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丛先生的文章,是十七年前在《青少年
书法报》的那篇关于传统与创新的一万多字的长
文(标题一时记不起),不啻为书坛的一剂良方。
自宋以来,书法的批评常发生在题跋中,或
碑帖考证,或文字训诂,或书史辩驳,往往寓深
刻要义于三言两语中,用优美的书法书写出来,
对读者有种无形的亲和力,往往比那动辄长篇大
话的论文,更实在,更直观,更易于体会。
因此,丛先生的题跋书法,给我们的启发,
已远大于其书法本身,我们无疑是受益者。
谢谢丛先生!谢谢老汉!
(关于题跋书法,老一辈以外,刘正成、曹宝麟二先生亦是个中高手,若有心人搜集成册,亦堪美事)
叹为观止
叹为观止啊 祝贺丛老师!向丛老师问好! 丛老师博学通古,五体皆精,今人当以为榜样。更是吉林人之骄傲也 一直就很喜欢
顶~~~~~~~
大大地顶啊~~~~~~ 9月23日欢迎光临!!!! 第一次见到丛先生怎么多的作品,一饱眼福了 原帖由 坡子吕三 于 2006-9-12 09:51 AM 发表
丛先生是当代寥若星辰的真正的学者型书法家。
第一次读丛先生的文章,是十七年前在《青少年
书法报》的那篇关于传统与创新的一万多字的长
文(标题一时记不起),不啻为书坛的一剂良方。
自宋以来,书法 ...
谢谢!!!送个请柬给你!! 敬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