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画廊 发表于 2021-5-14 21:30

正楷抄《千字文》一遍有感

三天内用正楷抄写《千字文》一遍,字径5公分,在抄写过程中陆陆续产生了一些感想,用文字记录了下来。

一、本打算抄千字文一遍,忽肠胃不适,回来后气已泄,结果只抄了三分之一。
古代经生这一职业,相当于八九十年代农村妇女穿珠仔或二千年左右台城的妇女剪线头,成日做到黑,所获仅够糊口。
今天,经生这一行业已消失了,穿珠仔也消失了,剪线头还偶有所见。
日抄夜抄得个橙,这种所谓传统还有什么继承发扬价值呢?一种吃饱饭买包的生活余事而已。

二、我们对楷书的间架判断基础来自于印刷体,这是印刷体标准化时代每个人所无法避免的基础审美,若一幅楷书作品每个字看起来都顺眼,这幅作品可能属于馆阁体或经意之作。

三、相对而言,要写好“狼”字的楷书不容易,从《书法字典》所示,古人所写,结字偏向方整。
“狼”字中的反犬旁有个特征,弯钩的弧度与第一短撇相交时特别急,如将打笔伸长;良的竖钩的竖不取直线,采取外拓或内擫的笔法来处理;字中两个钩还要有所变化。
尽管只是一个字,要写出来令人感到平衡并不容易,需对其进行分析,令自己对其认识形成类似1+1=2这样的公式,这样才算掌握了这个字的间架。
个人试图与前人有所不同的方法来处理,借用对“琅”字的观感,将反犬旁当成王字旁那样来处理,形成左短右长的格局。
左右结构的汉字,通常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左右大小相似,如“相”字,在手写体中,木与目双方宽度相近;二是如前面的“琅”那样左收右放。
对字的间架心中有数后,落笔位置也就心中有数了。
自我分析所获才是自己的,我们可以学习他人的方法,但具体操作靠自己,这是调查研究一种。

四、楷书的学习分二个层次,一是点画间架,二是速度。
点画需要尽精微,将细节学到手,间架则据字的形态达到平衡。尤其是点画精微方面,最是费神,一个人有没有认真下过工夫,这方面最易体现出来。
速度是紧贴实用的一种,相对而言,楷书的点画之间随着笔顺,很容易就能相互映带,隶书则逊色很多,这是人们对汉字的易识与追求书写效率的结果。故忽略了书写速度,是对楷书认识仍停留在纸上谈兵的体现。

五、初习唐楷,宜选用弹性较佳的毛笔,这容易表现点画细腻一面。
若习虞、欧、褚、柳,笔头宜偏瘦,习颜晚年作品,笔头宜偏厚。
两者皆可选狼毫或市面流行的掺了尼龙毛的兼毫,只是尽量选择掺尼龙毛少的。
尼龙毛掺多了,笔头弹性过强,转笔易生棱角,这类毛笔应尽量避免。
一般中档狼毫中楷,约40元/支,而流行掺了不少尼龙毛的兼毫,约七、八元/支。前者看似贵数倍,可摊开来,你用坏一支毛笔需多长时间呢?
如用狼毫写中楷(古人多称寸楷,今人写字偏大,规格可稍放宽),寿命约2000字(有人说是3000字以上,那是用野生黄鼠狼的吧),自己平均一天写多少字呢?分摊开来并不贵,而书写感受也完全不同。
至于掺尼龙毛的学生兼毫,因小朋友不懂珍惜,对笔的控制欠敏感,也没讲究行笔节奏,这种兼毫也够用了。讲句实在话,常用的毛笔,一年用不坏数支,恐怕书写水平多原地踏步。
据清人介绍,儿童习字应从大字开始,可稍想一下汉简,就知道习字从大字开始应是明清时期一些人的观点,之前多是从小字开始的。象王献之磨墨用十八缸水的说法,要么是茶杯大小的缸,要么是吹牛,那个年代写的几乎二公分以内的小字,若按过去人家贮水的水缸,王献之写一辈子也用不完十八缸水,古人吹牛真是不打草稿。
成人习字,如是作为静心手段,从五公分内的字写起就行了。至于大字,于今天偏于应酬,偶尔玩玩即可。

六、抄写《千字文》一遍,相当于抄写一千个不同的汉字,这很容易就发现自己在间架上有什么不足之处。若自觉过关,即意味着间架的基本功已得,学习方向可转向于点画与章法了。
这是一种自我检测的方法。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的水平缺乏自信,从而产生许多疑问,通过种种方法进行自我检验,无疑是对自己是与非方面的肯定,从而生出自信来,同时亦确定了自己的学习方向。
知己才能知彼,不知己,对彼的判断依据则属于想当然了。
2021年5月14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正楷抄《千字文》一遍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