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甬 发表于 2006-10-23 14:23

书法存在的理想模式:金字塔结构(草稿)

书法存在的理想模式:金字塔结构(草稿)
            陈崇勇

    对比古今书法存在的状态,我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认识:
    一是就宏观而言。
    在中国古代,普通民众一般能做到识字、书写都十分不易,他们对书写未必有太高的要求,这是书法最基础的部分,有着最广泛的人群。而文人或字匠因为交流等的需要,书写力求工整、美观,这是书法存在最坚实的部分,也有相当的人群。真正以书法创作为目的,甚至有创立书体野心的人只是极少数部分,他们中的突出者才是书法家。在书法史上留名或存留下佳作的人,除了少数杰出的字匠外,绝大部分是他们。
由这三部分人群形成的金字塔结构,稳固、健康,一层层上升或下降的途径也很畅通,是一个良性循环系统(如图1所示)。


   而如今,普通民众几乎一生都不曾用毛笔书写过,只有极少数人因为写标语、对联等实用的需要才拿起毛笔书写。而绝大部分能拿毛笔书写的人,都是以参加展览等为目的,这种指向性极强书写的弊端正日益显现出来。没有一个相对庞大(针对识字人群而言)的书写人群为基础,也没有形成一条由技术上升为艺术,由艺术连通到形而上的精神层面的顺畅通道,这使当代书法的存在像一个倒锥形(如图2所示),即无法支撑起起一个有相当高度的书法家群体,也无法形成一个良性的书法循环系统。

虫甬 发表于 2006-10-23 14:24

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多方面、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我心目中理想的书法存在模式如图3所示:
    如何实现?
    最关键的是要在观念上形成这样的基本共识: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华民族的崛起,新的中华文化精神也可能会渐渐地开始重新凝聚,而诗词、书法等中华文化遗存则是为数不多的可以贯通今古的文化形式(因为它们都是围绕着汉语、汉字这两种中国文化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存在所展现出来的美),进而可以成为构建新的中华文化精神、保持中华文化身份的基础实践部分,并落实到现行的教育体制内(记得我们小时候还有上毛笔写字课),将它放在音乐、美术教育同等,甚至更重要的位置上(要让执政者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少做些制造“伪古董”之类的愚蠢行为,多干些有益于中华文化传承之大事)。
    传承中华文化的基础实践的目的当然不仅仅是为了造就几位书法家,而是为了抬升整个中国文化积淀的厚度。将毛笔书写行为定位成“传承中华文化的基础实践行为”,隐含着中华文化力量的传递,还可能催生出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意识,进而可能形成信念。
    先入为主很重要,在一个人小时候就将传承中华文化的的意识融入到文化实践过程中,也就会积淀到潜意识的层面(潜意识所可能释放的巨大能量,不可低估)。当他日后如果在心中升起与“传承中华文化”相关联的信念时,就会感到脚下有根,也就有了一个坚实的存在基础。
    时候就用毛笔书写还有另一个重要的作用,这里的书写未必一定要是汉字,还可以是更基本的线条。大家都知道,通过各种形状、不同节奏的线条来表达或宣泄人的情绪是原始先民或人生的儿童时期都十分擅长的方式。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理性意识的增强,这种表达、宣泄方式被认为“原始”而抛弃了;而人生,随着儿童时期的逝去,在文化教育的长期训练下,这种表达、宣泄的方式被认为“幼稚”而掩藏起来。书法的精彩之处往往就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将这种能力若有若无地显示出来。
    所以,不要扼杀孩子们的天性,让他们从小就能体验到用毛笔书写的快乐,领略到用线条宣泄的快感。
    …………

虫甬 发表于 2006-10-23 14:25

二是就微观具体而言。
    古代书家的书写行为可以相对分为:“基础练习——实用性书写——艺术创作”三个部分,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
    我认为,在实用性书写与艺术创作之间还隐约存在着一个“特殊情境下的书写行为”。
    要知道,中国书法(几乎包括所有中华文化形式)最高的境界就是“道”,道在有无之间,“忘”是重要的途径。如何忘?我在拙作《汉字的综合之美》中有这样的论述:“道”者,忘也。忘书常需心系于文。“道”也是空,即忘却平时的种种执着,使之近乎本能,在近乎本能状态下的个体,即处在生命能量释放最通畅的时候。所以中国古代的书法佳作往往是在不经意间留下的,像《兰亭序》、《祭侄文稿》等,开始并没有刻意去创作,佳作多为事后的发现。而这种书法所呈现出的混沌状态就是“道”,是书家情感与书艺最真实、最自然、最顺畅的流露。道在有无之间,是艺术的至真境界,也往往达到最佳的状态。古人书法在抄写与创作之间,在实用与艺术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存在的空间很大,层次丰富,进退自如,因而也是相对自由的。
这种“特殊情境下的书写行为”将偶然转化为必然,并凝固在墨迹上,成为信息含量巨大的一个文本。也成就了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些颠峰之作。
    对比而言,现代书家的书写行为可以相对分为:“基础练习——制作性书写——艺术创作”三个部分,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5所示:
    与古人的书法存在相比,这里还欠缺一个“特殊情境下的书写行为”。如何成就?
    我在拙作《汉字的综合之美》中有这样的论述:我认为,一首简约、含蓄的新诗,完全可以作为承载书法内涵的文字载体。与旧体诗相比,新诗目前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格律,没有平仄、对仗等具体格式要求,诗的节奏、韵律的形成只能依据诗人对现代汉语的语感自然流露,因而新诗的节奏的起伏迭宕,句子的长短参差等都较适合于书法对书写文字内容的需求。新诗中的一个音节、书法中的一次蘸墨(从吸墨到吐墨)与人的一次呼吸都有达成默契的可能。让现代书法与新诗一同成长吧!
    能够用毛笔书写新诗,甚至直接进行新诗创作,并形成为一种习惯沿续下来,就保存了一条书法创作与文学创作直接互动的通道。使书法与精神个体当下的生命律动的形成共振存在着可能。书写的文字内容替换成新诗,与古典的书法意境拉开一定的距离,不仅使现代人们对书法的阅读感到亲近,而且使许多现代人特有的如:孤独、焦虑等情绪有可能影响到书家书写时心境,进而有可能寻找一种适当的方式表现出来。用毛笔写新诗,使文言形式与白话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统一在一个创作主体的内部,呈现在同一个创作平面上,这就像在新旧文化之间架起了一道直接沟通的桥梁。从这里既可以通向古老的中华文化最幽深、精微处——道,韵味、气息等;也可以到达当下中国文化的最前沿部分(即由现代汉语浓缩与凝聚而成的新诗)。形成一个双赢的局面。就书法而言,有了一个新的由技术上升为艺术的阶梯与通道。对新诗创作而言,在毛笔书写的状态下自然而然地会向简约、流畅、充满韵味,追求意境等具有中华文化的独特气质方向靠拢。
    总之,由现代汉语实践所浓缩与凝聚的,具有独特气质与韵味的文字流(新诗等)将可以成为注入现代书法的一股活水。如果从我们这一代人开始,从现在做起,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也许在不远的将来能使书法艺术的存在状态发生重大的改变……

丁剑 发表于 2006-10-23 14:43

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话题

寒山 发表于 2006-10-24 12:50

红荆藤 发表于 2006-10-24 16:34

有创意!
但古往今来,书法书写的工具并不限于毛笔。如甲骨文的书写工具是刀,钟鼎文是模具制作,大型摩崖的书写工具可能是扫帚……,因刀通笔,所以把玩文字的官员称作刀笔吏,也是由此,至今篆刻仍为书法的范畴。就当代论,凡动笔写字,不管是钢笔、水笔、圆珠笔、粉笔,都和书法是相通的。很难想象一个不会写钢笔字的人,能成为杰出书法家。因此,现今的书法群体也不是倒金字塔。

尼古拉斯 发表于 2006-10-24 21:01

从书法爱好者,到书法家,就是一个天然的金字塔结构。难道书法家还多过书法爱好者了?你不会把懂写几个字的人就定义成书法家吧?

抱朴散人 发表于 2006-10-24 21:55

这篇文章好,有思想,有创意.
建议修改好后到书法报纸杂志上发表,一定反响好.

挥风牧云 发表于 2006-10-24 22:59

立意好!!!!!!!!见解独到!!!!很明了的阐述了书法发展的进程!!!!
可惜的是书法的未来就象现在的条件越来越好,人心却是离共产主义越来越远的了!
在过去毛笔是唯一的书写工具的时代,书法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而人们相互之间的鞭策迫使写字的人必须遵循正道,而且必须在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基础上才能谈书论道,而后方可进境到艺术的境界。而现代的书法家却是舍本逐末,眼高手低,手还没将笔拿稳就妄谈艺术二字,好似将字写的别人能看懂就不能称之为艺术一样。似次能不入魔道?!

虫甬 发表于 2006-10-26 10:18

原帖由 丁剑 于 2006-10-23 14:43 发表
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话题
有何高见,请发言。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书法存在的理想模式:金字塔结构(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