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画廊 发表于 2021-6-18 10:55

习书偶拾

本帖最后由 台山画廊 于 2021-6-18 10:57 编辑

选帖读帖最忌是听到别人对帖的非议就认为不好,这是心态上的失守,评价未必客观,评价者未必比帖的作者水平高,还是自行去探索一番为上。猪肉的味道只有亲自品尝才能体会出来,无论别人还是自己所描述的,都不能满足第三者要求。

《不空和尚碑》及颜真卿晚年楷书的宽博大气是一个谜,自己怎么也弄不出来。
临帖,只偶然间有种跟原帖契合之处,余者多是想当然的近似。

大草、狂草不是人人可以玩得精的,一个朝代也没多少个。

日常所用的纸墨砚所涉及到的客观因素较重要,所谓“好马配好鞍”,纸一般,墨、砚的质量一般就行了。
七十年代及以前的佳墨要配佳砚佳纸,平常练习或一般所谓创作,10年以上工业炭黑墨即可。除非特别在意画画的水墨效果,书法所用,完全足够。

当代不少国画爱好者被批书画不均。古人从小在写字上打下坚实的功底,习国画不需为题字低劣而担忧,今人没有这个写字功底,要书画相合,需花费更多工夫,且今人所学的白话文,于题画方面又逊一筹,相对而言,今之习国画者比古之习国画者艰难。

清代习赵董行书者最多,累积了大量的可借鉴作品,而其它的,以今人解读为多或资料偏少。当然,并不是习赵董就比习其它者优胜,可清人习赵董对人们的书法审美影响极大,这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习赵董氛围。过去数十年,米芾与王铎行书曾风行一时,可曾有过特别发展?
习书,不一定要选择史上一流书家的,北碑多是佚名者的作品。
2021.6.18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习书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