渎则不告,再读易经,人生如逆旅
《易经·蒙卦》: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不去要求无知者改变,要让无知者主动来请求改变。第一次来求问的时候给予解惑,再三问同一个疑惑就变得轻率亵渎,这时就不用再解答了。
蒙,原义女萝,菟丝;迷茫,幼稚;引申为蒙昧无知、蒙蔽。
《易经》记事叙理,如同父辈的经历故事,给予人生的经验。学科发展后,人们通过哲学、科学、工艺等方式进一步探究这些经验内在的原理,产生哲学思想、科学定理、工艺标准,更方便后来的运用。
对于持《易经》无限伟大、占卜、神秘宿命论的人,也要采取“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的办法,随他去吧。
《临江仙·送钱穆父》
宋·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完整笔记欢迎关注公众号:中流治印,获得免费印章设计。
http://pic.shufa.org/pic/20210426/1619444663041690_143.jpg?watermark/1/image/aHR0cDovL3BpYy5zaHVmYS5vcmcvcGljLzIwMTgxMjI4L3FpX25pdV8xNTQ1OTYzOTQ5MjE3Xzc5MV8zNzRfNDQzLnBuZw==/dissolve/50/gravity/SouthEast/dx/20/dy/20
欣赏学习 冯建华 发表于 2021-04-27 11:04
欣赏学习
感谢支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