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校门槛今年起被抬高
艺校门槛今年起被抬高http://msb.zjol.com.cn/images/2007-03/10/mszb2007031000034v01b006.jpg
艺校门槛今年起被抬高
■现象:文化课太差考生被拒门外
今年,虽然考生的报考热度不减,但个别院校的报名人数确实出现比去年略有降低的趋势。据了解,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今年教育部要求各地组织全省联考,先为艺术类院校筛选考生,这就将一些文化课基础太差的考生挡在门外。据了解,这是继2006年教育部提出的艺术类院校招生录取时,数学成绩计入文化课总成绩之后,今年出台的又一项提高艺考门槛的政策。从今年教育部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调整的情况看,艺术类招生中对文化课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化基础薄弱的考生跨进大学校门的难度加大,同时,高校对此类学生的英语、计算机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使“艺考”如愿中榜,也未必能够顺利毕业。
■分析:艺校门槛今年起被抬高
在众多的报名者中,不乏有对艺术热爱的考生,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些报考艺术院校的考生当中,也还是包括一些文化课成绩较差的考生。这些考生和家长普遍认为学艺术专业是通过高考上大学的捷径——因为艺术类院校及专业对文化课分数和成绩的要求与普通高校相比差许多,入学门槛低,这也是一部分考生没有考虑个人兴趣和个人天赋争相报考艺术专业的缘由。但是,今年来自一些院校反馈的信息显示,专业考试和文化课成绩都要达标才有望被录取。据了解,同一所学校,不同专业的录取原则也不一样,有的学校会为每个专业分别划定文化课分数线。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6年录取中,艺术设计专业的文化课录取分数线比上一年平均高出10分。据美院招生办负责人介绍,今年美院将根据考生专业课及文化课成绩以及思想素质等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同时,所有专业(含史论)文理兼招,为艺术类提前批或第一批录取。专业考试成绩在各专业方向名列前茅者(招生计划每15名为1名,依此类推,但最多不超过5名),文化课成绩总分加10分,单科语文、外语的其中一门分数线可降低5分。各专业[除美术学(史论)、艺术设计学、广播电视编导、建筑学(建筑艺术)和建筑学(城市设计)专业外]单科语文和英语分别达到80分和70分,文化课成绩总分达到所在省当年的艺术类本科分数线,按综合分(文化课占40%,专业课占60%)排名,择优录取。种种迹象显示,对艺术类考生来说,专业考试和文化课成绩都重要,两者都达到相应要求才能被录取。
■解读:艺术类高校录取三类方式
据了解,与普通专业不同的是,艺术专业的录取规则由招生学校自定。不同门类的艺术专业特点千差万别,无法按照绝对一致的标准选拔考生,使得一所学校内不同专业间录取规则可能不同,甚至一个专业会有几种录取规则。目前艺术类高校在录取时一般有三种原则:一是文化课过线后,按专业考试成绩从高到低排队录取;二是专业考试成绩过线后,按文化课成绩排队录取;三是将文化课成绩、专科考试成绩按比例计算出综合成绩,按综合成绩排队录取。同一所学校,不同专业的录取原则也不一样,有的学校会为每个专业分别划定文化课分数线。(杜丁) 艺考热 就业难
■就业与“艺术梦”无关
2002年,张玲(化名)以美术特长考入山西某高校艺术学院,学习环境艺术设计。2006年9月毕业,现在在省城一家私人设计公司从事礼仪方面的工作,与她的专业无关。每月拿着800多元的薪水,与当初公司承诺的2000元相差甚远。这使得张玲又动了辞职的念头。这已经是她毕业半年多换的第三份工作,这三份工作没有一份与她所学专业相关。
4年前,为了增加自己跨入大学的机会,张玲选择了走特长——美术。4年中,因为专业缘故,张玲的花费较多,除了每年要交6000元的学费,再加上购买一些美术用品、作业用的材料、生活费等,平均算下来,她大学一年的费用在两万多元。
找工作的时候,张玲才发现理想与现实相差甚远:凭自己的专业根本不可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身高1.75米的张玲空闲时会为一些商家表演时装秀,一场可以拿到200元―400元不等;有时也会带学生,一个小时40元或60元,但这些收入作为零用钱远远不够,还需要父母补贴。
张玲告诉记者,班里一共100名学生,就业的有13个,考研走了4个,其他的都在“漂”着。说到当初的投资和现在的回报,张玲说:“麻木了,现在艺术类学生毕业都这样。这也就是美术类学生社会需要还比较不错,要是声乐、乐器一类,就业基本在个位数。”
张玲的父亲是一位老师,他笑着说自己的女儿就是个“提款机”,当初选这个专业只是为了孩子考大学容易,没考虑到就业。他建议家长们给孩子选专业时一定要慎重,别太盲目,也千万别跟风。(程洁 李静洁)
■尴尬的就业难
2007年艺考考生们正忙于参加各种辅导班进行考前的最后冲刺。而与此同时,不少艺术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却正在为能找一份合适的工作而心急如焚。
小张是省城某艺术类高校美术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随着毕业日期的临近,他每天都在为自己的工作发愁。在参加了几次应聘会之后,小张感觉有点灰心丧气:“招聘我们这个专业的太少了,有时候转遍整个场子也找不到一家投简历的单位。”他坦言,以前考大学的时候没有仔细考虑过就业的问题,现在才发现根本就不好找工作,许多用人单位听说自己的专业后,连应聘材料都不看就直接拒绝。备受打击的小张说,自己已经有要回家务农的想法了。
在济南西部一家艺考辅导班代课的小赵也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学评论专业的他当初听说就业前景很好,可是直到要毕业了才发现社会上对他们专业的认知程度和需求程度非常低。每年除了那些考上研究生和家里“有门路”的毕业生之外,很多人几乎没有别的好出路。不少同学只好穿梭于各艺考辅导班间靠教课为生,好一点的就自己办辅导班。小赵说,大多数人都在用假身份教课,有的本科生甚至在外面宣称自己是博士生或者大学老师。
某艺术类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表示,这个问题同样也让他们学校的各级领导头疼,如今各个高校都在开设艺术类相关专业,这就意味着艺术类专业的就业将越来越难。现在他们学校正在想方设法积极联系用人单位,争取能够尽多地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蒋波 刘金山) 就业 就业 就业 em4 什么都不容易啊!!!
苦了这些祖国的花骨朵!!!!!
em3 不容易啊!!! 不容易,没几个艺术类考生会有较好的就业岗位的。 em1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