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画廊 发表于 2020-3-30 04:31

汉字写法的依据

历代同一个字往往有多种写法,当一种新写法出来时,人们接受了,就成了经典。
现时我们已习惯以前人的写法为标准,一旦写法与书法字典不符,就认为是写错字——这是有必要的。
古人关于汉字的各种写法,多从篆书中来,而篆书中所没有的,就要去造字。
在手写体方面,其中以行草书变数最多。草书从篆隶中来,楷书出现最迟。故以楷书架构去衡量行草书写得对不对,有点本末倒置,只是时代如此,有时不得不接受。
行草的变数涉及到草法问题,即为何为将隶书简写成这样?这是个很专业的问题,我不懂,只能靠书法字典来校对。校对时,应先从篆隶开始,然后草书行书,楷书则尽可能不用。
繁简也是一个大问题。
今天的简体字并不是今天所造出来的,而是从前人的写法中挑出来后再编排一番,就变成标准的简体字,相对复杂的写法就变成繁体字,这便有了简繁之分。若无此标准,简体字照写,但没有什么简体繁体的概念——简体繁体的概念是近现代所创造的。
有了简繁之分后,现时人们开始强调简繁不能混用。之所以如此强调,是因为一些简化字的单字由二个或以上的繁体字所组成,若分不清这一点将简体写作繁体,在表达上就出错了。
如简体“后”,是由繁体“后”与“後”两个字所组成的。繁体中“后”是指帝王的妻子,“後”则是指方位、排序等。在简化字未出现之前,人们对这两个字的意义是分得很清楚的。
或许,这就是简化字的特色:笔画减省了,一字多义现象增加了。
2020.3.3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汉字写法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