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望高书画篆刻展》元月九号于江西九江书画院举办!
http://www.lengwanggao.com/img6/zl-1.jpg《冷望高书画篆刻展》定于元月九日(下周二)上午九时在九江书画院开展。
冷望高,原为一出色的外科及骨科医生,现为九江书画院专职书、画、篆刻工作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2005——2006年赴京作访问学者,研修中国画。
冷先生的作品多次入选国家书、画、篆刻作品展。并出版《冷望高书法作品集》、《冷望高书法篆刻新作集》、《历代书法经典范本“百字过关”笔法详解》、《中国书法“百字过关”学习方法系列丛书》等著作18本。
冷先生智商极高,不仅是勤奋而有成就的医生,书、画、篆刻工作者,而且对于国学、哲学、美学亦有相当的造诣。同时,他还精通电脑,他的个人网站办得独具特色,十分精彩。(http://www.lengwanggao.com/)大家进入该网站,定能有收获
[ 本帖最后由 小道大铭 于 2007-1-7 12:08 编辑 ] 展览邀请
序言
这些图片都是冷望高先生自己在电脑上设计制作的宣传板
展厅内简介
目前手上就在这么点资料,到时再去找到新的图片和信息发布到书艺公社来!请同好道友支持,关注!~
朴于外,慧于中
这次展览是一次纯粹的艺术展览甚至说是汇报,冷先生没有去倩名人作序题跋,也不举行开幕剪彩,我认为这也是很好的同道好友观摩交流的机会,少了一些精力在排场上的诸多折腾!下面是冷老师的好友画家周亚鸣先生专门写来的文章!
朴于外,慧于中
周亚鸣/文
清代四王画风主宰画坛时,衣钵因袭,气象沉闷。画坛失却的是对自然的亲切感受,过于追求法式,陈陈相因,审美经验与个性性灵严重脱节,使一种技法之上的空泛越演越烈,因此才有石涛振臂一呼,用对景作画的方式来纠正时弊。绘画的创新,加上内忧外患,改朝换代,继之以维新变革,唯物是的的政治主张和理念实际上桎梏着艺术的发展,又一种更大的精神空泛使画坛愈加荒诞不经,不但失却了对民族审美经验的尊重,更是对民族精神内质之亵渎。百年后之情景若石涛有知,定然瞠目结舌。随着时过境迁,当下文人该做的大概就是如何改变这两种空泛而有所作为.
望高可能因此而拿起画笔,也大概是想有所作为的。前年秋季我与他于九江相识,给我的印象是朴于外而慧于中。当时他已是书界知名人士,书法的造诣和文化的积淀达到了相当的程度,或可谓心手相应,佳作频生,朴厚二字确如此时状态。酒酣之余他吐露了涉足画坛之愿望,我便荐至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陈绶祥艺术教育工作室。一年之后果然成绩斐然。
望高习画大体由书而入,并从师古开始。移书入画,笔墨朴厚而凝妍。他继续保持着那一贯的执着和朴实,一发而不收。中国画的学习和创作大体可分为两种模式,一是直接从自然物象中获取创作灵感,于形象中提取笔墨造型,所表达的是画家在特定环境下所引发的特定情绪和感受,或曰当下对世界的看法。二是遵循漫长历史中所形成的积淀,并根植于人们长期形成的审美经验,运用经过长期提炼、已经形成共识的绘画元素和符号体系或称语言系统,来表达某种特定文化观念和思想情愫,传达着画家既是个人的、同时又带有普遍意义的情感和认知。如董其昌,朱耷等人的作品。其难处在于必须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和笔墨功力,饱满的情感和真挚的态度,否则容易落入对古法的简单因袭。所谓“周虽旧邦,其命唯新”,新命才是创作唯一所能依靠和需要表述的内核.
望高就是在这第二种模式中寻求出路的人,通过不懈的努力,目前已初具规模。相信他的真挚、执着、热情和朴厚会在他今后的绘画中有着最为优美的表现,并且被锤炼得更加深刻。
(周亚鸣,著名画家,当代新文人画界主要成员) 祝贺!!! 原帖由 韩州漫士 于 2007-1-7 09:59 发表
祝贺!!! 谨向望高兄表示最为诚挚的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