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火 发表于 2007-11-23 10:42

看不见em3

鱼面狼菌 发表于 2007-11-23 15:12

学习学习.顶一下

518000 发表于 2007-11-23 17:49

听听!学学

髽髻山野人 发表于 2007-11-26 13:27

好东西,期待中~

方枪枪1230 发表于 2007-11-27 16:07

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

曾锐 发表于 2007-11-27 20:50

好我仍然 而威尔玩儿玩儿 玩儿玩儿

如来 发表于 2007-11-29 03:38

□草隶
  草书的别称。《南史?刘孝绰传》载:“绰兼善草隶,自以书似父,乃变为别体。”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谓义之子献之,“少有盛名,风流高迈,草隶继父之美”。今人也有称汉代竹木简上的隶书为草隶的。
  □草书
  字体名。别称“藁书”。广义指不论时代、字体,凡写法潦草者;狭义专指笔画连绵、书写便捷的字体。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称“汉兴有草书”。汉初通行的手写体是草隶(即草率的隶书)。后逐渐发展成“章草”至汉末,相传张芝脱去“章草”中蕴有隶书波磔的笔画和字字不相联缀的形迹,成为偏旁相互假借,笔画连绵便捷的“今草”,即后世所称的草书。至东晋王义之而臻于完善。唐代中期张旭、怀素将“今草’写得更为放纵奇诡,笔走龙蛇,被称为“狂草”,以别于“今草”。
  □藁书
  草书的别称。《汉书?董仲舒传》载:“草藁未上”,可证草书之先,因于起藁,藁书之名与草书同义。唐代张怀??《 书断》称:“藁亦草也。”杜操(度)善草书,故南朝梁周兴嗣所撰《千字文》有“杜蒿锺隶”之句。
  □章草
  早期的草书。始于汉代。“今草”的前身。由草写的隶书演变而成。与”今草”的区别,主要是保留隶书笔法的形迹,上下字独立而不连写。其得名有几说:一、《书苑菁华》引唐代蔡希综说:“章草兴于汉章帝。”认为由汉章帝创始。二、《书断》卷上引唐代韦续说:“因章帝所好名焉。”认为由汉章帝爱好而得名。三、《书断》载后汉北海王受明帝命草书尺牍十首,章帝命杜度草书上事。认为 因用于章奏而得名。四、《书断》引王?钟铮骸昂涸?帝时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隶体粗书云,汉俗简堕,渐以行之。”认为由史游《急就章》而得名。近代有学者考证,“章”含有字体结构彰明严格之义,故名。
  □今草
  亦称“小草”。草书的一种。始于汉末。是对章草的革新。笔画连绵回绕,文字之间有联缀,书写简约便。为东晋王羲之所发扬完善。唐代张怀??《书断》载:“(王)献之尝对父云: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顿异真体,合穷伪略之理,极草踪之致,不若藁行之间,于往法固殊,大人宜改体。”更加纵放的“狂草”为“今草”的发展。
  □狂草
  亦称“大草”。草书中最放纵的一种。摆脱东晋王羲之一路草书温文尔雅风格,笔势连绵奔突,字形变化多端,极龙飞蛇舞之致,得名于唐代张旭、怀素。传世的张旭《古诗四帖》及怀素《自叙帖》即为代表。

南湾湖 发表于 2007-11-29 12:20

谢谢ni

enomad 发表于 2007-11-30 17:00

看看,谢谢楼主。

小刀knife 发表于 2007-12-2 01:20

我也学习一下
页: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查看完整版本: [视频]——启功书法讲座(1-20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