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画廊 发表于 2021-9-16 11:59

砚边拾贝

一、偶见一民国木板联,联曰“勋名承铁券,隐节著金门”,其中“铁”简写,除“钅”作“釒”外,与今天规范简化字无二。此写法网上《书法字典》未见。
看来,繁简混用之说,应始于当代书法展览,古人不以为意也。
又见“铁券”写作“铁劵”,查字典得知“券”释作契,“劵”释作劳,古同“倦”,按字义应写作“铁券”才对。

二、或许在圈外人看来,写好几个字很易,可书法到了懂得平正后,每踏出一步都不容易,如有书友隶书写得不错,可行书或楷书方面几无建树,落款亦以隶书为之。
习书到了“看似寻常实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的阶段,容易止步不前,真正从书写到体会到个中奥妙的人极罕,尤其是当代日常应用书写的缺失,挥洒自如方面再也无法跟古代书家媲美。今人所说的深入传统、继承传统之类,仅仅属于自我安慰,即使再努力,仅属浅尝辄止而已。

三、书法中的节奏就如曲谱,节奏混乱等如唱歌冇谱。把握好节奏,即使发声如破锣,亦别有韵味;节奏混乱,发声再雄壮或再甜美,都会令听众觉得刺耳。故节奏是“不见字形唯见神采”的门径。
把握好节奏,是用笔精熟的体现,其中最明显的是“收放有度”。这一观点虽显得模糊,但音乐是否悦耳,虽不容易用文字清楚表达,但绝大部分人都可以轻松感受到。
因书法作品植根于形,人们易受其影响,故由形到神的过程中出现许多无形的障碍。可有了方向后,一朝顿悟,就能踏进神之门槛。
2021.9.1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砚边拾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