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五月 发表于 2021-4-30 08:22

当代书法审美错误导向及发展方向

本帖最后由 钱江五月 于 2021-4-30 08:24 编辑

      当代书法审美错误导向及发展方向                                                                      施政明    艺术审美是以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以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审美,从而获得的审美愉悦、审美享受和审美情感共鸣。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当然也不例外。王羲之、颜真卿、苏轼的书法不少,为什么《兰亭序》、《祭侄稿》、《黄州寒食诗》冠誉为天下三大行书。笔者认为,天下三大行书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后人书法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潜意识的作用,也就是说,在王羲之、颜真卿、苏轼所有的作品中,唯有《兰亭序》、《祭侄稿》、《黄州寒食诗》在书法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上是最完美的!    反过来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颜真卿用书写《祭侄稿》的笔法来写《兰亭序》、苏轼以书写《黄州寒食诗》的笔法来写《祭侄稿》,王羲之以书写《兰亭序》的笔法来写《黄州寒食诗》,那么书法《兰亭序》、《祭侄稿》和《黄州寒食诗》还能成为天下第一、第二、第三大行书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原因很清楚,书法形式(美)和内容(美)完全背离!这一点,作为每一位书法家或书法爱好者必须深思和深悟!    王羲之、颜真卿、苏轼的书法自成一体,书法作品中的文字内容又是自己撰写的,书法也好,文字内容也好,基本做到了字如其人,文如其人,所以,虽然书法没有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的创作要求,但自然能做到书法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但是到了今天,我们的书法是学古人的,书写内容又是抄古诗,抄名人名言,书法风格和书写内容都不是自己的,容易出现形式和内容相背离,形式美和内容美艺术审美相矛盾的创作弊病。这也造成当代书法界出不了王羲之、颜真卿、苏轼那样的书法大家的重要原因之一。书法审美是书法创作和欣赏的重要条件,是衡量书法美的标杆。一直以来,大多数学者倾向于书法的笔画线条、结构结体、章法布局的审美,或者是“形神兼备”,或是“神韵”,即神采气韵。书法之形是天地山川、衣冠人物、飞鸟禽兽的形,是丰富无穷尽。如果以点画线条、空间结构、章法布局、神采气韵等审美方面来衡量书法审美,那么,书法审美都停留在形式至上,其审美笼统得无边无际。而“形神”、“神韵”之“神”也是由“形”而生,神也无穷尽。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从形式上来说,任何一位书法家的书法,总会有人说好有人说丑。比如王羲之、颜真卿、赵孟頫都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大家,被后人所推崇,但是,他们书法也曾受到一些人的微词。唐代韩愈评价王羲之的书法为“羲之俗书趁姿媚”,斥之为“俗书”;米芾评价颜真卿的书法是丑书;董其昌评价赵孟頫的书法,因熟而俗……等等。这说明书法审美要求(标准)不同,其审美结果大相径庭。    我们再列举当代的两位书法家的作品看看。比如启功先生的论词绝句二十首之七的书法——潮来万里有情风,浩瀚通明是长公。无数新声传妙语,不徒铁板大江东。这首诗赞赏苏词气势如潮,出语不凡。然而,启老清新、隽永的笔画似乎不能达到诗中的思想感情。尤其是启老常用的细瘦笔画,在这首诗的意境前显得力不从心,其诗的意境与书写笔画所含情感各行其道。以诗的思想内容来欣赏这幅书法,是不可能引起情感共鸣的,形式(美)和内容(美)没有很好地统一起来。同样,沙老书写的唐代诗人韦应物《秋夜寄丘员外》。这是一首怀人诗。全诗以其古雅闲淡的风格美,给人玩绎不尽的艺术享受。而沙老浑厚峻险的笔法与诗中“古雅闲淡”的感情怎么也合拍不起来,似乎是牛头不对马嘴。虽然沙老的这幅书法字字浑厚峻险,但站在诗的思想意义角度欣赏该作品总觉得两者的感情不对称、不和谐,形式(美)和内容(美)相背离。    一直以来,我们总是把笔画线条、结构结体、章法布局的审美看作是一成不变至高无上的书法审美标准。由于书法审美的滞后,造成了书法创作难以突破,就连“国展”,徘徊在一届换一面孔上,游离在浮浅的、表层的、形式至上的审美探索中。大多数观众面对书法作品只有视觉上的一时冲击,无法获得内心深处的审美愉悦、审美享受和审美情感共鸣。笔画线条、结构结体、章法布局是书法的基础,不是书法的“心脏”,不是书法的核心,在主次从属关系上属于次要方面。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才是书法的“心脏”、核心,是衡量书法艺术的主要标尺。所以,书法的美,仅仅注重笔画线条、结构结体、章法布局、气韵神形是远远不够的。    当代中国书法,建立客观统一的书法审美要求(标准)已迫在眉睫。我们都知道,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是一切艺术的审美特征和要求,绘画、音乐、诗文都早已做到,书法至今还游离在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之外。这说明中国书法在艺术上的落后,但也同时反映出中国书法艺术的艰难、复杂与高深。为什么五千中国书法做不到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因为我们一直作为文字工具使用,一直在文字的笔画线条、结构结体、章法布局上寻找美,书法的艺术性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是,中国书法进入二十一世纪,书体书风已基本形成,识字写字已基本普及,原有的笔画线条、结构结体、章法布局,以及“形神”、“神韵”书法审美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代人新的艺术审美价值观的需要,因此,中国书法已经到了发展变革的节点。而书法审美的制高点就是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书法一旦以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为审美要求(标准),那么,书法真正跨入了艺术的殿堂,书法与写字就有了本质区别,书法家与“书匠”、“书奴”就有了甄别,当代中国书法的许多问题将迎刃而解,中国书法从此就能真正走上高度有意义的艺术道路。    书法并不是把字写好这么简单,而是一项综合了“喜怒哀乐”情感元素和“诗画歌舞”等艺术元素的很有意义的精神外化艺术工程。什么样的笔法、书风书写什么样的文字内容,形象、思想和情感相融合,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当代书法家应该在具备基本的书写规范、技巧之外,还要具备书法知识和创新精神,要自觉地去学一点诗文,懂一点绘画,听一点音乐,看一点舞蹈,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书法艺术家应用的素养,攫取书法艺术创作所需要的睿智、敏锐和灵感,提升书法艺术创作能力,真正做到形式美与内容美相统一,创作出形象生动、神韵丰富、意境深远的书法艺术作品,避免成为卖油翁“但手熟尔”式的“书奴”、“书匠”。(施政明修改于2021年4月26日)

天下茶仓 发表于 2021-4-30 10:07

你这才是误导。王羲之颜真卿是按当时的创作规范来写字的么?书法按形式法度来写,和清代的八股文,当代的样板戏有什么不同??

中流治印 发表于 2021-5-14 10:01

https://app.shufa.org/public/emotion/face_068.pnghttps://app.shufa.org/public/emotion/face_068.pnghttps://app.shufa.org/public/emotion/face_068.png

钱江五月 发表于 2021-5-28 16:19

天下茶仓 发表于 2021-4-30 10:07
你这才是误导。王羲之颜真卿是按当时的创作规范来写字的么?书法按形式法度来写,和清代的八股文,当代的样 ...

“王羲之、颜真卿、苏轼的书法自成一体,书法作品中的文字内容又是自己撰写的,书法也好,文字内容也好,基本做到了字如其人,文如其人,所以,虽然书法没有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的创作要求,但自然能做到书法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

钱江五月 发表于 2021-5-28 16:20

中流治印 发表于 2021-5-14 10:01


感谢关注和支持

旺林居 发表于 2021-10-3 17:32

书法形式和人的性格有关是有限的而内容是丰富多彩是无限的。怎样把有限的展现无限的是个深奥的哲理。如何让书法形式和内容在同时给人以视觉和心灵的共鸣是书法艺术追求的高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当代书法审美错误导向及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