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行健水墨画展在新加坡开幕
高行健水墨画回顾展“无我之境·有我之境”
展出日期:11月17日至2006年2月7日
时间:上午10时至晚上7时
地点:新加坡美术馆 门票:****3元,乐龄人士和学生半价
中文导览:每星期五晚上7时30分
座谈会 高行健双语文化论坛(华语英语同步翻译)
主讲者:杜特莱教授、方梓勋博士、陈顺妍博士、柯思仁博士
日期/时间:11月20日(星期日)下午2时至5时30分
地点:新达新加坡展厅325和326 询问:63327804(李小姐)
小说戏剧绘画的高行健
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1940年生于中国江西赣州,目前为法国籍华人,以中文及法文从事创作,是当代中文世界少见的艺术多面手,集剧作家、画家、小说家、翻译家、导演、演员和评论家于一身。
1962年,高行健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任中国国际书店的翻译。1971年至1974年到干校劳动,后来在皖南山区农村中学任教。1975年回北京任《中国建设》杂志社法文组组长。1977年调任中国作协对外联络委员会工作。1978年开始文学创作,1979年发表散文《巴金在巴黎》和中篇小说《寒夜的星辰》,1981年调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任编剧。
1987年去国赴法国
早年在中国的高行健,是以创作、翻译和演出先锋派戏剧著称。他与铁路话剧团创作员刘会远合作创作了《车站》《绝对信号》等话剧,由北京人艺演出,引起轰动。
《绝对信号》一剧还被点名列为中国“共和国50年10部戏剧”之一。此后,他更以多样化的手法写了《野人》一剧,展现出他的创作才华和深邃的历史感。
高行健在中国发表的作品有:1981年的评论集《现代小说技巧初探》,1984年的中篇小说集《有只鸽子叫红唇儿》。他的剧作集《彼岸》于1986年在中国“清除精神污染运动”时遭禁演,次年他即离开中国赴法国,过后再以政治难民的身份定居巴黎市郊的巴纽里,最后才加入法国籍。因此,也可以这样说,高行健的两部重要长篇《灵山》和《一个人的圣经》是在国外完成和出版,他的画作也多在欧洲和美国展出。
法国举办“高行健年”表扬高行健艺术成就
高行健在1988年初,曾到新加坡参加第二届华语戏剧营。1989年成为法国“具象批评派沙龙”的成员,参加巴黎大皇宫美术馆的年展。
1990年,高行健荣获法国政府颁发的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法国在2003年举办“高行健年”以表扬高行健的文学与艺术成就。
高行健已出版的作品如下:
戏剧:
《绝对信号》《野人》《车站》《模仿者》《躲雨》《行路难》《喀巴拉山》《独白》《冥城》《彼岸》《逃亡》《生死界》《对话与反诘》《夜游神》《山海经传》《叩问死亡》《八月雪》等。
小说及评论集:
《灵山》《一个人的圣经》《给我老爷买鱼竿》《有只鸽子叫红唇儿》《没有主义》《现代小说技巧初探》《高行健戏剧集》《对一种现代戏剧的追求》等。
页:
[1]