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画廊 发表于 2020-3-2 14:26

读《孔子庙堂碑》有感

本帖最后由 台山画廊 于 2020-3-2 14:51 编辑

虞世南传世作品罕见,其作品在元代就已很稀少,今所见存从帖中之外,有传世书迹刻石楷书有《孔子庙堂碑》、《破邪论》、行书有《汝南公主墓志铭》、《摹兰亭序》等。
估计只有《摹兰亭序》为真迹,《汝南公主墓志铭》有人说是米芾摹写,其它翻刻颇多。
虞世南当年在弘文馆讲授书法,相当于当时国家最高级的书法导师,而这个弘文馆只有高官及其优秀子嗣才能进去听课。
据传,唐太宗怎么也写不好“弋”的弯钩,只得向虞世南请教,有次唐太宗向魏征展示手迹,魏征观后说:“唯这一弯钩写得好。”由此可见,魏征确是不怎么懂得说奉承话。
虞世南在书法上名气大,惜作品流传不多且气息醇厚,上手不易,也就相对少人提及。
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虽只有翻刻本传世,但细审其笔画,不是通过简单搭积木而成,还涉及到搭积木过程中的动态,即书写过程中的挥运变化。
从一点一划的堆砌再将其串联起来,方为熟;若只关注到结构与点画的拼装,跟初学者的摹写有何分别呢?
这也是我推崇翁闿运临颜体的原因,很多人的临作乍看去比他所临的更为相似的,可往往忽略了挥运时动态变化,意味对楷书的认识仍处于简单搭积木的层次。
通过看见的线条去推算不可见处的动态变化,是书法审美的基础,也是指导习书的正确思想。如同样是实临,平面效果近似,高低之别就在于细节中对动态的理解。
绝大多数唐人楷书,在书写时是当行书写的,只是形态表现为楷书而已。
2020.3.2

万象在旁 发表于 2020-3-15 11:10

{:1_27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孔子庙堂碑》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