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guoyu 发表于 2019-11-19 09:34

唐等慈寺碑文注释


唐等慈寺碑文注释

释文:
若夫有功可大,盛业光于四表:有亲可久,厚德加于万类。救灾拨乱,阐宏威以则天;立爱宣慈,垂至仁而济物。
其于司牧黎献,汲引群生,穷高极深,道隆化远。伏以现通神力,摧破波旬之兵;开方便门,消灭尼揵之罪。斯盖法王胜迹,调御善权,不可思议,莫知边际者矣。自随历云季,政纲不网,海岳沸腾,函夏圮裂。绳枢竞起,白挺称兵。毒卉久敷,妖精昼陨。五山并食,九婴为害。交相吞噬,恣行刳斮。仰吁苍昊,跼迹靡依;俯坠涂炭,息肩无所。剥极则亨,否终斯泰。用集明命,爰启真人。
我大唐皇帝庆发灵图,祚昭宝箓;抚兹归运,拯彼横流。惟神惟几,乃文乃武,聪明时乂,勇智自天。猗欤五材,圣质苞其纯懿;大哉七德,宸鉴测其幽远。至如封胡异说,力牧奇篇,玄女黄石之精微,玉帐绛宫之秘要,莫不裁成睿思,总制深衷。超冠情灵之表,得诸耳目之外。爰兹草昧,自彼参墟,投袂濡足,东征西怨。克翦方命,鲸鲵斯尽;芟夷干纪,邦域底平。扫欃枪于天衢,匪遑宁处;戮獝狂于地表,无思不服。阪泉涿鹿之师,语勤已陋;共工有扈之战,固多惭色。载籍所传,孰可侔其仿佛?言象所寄,安足纪其希夷?
武德之初,诸华未缉,谷洛之地,尚阻朝风。念彼王充,偷安假息。悼干戈之日用,怅烽燧之多警。于是亲总元戎,授兹戚钺。建瓴东下,将一车书。北据崇邙,南屯伊阙。云罗既布,指期涤荡。
然而贼酋窦建德,往因多难,夙长乱阶,伪党实繁,凶毒孔炽。妄作玄珪之瑞,窃号夏王。驱扇黑山之旅,擅强河朔。破邑屠城,斩祀杀厉,矫诬上帝,多历年所。又以逞其狙诈,乘彼阽危,□□(即倾)许之人,徒收亡隋之文物,遂乃凭陵济岱,荐食徐兖,骤胜愈骄,负力作气。惟兹勍寇,同恶相求。
□(众或聚)此役也,寔来赴援,溯流而上,奄至荥阳。闲使驱驰,潜申约结。将规合势,以抗我师。首足互资,实同夏屋之兽;前后迭至,冀效常山之蛇。妙算所甄,洞其曲折。中权所禀,见可而进。是以引麾北制,移跸东虞,天策频加,神锋累奋。其后酋渠相命,妖孽并臻。凿齿之类为群,窫窳之徒成列。发自板渚,迄于兹地。犷猤争先,陆梁兢出。比角举尾,饮竭洪流,吞石啖沙,聚蔽阳景。
皇赫斯怒,爰整六军,飞廉翊衡,丰隆先路。然后置天地之阵,扬日月之旗。震夔鼓以申严,铿虬钟而大号。星流电击,凤矫龙腾。丘峦为之震跳,梗林于是靡拉。陷坚挫猛、刮野扫地,喋血僵尸、填坑满谷。擒兹元恶、未及旋踵;仍执丑类、曾靡孑遗。涣若冰消、漼同鱼烂,氛祲祛除、风云融朗。列代神玺、莫不毕收,前王彝器、此焉总获。
既而乘辕西返,蒨旆右临,奋决水之威,乘破竹之势,廓清万里,大定山川,散马华阳,饮至丰镐。岂如汉王力競,屡见窘于成皋;魏武争雄,久连兵于官渡。及夫海外有截,宇内无虞。执玉帛以临朝,垂衣裳而班治,珍符杂沓,繁祉氤氲,甘雨熏风,时和岁稔。正箫韶之乐,非止咸英;定郊雍之礼,岂惟俎豆。跂行喙息、跖实排虚,迩陿游原、遐阔泳末。攫挚忘嘴距之用,夷狄齐冠带之伦。外户常开,内机不作。寘含灵于仁寿,变品庶于陶甄。思广舟航,无间幽显。静言官首,或握节以殉忠;追悼行间,有薶轮而弃野。愍疏属之罪,方滞迷途;念刑夭之魂,久沦长夜。以为祓除苦累,必藉胜因;增益善根,实资净土。乃命克敌之处,普建道场。情均彼我,恩洽同异。爰立此寺,俾号等慈。境实郑州,县称汜水。班倕既集,矩矱斯备。式构宝坊,树兹灵塔。飞梁虹指,浮柱星悬,层阁峥嵘,修廊黮䨴。朝云暂起,华础流津。晓露微沾,雕盘泫溽。茹芦在阪,化为瞻葡之林;熠耀宵行,翻映摩尼之彩。傍开柰苑,敷净花而韡晔:却带莲池,积定水而澄湛。结衣萃止,振锡来仪。戒品齐芳,禅枝并茂。其地则遥瞻太室,夏后之所发祥;近眺襄城,轩辕于是访道。舳舻控引,循金堤以偪侧;冠盖往来,趣玉门而隐轸。势居爽垲,物称衍沃,诚原陆之膏腴,信康庄之都会。岂惟致罚之野,获免污潴;淫慝所惩,赦其京观。乃令深入缘起,永离盖缠。普赖法财,同归妙乐。悠悠旷劫,凭慧力而靡偏;亹亹恒沙,譬福聚而无尽。南山之寿,既弥茂于亿年;北极之尊,实牢笼于万代。
窃惟望云就日、博贯多能,理极寰中、道臻系本,考覈篆籀、遍详流略。定儒墨之短长,弃刑名之苛绕。纤微必举、幽赜悉应。不能遁其隐奥,无所潜其肹向。五老变为流星,悬识象纬;八灵行于积雪,曲尽物名。昃食忘劳,昧旦丕显。尚想岩穴,博逮蒭荛。俱幸满堂之欢,犹兴纳隍之虑。爱逾祝网,仁兼扇暍。降玄览而游艺,观人文以化成。贱齐梁之短篇,鄙苦寒之危调。转规注河之论,听者开神。芝英垂露之书,观者眩目。飞蝯妙术,抑咒神工,制律吕之轻重,知草木之情状。郁哉焕乎!弗可记已。重明养德,守器光于匕鬯;璇枝乐善,作固列于维城。威仪抑抑,良翰赳赳。文士蕴金锡之姿,武臣表熊罴之状。耕田凿井,虽受赐而无迹;击壤鼓腹,谅日用而不知。百年然后胜残,仲尼之言斯阔;三脊之茅难致,夷吾所志为小。盖夫植操恒久,莫贞乎金石;盛德形容,聿宣于歌颂。末臣庸谀,预奉鸿猷,虽罄短才,未扬休烈。其词曰:
肇自元极,初分太清。二仪定位,四大居贞。缅求遂古,逖听遐声。质文递变,粹駮殊名。(其一)
季叶纷诡,政荒道丧。逐鹿争驱,乘龙有亢。亟罹不造,时逢无妄。至治莫兴,嘉生靡畅。(其二)
滔德既厌,炎运将徂。鸿飞野满,狼入朝芜。绿林叛换,青犊睢盱。中外板荡,亿兆沦胥。(其三)
圣帝膺期,愍彼颠覆。始建天柱,初安地轴。方难毕夷,群凶尽戮。芒芒率土,俱荷亭育。(其四)
寿华釁社,用康国步。阳纡毙慝,实清王度。牧野非艰,鸣条岂固。势逾萚卷,俯同荥注。(其五)
魔众既摧,胜幡斯立。释兹罪垢,俾申幽执。施以无畏,断其馀习。即此戎墟,招提攸葺。(其六)
雲樓赫燡,月殿玲珑。冬延爱景,夏纳清风。白薠齐叶,丹桂连丛。绮疏瞰迥,绣桷凌空。(其七)
金绳吐光,宝铃和响。香绕梵音,花飞仙掌。妙相凝寂,真容焕朗。开士宅心,伊蒲瞻仰。(其八)
崇岩秀峙,迅流长迈。石城回瞩,龙池斜界。左顾敖碻,右通汜祭阝(祭+阝)。实为胜境,诞标灵怪。(其九)
至人惠利,正觉津梁。偕登万善,普照十方。深慈广博,冥庆遐长。式光勿替,永播无疆。(其十)
通议大夫行秘书少监轻车都尉琅琊县开国子臣师古奉敕撰。





注释:
1.有功可大。语出《周易•系辞上》。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 “易知则有亲”,因为宇宙的基本规律(乾道)是如此容易了解,人们都愿意学习和亲近它。正如人对于浅显的亊喜欢去学习,艰深的就选择逃避一样。
“易从则有功”,坤道容易实践,便能有所作为,建立人类的功业。
“有亲则可久”,如果这规律(乾道),人人都亲近它、学习它,这规律就能在人类中间持续发展,令它可以长久存在。
“有功则可大”,如果人类能够通过努力作为,建立亊业的话,那么人类就由最原始、简单的原始社会,发展成为今天的繁盛进步,使事业变得愈来愈广大。大是指空间的广大,“有功则可大”是从“坤作成物”之义引申的。和上句相对成文,就是说明大地的规律。
四表,指四方极远之地,亦泛指天下。 《书·尧典》:“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孔颖达 疏:“圣德美名,充满被溢於四方之外,又至於上天下地。”《魏书·西域传序》:“ 太祖 初,经营中原,未暇及於四表。”
2.拨乱,平定祸乱的意思。治理乱政。则天,以天为法,治理天下。《论语·泰伯》:“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3.黎献,黎民中的贤者。 《书·益稷》:“万邦黎献,共惟帝臣。” 蔡沉 集传:“黎民之贤者也。”黎 lí 众,众多:黎民。黎庶。 古通“黧”,黑色。 古国名。献 (獻) xiàn 恭敬庄严地送给:奉献。贡献。捐献。献身。献礼。借花献佛。 表现出来:献技。献艺。献媚。献丑。 古代指贤者,特指熟悉掌故的人:文献。
4.波旬,印度佛教中所说之魔王,又称魔罗,经典中常作“魔波旬”。此魔王常随逐佛及诸弟子,企图扰乱他们修炼。伏以,伏,指俯伏下拜;以,指下面有事陈情。尼揵,ní jiān 是即“ 尼乾 ”。梵语nirgrantha的省音译。佛教所说的外道之一,即露形外道。六大外道之一。尼犍具曰尼犍陀。译曰离系,不系,无结。离三界系缚之义也。是为外道出家之总名。
5.函夏,古汉语词汇。《荀子》解释即为“中原”。 《汉书·扬雄传上》:“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颜师古于此句后注引服虔曰:“函夏,函诸夏也。”即包涵诸夏、华夏之意,后便以“函夏”指称全国。圮裂,指破碎;分裂。
6.绳枢,瓮牖绳枢,亦作“ 瓮牖桑枢 ”瓮:一种陶制的坛子。牖:窗子;枢:门的转轴。破瓮做窗,绳作门轴。比喻贫穷人家。出自西汉·贾谊《过秦论》:“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白挺称兵,亦作“ 白挺 ”。大木棍。《吕氏春秋·简选》:“鉏櫌白挺,可以胜人之长铫利兵,此不通乎兵者之论。”《汉书·诸侯王表》:“ 陈 吴 奋其白梃。”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白梃,大杖也。”《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老卒笑道:‘仇怨之人,何拜谒之有!众百姓持白梃,候他到时,打杀了他,分而啖之耳。’” 清 赵翼 《阅邸抄》诗:“白梃不须矛戟锐,丹枫都变帜旗新。” 章炳麟 《訄书·儒兵》:“夫治兵之道,莫径治气,以白梃遇刃,十不当二。”
7.毒卉久敷,毒卉,恶草 。晋 刘琨 《答卢谌诗》:“英蕊夏落,毒卉冬敷。” 唐 柳宗元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茂树恶木,嘉葩毒卉,乱杂而争植,号曰秽墟。”妖精昼陨,昼陨,白天陨石下落。
五山并食,五山,《后汉书·冯衍传》:“疆理九野,经营五山。” 李贤 注:“五山即五岳也。”九婴为害,九婴,中国古代凶兽九婴,根据《淮南子》记载:九婴有九头,能分别喷水和火。由于叫声像婴儿啼哭一般,所以人们叫它九婴。
刳斮kū zhuó ,解释为斩杀。《宋书·沉攸之传》:“﹝ 顺帝 ﹞遣 攸之 长子司徒左长史 元琰 齎 废帝 刳斮之具以示 攸之 。”《新唐书·王重荣传》:“ 珙 杀给事中 王柷 等十馀人,幕府遭戮辱甚众,人有罪辄刳斮以逞。”《资治通鉴·宋明帝泰始七年》:“左右忤意,往往有刳斮者。” 胡三省 注:“斮,斩也。”
8.苍昊,指苍天;天帝,古人想象中的万物主宰者。语出《梁书·武帝纪》:“上达苍昊,下及川泉。”局迹, 石浴场,解释为谨慎小心貌。跼蹐。唐 骆宾王 《畴昔篇》:“谁能跼迹依三辅,会就 商山 访四翁。” 陈熙晋 笺注:“迹,一本作蹐。” 清 曹寅 《使院种竹》诗:“人生几逆旅,投足每跼迹。时无 王子猷 ,兀坐岂终夕。”靡依,靡(mǐ):不。依:依恋。涂炭,烂泥和炭火,比喻极困苦的境遇。也比喻污浊的地方。《书·仲虺之诰》:“ 有夏 昏德,民坠涂炭。”孔传:“民之危险,若陷泥坠火。”息肩,指让肩头得到休息。比喻卸除责任或免除劳役。《左传·襄公二年》:“ 郑成公 卒, 子驷 请息肩於 晋 。” 杜预 注:“欲辟 楚 役,以负担喻。”
9.剥极则亨,时运不利或事物衰败到了极点。剥,《易》一卦名。坤下艮上为剥,表示阴盛阳衰。剥极,就是阴盛阳衰(霉运)到达极致。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与太尉王僧辩书》:“而屯亨有数,剥极为灾,枭獍豺狼,肆逞凶逆。” 唐 刘禹锡 《上淮南李相公启》:“施一阳於剥极之际,援众溺於坎深之下。金庸《倚天屠龙记》回目名,“第十六章 剥极而复参九阳”亨,(象形。金文字形,象盛祭品之器形。小篆作“亳”,隶书写作“亨”、“享”,三字其实是同一个字。本义:献。引申义:通达)品物咸亨。——《易·坤卦》又如:亨达(通达顺利);亨屯(通达与困厄);亨泰(亨通安泰);亨运(亨通的世运);亨畅(通畅;昭明)否终斯泰,否:坏;泰:好,顺利。坏运到了尽头,好运就来。南朝·梁·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夫否终斯泰,屯极则亨,若日月之回环,犹阴阳之报复。”
10.用集明命,降下重大使命。 《书·太甲上》:“天监厥德,用集大命,抚绥万方。” 孔 传:“天视 汤 德,集王命於其身。”明命,圣明的命令。特指帝王的命令,诏旨。《明史•怀献太子见济传》:「陛下膺天明命,中兴邦家,统绪之传宜归圣子。」真人,指古代道家洞悉宇宙和人生本原,真真正正觉醒,觉悟的人称之为真人。后因指统一天下的所谓真命天子。爰,于是:~书其事以告。启,开始:~行。~用。
11.灵图,灵图有多种释义,主要指《河图》。另外还有传说中黄帝时的明堂图、宝塔道教的十二部经之一、仙灵的画像等。汉代谶纬家以为王者受命之瑞。庆,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   。庆是会意字,甲骨文从鹿、心,表示用鹿皮略表寸心前去祝贺。本义为祝贺。字义名词化,表示可庆贺的事情或日子;古代国家或君王有喜庆之事时,都会对臣民有所赏赐,故又由庆贺引申为奖赏、赏赐;受奖赏固然是幸福的事,所以“庆”又指福泽、福气。还读作qiāng,发语词。扬雄《反离骚》:庆天悴而丧荣。发 ,发源;发端 。倡始;举事;发难 。宝箓,拼音为bǎo lù,汉语词语,是指道家的符箓。指传说中凤凰先后授予 黄帝 和 帝尧 的图箓。用以象征天命。祚,读作zuò,本意是指福,赐福,也指帝位,还指保佑。昭,作形容词用时释义有彰明、显著,光明美好等意思。作名词有光、亮光,姓,古代国名等释义。作动词时显扬,显示的意思。抚兹归运,归运,指顺时而至的天运。《宋书·武帝纪中》:“我 世祖 所以抚归运而顺人事,乘利见而定天保者也。” 横流,比喻动乱,灾祸。《文选·谢灵运<述祖德诗>之二》:“中原昔丧乱,丧乱岂解已……万邦咸震慑,横流赖君子。” 李善 注引 谢灵运 《山居赋》自注:“余祖车骑,建大功, 淮 肥 左右,得免横流之祸。”
12.神,神明。《書·大禹謨》乃聖乃神。《孔傳》聖無所不通,神妙無方。《易·繫辭》隂陽不測之謂神。《王弼云》神也者,變化之極,妙萬物而爲言,不可以形詰。《孟子》聖而不可知之謂神。又鬼神。陽魂爲神,隂魄爲鬼。氣之伸者爲神,屈者爲鬼。又諡法。《史記》民無能名曰神。几,从戌。戌,兵守也。本义:细微,隐微,苗头;预兆 。乃文乃武,成语,用以赞誉天子之德,指其文经天地,武定祸乱。后多指人既有武功又有文德。乃:助词。
聪明,灵敏。《易·鼎》:“巽而耳目聪明。”《墨子·节用中》:“古者圣王,制为饮食之法,曰:足以充虚继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时,《說文》四時也。《釋名》四時,四方各一時。時,期也,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書·堯典》敬授人時。《傳》敬記天時以授人也。乂,魚肺切,《說文》芟草也。《爾雅·釋詁》治也。《書·堯典》有能俾乂。通作。又賢才之稱。《書·臯陶謨》俊乂在官。时乂,天生賢才。
13.猗欤五材,猗欤,yī yǔ亦作 猗与。叹词。表示赞美。《诗·周颂·潜》:“猗与漆沮,潜有多鱼。” 郑玄 笺:“猗与,叹美之言也。” 汉 班固 《东都赋》:“猗欤缉熙,允怀多福。” 南朝 梁 沈约 《梁宗庙登歌》之五:“猗与至德,光被黔首。” 五材,古文言词语,有两种意思,一指五行五种物质,二指五种德行。五种物质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德性。《六稻·龙韬·论将》:“太公曰:‘将有五材十过。’武王曰:‘敢问其目’。太公曰:‘所谓五材者,勇,智,仁,信,忠也。’”
圣质苞其纯懿,圣质,神圣的秉性;多用于圣人和帝王 。苞,通“包”。包裹;怀抱 。纯懿,高尚完美。《文选·张衡<东京赋>》:“今捨纯懿而论爽德,以《春秋》所讳而为美谈。” 李善 注:“纯,大;懿,美也。”
七德,指武功的七种德行。《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故使子孙无忘其章……武有七德,我无一焉,何以示子孙?”《梁书·武帝纪》:“大司马攸纵自天,体兹齐圣,文洽九功,武苞七德。”
宸鉴,指皇帝审阅,鉴察。《梁书·元帝纪》:“百司岳牧,祈仰宸鉴。” 幽远,深远,幽深。《后汉书·张衡传》:“神明幽远,冥鉴在兹。”测,度量;测量。大不可量,深不可测。——《韩非子·主道》。
14.封胡,传说中的 黄帝 的臣子。 见《汉书·古今人表》。异说,指反对意见。邪说;非正统的言论。怪诞的言论。力牧,是上古传说中的一位人物。他与风后、大鸿在传说中是黄帝的三位大臣。史载:黄帝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得力牧于大泽,进为将,称拜将台。《淮南子·览冥》记载:“黄帝治天下,而力牧、太山稽辅之。”力牧所以为黄帝所选中,有一段神奇的故事。黄帝愁于社稷无能臣,某天,他做了一个梦:一场大风把地上的污垢刮得干干净净。接着又梦到有一个人拿着只有千钧之力的人才能拉得动的强弩,驱赶着千万头牛羊。“风是象征着号令,是执政者;垢字去掉土就是后,这就是说,有人姓风名后,就能职掌国政。千钧之弩是象征有力者;驱赶牛羊千万头,是说他能够牧(治理)民行善。这就是说有人姓力名牧,可以辅助治理天下。“下令寻访,终于在一个大泽边找到了力牧。奇篇,奇特的文章。
玄女黄石,玄女,九天玄女,简称玄女,俗称九天娘娘、玄牝氏、九天玄女娘娘、九天玄母天尊、九天玄阳元女圣母大帝玄牝氏。原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传授过兵法的女神,后经道教奉为高阶女仙与术数神。 虽然她在民俗信仰中的地位并不显赫,但她是一位深谙军事韬略,法术神通的正义之神,形象经常出现在中国各类古典小说之中,成为扶助英雄铲恶除暴的应命女仙,故而她在道教神仙信仰中的地位重要,其信仰发源可追溯至先秦以前。
黄石,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道家代表人物,思想家,军事家,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海下邳。其时张良因谋刺秦始皇不果,亡匿下邳。于下邳桥上遇到黄石公。黄石公三试张良后,授与《太公兵法》,临别时有言:“十三年后,在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公即我矣。”张良后来以黄石公所授兵书助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并于十三年后,在济北谷城下找到了黄石,取而葆祠之。后世流传有黄石公《素书》和《黄石公三略》
精微,精深微妙。
玉帐,晋 王嘉 《拾遗记·周穆王》:“ 西王母 乘翠凤之辇而来……共玉帐高会。”绛宫 ,漆成红色的宫殿(绛,大红色)。引申为传说中神仙所住的宫殿。秘要,指奥旨精义,也指秘密紧要。
深衷 ,内心;衷情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刘参军》:“颂酒虽短章,深衷自此见。”睿思,圣明的思虑。裁成,指筹谋而成就之。
15.草昧,指原始的未开化的状态。参墟,亦作参虚,参星的分野。当今 山西 、 河南 一带。《左传·昭公十五年》:“ 唐叔 受之,以处参虚。” 杜预 注:“参虚,实沉之次, 晋 之分野。” 孔颖达 疏:“实沉之次, 晋 之分野,上系参之虚域,故云参虚。”
投袂,挥袖,甩袖表示立即行动。濡足,迟缓、滞留脚步。指下跪磕头。《楚辞·九章·思美人》:“因芙蓉而为媒兮,惮褰裳而濡足。” 王逸 注:“又恐污浞,被垢浊也。”《后汉书·崔駰传》:“与其有事,则褰裳濡足,冠挂不顾。人溺不拯,则非仁也。”
东征西怨,本指商汤向一方征伐,则另一方人民埋怨他不先来解救自己。后指帝王兴仁义之师为民除害,深受百姓拥戴。
16.克翦,歼灭;扫除;平定 。
方命,违命;抗命。《书·尧典》:“帝曰:‘吁,咈哉!方命圯族。’” 蔡沉 集传:“方命者,逆命而不行也。”《汉书·叙传下》:“ 孝景 莅政,诸侯方命。”
鲸鲵,即鲸。雄曰鲸,雌曰鲵。 指鲸或比喻凶恶的敌人、借指海盗,也比喻无辜被杀之人。
芟夷,shān yí 。指除草,或铲除。《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芳蕙芟夷,臭鲍佩御。”
干纪,违犯法纪。《左传·襄公十三年》:“干国之纪,犯门斩关。”汉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犯关干纪,莫不诛殛。”
邦域,疆土;国境;区域。《论语·季氏》:“夫 颛臾 ,昔者先王以为 东蒙 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底平,犹底定。《书·禹贡》:“ 大野 既猪, 东原 底平。” 孔 传:“ 东原 致功而平,言可耕。” 蔡沉 集传:“底平者,水患已去,而底於平也。”(2).引申指安定;平定。 唐 刘得仁 《马上别单于刘评事》诗:“天下底平须共喜,一时闲事莫惊心。”
17.欃枪,chán chēng。(1)彗星的别名。古人认为是凶星,主不吉。《尔雅·释天》:“彗星为欃枪。” 郭璞 注:“亦谓之孛,言其形孛,孛似扫彗。”《淮南子·俶真训》:“欃枪衡杓之气,莫不弥靡而不能为害。”高诱注:“欃枪,彗孛也。”(2)喻邪恶势力 。《文选·张衡〈东京赋〉》:“欃枪旬始,羣凶靡馀。”李善注:“欃枪,星名也。谓王莽在位如妖气之在天。”(3).喻指叛乱、动乱。《汉书·天文志》:“孝文后二年正月壬寅,天欃夕出西南。占曰:‘为兵丧乱。’”唐唐尧臣《金陵怀古》:“欃枪如云勃,鲸鲵旋自曝。”
天衢,tiān qú,出自《楚辞》,本意指天上的道路。引申指京都的道路。
匪遑,没有闲暇;来不及。 汉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时 冀州 方有北鄙之警,匪遑离局。” 晋 潘岳 《秋兴赋序》:“夙兴晏寝,匪遑厎宁。”
宁处,犹言安处,安居。《国语·晋语二》:“群臣莫敢宁处,将待君命。”《淮南子·泰族训》:“夷狄伐中国,民不得宁处,故蒙耻辱而不死,将欲以忧夷狄之患,平夷狄之乱也。”《后汉书·徐穉传》:“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
獝狂, xù kuáng。 恶鬼名。《文选·扬雄》:“属堪舆以壁垒兮,捎夔魖而抶獝狂。” 李善 注引 孟康 曰:“魖,耗鬼也;獝狂,亦恶鬼也。”《文选·张衡》:“捎魑魅,斮獝狂。” 薛综 注:“獝狂,恶戾之鬼名。” 唐 吴少微 《过汉故城》诗:“狐兔惊魍魉,鸱鸟吓獝狂。”
地表,地面,大地的表面。南朝 宋谢庄《月赋》:“气霁地表,云敛天末。 洞庭始波,木叶微落。”
无思不服:王引之《经传释词》云:“无思不服’,无不服也。思,语助耳。”
18.阪泉,阪泉之战 (黄炎上古之战)黄帝征服中原各族的过程中,与炎帝两部落联盟在阪泉进行的一次战争。阪泉之战对开启中华文明史、实现中华民族第一次大统一有重要意义。发生在华夏集团活动地域的东半部,较靠近东夷集团分布区,保存传说最多的是冀西北的涿鹿。阪泉之战曾见载于春秋时期的史籍中。
涿鹿,涿(zhuō)鹿之战,距今大约4600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涿鹿之战对于古代华夏族由远古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涿鹿之战不同于阪泉之战,它是在两个部族集团之间进行的, 因而打得分外激烈,留下很多神话传说,如说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蚩尤作大雾弥漫三天三夜,黄帝之臣风后在北斗星座的启示下,发明了指南车,才冲出大雾。还传说黄帝在困境中得到玄女的帮助,制作了80面夔皮鼓,夔是东海中的神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黄帝用其皮蒙鼓,用雷兽之骨作鼓槌,“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勤, 通“尽”。竭,完。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老子·六章》力勤则匮。——《淮南子·主术》陋, 知识浅薄。少见曰陋。——《荀子·修身》
共工有扈之战:
根据现代考证,远古时期,与共工的战争共两场,分别是,颛顼与共工之战和帝喾攻共工之战。颛顼与共工之战:相传帝颛顼时期(约公元前25世纪),颛顼部落联盟与共工部落联盟在中原地区(今河南北部)的作战。帝喾攻共工之战:相传帝喾时期(约公元前24世纪),帝喾部落联盟,进攻共工氏(约今河南辉县境)的作战。
与有扈的战争,只有夏禹攻有扈氏之战。相传帝禹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帝禹部落联盟进攻有扈氏(今陕西户县一带)的作战。
此处当为古人失误,将原本不同时期的两场战争,混为了一起事件。或者理解为:共工、有扈二人均为不服从中央统治的人物。将此二人并写,或为影射王世充、窦建德二人。表明秦王李世民为中央正统,正义之师。因此有“语勤已陋”话说尽了还不能表达王师的完美。“固多惭色”表明战争的残酷程度丝毫不亚于远古的王师与共工、有扈之战。
19.载籍所传,载籍,即籍载,书籍所记载。所传,民间所流传。
侔, móu,等;齐:功效相~。仿佛,相似;近似。
言象所寄,言,语言。象,图像。寄,寄托。
希夷,指虚寂玄妙。《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河上公 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后因以“希夷”指虚寂玄妙。南朝 梁 萧统 《谢敕参解讲启》:“至理希夷,微言渊奥,非所能钻仰。”
20.诸华,由于周朝人自称为华,所以周王朝分封的中原许多诸侯国,就称作诸华。
谷洛,谷水洛水。谷水出弘农渑池县南墦冢林谷阳谷,《山海经》曰:傅山之西有林焉,曰墦冢,谷水出焉,东流注于洛,其中多玉。洛水,洛河,古称雒水,黄河右岸重要支流。因河南境内的伊河为重要支流,亦称伊洛河,即上古时期河洛地区的洛水。
王充,王世充。王世充(?-621年),字行满,本来姓支,是西域的胡人。寄居在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隋朝末年起兵群雄之一。
偷安,指贪图眼前的安逸,不顾将来可能发生的危难。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小人乘非位,莫不怳忽失守,偷安日日。”
假息,1、苟延残喘。 2.暂时休息。
干戈日用,日寻干戈,每天干戈相见。寻,用也。——《小尔雅》日寻干戈。——《左传·昭公元年》
21.戚钺,斧和钺。《左传·昭公十五年》:“其后 襄 之二路,鏚钺、秬鬯、彤弓、虎贲, 文公 受之,以有 南阳 之田,抚征东夏,非分而何?” 杨伯峻 注:“ 杜 注:‘鏚,斧也;钺,金钺也……’赐鏚钺者,奉王命得专杀戮也。”参见“ 斧钺 ”。
建瓴,典故名,典出《史记》卷八《高祖本纪》。(1)指“建瓴水”,谓如汇雨之凹瓦上的雨水,形容居高临下、难以阻挡的形势。(2).形容速度极快。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南朝 宋·裴骃《史记集解》引三国魏·如淳曰:“瓴,盛水瓶也。居高屋之上而幡瓴水,言其向下之势易也。”
将一车书,混一车书,统一车轨和文字。
22.云罗,高入云天的网罗。
23.往因,往昔迷的原因。佛教语,《华严经》弥勒菩萨赞叹善财童子的偈颂中一句话“往因今净解,及事善友力,增长诸功德,如水生莲华。”
乱阶,祸端;祸根。《诗·小雅·巧言》:“无拳无勇,职为乱阶。”《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曩者 董卓 造为乱阶,目是之后,羣凶纵横,残剥海内。”唐陈鸿《长恨歌传》:“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於将来者也。”
夙长,夙夕擅长。
凶毒,凶狠毒辣。《后汉书·董卓传》:“越骑校尉 汝南 伍孚 忿 卓 凶毒,志手刃之,乃朝服怀佩刀以见 卓 。”《宋书·前废帝纪》:“ 子业 虽曰嫡长,少禀凶毒,不仁不孝,著自髫龀。”
孔炽,很猖獗,很嚣张。《诗·小雅·六月》:“ 玁狁 孔炽,我是用急。” 毛 传:“炽,盛也。”
24.玄珪之瑞,玄珪,一种黑色的玉器,上尖下方,古代用以赏赐建立特殊功绩的人。《书·禹贡》:“ 禹 锡玄圭,告厥成功。” 孔 传:“玄,天色, 禹 功尽加于四海,故 尧 赐玄圭以彰显之,言天功成。” 蔡沉 集传:“水色黑,故圭以玄云。”《汉书·王莽传上》:“ 伯禹 锡玄圭, 周公 受郊祀,盖以达天之使,不敢擅天之功也。”
驱扇,驱策煽动。亦作“ 驱煽 ”。《宋书·刘湛传》:“及至晚节,驱煽 义康 ,凌轢朝廷,上意虽内离,而接遇不改。”
擅强,擅彊 ”。专横强暴。《荀子·尧问》:“ 比干 剖心, 孔子 拘 匡 ; 接舆 避世, 箕子 佯狂; 田常 为乱, 阖闾 擅强。为恶得福,善者有殃。”《荀子·尧问赋》:“仁人绌约,敖暴擅彊;天下幽险,恐失世英。” 汉 冯衍 《显志赋》:“忿 战国 之遘祸兮,憎权臣之擅彊。”
河朔,地区名,古代泛指黄河 以北的地区。见《宋史·地理志》:“河朔幅员二千里,地平夷无险阻。”
斩祀杀厉,砍伐神祠近旁的树。杀戮染有疫病的人。《礼记·檀弓下》:“ 吴 侵 陈 ,斩祀杀厉。” 郑玄 注:“祀,神位有屋树者。” “厉,疫病。”陈澔 集说:“斩祀,伐祠祀之木。”《新唐书·萧俛传》:“夫以仁讨不仁,以义讨不义,先招怀,后掩袭,故有不杀厉,不禽二毛,不犯田稼,其救人如免水火,此必胜术也。”
矫诬,假借名义以行诬罔;虚妄;假托君命,诬陷无辜。
多历年所,汉语成语,历:经历;年所:年数。经历的年数很多。《尚书·君奭》:“率惟兹有陈,保父有殷,故殷礼陟配天,多历年所。”
狙诈,jū zhà,伺机取诈。《汉书·诸侯王表序》:“ 秦 据埶胜之地,骋狙诈之兵,蚕食 山 东,壹切取胜。”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狙,伺也。因间伺隙出兵也。”
阽危,diàn wēi,临近危险。阽,临近边缘,一般指险境而言。
遂乃,于是,就。
凭陵,横行,猖獗。《文选·王俭》:“嗣王荒怠於天位,强臣凭陵於 荆 楚 。” 张铣 注:“凭陵,勇暴貌也。”唐 杜甫 《病橘》诗:“寇盗尚凭陵,当君减膳时。”
荐食,不断吞食;不断吞并。《左传·定公四年》:“吴 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杜预 注:“荐,数也。”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天不厌乱,胡羯 未殄(tiǎn,本意是指断绝,竭尽,也指剔解后的残骨。),鴟鸣狼噬,荐食 河 北。”
济岱、徐兖,古地名,指济州,岱州,徐州,兖州。
骤胜, 骤胜(骤胜) 屡次胜利。《吕氏春秋·适威》:“骤战而骤胜。” 高诱 注:“骤,数也。”
负力,自恃其力。《史记·秦始皇本纪》:“负力而骄,数动甲兵。”作气,振作勇气。《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勍寇,qíng kòu ,强敌。南朝 宋 颜延之 《阳给事诔》:“坚守四旬,上下力屈,受陷勍寇,士师奔扰。”《宋书·宗室传论》:“ 烈武王 览群才,扬盛策,一举磔勍寇,非曰天时,抑亦人谋也。”
同恶相求,成语,坏人与坏人相互勾结。《左传·昭公十三年》:“同恶相求,如市贾焉,何难?”《周书》 卷三十二 陆通传:“朝廷倾危,同恶相求,遂成反乱。”
25.奄至,急速来到。“奄,遽也。”
闲使,密使。暗中派往敌方进行反间或侦察等活动的使者。《史记·淮阴侯列传》:“ 范阳 辩士 蒯通 说 信 曰:‘将军受诏击 齐 ,而 汉 独发闲使下 齐 ,宁有诏止将军乎?何以得毋行也!’”
潜申,潜相申结,暗中与他们多方通气和结约。
约结,结盟,订约。《荀子·王霸》:“约结已定,虽睹利败,不欺其与。”
将规,将要规划。
合势,犹合力;协力。 《隋书·韩擒虎传》:“本奉明旨,令臣与 弼 同时合势,以取伪都。”
夏屋 ,大俎,大的食器。《诗·秦风·权舆》:“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馀。” 毛 传:“夏,大也。” 郑玄 笺:“屋,具也。”一说指大屋。
常山蛇,古代传说中能互相救应的蛇.又解释为首尾呼应的一种阵法,简称"常山阵",阵势如常山这蛇,故名常山蛇。“常山之蛇”出自《孙子·九地》:“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古代传说中的这种常山蛇,能首尾互相救应,后因以喻首尾相顾的阵势。
甄,甄别,鉴别 。洞,洞察。
中权,谓中军制定谋略;指中军;指主将;中枢;司令部指主将的权势;喻中等。
见可而进,见到形势有利就进军。后指有把握就行动。《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
北制,北制之战。郑军打破传统战法,迂回袭敌获胜,是为中国军事史上有记载的迂回进攻作战之始。时人因燕军之败而有"不备不虞,不可以师"(《左传·隐公五年》)之评,成为后世用兵的鉴戒。
移跸, yí bì 移驾 。东虞,古地名。即虎牢。本古东虢国,春秋时为郑邑,后名成皋。在今河南省荥阳市境内。《穆天子传》卷五载,天子狩猎于此,发现有虎,高奔戎生捕虎而献之。“天子命之为柙而畜之东虞,是为虎牢”。郭璞 注:“因以名其地也,今荥阳成皋县是。”
酋渠,渠酋,渠魁,首领 。相命,互相传令。《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役人相命,各杀其长。” 杨伯峻 注:“互相传令。”
并臻,指一齐到来。
凿齿,凿齿是中国古代神话人物之一,是居住在南部沼泽地带的怪兽,长有象凿子一样的长牙,手中持有盾和矛。据说,凿齿掠食人类,帝尧命令羿前往讨伐。见羿带着弓箭找上门来,凿齿慌忙一面拿起盾牌遮挡自己,一面伸出牙齿迎战。羿挥动宝剑砍去,盾牌顿时折成两半。凿齿吓得转身逃跑,羿则拉弓上弦,一箭正中凿齿心窝。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淮南子(本经训)》据以上记载,凿齿应该是在神话中被妖魔化的中国南方部落的象征。
窫窳,yà yǔ,古代中国传说中神祇名。原为人首蛇身,后因危与贰负杀了窫窳,化为龙首猫身,居弱水中,在狌狌知人名之西,其状如龙首,食人。 宋代王明清 《挥麈三录》卷二:“窫窳旁吞于黑水 ,搀抢直拂于紫躔。” 明朝 顾炎武 《河上作》诗:“窫窳来攫人,逵路横长蛇。”
板渚,古津渡名。板城渚口的简称。在今河南荥阳市汜水镇东北黄河侧。
犷猤,guǎng guì 凶猛壮勇貌。《文选·左思<吴都赋>》:“猿臂骿胁,狂趭獷猤。” 李善 注:“《説文》曰‘犬獷不可附也’……猤,壮勇之貌。”
陆梁,秦时,称五岭以南之地为陆梁。《史记·秦始皇本纪》:“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司马贞《史记索隐》:“谓南方之人,其性陆梁,故日陆梁。”张守节《史记正义》:“岭南之人,多处山陆,其性强梁,故日陆梁”。
    1.跳跃的样子。
    2.嚣张,猖獗。
比,紧靠;挨着:~肩。鳞次栉~。举,共举,对举。 《后汉书·张让传》:“监奴乃率诸仓头迎拜于路,遂共~车入门。”
阳景,阳光。三国 魏 曹植 《情诗》:“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26.皇赫斯怒,赫:勃然大怒的样子。斯:犹“而”。
爰整六军,爰,爰是会意字,甲骨文的爰字上面像一只手抓住棍棒的一头,下面像抓住另一头,表示拉、引。故爰的本意就是拉、引,后造援字表示此意。爰又假借表示于是,用做名词。爰也做助词,放在句首或句尾。六军,古代汉语,意思为泛指禁军。天子所统领的军队。
飞廉翊衡,飞廉,飞廉,亦作蜚廉,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文献称飞廉是鸟身鹿头或者鸟头鹿身,秦人的先祖之一为飞廉。最早出现于《楚辞·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後飞廉使奔属。”翊(yì)是中国古字,象形(会意)文字,现在一般用于名字:敏捷的思维和渊博的见识。形声。字从羽,从立,立亦声。“立”指“竖立”。“羽”指“双翼”。“立”与“羽”联合起来表示“鸟之双翼竖立起来”。本义:鸟儿准备起飞的样子。鸟儿欲飞。衡,汉语汉字,读作héng,其本义为绑在牛角上的横木,后引申为车辕前端的横木。
丰隆先路,丰隆,亦作“丰霳”。古代神话中的雷神。后多用作雷的代称。 先路,亦作“ 先辂 ”。天子或诸侯使用的一种用象牙装饰的正车。指圣王之道。犹先行。犹先河。
27.震夔鼓以申严,夔鼓,夔鼓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uí gǔ,是指战鼓。《山海经·大荒东经》:“﹝ 流波山 ﹞其上有兽……其名曰 夔 。 黄帝 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后因以“夔鼓”作为战鼓的美称。申严,为申令严格遵守或执行某种法令措施。出自《礼记·月令》:“﹝季秋之月﹞是月也,申严号令。”
铿虬钟而大号, 铿,kēng 碰撞;撞击。 又如:铿拊(弹琴)。虬钟(虬钟),饰以虬龙形的钟。 唐 王勃 《上武侍极启》:“月开鸾镜,怀精鉴以分形;霜湛虬钟,蕴希声而待物。”大号,指军号或萨克号系的大型低音铜管乐器;帝王的号令;对他人字号的敬称。语出《易·涣》:“涣汗其大号。”
星流电击,像流星一闪而过,如雷电突然袭来。形容迅猛异常。《周书·晋荡公护传》:“更集诸部,倾国齐至,星流电击,数道俱进。”
凤矫龙腾,龙腾凤飞。喻指行动迅猛。龙骧凤矫。
梗林于是靡拉,梗林,多刺的林丛。《文选·张衡<西京赋>》:“梗林为之靡拉,朴丛为之摧残。” 李善 注引《方言》:“凡草木刺人为梗。”靡拉,毁坏。《文选·张衡<西京赋>》:“梗林为之靡拉,朴丛为之摧残。” 薛综 注:“靡拉、摧残,言揩突之,皆擗碎毁拆也。”
刮野扫地,大风吹扫野地。比喻杀获无余。出自《文选·扬雄〈羽猎赋〉》:“鸟不及飞,兽不得过。军惊师骇,刮野扫地。”李善注:“言杀获皆尽,野地似乎扫刮也。”
喋血,形容血流遍地,指杀人很多。也作蹀血。
旋踵,掉转脚跟,比喻时间极短。《韩诗外传》卷十:“夫天怨不全日,人怨不旋踵。”
仍执,仍:就。执,拘捕。
曾靡孑遗,靡:无,没有;孑遗:遗留,剩余。没有剩余。出 处 《诗·大雅·云汉》:“周余黎民,靡有孑遗。”
涣若冰消,犹言涣然冰释。象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涣,消;散:~散。
漼同鱼烂,漼,古通“摧”,毁坏:“名节~以隳落。”鱼烂,指鱼腐烂。鱼烂而亡,是一个成语,意思是鱼腐烂从内脏起。比喻国家因内部祸乱而灭亡。出处 《公羊传·僖公十九年》:“梁亡。此未有伐者。其言梁亡何?自亡也。其自亡奈何?鱼烂而亡也。”
氛祲祛除,氛祲,fēn jìn,雾气。指预示灾祸的云气。①南朝宋·王僧达《七夕月下》诗:“远山敛氛祲,广庭扬月波。”氛,一本作“ 雰 ”。《诗·大雅·灵台》“经始灵台”。宋朱熹集传:“国之有台,所以望氛祲,察灾祥,时观游,节劳佚也。”祲,日旁云气 。古代迷信称不祥之气;妖气。《楚辞·守志》:“障覆天兮祲氛。”祛除,指驱散;消除。
风云融朗,融朗,指融通明朗。《文选·木华<海赋>》:“三光既清,天地融朗。” 刘良 注:“三光,日月星。融,通;朗,明也。言海气浮,三光清,见天地之通明也。”
神玺,天子的玉玺之一。彝器,“彝”是古代先民用于盛酒的器具,亦泛指古代宗庙常用的祭器。它是北宋以来金石学中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礼器的通称,以概括青铜器的功用特点。也名“尊彝”。如钟、鼎、樽、罍之类。《左传·襄公十九年》:“且夫大伐小,取其所得以作彝器。” 杜预 注:“彝,常也。谓钟鼎为宗庙之常器。”《汉书·五行志中之上》:“诸侯之封也,皆受明器於王室,故能荐彝器。” 颜师古 注:“彝器,常可宝用之器也。”
28.既而乘辕西返,既而,时间副词。不久,一会儿。
蒨旆右临,蒨,音倩。草盛貌。《左思·吳都賦》夏曄冬蒨。《集韻》又與茜通。旆,音沛。《說文》作旆。繼旐之旗也,沛然而垂。从,聲。《爾雅·釋天》繼旐曰旆。《釋名》雜帛爲旆,以雜色綴其邊爲翅尾也。將帥所建,象物雜也。《詩·小雅》白旆央央。
奋决水之威,奋, 鼓起劲来,振作。《广雅·释言》“奋,振也。”汉· 贾谊《过秦论》:“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奋武扬威(振奋勇气,施展威风);奋气(奋发振作)。决水,谓河堤决口。《管子·度地》:“树以荆棘以固其地,襍以柏杨以备决水。”
乘破竹之势,破竹之势,源见“势如破竹”。喻不可阻挡的形势。
廓清,1、澄清,肃清,清除。2、明净,清澈。出自 汉·荀悦 《汉纪·高帝纪四》:“征乱伐暴,廓清帝宇,八载之内,海内克定。”
散马华阳,放马华阳,《尚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阳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饮至丰镐,饮至,奏凯庆功之宴。上古诸侯朝会盟伐完毕,祭告宗庙并饮酒庆祝的典礼。后代指出征奏凯,至宗庙祭祀宴饮庆功之礼。《左传·桓公二年》:“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勋焉,礼也。”丰镐,丰京和镐京一起并称为“丰镐”,是西周王朝的国都,历史上最早称为“京”的城市,也是中国最早期的城市,作为西周首都沿用近三百年,又称宗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周文王灭崇(位于陕西关中)后,在沣水西岸营建丰京(今西安西南),将都城从岐周迁至丰京;周武王时在沣水东岸建立了镐京,即《诗经·大雅·文王有声》篇载:“考卜维王,宅是镐京”。丰京是宗庙和园囿的所在地,镐京为周王居住和理政的中心,合称丰镐。
29.岂如汉王力競,競,见“竞”。最早见于甲骨文。“竞”本意是角逐,互相争胜,如竞争、竞赛;争斗有时会很激烈,“竞”也指强劲,强盛。
屡见窘于成皋,窘于,困于。窘:1.穷困。 2.难住,使为难。成皋,成皋之战,始于汉二年(公元前205年)五月,迄于汉四年(公元前203年)八月,前后历时两年零三个月左右。它是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即后来的汉高祖)围绕战略要地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而展开的一场决定汉楚兴亡的持久争夺战。在这场战争中,刘邦及其谋臣武将注意政治、军事、经济多方面的配合,将正面相持、翼侧迂回和敌后骚扰等策略加以巧妙运用,调动、疲惫、削弱直至战胜强敌项羽,是中国战争史上后发制人、疲敌制胜最终以弱胜强的又一成功典范。
连兵,交兵;交战。《汉书·五行志中之下》:“先是连兵邻国,三战而再败也。”
30.海外有截,有截,拼音yǒu jié,齐一貌,整齐貌;九州,天下。《诗·商颂·长发》:苞有三蘖,莫遂莫达,九有有截,韦顾既伐, 昆吾夏桀 。郑玄笺:九州齐一截然。又:相士烈烈,海外有截。郑玄笺:截,整齐也。
无虞,没有忧患,太平无事。语出《周易·屯》:“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执玉帛以临朝,执玉帛,玉器丝绸。圭璋和束帛。古代祭祀、会盟、朝聘等均用之。《周礼·春官·肆师》:“立大祭用玉帛牲牷。”古代典礼所用,泛指礼器。也指诸侯朝会时的礼物。临朝,指帝王亲临朝廷处理政事 。
垂衣裳而班治,垂衣裳,典故名,典出《周易》卷八《系辞下》。垂,垂示。衣,上衣。裳,下服。以衣在上者象天,以裳在下者象地,故衣裳制作取象乾坤。 后遂以“垂衣裳”谓定衣服之制,示天下以礼。后用以称颂帝王无为而治。亦省作“ 垂衣 ”、“ 垂裳 ”。《周易》卷八《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唐·孔颖达疏:「垂衣裳者,以前衣皮,其制短小,今衣丝麻布帛,所作衣裳其制长大,故云垂衣裳也。”班治,治理。《荀子·君道》:“君者何也?曰:能羣也。羣者何也?曰:善生养人者也,善班治人者也。” 王先谦 集解:“班,读曰辨。《仪礼·士虞》注:‘古文班或为辨。’辨、治同义。”
珍符杂沓,珍符,珍奇的符瑞。《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或谓且天为质闇,珍符固不可辞;若然辞之,是 泰山 靡记而 梁父 靡几也。”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言天道质昧,以符瑞见意,不可辞让也。”杂沓,亦作“ 杂遝 ”。纷杂繁多貌。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夫篇章杂沓,质文交加,知多偏好,人莫圆该。”
繁祉氤氲,繁祉,多福。《诗·周颂·雝》:“绥我眉寿,介以繁祉。” 郑玄 笺:“繁,多也。”氤氲,(yīnyūn),也作“烟煴”“絪缊”,指湿热飘荡的云气,烟云弥漫的样子。也有“充满"的意思。形容烟或云气浓郁。
甘雨熏风,甘雨,适时好雨。《尔雅·释天》:甘雨时降,万物以嘉。《诗·小雅·甫田》:“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 孔颖达 疏:“甘雨者,以长物则为甘,害物则为苦。”熏风:和风。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辩乐》:“昔日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时和岁稔shí hé suì rěn四时和顺,五谷丰收。用以称颂太平盛世。同“时和年丰”。 《南齐书·王敬则传》:“救民拯弊,莫过减赋。时和岁稔,尚尔虚乏,傥值水旱,宁可熟念?”
31.箫韶,1.舜乐名。2.泛指美妙的仙乐。《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
咸英,尧乐《咸池》与帝喾乐《六英》的并称。
郊雍,郊,《說文》距國百里爲郊。《爾雅·釋地》邑外謂之郊。《周禮·地官·載師》近郊、遠郊。《註》五十里爲近郊,百里爲遠郊。又祭名。冬至祀天于南郊,夏至祀地于北郊,故謂祀天地爲郊。雍,《雍》,《诗经·周颂·臣工之什》的一篇。是一首先秦时代的诗歌。全诗一章,十六句。为周天子祭祀宗庙毕撤去祭品时所唱的乐歌。
俎豆,典出《论语·卫灵公》和《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俎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后引申为祭祀和崇奉之意。
跂行喙息,qí xíng huì xī 本谓虫豸爬行呼吸。借指用脚爬行用嘴呼吸的虫豸。亦泛指人和动物。跂,通“蚑”。《史记·匈奴列传》:“跂行喙息蠕之类,莫不就安利而辟危殆。”
跖宝排虚,“跖实”。zhí shí亦作蹠实。1.谓兽类足踏实地而行。《淮南子·原道训》:“鸟排虚而飞,兽蹠实而走。” 高诱 注:“蹠,足也。实,地也。” 晋 张协 《七命》:“左当风谷,右临云溪,上无凌虚之巢,下无跖实之蹊。”(2).借指走兽。 南朝 齐 谢朓 《酬德赋》:“彼排虚与蹠实,又相鸣於林池。” 唐 颜师古 《为留守群官谢恩诏表》:“蹠实排虚,同取毙於凶毒。” 唐 颜师古 《等慈寺碑》:“跂行喙息,跖实排虚,迩陿游原,遐濶泳末。”排虚,是凌空的古文表达,指高升到天空或耸立空中。《淮南子·原道训》:“鸟排虚而飞,兽蹠实而走。”
迩陿游原,遐阔泳末:迩陿,迩狭, 近。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迩陜游原,迥阔泳沫。”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迩,近;原,本也。迥,远;阔,广也。泳,浮也。恩德比之於水,近者游其原,远者浮其沫。”《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迩狭游原,遐阔泳沫。” 吕向 注:“迩狭,近也;遐阔,远也。”
攫挚忘嘴距之用,攫挚,猛禽。攫,本义:鸟用爪迅速抓取。《说文》“攫,执也。”挚古同“鸷”,凶猛。攫鸷,猛抓。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夫鷙鸟之击先高,攫鷙之势也。”距,本义:鸡爪。
夷狄齐冠带之伦,夷狄,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论语·八佾》有记载:“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冠带之伦,文人士子。
外户常开,外户,泛指大门。《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孔颖达 疏:“扉从外阖也。”《吕氏春秋·慎大》:“故 周 明堂外户不闭,示天下不藏也。”
内机不作,内机,内部机关。不作,不运作。
32.寘含灵于仁寿,寘,读zhì。安排,放置的意思,同“置”。含灵:内蕴灵性;指具有灵性的人类。仁寿,谓有仁德而长寿。语出《论语·雍也》:“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变品庶于陶甄,品庶pǐn shù,是指众人、百姓。汉 贾谊 《鵩鸟赋》:“夸者死权兮,品庶每生。” 陶甄,比喻陶冶、教化。《文选·张华》:“茫茫造化,二仪既分。散气流形,既陶既甄。” 李善 注:“ 如淳 曰:陶人作瓦器谓之甄。”《晋书·乐志上》:“弘济区夏,陶甄万方。”
思广舟航,舟航,船只。犹津梁。拯济。
无间幽显,无间,不分别:~是非。幽显,犹阴阳。亦指阴间与阳间。《北史·李彪传》:“天下断狱起自初秋,尽於孟冬。不於三统之春,行斩绞之刑。如此则道协幽显,仁垂后昆矣。”
静言官首,静言,安静地;仔细地。《诗·邶风·柏舟》:“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毛传:“静,安也。” 余冠英注:“静言,犹静然,就是仔细地。”官首,同僚中为首的官长。《书·酒诰》“百僚庶尹” 唐 孔颖达 疏:“言百官众正,为总之文,但百官众正除六卿,亦有大夫及士,士亦有官首而为政者惟亚。传云次大夫者,谓虽为大夫不为官首者,亚次官首。”
握节以殉忠,握节,持守符节。谓不辱君命。《左传·文公八年》:“司马握节以死,故书以官。”
追悼行间,追悼,对死者的追念哀思。三国魏曹丕《赠谥邓哀侯诏》:追悼之怀,怆然攸伤。行间,行伍之间,指军中。《商君书·画策》:“行间之治连以五,辨之以章,束之以令,拙无所处,罢无所生。”
有薶轮而弃野,薶,古同“埋”,埋葬:“生~工匠,计以万数。”
愍疏属之罪,愍,本意是指忧患、痛心的事,引申义是爱抚,抚养。疏属,亦作“疎属”。远宗;旁系亲属。《史记·田单列传》:“田单 者,齐 诸 田 疏属也。”
祓除苦累,祓除,古时一种除灾求福的祭祀。《周礼·春官·女巫》:“掌岁时祓除衅俗。” 郑玄 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 贾公彦 疏:“一月有三巳,据上旬之巳而为祓除之事,见今三月三日水上戒浴是也。”
必藉胜因,胜因,殊胜的善因。《佛说无常经》:“胜因生善道,恶业堕泥犁”。意思是种下或得到善的因缘,将能投生善道(如天道、人道),而种下恶的因缘,则业力牵引堕入地狱。
善根,《大品般若经》中说: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的根本。比丘知善、知善根,是谓成就见、得正见,于法得不坏净,入于正法中。无贪、无嗔、无痴三者为善根之体,合称为三善根。不善根则为贪、嗔、痴等,即称三不善根,或称三毒。又善法为得善果的根本,故亦可称为善根。
净土,诸佛佛国清净国土。一般专指阿弥陀佛国土。其国众生皆行十善,身口意三业清净,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又称极乐国土。其他诸佛佛国也有净土,不过其土中菩萨最终都将生往极乐净土。
道场,指成佛成道之所。亦被用作寺院的别称。中国佛教四大道场,即通常所说的中国佛教四大名山。道场是佛教术语,指佛祖或菩萨显灵说法的场所。中国佛教除敬奉西方佛祖如来之外,还特别敬奉他的四个东来使者,也就是四大菩萨,因此,分别在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华山为他们各建立了一个道场。
洽,周遍;广博。元元本本,殚见洽闻。——班固《西都赋》。注:“洽,遍也。”
班倕, bān zhuì,古代巧匠 公输班 和 倕 的并称,亦泛指巧匠。《后汉书·崔駰传》:“应规矩之淑质兮,过 班 倕 而裁之。” 李贤 注:“ 公输班 , 鲁 人也。 倕 , 舜 时为 共工 之官。皆巧人也。”
矩矱,jǔ yuē.规矩法度。《楚辞·离骚》:“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同。” 王逸 注:“矩,法也;矱,於缚切,度也。” 矱,尺度,法度。协准矱之贞度兮,同断金之玄策。——《后汉书》
式构宝坊, 式,句首语气词。无实义。兄及弟矣,式相好矣!——《诗·小雅·斯干》。构, 字亦作“搆”,字本作“冓”,金文象屋架两面对构形。本义:架木造屋。大搆驾,兴宫室。——《淮南子·本经》。宝坊,对寺院的美称。《大集经·璎珞品》:“尔时世尊,至宝坊中昇师子座。”
黮,dàn黑色,阴暗;不明。
雕盘泫溽,雕盘,刻绘花纹的盘子;精美的盘子。泫,指露珠晶莹的样子,泫泫露盈条。溽,湿润;闷热 :~暑。~热。
茹芦在阪,《诗·国风·郑风·东门之墠》“东门之墠,茹藘在阪。”茹藘(rú lǘ):草名。即茜草。阪(bǎn):小山坡。《尔雅》所谓:“茹芦、茅蒐,茎叶粗涩而根红。” 故许慎谓:人血所生。《周礼》:庶氏掌除蛊毒,以嘉草攻之,陈藏器以蘘荷与茜为嘉草。
瞻葡,薝葡(卜)。薝葡,原产印度,释迦牟尼成道时,其背后即有此花。宋人所称之薝葡,已非印度所产,而是中国化的薝葡,又称栀子花,花瓣六出。
熠耀宵行,《诗经·东山》“町畽鹿场,熠耀宵行。”熠耀:光明的样子。宵行:磷火。摩尼,魔尼,梵语称man!i,在佛教中意译作珠、宝珠,为珠玉之总称。一般传说摩尼有消除灾难、疾病,及澄清浊水、改变水色之德。
柰苑 [ nài yuàn ]【明】杨慎 《艺林伐山·仙陀》:“佛寺曰仙陀,又曰仁祠,又曰宝坊,又曰香阜,又曰柰园。”
韡晔,wěi yè,出自《蜀都赋》。亦作“ 韡曅 ”。光明美盛貌。《文选·张衡<西京赋>》:“饰华榱与璧璫,流景曜之韡晔。” 薛综 注:“韡晔,言明盛也。” 晋 左思 《蜀都赋》:“若 君平 、 王褒 韡晔而秀发, 扬雄 含章而挺生。”
定水,汉 典 佛教语。澄静之水。喻禅定之心。南朝 梁元帝 《法宝联璧序》:“熏戒香,沐定水。” 北周 庾信 《陕西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春园柳路,变入禅林;蚕月桑津,回成定水。”
澄湛,指纯净,清晳。语出苏轼 《上张安道》:“闭息郤虑,扫灭尘相,使心澄湛,诸念不起。”
萃止,聚集。止,语尾助词。《诗·陈风·墓门》:“墓门有梅,有鴞萃止。” 毛 传:“萃,集也。”《周书·儒林传·沉重》:“所望凤举鸿翻,俄而萃止。” 宋 苏轼 《答孔毅父》:“日至阳长,仁者履之,百顺萃止。”
振锡,指僧人手杖。谓僧人持锡出行。锡,锡杖。杖头饰环,拄杖行则振动有声。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建招提於幽峯,冀振锡之息肩。”
来仪,谓凤凰来舞而有容仪,古人以为瑞应。《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 孔颖达 疏:“箫韶之乐作之九成,以致凤皇来而有容仪也。”
戒品,佛教语。戒的品类。
禅枝,禅堂之树枝也。庾信安昌寺碑曰:‘禅枝四静,慧窟三明。’比喻禅之智慧。
夏后,据《竹书纪年》载,夏朝君主称呼前冠以“后”字,如后启、后少康、后宁(姒杼)、后芬、后桀等,"后"为夏朝最高统治者的意思,与“君主”、“王”同义。另据司马迁《史记·夏本纪》记载,治水有功的大禹受万民拥戴而登基为王,建立了大一统王朝夏朝,定国号为夏。并确立了以姒姓夏后氏(氏族)为首的王权世袭制度,后来传王位给儿子夏后启。夏朝传承了14世17后,约471年。
舳舻, zhú lú ,书面用语。指首尾衔接的船只。(舳:指船尾;舻:指船头)“舳舻相属,万里连樯。”晋·郭璞《江赋》
控引,犹贯通。《文选·班固<西都赋>》:“东郊则有通沟大漕,溃 渭 洞 河 ,汎舟 山 东,控引 淮 湖,与海通波。” 李周翰 注:“谓泛舟可以通 山 东之运,亦与 淮 、湖、海通波澜。”
金堤,亦作“ 金隄 ”。1.坚固的堤堰。后作为堤堰的美称。《汉书·司马相如传上》:“媻姗勃窣,上金隄。” 颜师古 注:“言水之隄塘坚如金也。”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无射九月》:“金堤翠柳,带星采而均调。” 2.金堤河,黄河下游支流,1964年后为豫鲁两省省界河流。发源于河南省新乡县(一说滑县耿二庄处 )境,流向东北,经豫、鲁两省,至河南省台前县张庄附近穿临黄堤入黄河。滑县以下干流长158.6公里,是一条平原坡水河流。
偪侧,相迫近。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滭弗宓汨,偪侧泌瀄。』亦作『逼侧』、偪仄。密集;拥挤。2.密集;拥挤。《文选·张衡<西京赋>》:“麀鹿麌麌,骈田偪仄。”薛综注:“骈田偪仄,聚会之意。”唐杜甫《偪仄行》:“偪仄何偪仄,我居巷南君巷北。”一本作“偪侧”。仇兆鳌注:“偪侧,谓所居密迩。”
冠盖往来,冠:礼帽 ;盖:车蓬、车盖。这里指水路车马交通。
玉门,宫阙,帝阙。出处《楚辞·刘向<九叹·怨思>》:“背玉门以犇骛兮,蹇离尤而干诟。”王逸注:“玉门,君门。”隐轸,yǐn zhěn,犹隐赈。指众盛;富饶。隐,通“ 殷 ”。《文选·左思》:“邑居隐赈,夹江傍山。” 刘逵 注:“隐,盛也。赈,富也。”趣,通“趋”。趋向;奔向。左右趣之。——《诗·大雅·棫朴》
爽垲,shuǎng kǎi 1.高爽干燥。《左传·昭公三年》:“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塏者。”杜预 注:“爽,明;塏,燥。”南朝 梁 江淹《哀千里赋》:“虽 河 北之爽塏,犹橘柚之不迁。”2.指高燥之地。林纾《苍霞精舍后轩记》:“余家洲之北,湫溢苦水,乃谋适爽塏。”
衍沃,平坦肥美的土地。《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井衍沃。”杜预 注:“衍沃,平美之地。”引申为富饶。清 冯桂芬《公启曾协揆》:“夫三郡财赋之衍沃,两年倒悬之困苦。”
原陆,原野,田地。汉 张衡 《东京赋》:“乘舆巡乎 岱岳 ,劝稼穑於原陆。”膏腴,肥沃。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战国策·赵策》
康庄,1、四通八达的大道。2、谓宽阔平坦。3、喻指心胸宽广。都会,表示都市的意思。都,原意是建有宗庙的城邑,后来引申为城市;会,人物荟萃的地方,主要指城市。
致罚,施加惩罚、过分的惩罚。《书·多士》:“厥惟废元命,降致罚。” 孔 传:“其惟废其天命,下致天罚。”
获免,得以避免 得到赦免。污潴,亦作“汚潴”,积水的洼地。即污池。古代一种严厉的刑罚。《晋书·刑法志》:“至于谋反大逆,临时捕之,或污潴,或枭葅,夷其三族。”“污池”。谓平毁罪犯第宅、祖坟,掘成水池。
淫慝,yín tè,邪恶。《左传·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於是乎有京观,以惩淫慝。”
京观,古代为炫耀武功,聚集敌尸,封土而成的高冢。京观:京,谓高丘也;观,阙型也。古人杀贼,战捷陈尸,必筑京观,以为藏尸之地。古之战场所在有之。张岱《夜航船》
缘起(梵语:pratītya-samutpāda;巴利语:paticca-samuppāda),重要佛教术语,一切有为法都是因各种因缘而成,此理即为缘起。任何事物都因为各种条件的相互依存而处在变化中,这是佛陀对世间现象的成住坏灭之原因、条件所证悟的法则。《维摩经·佛国品》:“深入缘起,断诸邪见。”
盖缠, gài chán,佛教谓五盖与十缠皆烦恼之数,故以“盖缠”指代烦恼。五盖:有五种法能盖覆人之善心,即: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十缠:有十种妄惑,能缠缚众生使其不能出离生死苦海,不能证入涅槃,即:无惭、无愧、嫉、悭、悔、睡眠、掉举、昏沉、嗔忿、覆。《维摩经·佛国品》:“悉已清浄,永离盖缠。”参阅《大智度论》卷七、卷十七。
妙乐,miào lè,古代西印度国名及奇妙的音乐。
法财,(喻)佛法能利润众生好像财宝一样。
旷劫,佛教语。久远之劫;过去的极长时间。 唐 李白 《<地藏菩萨赞>序》:“独出旷劫,导开横流。” 王琦 注:“旷劫,谓久远之劫也。”
慧力,佛学词汇,意思是五力之一。言智慧有能除烦恼之力用也。
亹亹,wěi wěi勤勉不倦貌。水流貌。
恒沙,恒河沙数,佛教用语,出自《金刚经·无为福胜分第十一》,像恒河里的沙子那样无法计算。人们用该成语来形容数量很多。《金刚经·无为福胜分第十一》:“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世界,以用布施。” (补充:在《金刚经》中,佛陀用了双重比喻来说明数量之多:假设恒河两岸的每一粒小沙子都代表一条恒河,所有恒河两岸的沙子的总数,就叫做“恒河沙数”。现在一般词典都简化为一重比喻(只说恒河两岸的沙子),其实数量已经大大减少了。)
牢笼,包罗;容纳。
望云就日,就日望云,原指贤明的君主恩泽施及万民。后多比喻得近天子。《史记·五帝本纪》:“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博贯,博览并贯通。《后汉书·班固传》:“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
理极,理论的最高标准。寰中,宇内,天下。
考覈。考核,考试,考定核查。语出《颜氏家训·省事》“有一礼官,耻为此让,苦欲留连,强加考覈。”覈,拼音hé,通“核”。是指果核。
流略,九流、七略之书。泛指前代书籍。南朝 梁 王筠 《昭明太子哀册文》:“括囊流略,包举艺文。”
幽赜:yōu zé幽深精微。晋卢谌《答魏子悌》诗:“妙诗申笃好,清义贯幽赜。”
肸响,xī xiǎng,散布,传播。也作“肸蚃” 。肸蚃布写。——《汉书·司马相如传上》肹 古同“肸”,〔肸蠁〕散布、传播,如“芬腹肸肸。”振动:“芗呹肸以掍根兮,声駍隐而历钟。”
五老,“五老君”,是早期道教尊奉的五位天神,其地位与“三清”平齐。东方安宝华林青灵始老君,简称“青灵始老苍帝君”;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君,简称“丹灵真老赤帝君”;中央玉宝元灵元老君,简称“元灵元老黄帝君”;西方宝金门皓灵皇老君,简称“皓灵皇老白帝君”;北方洞阴期望郁绡百晨玄老君.简称“百灵亥老黑帝君”。五老君是“三清”还没成为大流之前地位最高的五位神仙,本来是历代帝王祭祀的对象,后来被纳入道家的神仙体系,“天中则称五老上帝,在天文则称五帝座及五方五星,在神灵则称五方五帝,在山岳则称五岳圣帝,在人身则称五脏神君”。在道教神仙体系中,五老君没有具体职司,但地位崇尊。道教称其为“五位元始五老”,与天尊一样,非后天学而得真者,又被称为“五行之始”“五气之祖”。
悬识,深切的认识。 刘勰 《文心雕龙·附会》:“夫能悬识腠理,然后节文自会,如胶之黏木,石之合玉矣。”象纬,象数谶纬。亦指星象经纬,谓日月五星。
八灵,八方之神。《楚辞·刘向<九叹·远逝>》:“合五岳与八灵兮,讯九鬿与六神。” 王逸 注:“八灵,八方之神也。”
曲尽,委曲而详尽。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一:“ 乐天 之诗,情致曲尽,入人肝脾。” 物名,指事物的名称;也指名望。《周礼·春官·司常》:“司常掌九旗之物名。”郑玄注:“物名者,所画异物则异名也。”
昃食忘劳,日昃忘食,太阳已偏西还顾不上吃饭 。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晋书·张轨传》:“未能雪天人之大耻,解众庶之倒悬,日昃忘食,枕戈待旦。”忘劳,不感觉劳苦;不知疲倦。《礼记·祭义》:“思慈爱忘劳,可谓用力矣。” 郑玄 注:“思父母之慈爱,已而自忘己之劳苦。”《新唐书·儒学传上·徐文远》:“ 文远 説经,徧举先儒异论,分明是非,乃出新意以折衷,听者忘劳。”
昧旦丕显,昧旦:天色未亮时;丕显:显扬,光大。天不亮就起床,思考如何光大自己的德业。形容为政勤劳辛苦。《尚书·太甲》:“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晏子春秋》:谗鼎之铭曰:‘昧旦丕显,后世犹怠’,况日不悛,其能久乎!”《东京赋》:坚冰作于履霜,寻木起于櫱栽。昧旦丕显,后世犹怠。
岩穴,山洞。指岩穴之士。《后汉书·章帝纪》:“其以巖穴为先,勿取浮华。”
蒭荛:chú ráo割草打柴的人,后多指在野之士。蒭,从又(手)从草,表示以手取草。俗作刍。本义:割草。荛,意思是柴草,割柴草。
满堂,充满厅堂,也指全场的人。《楚辞·九歌·东皇太一》:“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纳隍,谓推入城池中。汉 张衡 《东京赋》:“人或不得其所,若己纳之於隍。”《孟子·万章下》称 伊尹 “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 尧 舜 之泽者,若己纳之沟中。” 后以“纳隍”指出民于水火的迫切心情。《宋书·王僧达传》:“民有咨瘼之声,君表纳隍之志。” 唐 陆贽 《论淮西管内水损处请同诸道遣宣慰使状》:“傥宏善救之心,当轸纳隍之虑。” 宋 王禹偁 《贺雪表》:“因百姓以为心,思跻寿域;虑一夫之不获,常若纳隍。”
祝网,为帝王施行仁德之典。《史记》卷三〈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商汤有一次狩猎,见部下们张网四面并祷告说,上下四方的禽兽尽入网中。汤命令去其三面,只留一面,并祷告说,禽兽们,愿逃者逃之,不愿逃者入我网中。后因以“祝网”为帝王施行仁德之典。
扇暍, shàn yē 以扇扇苦热中暑的人。暍,伤暑,中暑。语本《淮南子·人间训》:“武王 荫暍人於樾下,左拥而右扇之。而天下怀其德。”后因以“扇暍”为颂扬德政之典。
玄览,远见:深察。 汉 张衡 《东京赋》:“睿哲玄览,都兹 洛宫 。” 晋 陆机 《文赋》:“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於典坟。”《旧唐书·褚亮传》:“ 高祖 文皇帝 睿哲玄览,神武应期,拨乱反正,远肃迩安。”
游艺 ,亦作“ 游秇 ”。谓游憩于六艺之中。后泛指学艺的修养。《论语·述而》:“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 何晏 集解:“艺,六艺也,不足据依故曰游。” 邢昺 疏:“六艺谓礼、乐、射、驭、书、数也。”《晋书·孔安国传》:“领军将军 孔安国 贞慎清正,出内播誉,可以本官领 东海王 师,必能导达津梁,依仁游艺。”
观人文以化成,“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出自《易经》,大意是说,观察天地运行的规律,以认知时节的变化;注重伦理道德,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
齐梁,齐梁体,南朝齐、梁时代(479—587)出现的一种诗风。梁刘勰指出其特征:“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竞也。”(《文心雕龙·明诗》)隋李谔《上隋文帝书》指出:“江左齐梁,其弊弥甚,贵贱贤愚,唯务吟咏。遂复遗理存异,寻虚逐微;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
转规注河之论,转规,转动圆形器物。喻一往无阻或毫无阻难。《后汉书·马援传》:“谋如涌泉,埶如转规 。”
芝英垂露之书,芝英,芝英书,古字体之一。唐·韦绩《墨薮五十六种书》:“芝英书者,六国时,各以异体为符信所制也。”亦省作“ 芝英 ”。 唐 颜师古 《等慈寺碑》:“芝英、垂露之书,观者眩目。”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文字》:“ 南齐 萧子良 撰古文之书五十二种,鵠头、蚊脚、悬针、垂露、龙爪、仙人、芝英、倒薤……之属,皆状其体势而为之名。”垂露,书法术语。书写直画的一种形态。其收笔处如下垂露珠,垂而不落,故名。具有藏锋的笔势,不同于“悬针”。唐代孙过庭《书谱》称:“观夫悬针垂露之异。”
蝯,yuán 古同“猿” 。
匕鬯bǐ chàng 《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王弼注:“匕,所以载鼎实;鬯,香酒。奉宗庙之盛也。”后因代指宗庙祭祀。泛指饮食用具。
维城,1.连城以卫国。《诗·大雅·板》:“怀德维寧,宗子维城。”《后汉书·刘虞公孙瓒陶谦传赞》:“襄賁 励德,维城 燕 北。仁能洽下,忠以卫国。”2.借指皇子或皇室宗族。《后汉书·孝明八王传赞》:“孝明 传胤,维城八国。”
抑抑:通“懿懿”,庄美的样子。赳赳jiū jiū 1.威武雄健貌。2.指威武的军人。
金锡,指锡杖。
耕田凿井,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凿一眼井就可以有水喝,耕田劳作就可获取食物。出自先秦的《击壤歌》
击壤鼓腹,鼓腹击壤。原指人民吃得饱,有余闲游戏。后用为称颂太平盛世之典。《隋书·儒林传·何妥》:“上古之时,未有音乐,鼓腹击壤,乐在期间。”唐·卢照邻《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凿井耕田者不知自然,鼓腹击壤者不知帝力。”
三脊之茅,亦名菁茅。古代以为祥瑞,多用于祭祀。    江淮间产的一种茅草;茎有三稜 。《南史·江夏王刘义恭传》:“ 大明 元年,有三脊茅生 石头 西岸,又劝封禅,上甚悦。”
聿,本义:毛笔。笔的本字,所以书也。
预奉,预先奉承;预先接受 。鸿猷    hóng yóu 鸿业;大业。
休烈,xiū liè,盛美的事业。《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休烈,平一宇内。”休,吉庆,美善,福禄:休咎(吉凶)。 顺天休命。——《易·大有》。郑注:“美也。” 亦孔之休。——《诗·豳风·斧》 烈 ,功业:功烈。成王不能共事天地,修文、武之烈。——《汉书·王莽传上》 兼仗父兄之烈。——《资治通鉴》
四大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有:“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内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居贞,贞,通“ 正 ”。遵守正道。《易·颐》:“居贞之吉,顺以从上也。”
缅求,miǎn qiú,是指远求。晋 陶潜 《与子俨等疏》:“缅求在昔,眇然如何。”《梁书·元帝纪》:“缅求前古,其可得欤?”遂古,suì gǔ,远古,上古。《楚辞 天问》:~~之初,谁传道之?
逖听,tì tīng犹逖闻。常表示恭敬。汉 司马相如《封禅文》:“率邇者踵武,逖听者风声。”遐声,指前人的声望。南朝 梁 沉约 《内典序》:“彪著往迹,焕述遐声。”
质文,实质内容与外在形式。质朴与华美。递变,交替变化、演变。 唐 刘知几 《史通·六家》:“古往今来,质文递变,诸史之作,不恒厥体。”
粹駮,粹,从米,从卒,卒亦声。“卒”义为“极点”、“极端”。“米”与“卒”联合起来表示“极端纯净的米”、“没有丝毫杂质的米”。粹美纯美;精美。纯一,不杂:纯粹。粹白。粹而不杂。駮bó 傳說中的猛獸。《山海經.西山經》:「中曲之山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其名曰:『駮』,是食虎豹。」 顏色雜亂。如:「斑駮」。
纷诡,奇异多姿。
亢:至高的。
不造 ,不幸。《诗·周颂·闵予小子》:“闵予小子,遭家不造。”
无妄,灾祸变乱。《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绸繆哲后,无妄惟时。” 刘良 注:“无妄惟时,当穷灾之时也。”
至治,最好的治理;安定昌盛、教化大行的政治局面或时世。
嘉生,茂盛的谷物。古以为祥瑞。《国语·周语下》:“阴阳次序,风雨时至,嘉生繁祉,人民龢利。”《汉书·郊祀志上》:“民神异业,敬而不黩,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序。”颜师古 注:“应劭 曰:‘嘉谷也。’师古 曰:嘉生,谓众瑞也。”
滔德,滔:通“慆”,放纵不法。傲慢。厌,憎恶;嫌弃
炎运,五行家称以火德而兴的帝业之运。旧指 刘汉 、 赵宋 等皇朝。将徂,死亡;凋谢。《史记·伯夷列传》:“于嗟徂兮,命之衰矣!”司马贞索隐:“徂者,往也,死也。”
鸿飞,1.鸿雁飞翔。《诗·豳风·九罭》:“鸿飞遵渚。”唐 苗神客《乙速孤府君碑铭》:“鸿飞渐陆,振玉羽於元霄。” 2.鸿雁高飞。比喻升迁腾达,奋发有为。《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乃鸿騫旧 吴 ,作守东 楚 ” 李善 注引 三国 魏 吴质 《魏都赋》:“我太公鸿飞 兖 豫 。” 唐 梁肃 《为雷使君祭孟尚书文》:“昔在 天宝 ,滥觴登朝,爰自中兴,鸿飞乃高。” 清 林则徐 《送嶰筠赐环东归》诗:“漫道识途仍驥伏,都从遵渚羡鸿飞。”3.鸿雁远翔。比喻超脱尘世。唐 孟浩然 《同曹三御史行泛湖归越》诗:“杳冥云外去,谁不羡鸿飞。” 宋 陆游 《故山》诗:“老尉鸿飞隐市门,千年犹有旧巢痕。”4.哀鸿遍飞。比喻灾民极多。唐 李峤 《攀龙台碑》:“既而六师鱼渍,九野鸿飞,竟兆天亡之徵,卒成土崩之势。”
绿林叛换,绿林(lù lín ),地名,绿林位于湖北京山西北。见《汉书》卷九九下《王莽传》,《后汉书》二一刘玄传。后遂称除暴安良的英雄为绿林好汉。词义同“绿林好汉”,“绿林豪客”。叛换,亦作“叛涣”。 1.凶暴跋扈。《文选·左思<魏都赋>》:“云撤叛换,席卷虔刘。” 张载 注:“叛换,犹恣睢也。”《陈书·高祖纪》:“ 岭南 叛涣, 湘 、 郢 结连,贼帅既擒,凶渠传首。” 唐 李商隐 《祭裴氏姊文》:“属 刘 孽叛换,逼近 怀城 。”(2).指叛涣者。《旧五代史·周书·太祖纪一》:“讨叛涣於 河 潼 ,张声援於 岐 雍 ,竟平大憝,粗立微劳。”
青犊睢盱,青犊,1.青牛。2.新莽 末年 河 北地区较为强大的一支农民起义军。建武 三年(公元27年)为 刘秀 所镇压。《东观汉记·邓禹传》:“今 山东 未安,赤眉、青犊之属,动以万数。”后泛称农民起义军。唐 崔涂《己亥岁感事》诗:“正闻青犊起葭萌,又报黄巾犯 汉 营。”3.宝刀名。晋 崔豹《古今注·舆服》:“吴大皇帝 有宝刀三,宝剑六……刀一曰百鍊,二曰青犊,三曰漏景。” 睢盱,huī xū。浑朴貌;睁眼仰视的样子;亦作聚观、喜悦之貌。汉 张衡 《西京赋》:“迾卒清候,武士赫怒,缇衣韎韐,睢盱拔扈。”
板荡,指政局混乱或社会动荡。“板荡”一词典出《诗经·大雅》,其中有《板》《荡》两篇,写当时政治黑暗,人民生活贫苦,后来“板荡”便被用来形容天下大乱,局势动荡不安。
亿兆沦胥,亿兆,1、极言其数之多。2、指庶民百姓。犹言众庶万民。《书·泰誓中》:“ 受 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左传·昭公二十年》:“虽有善祝,岂能胜亿兆人之诅。” 杜预 注:“万万曰亿,万亿曰兆。”沦胥,指相率牵连,泛指沦陷、沦丧。《诗·小雅·雨无正》:“若此无罪,沦胥以铺。” 毛 传:“沦,率也。” 郑玄 笺:“胥,相铺徧也。言王使此无罪者见牵率相引而徧得罪也。” 泛指沦陷、沦丧。《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淳风杪莽以永丧,缙绅沦胥而覆溺。” 唐 张鷟 《游仙窟》:“下官堂构不绍,家业沦湑 。”
膺期,承受期运。指受天命为帝王。
颠覆,一指推翻、摧毁,二指颠坠覆败、灭亡,三指困顿,四指倾侧,翻倒,五指颠仆、跌落,六指颠倒失序。
天柱,古代神话中的支天之柱。《淮南子·墬形训》:“昔者 共工 与 颛顼 争为帝,怒而触 不周之山 ,天柱折,地维绝。”
地轴,古代传说中大地的轴。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一:“地有三千六百轴,犬牙相举。” 唐 黄滔 《融结为河岳赋》:“龟负龙擎,文籍其阳九阴六; 共 触 愚 移,倾缺其天枢地轴。”泛指大地。《南齐书·乐志三》:“义满天渊,礼昭地轴。”
方难,正值多灾多难。《大雅·板》“天之方难,无然宪宪。”
芒芒率土,芒芒,广大辽阔貌。《诗·商颂·长发》:“洪水芒芒,禹 敷下土方。”晋 陆云《荣启期赞》:“芒芒至道,天启德心。”率土,指境域之内,或指京畿地区。《诗·小雅·北山》:“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中》:“《尔雅》曰:‘率,自也。自土之滨者,举外以包内,犹言四海之内。’”
亭育,养育;培育。《梁书·武帝纪下》:“思随乾覆,布兹亭育。” 隋 江总 《劳酒赋》:“顾曲私之亭育,递寒暑而徂迁。”
寿华,传说中古地名。《山海经·海外南经》:“ 羿 与 凿齿 战於 寿华 之野, 羿 射杀之。在 昆仑墟 东。”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凿齿赞》:“ 尧 乃命 羿 ,毙之 寿华 。”釁社,杀牲取血以祭社神。《管子·小问》:“ 桓公 践位,令衅社塞祷。” 尹知章 注:“杀生以血浇落于社,曰衅社。”釁,xìn,繁体“衅”。《说文》:“衅,血祭也。象祭灶也。从爨省,从酉。酉,所以祭也。从分,分亦声。”古代用牲畜的血涂器物的缝隙:~钟。~鼓。缝隙,感情上的裂痕,争端:~隙。~端(争端)。挑~。寻~。 以香熏身:~浴。
国步,国家的命运。步,时运。《诗·大雅·桑柔》:“於乎有哀,国步斯频。” 毛 传:“步,行;频,急也。” 高亨 注:“国步,犹国运。”
阳纡,yáng yū古泽薮名。又作杨纡、阳盱。旧说在今陕西境,有陇县、凤翔、华阴、泾阳等说法。《穆天子传》卷1:“天子西征,鹜行至于阳纡之山,河伯无夷之所都居。”
王度,王者的德行器度。《左传·昭公十二年》:“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孔颖达 疏:“思使我王之德度,用如玉然,用如金然,使之坚而且重,可宝爱也。”犹王法。《南齐书·谢超宗传》:“何以纠正邦违,式明王度?”
牧野,周武王伐纣时的牧野大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古代战争,标志着殷商555年历史的终结。
历史上的牧野主要指卫辉市,广义上的牧野也包括新乡市凤泉区、获嘉县部分地区。牧野原非专有名词,这里是相对于殷都朝歌(今河南鹤壁市淇县)而言的。从朝歌城由内向外,分别称作城、郭、郊、牧、野。《尔雅》:“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
鸣条,古地名,又名高侯原,在今山西省运城安邑夏县之西。鸣条之战,是夏朝末年(约公元前1600年)在商灭夏的战争中,商汤率领商部落士兵与夏军在鸣条(山西夏县之西)进行的一场决战。在约公元前16世纪,夏王桀的统治出现了危机。夏朝在东方的属国商,乘机先征服邻近的夏属葛国(今宁陵县北),保障商都南亳(山东曹县南二十里)的安全。又派重臣伊尹至夏王都城探测虚实。再采取分别翦除夏朝羽翼的策略,各个击破了位于夏、商之间的豕韦(今滑县东南)、顾国(今范县东南)、昆吾(今许昌)等夏朝属国,使夏王桀孤立无援。接着,商汤又率战车70乘、敢死士兵6000人攻夏王都。夏桀只好仓促率王师与商军战于鸣条,结果夏朝军队大败。这场战争成为夏王朝灭亡的转折点。战争的结果导致夏王朝灭亡,商汤建立了中国的第二个王朝商朝。
萚卷,萚tuò,草木脱落的皮、叶。萚兮萚兮,风其吹女。——《诗·郑风·萚兮》 紫萚,指初生的芦苇。《西京杂记》卷一:“ 太液池 边皆是雕胡、紫蘀、绿节之类……葭芦之未解叶者,谓之紫蘀。”此处萚字,应理解为用芦苇编制的席子。萚卷,就是像卷席子一样容易。
胜幡,《维摩经·佛道品》:“降伏四种魔,胜幡建道场。” 僧肇 注:“外国破敌得胜,则竖胜幡,道场降魔,亦表其胜相也。”
罪垢,佛教语。指罪孽。盖以其如污垢玷人自性。
幽执,囚禁 。 晋 陆机 《谢平原内史表》:“幽执囹圄,当为诛始。”
无畏,指佛于大众中说法泰然无所畏之德。
馀习,没有改掉的、遗留的习染、风尚。《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深入缘起,断诸邪见,有无二边,无复馀习。” 唐 王维 《偶然作》诗之六:“不能舍馀习,偶被世人知。”
戎墟,兵戎之后的废墟。
招提,民间私造的寺院。宋应麟《杂识》“私造者为招提、若兰,杜枚所谓山台野邑是也。”源自梵文Caturdeśa,意译为四方(catur是四,deśa指场所、地方、 国土等),指寺院。攸,攸是会意字,由攵、人和水字省略的一竖来表示水行。攸本意为水平稳地流动,此意后写作“浟”。攸在文言中常见用法相当于“所”,有时相当于“乃、就”,放在动词前。
燡 yì 1.辉映,映照。 2.光明貌。
月殿,月宫。 南朝 梁简文帝 《玄圃园讲颂》序:“风生月殿,日照槐烟 。”比喻登科做官。 唐 鲍溶 《送王损之秀才赴举》诗:“名在乡书贡,心期月殿游。”
爱景,爱,通“ 暧 ”。和煦的阳光。《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群臣酒行歌》:“玉墀留爱景,金殿蔼祥烟。”
白薠,bái fán,水草名。即薠草。《楚辞·九歌·湘夫人》:“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朱熹 集注:“薠草,秋生,今南方湖泽皆有之,似莎而大,鴈所食也。”
丹桂连丛,连丛,亦作“ 连樷 ”。一簇簇;丛聚。 南朝 梁 刘孝胜 《咏益智诗》:“连丛去本叶,杂和委雕盘。” 汉 孔臧 将所著赋与书附于《孔丛子》后,世称《连丛》、亦称《续孔丛子》。
绮疏,亦作“ 绮疎 ”,指雕刻成空心花纹的窗户。
桷,jué方形的椽子。细木为桷。——韩愈《进学解》
金绳,佛经谓 离垢国 用以分别界限的金制绳索。唐 李白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诗:“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 王琦 注引《法华经》:“国名 离垢 ,琉璃为地,有八交道,黄金为绳,以界其侧。”
宝铃,寺庙中悬挂的铃。
妙相,佛教语,佛教语。庄严的相貌。凝寂,寂静,端庄镇定。
真容,真实的容貌。亦指画像、塑像。焕朗,明亮。
开士,菩萨的异名。以能自开觉,又可开他人生信心,故称。后用作对僧人的敬称。宅心,1.居心;2.存于心中;3.归心。
伊蒲,伊蒲馔,斋供,素食。《书言故事·释教》:“齐供食曰伊蒲馔。”
秀峙,秀美超逸。《新唐书·崔澹传》:“ 璵 子 澹 ,举止秀峙,时谓玉而冠者。”
迅流,指急流。《汉书·沟洫志》:“ 河 汤汤兮激潺湲,北渡回兮迅流难。” 长迈,远行;大步前进。三国 魏 曹丕 《述征赋》:“遵往初之旧迹,顺归风以长迈。”
祭阝,西周时期,周公五子祭伯封侯在管城东北15里处,建祭阝(jì)国都城,史称祭阝伯城。后来“祭阝”字改为“祭”字,读音为“zhài”。随着多年后外地民众迁到祭伯城定居,由于口音不同,使祭的读音逐步演变为“zhà”,祭伯城简称祭城。
冥庆,谓神灵降赐的祥瑞。《宋书·符瑞志下》:“臣以寡立,承乏槐铉,沐浴芳津,预覩冥庆,不胜抃儛之情。”为已故父母做寿称为冥庆。


liuguoyu 发表于 2019-11-19 09:35

{:1_277:}{:1_277:}

tjhdz 发表于 2019-12-7 09:41

渔家傲
明月如霜夕映照,青江长伴鱼翁老。挥走春愁扑夜晓。何时了,狂风吹劲欺人好。
别有洞天惊醉倒,漫游山水凄凄草。带去花心冰雪傲。依旧早,千秋典范为师表。
想浏览更多请点:http://www.shicin.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唐等慈寺碑文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