是太强大了,历代统治者都视此为正宗,遂成学书必经之路。又是为了规范,而削减了欧、赵的个性。我们今天看到报刊上的楷体字,也属于官方使用的书体,很近似馆阁体。总之今天攻击馆阁体的人,其特征多是写不好楷书的人,‘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而过分钟爱馆阁体的人,又多是楷书成就不高的人。”

sbs3639shu 发表于 2006-6-14 20:01

感谢版主

sbs3639shu 发表于 2006-6-14 23:25

原帖由 巴人 于 2006-5-27 18:29 发表

不会吧
我正在看啊
而且很流畅!

wood2006 发表于 2006-6-15 18:48

30集以后好象有一些有问题啊

巴人 发表于 2006-6-17 20:28

田蕴章先生答网友问

问:“您如何评价启功先生?”

  答:“惠子及SUN二位网友要求我对启功先生的书法做个公正而坦率的评价,我想“公正”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公正”并没有一个客观标准。但是“坦率”我还是可以做到的。一个成功的书法家必须自身具备三个条件——功力、学养、天赋,这三点启功先生都具备,尤其是他的小楷,甚是精到。我见过他的小楷扇面,放在民国时期也应该说是好的。他的小字行草书也表现出功力深厚,富有书卷气,这又是他高深学养的流露。就目前而言,他的学识在书法界应是泰斗。启功先生的书法应属二王系列,由于二王的大字不见传世,所以学习二王书体的人,多是大字不佳(不能因此而推断二王大字亦不佳,只是未能传世而已),启功先生的大字明显劣于小字,包括当代书法大师吴玉如先生亦基本如此,主要表现为所书大字气势不够宏大,格局不够严谨,不过这是相对于他们的小楷而言。由于启功先生年事已高,应酬之作颇多,书法的巅峰状态已经过去,这也是规律。然而值得我们忧心的是,这样的书法家今后会越来越少了。

巴人 发表于 2006-6-17 20:50

田蕴章先生答网友问

问:“为什么您不主张临您的字呢?”

  答:“近十几年来,有一批书法爱好者因为学了我写的字而在一些大型书展中入选乃至获奖,如今早已是全国或省市级书协会员,或得到了更多的实惠,但他们的书法水平却长期地停留下来。这便是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取法乎下仅得其次的结果。不用说,学习欧阳询书法,是取法乎上的,我学了他半个世纪,至今不敢说已得其中,但毕竟有所得。我从未感到学写欧阳询出现过任何的不便,我每临便有所得,截至目前可以这样说,我不似欧阳之处便是不佳之处。所以有人骂我是书奴,也就不为无因了。也确实,面对古贤我从不敢妄言,因为实在是欧阳询书法与我写的字有着天壤之别。如果一定要我谈一点学书体会,我就告诉网友:我在学习欧阳询书法的同时,还学习了许多前贤的墨迹,其中对行草书和对其他临欧名家的学习才使我从碑刻的刀痕中逐渐解脱出来。我希望朋友们不要学我的字,我也同时希望网友们学我走过的路。我从未想过再现欧阳询,当然更未想有人再现田蕴章。”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查看完整版本: 田蕴章书法讲座全100讲(完全免费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