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力文化 发表于 2007-1-2 14:23

学习

延庐 发表于 2007-1-2 15:04

学习了

kkkkk

思危 发表于 2007-1-2 15:04

书的形变小,行草相对较大。





■ 内文文字与边缘成三角状,不要成圆弧。





■纸张要反映到构图视野,用文字进行分解,破开。






■ 字能调动空间。







■ 篆隶整体平实的字,某些笔画要加巧。







■ 涨墨与细线用法太突然,要还原到自然。







■ 笔枯的时候线可放细,温润的时候可粗。






■ 密的字,容易开张的字用细线。






■ 写草书最忌讳写松,首先要紧,在紧的基础上在讲开合,枯涨。







■ 笔随字,势,而走。








■ 整篇要提升大空间,大空白,找一二个点。







■ 临摹要记忆,回味。






■ 创作要表现高难度的技巧。







■ 古玺印的创作要讲究贯气,欹侧。






■ 创作要讲究全局,基础教学多注重局部。







■ 每个字都有一个气场,注意上下,左右,关注整体。






■ 创作要注意风格趋向,结构,用笔,技法。







■ 作品整个画面要圆融起来,气,势要贯穿。







■ 紧瘦的字,收的紧些,但要有伸展的笔画。








■ 创作要有“传统的影象”,使其进入文化情境中。







■ 直线起平衡,支撑作用。







■ 行草创作注意“开合”、“松紧”、“曲直”,如《书谱》中“羲”。

线条 发表于 2007-1-2 16:41

hao

延庐 发表于 2007-1-2 16:59

学习了

kkkkkk

我爱世界杯 发表于 2007-1-2 22:34

xi xi

成波 发表于 2007-1-3 12:20

我会了啊

我回了啊

粤西海亚 发表于 2007-1-3 16:30

hao a

山河 发表于 2007-1-3 22:24

版主!辛苦

何力文化 发表于 2007-1-4 10:06

学习
页: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查看完整版本: [视频]——启功先生讲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