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失传50年之久,贾文忠“全形拓”近期再现江湖
http://www.wenhuacn.com/UploadNews/200661212229734.bmp在文物界,人们都知道贾文忠是从事文物修复和青铜器鉴定的专家,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书画和全形拓专家。
全形拓,又称立体拓。初始于清末,消失于民国,近五十年来几乎失传。多少文人墨客、金石学家沉浸在全形拓的乐趣中,但又在叹息全形拓的消亡。近日,笔者有兴与文博界专家一起亲眼目睹了著名青铜器鉴定专家贾文忠制作的手拓青铜器全形拓片,使我们感到万分欣慰,它的出现证明“全形拓”有传人了!
金石学发展到民国时到达顶峰,当时最有学问的人都在研究青铜器,由于照相技术在当时还未普及,人们想窥见到一件别人收藏的青铜器是一件非常难的事。相传清末清道光间文人,阮文建公得三代彝器四种,海内金石名家争欲观瞻,文达烦于应付,摹拓刻木,拓赠各友。焦山寺僧六舟和尚感觉木刻有失原形,便与文达研究手拓全形。初是以灯取形,把原器的尺寸量好画出轮廓,再以厚纸做漏子,用极薄六吉棉连纸扑墨拓之,拓前须先用白芨水以笔刷器上,再用湿棉花上纸,待纸干后,以绸包棉花作扑子拓之。这便是六舟和尚创拓的全形拓。
全形拓是一种以墨拓作为主要手段,辅助以素描、剪纸等技术,将青铜器的立体形状复制表现在纸面上的特殊传拓技法。这一技术出现于清代嘉道年间,其历史发展大致可分为三期:滥觞期、发展期、鼎盛期。每各时期都有其代表人物,陈介祺簠斋专心研究,厚资求工拓为最精。后来周希丁精心钻研拓亦精妙,并广传其法。韩醒华、郝葆初、萧寿田、傅大卣等皆其门徒。
贾文忠的全形拓作品
贾文忠能掌握这种手艺,全是他从小受书画篆刻的熏陶分不开的。他出生于青铜世家,家父贾玉波是著名的青铜器修复专家,他从小就与青铜器结下了浓厚的感情。贾文忠1978年参加工作在北京市文物局,从此与青铜器有了难解之缘,从事青铜器的修复、复制、保护及鉴定研究,至今已从事此工作近三十年,其间修复过几千件青铜器。他修复过著名的“江西新干商代大墓”和“河南三门峡西周虢国墓地”出土的大批青铜器。
贾文忠自幼自学书法篆刻,十岁的他喜欢上了张善子和胡爽庵的“虎”,就经常让父亲带他去胡爽庵家学画儿。后来又系统地临摹了《富春山居图》、《送子天皇图》、《五牛图》等等,他十四岁就开始卖画儿,从此就一发不可收。参加工作后,拜傅大卣先生为师,傅先生教他如何正确的临刻汉印,一块石头刻了磨、磨了刻,在那几年里贾文忠刻出了上千方印。傅先生最拿手的“金石传拓技术”在中国首屈一指,他的每张拓片都是难得的艺术品,在贾文忠学徒的这几年里,傅先生将各种传拓技术毫无保留的传受给了他。闲暇之余贾文忠也将此当成嗜好,见到相关器物就拓下来。贾文忠是一个好学勤奋的人,后来书法家大康先生收其为弟子,从中又学到了颖拓技艺。贾文忠的全形拓就是集金石传拓和颖拓为一体的一种创新。著名文物大师史树青观贾文忠青铜器全形拓时不禁赞叹道“贾文忠全形拓下真迹一等,优于民国时期的各家作品,继承和发展了这种传统绝技,而且对我国的文物保护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贾文忠说,全形拓是一种集综合艺术为一体的艺术,在每一张作品里面,都包含着我三十多年对青铜器研究和绘画功底,结合透视关系、传拓等技法而制作出来的。拓器物立体全形是各类传拓技法中最难的一种,它不仅要求拓工具有丰富的平面传拓经验,而且还需具备诸如素描等一定的美术基础,因此历来善拓者不多。
李学勤看到后说,全形拓在民国时期曾经风靡一时,这门艺术已经绝迹了四、五十年。今天,贾文忠又恢复了这门技术,它的出现一定能对当今的金石爱好者所欢迎。
全形拓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书画与拓片之间新的艺术形式。它所表现的都是历史上的青铜重器。近年来,市场上拍卖了很多民国时期的作品,大多都在两、三万元之间,且流传下来的数量很少。如今,贾文忠正在将其作品编辑成一本《贾文忠金石传拓集》,著名学者李学勤作序,史树青等著名大家题词。希望这门绝迹了多年的艺术能够长久继承下去,为我国的文物事业做出贡献 多上些图就好了,让大家多了解一下! 可以流传,但现代年轻人不会再学这些东西了! 欣赏!!! 后继有人??
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